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减轻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损伤
1
作者 谢丹丹 李含 +3 位作者 王白菊 王娜 陈汉文 刘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63-1669,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慢性肾衰竭模型(model)组(切除5/6肾建立CRF大鼠模型)、小檗碱(BBR)治疗组、尿毒清颗粒(UCG)治疗组,每组10只。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慢性肾衰竭模型(model)组(切除5/6肾建立CRF大鼠模型)、小檗碱(BBR)治疗组、尿毒清颗粒(UCG)治疗组,每组10只。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MMP-2、MMP-9水平;PAS、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 p65、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及TGF-β1/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显著增加,BBR可以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MP-2、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IL-6、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FN、α-SMA、Col-Ⅰ、Col-Ⅲ、TGF-β1、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而BBR治疗显著逆转了这些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BBR可能通过抑制TGF-β1/ERK1/2通路改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发挥对CRF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慢性肾衰竭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褚夫芹 李志华 +2 位作者 刘雷 陈汉文 董国霞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88-598,共11页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心衰的因素也研究了很多,但对于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尚有争议。目的:分析心衰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1年内再入院的关系。方法:这项研究...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心衰的因素也研究了很多,但对于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尚有争议。目的:分析心衰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1年内再入院的关系。方法:这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所有心衰住院患者的数据均来自PhysioNet数据库。该数据库整合了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8名诊断为心衰患者的咨询记录和随访数据。我们分析了因心衰入院治疗的876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根据入院的血清钠水平分为三组:低血清钠组(107.5~136.8 mmol/L, n = 292)、中血清钠组(136.9~140 mmol/L, n = 285)和高血清钠组(140.1~154 mmol/L, n = 299)。采用Cox回归、分层分析和阈值效应分析、KM曲线,探究血清钠与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阈值分析中,血清钠每增加1mmol/L,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风险显著降低3%,风险比(HR)及其95% CI为0.97 (0.94~0.99)。使用三个模型分析不同血钠水平的患者,校正后,高钠组相对于低钠组和中钠组风险较低,结果事件存在显著差异,HR及其95% CI分别为0.69 (0.58~0.81, P < 0.001)、0.70 (0.59~0.83, P < 0.001)和0.72 (0.57~0.92, P = 0.007)。亚组分析显示,血清钠水平对结果事件有稳定的影响,不受协变量(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利尿剂、肌酐、尿酸、钾、氯、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结论:血清钠与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结局事件呈负相关。较高的血清钠会使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风险降低。因此,首次住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可能是一个心衰患者再入院有价值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钠 1年内再入院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中毒致5-羟色胺综合征1例
3
作者 崔园园 刘雷 +1 位作者 李含 李静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25-529,共5页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5-羟色胺综合征是5-羟色胺大量蓄积导致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过度兴奋而出现的恶性综合征。西酞普兰过量致5-羟色胺综合征有潜在的致死风险,目前有关西酞普兰过量...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5-羟色胺综合征是5-羟色胺大量蓄积导致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过度兴奋而出现的恶性综合征。西酞普兰过量致5-羟色胺综合征有潜在的致死风险,目前有关西酞普兰过量的临床数据有限,总体救治经验少,本文对1例因西酞普兰中毒致5-羟色胺综合征患者成功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5-羟色胺综合征 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消瘦为主要表现的布鲁氏菌病1例
4
作者 朱苗苗 袁璐 +1 位作者 陈珊珊 刘雷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442-446,共5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在中国,布病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些省份,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发热、出汗、乏力和移行性关节疼痛最为常见,该病由...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在中国,布病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些省份,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发热、出汗、乏力和移行性关节疼痛最为常见,该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确,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对1例以消瘦一年为主要表现的布病诊疗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检查、诊疗经过等内容,该患者症状及体征隐匿,辅助检查多未见明显异常,在接诊过程中常常会忽视布病的不典型症状,因此报道本例,以便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消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直肌鞘血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璐 刘雷 李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腹直肌鞘血肿(RS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对RSH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33例RSH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 目的分析腹直肌鞘血肿(RS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对RSH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33例RSH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结果 17例患者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RSH,其中接受抗凝治疗13例、抗血小板治疗7例。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腹部疼痛。30例患者体格检查发现腹壁固定肿物且伴有局部触痛,其余3例仅有局部触痛,并未发现腹壁固定肿物。33例RSH患者中29例患者在腹部疼痛出现48 h内行腹部CT检查(其中18例患者CT检查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正确诊断15例)。33例RSH患者中,3例患者保守治疗血肿液化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血肿完全吸收;26例RSH患者保守治疗后血肿完全吸收;1例因出血过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时,患者家属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RSH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突发腹痛并腹壁包块,CT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大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腹直肌鞘血肿 抗凝药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徐璐 刘雷 +1 位作者 张南 李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803-3806,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10例,其中23例患者并发窦性心动过缓作为试验组,余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未并发...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10例,其中23例患者并发窦性心动过缓作为试验组,余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未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前及对照组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试验组血小板计数、HCO_3^-低于对照组,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2.4±13.0)岁。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17例,中型5例,重型1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18例(78.3%),少尿期2例(8.7%),发热期2例(8.7%),低血压休克期1例(4.3%);窦性心动过缓常发生在发热后(8.2±2.0)d,对症治疗(6.2±2.2)d后心率恢复至参考范围。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常发生血小板计数、HCO_3^-、血糖异常,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后,随着原发疾病的缓解,心率即可恢复至参考范围,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心动过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CEX在不同受训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雷 刘艳 +4 位作者 王娜 姜峰 魏明明 王栋 李新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Mini-CEX在不同受训医师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入内科轮转学习的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临床型研究生共132名,应用济医附院版Mini-CEX评量表对不同受训医师进行评量。结果一次Mini-CEX... 目的探讨Mini-CEX在不同受训医师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入内科轮转学习的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临床型研究生共132名,应用济医附院版Mini-CEX评量表对不同受训医师进行评量。结果一次Mini-CEX评量发现,实习医师与其他受训医师比较,评量时间、反馈时间均是最长的,同时满意度最差。针对MiniCEX评量表的各项得分,实习医师得分是最低的,住院医师与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之间除了人文关怀,其他无明显差异。三种类型的受训医师经过半年的内科系统轮转后评量情况均较第一次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实习医师在各个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结论 Mini-CEX是一种方便易行、成效显著的评估不同受训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 受训医师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雷 董国霞 +3 位作者 王娜 陈汉文 冯少洲 李新建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26-27,共2页
DOPS是一种在临床真实医疗情境中用来评估临床学员进行操作行技能的能力评估工具。这个工具不但可以在工作中对学员的实际临床表现进行评估,而且也可以提高教师临床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 临床教学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激活AMPK/NF-κB/TNF-α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汉文 李吉镇 +2 位作者 王娜 董国霞 刘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2-16,I0001,共6页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治疗组、AMPK抑制剂组、小檗碱+AMPK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对照组大鼠。各组连续给药治疗5周后,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取动脉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MPK、p-AMPK、NF-κB、p-NF-κB、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与球囊壁黏连、肾小管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及空泡化等病理损伤严重,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含量、AMPK活性、与AMPK有关的炎性反应蛋白及促脂质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小檗碱治疗或激素治疗,均可改善NS大鼠肾脏损伤,降低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中白蛋白含量,促进AMPK活化,发挥抗炎及改善脂质代谢作用(P<0.05),激素治疗组可引起P-gp表达升高,且其对NS大鼠的治疗效果弱于小檗碱治疗组(P<0.05)。AMPK抑制剂可加重NS大鼠肾损伤,并削弱小檗碱促进AMPK活化、改善NS大鼠肾损伤等作用(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促进AMPK活化,改善NS大鼠糖脂代谢、抑制NF-κB/TNF-α炎症通路,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肾病综合征 AMPK NF-ΚB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涛 王娜 +2 位作者 狄东川 李婕 张现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抑郁情况(HAMD评分)、睡眠...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抑郁情况(HAMD评分)、睡眠情况(PSQI分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抑郁症 睡眠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早期及预后标志物新进展
11
作者 王白菊 刘雷 王娜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8期7154-7160,共7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isease, AKI)是一种发病率高、自然病程多样、预后不一的临床急危重症。目前,AKI检测的标准诊断工具仍然是血肌酐浓度和尿量。然而,其在早期诊断AKI和评判预后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寻找并获得有潜力的AKI生物...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isease, AKI)是一种发病率高、自然病程多样、预后不一的临床急危重症。目前,AKI检测的标准诊断工具仍然是血肌酐浓度和尿量。然而,其在早期诊断AKI和评判预后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寻找并获得有潜力的AKI生物标志物可对临床实践有诸多帮助。一些新型AKI生物标志物,如趋化因子、血管紧张素原、骨桥蛋白等在评估AKI早期和预后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本综述总结了近年AK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标记物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4A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吕文玥 李金梦 +2 位作者 李含 刘雷 王娜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0期1608-1611,共4页
NR4A1作为核受体亚家族的一员,与糖脂代谢关键酶甘油激酶共同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升高血脂,维持糖脂平衡;而NR4A1的缺失又会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的紊乱。NR4A1参与维持氧化/抗氧化动态平衡,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自噬等活动。因与糖尿病肾病等... NR4A1作为核受体亚家族的一员,与糖脂代谢关键酶甘油激酶共同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升高血脂,维持糖脂平衡;而NR4A1的缺失又会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的紊乱。NR4A1参与维持氧化/抗氧化动态平衡,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自噬等活动。因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NR4A1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4A1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一例
13
作者 陈亚娟 王玉忠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10235-10240,共6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简称肌炎,以骨骼肌无力和慢性炎症为特征。其他器官也经常受累,包括皮肤、心脏、胃肠道和肺。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发现的差异,已经确定了不同的IIM亚型,传统上分为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简称肌炎,以骨骼肌无力和慢性炎症为特征。其他器官也经常受累,包括皮肤、心脏、胃肠道和肺。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发现的差异,已经确定了不同的IIM亚型,传统上分为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其中皮肌炎(DM)是一种多因素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的皮肤变化,累及不同器官系统,包括肌肉、血管、关节、食管和肺,其种常见的肌外表现包括各种心脏异常、间质性肺疾病(ILD)和恶性肿瘤。DM与特定的恶性肿瘤有很强的相关性,包括卵巢癌、肺癌、胰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本文概述了皮肌炎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 皮肌炎(DM) 恶性肿瘤 皮肤 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谢丹丹 刘雷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6期5477-5484,共8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1%至13%之间。其主要病因有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各种炎症、免疫所介导的肾小球疾病。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由大于200个核苷酸...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1%至13%之间。其主要病因有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各种炎症、免疫所介导的肾小球疾病。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由大于200个核苷酸组成,lncRNA是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可能是调节细胞多种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调节剂。已有许多的研究证据表明,lncRNA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深入地研究lncRNA,也许其可成为肾脏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为该疾病的诊断和预测其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综述总结了近年lncRNA在慢性肾脏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慢性肾脏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含 刘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95-198,共4页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损害机体心血管系统、肾脏、周围神经、视网膜及其他组织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DM...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损害机体心血管系统、肾脏、周围神经、视网膜及其他组织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本文旨在对lncRNA在DM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糖尿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糖尿病前期筛查的机遇与挑战
16
作者 姚弥 李宁 +7 位作者 符秋爱 林恺 何荣超 赵志刚 张为 王娜 迟春花 董爱梅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糖尿病前期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糖尿病前期防治形势严峻,国内外缺乏统一的基层筛查和管理流程标准,这导致绝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文章结合... 糖尿病前期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糖尿病前期防治形势严峻,国内外缺乏统一的基层筛查和管理流程标准,这导致绝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糖尿病前期对人群的危害、基层筛查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当前糖尿病前期的基层筛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基层筛查 管理 机遇 挑战
原文传递
奥妥珠单抗治疗膜性肾病并长期随访1例
17
作者 徐璐 陈汉文 +1 位作者 张昆 李新建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6期667-669,共3页
报道1例奥妥珠单抗治疗Ⅱ期膜性肾病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使用环磷酰胺出现感染,使用环孢素治疗后复发,改为使用奥妥珠单抗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治疗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迷宫框架下的多病共存困境诠释与管理策略探索
18
作者 姚弥 范腾阳 +8 位作者 王令令 张丽娟 赵婧一 赵国豪 唐焕 王娜 杨旭 张建欣 迟春花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9期918-924,共7页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多病共存挑战,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多病共存的复杂性,文章提出"迷宫框架"。该框架将疾病管理比作穿越一个结构复杂、路径多变的迷宫,强调了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中必须面对的多重障碍和...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多病共存挑战,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多病共存的复杂性,文章提出"迷宫框架"。该框架将疾病管理比作穿越一个结构复杂、路径多变的迷宫,强调了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中必须面对的多重障碍和决策点。迷宫框架包含3个核心要素:形状的复杂多样性,反映疾病和治疗方法的复杂性;路径的曲折交互性,代表在疾病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引导和干预;出口的目标明确性,象征治疗和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框架不仅加强了对多病共存复杂性的认识,还能为临床实践、多学科协作、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研究发展和患者赋能提供建议。基于迷宫框架,提出多病共存管理策略探索包括:整合医疗服务体系,筑建多病共存迷宫地图;赋能家庭医生签约,实践多病共存迷宫全景;探索医保支付政策,摆脱多病共存费用迷宫;依托数字医疗,实现多病共存迷宫导航;开展多学科研究,探索多病共存迷宫最优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病共存 迷宫框架 策略 研究方向
原文传递
泛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袁璐 刘雷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5期528-531,共4页
泛血管疾病是近年来的新兴概念,很多人对其的认知较为模糊,临床医师也常忽视其的系统化管理。该文梳理了泛血管疾病的概念、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特征及筛查方式,并对其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学 筛查 预防 治疗 泛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STF083010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璐 刘雷 +1 位作者 张昆 李新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0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STF083010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与STF083010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仅分离双侧肾动脉,不夹闭肾动脉;IRI组和STF0... 目的探讨STF083010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与STF083010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仅分离双侧肾动脉,不夹闭肾动脉;IRI组和STF083010组大鼠采用无创动脉夹同时夹闭左、右肾动脉45 min后放开,建立IRI模型;STF083010组大鼠建立IRI模型前2h腹腔注射STF083010 15mg/kg。缺血再灌注24h后,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3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3组大鼠均行肾组织病理学PAS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XBP1、GRP78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XBP1、GRP78 mRNA表达水平。结果IRI组血清肌酐[(322.10±18.93)μmol/L]、尿素氮[(41.16±3.09)mmol/L]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202.50±9.15)高于STF083010组[(149.70±14.80)μmol/L、(25.22±3.81)mmol/L、129.50±5.49]和假手术组[(49.58±2.82)μmol/L、(7.56±0.70)mmol/L、25.88±1.46](P<0.05),STF083010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IRI组和STF083010组大鼠肾组织GRP78蛋白阳性表达率[(27.16±3.98)%、(58.72±7.12)%]、GRP78 mRNA表达水平(0.086±0.007、0.335±0.023)、XBP1蛋白阳性表达率[(56.32±5.21)%、(29.83±3.78)%]、XBP1mRNA表达水平(0.172±0.053、0.088±0.054)高于假手术组[(4.86±2.30)%、0.015±0.001、(5.68±1.37)%、0.039±0.004](P<0.05),STF083010组GRP78蛋白阳性表达率和GRP78mRNA表达水平高于IRI组,XBP1蛋白阳性表达率和XBP1mRNA表达水平低于IRI组(P<0.05)。结论 STF083010可通过抑制XBP1表达,增加GRP78表达保护大鼠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STF083010 肾脏 肾小管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