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磨削用电主轴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朱宇腾 李东亚 +2 位作者 李锦鹏 梁辉 姚银歌 《哈尔滨轴承》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电主轴是将电机与主轴融为一体的新技术,相比传统主轴它具有更高的精度、转速与功率。为了开发性能更加优良的电主轴,在设计环节需要通过转子动力学方法验算出极限转速,从而提高其寿命和加工性能。目前行业上广泛采用的是刚性梁假设的... 电主轴是将电机与主轴融为一体的新技术,相比传统主轴它具有更高的精度、转速与功率。为了开发性能更加优良的电主轴,在设计环节需要通过转子动力学方法验算出极限转速,从而提高其寿命和加工性能。目前行业上广泛采用的是刚性梁假设的转子动力学方程组,来求解轴系的动态特性,该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到模型的所有自由度导致不能充分测算出主轴的性能。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仿真软件结合轴承理论的方法,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搭建主轴的网格模型,分析了主轴的刚度、极限转速与模态频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该方法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极限转速 刚度 固有频率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流变工艺对轴承滚道表面质量与精度的影响
2
作者 郭路广 戴卓豪 +3 位作者 王东峰 王旭 吕冰海 袁巨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9,共9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套圈滚动面形貌,改善形状精度,提高轴承服役性能,采用力流变抛光技术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确认了试验参数范围,研究了力流变加工过程中抛光速度、磨粒粒径和磨粒浓度对材料去除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对数据进... 为获得高质量的套圈滚动面形貌,改善形状精度,提高轴承服役性能,采用力流变抛光技术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确认了试验参数范围,研究了力流变加工过程中抛光速度、磨粒粒径和磨粒浓度对材料去除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对数据进行信噪比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得到工艺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权重和最优工艺参数。对比了最优参数加工前后套圈的形状精度,建立了力流变加工模型来分析精度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抛光速度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都最为显著,磨粒粒径和浓度的影响相对较低。在最优工艺参数(抛光盘转速90 r/min,磨粒粒径2.5μm,质量分数6%)下抛光90 min,Ra从初始的322 nm下降到12.982 nm,且方差不超过2.158 nm^(2),平均圆度从抛光前的约3.05μm下降到约1.67μm。仿真模型揭示了形状精度改善的原因是凸出部位易形成更高的材料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力流变抛光工艺可有效提高轴承套圈滚道的表面质量和形状精度。在提高轴承服役性能的高质量加工方面,力流变抛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流变抛光 轴承 套圈 超精密加工 剪切增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数内齿式轴承齿部感应淬火研究
3
作者 李省伟 楚德娜 +2 位作者 高秋然 李玉华 高聪颖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6期54-57,63,共5页
主驱动内齿式轴承为大型盾构掘进机关键零部件。虽然我国大型掘进机95%以上的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制,但大型主驱动轴承几乎依赖进口。高承载、高可靠性大型盾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内齿模数较大,对齿部感应淬火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技术要... 主驱动内齿式轴承为大型盾构掘进机关键零部件。虽然我国大型掘进机95%以上的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制,但大型主驱动轴承几乎依赖进口。高承载、高可靠性大型盾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内齿模数较大,对齿部感应淬火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技术要求更高。通过齿轮感应淬火感应器设计、淬火工艺研究与实际生产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数 主驱动轴承 齿面齿根感应淬火 硬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沟球轴承中球的自转规律研究
4
作者 于拂晓 王燕霜 +2 位作者 张书玉 王高峰 栗文彬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建立航空发动机高低压转子系统中深沟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运用Newton-Raphson法进行求解,分析载荷和转速对深沟球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球自转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沟球轴承在转速不高时,径向力的改变对钢球自转角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建立航空发动机高低压转子系统中深沟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运用Newton-Raphson法进行求解,分析载荷和转速对深沟球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球自转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沟球轴承在转速不高时,径向力的改变对钢球自转角速度的影响不明显,而在转速较高时,随着径向力的增加,钢球自转速度逐渐增大;随着径向力的增加,承载区最外侧钢球的自转角速度比承载区内侧钢球的自转角速度增幅大;随着转速的增加,钢球的自转角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钢球 高压转子系统 低压转子系统 自转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阻尼器-球轴承单元动态特性试验机
5
作者 王虎强 王东峰 +2 位作者 梁辉 毛斐然 李培培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为验证阻尼器-球轴承单元动态特性理论模型,设计了一种模拟该单元运行工况的专用试验机,详细介绍了试验机的总体设计方案、主体结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电气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并完成了试验机主轴强度、刚度及模态校... 为验证阻尼器-球轴承单元动态特性理论模型,设计了一种模拟该单元运行工况的专用试验机,详细介绍了试验机的总体设计方案、主体结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电气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并完成了试验机主轴强度、刚度及模态校核。通过试验得到了轴承转速为6000,9000,13000 r/min时的内、外圈轴心轨迹以及油膜压力,结果表明,当转速从6000 r/min增大到13000 r/min时,内、外圈轴心轨迹趋于稳定,油膜压力增幅在10%以内,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达到了试验机设计目的,同时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 发动机 阻尼器 动态特性 试验机 轴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路机械设备防腐蚀涂装与维护研究
6
作者 李玉华 胡敬原 +2 位作者 李省伟 毛斐然 谢要宾 《全面腐蚀控制》 202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防腐蚀涂装与维护措施的应用对推动涉路工程施工的平稳进行、延长涉路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意义重大,需要着重强化防腐蚀涂装研究工作,制定对应的维护管控机制。以此为背景,基于涉路机械设备的腐蚀原因,研究对应防腐蚀涂装配套体系,明确涉... 防腐蚀涂装与维护措施的应用对推动涉路工程施工的平稳进行、延长涉路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意义重大,需要着重强化防腐蚀涂装研究工作,制定对应的维护管控机制。以此为背景,基于涉路机械设备的腐蚀原因,研究对应防腐蚀涂装配套体系,明确涉路机械设备防腐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针对当前涉路机械设备维护中的不足制定对应管控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路机械设备 防腐蚀 涂装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磨齿齿面残余应力测量与预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苏振华 王东峰 +4 位作者 肖雨亮 王四宝 洪雷 刘胜涛 马永军 《中国重型装备》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成形磨齿通常是齿轮切削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后齿面残余应力对齿轮的服役性能与寿命影响显著。传统基于X射线衍射方法的齿轮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并未考虑齿面特殊几何特性,导致测量精度低。此外,磨齿工艺参数与磨前齿面状态对磨齿残余应... 成形磨齿通常是齿轮切削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后齿面残余应力对齿轮的服役性能与寿命影响显著。传统基于X射线衍射方法的齿轮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并未考虑齿面特殊几何特性,导致测量精度低。此外,磨齿工艺参数与磨前齿面状态对磨齿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不清。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齿轮特殊几何特性的齿面残余应力测量方法与辅助工装夹具,并建立基于磨齿工艺参数的齿面残余应力预测模型,最后探讨了磨前齿面残余应力对磨后残余应力的影响。本文为非平面残余应力的测量提出了新方法,所提的齿面残余应力预测方法能够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磨齿 残余应力 预测模型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设计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东峰 赵翀 +2 位作者 李超强 郑昊天 张浩洋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2,共6页
对国内外轴承理论研究及设计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巨额投入、多学科研发技术的全球化布局、功能强大的仿真分析设计软件的开发是国外轴承设计技术长足发展和持续领先的基础;经验类比设计... 对国内外轴承理论研究及设计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巨额投入、多学科研发技术的全球化布局、功能强大的仿真分析设计软件的开发是国外轴承设计技术长足发展和持续领先的基础;经验类比设计、测绘反求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软件分析设计则是国内轴承设计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对减摩设计、可靠性设计、极限设计、智能化设计及全寿命周期设计等轴承设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设计 发展趋势 减摩设计 可靠性设计 极限设计 智能化设计 全寿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盘类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改进
9
作者 贾玉鑫 孙艳平 +2 位作者 王姗姗 王秉楠 胡敬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某型号推力盘球(圆锥)轴承直径较大,在渗碳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存在表面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等问题,导致产品返修或报废。针对这种现象,对推力盘工件表面产生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提高表面碳浓度、提高二次淬火温... 某型号推力盘球(圆锥)轴承直径较大,在渗碳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存在表面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等问题,导致产品返修或报废。针对这种现象,对推力盘工件表面产生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提高表面碳浓度、提高二次淬火温度、增加冷处理、改进热处理工装等措施。工艺改进后,推力盘工件表面屈氏体组织合格,硬度控制在58~63 HRC之间,翘曲变形控制在0.8 mm以内,解决了表面软点现象,控制了翘曲变形,提高了该类型产品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满足了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盘 渗碳淬火 冷处理 变形
原文传递
柔性套圈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宪龙 王燕霜 +3 位作者 张书玉 李晌 栗文彬 王高峰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40-43,47,共5页
以RV减速器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和风电主轴用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分析刚性套圈模型和柔性套圈模型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柔性套圈模型,RV减速器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中载荷分布更加均匀,接触应力变小,轴承承载能力增强。对于... 以RV减速器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和风电主轴用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分析刚性套圈模型和柔性套圈模型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柔性套圈模型,RV减速器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中载荷分布更加均匀,接触应力变小,轴承承载能力增强。对于风电主轴圆锥滚子轴承,采用刚性套圈模型设计轴承将会导致最大接触应力被低估,造成轴承承载能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轴承 柔性套圈 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max柔性模型的风电主轴圆锥滚子轴承接触应力和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宇腾 梁辉 +2 位作者 漫恒源 冯毅杰 张传科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风电机组轴承是高性能风机的核心部件,为了开发更高性能的风电机组轴承,需要对轴承的性能与寿命做出合理评价。基于轴承经典理论和软件仿真分析的结果,提出一种评价轴承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利用Romax软件搭建风机传动链柔性模型,以实际... 风电机组轴承是高性能风机的核心部件,为了开发更高性能的风电机组轴承,需要对轴承的性能与寿命做出合理评价。基于轴承经典理论和软件仿真分析的结果,提出一种评价轴承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利用Romax软件搭建风机传动链柔性模型,以实际服役的风机机型为载体,在充分考虑风机所受复合载荷的前提下,分析滚动体修型量对于风机主轴轴承服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考虑到轴系各部件的变形对于轴承滚动体载荷的影响,同时计算出较为合理的轴承风载合成寿命。对于滚动体不同修型量的比较,过小的修型量会导致应力集中,过大的修型量会造成接触区域变短,合适的修型量需要根据轴承受力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ROMAX模型 圆锥滚子轴承 滚动体修型量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内齿的谐波减速器专用交叉滚子轴承设计及其表面淬火加工技术
12
作者 张浩洋 姚义欣 +2 位作者 楚德娜 王秉楠 王宝磊 《哈尔滨轴承》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随着谐波减速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整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变得至关重要。利用一种交叉滚子轴承的新设计理念,将轴承与其他连接部件设计为整体结构,可实现谐波减速器整机轻量化的目的。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利用无软带表面技术,可实... 随着谐波减速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整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变得至关重要。利用一种交叉滚子轴承的新设计理念,将轴承与其他连接部件设计为整体结构,可实现谐波减速器整机轻量化的目的。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利用无软带表面技术,可实现滚道硬度高、齿韧性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交叉滚子轴承 一体化 无软带感应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受力分析
13
作者 张伟 何崇光 +2 位作者 赵洋 谢亚东 赵建铭 《哈尔滨轴承》 2024年第1期3-6,16,共5页
介绍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启动过程中球对保持架的冲击力、保持架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的环向拉应力以及轴承运转中因球速变化引起的球与保持架之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并以某型号轴承A为例进行了保持架强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了合适的保... 介绍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启动过程中球对保持架的冲击力、保持架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的环向拉应力以及轴承运转中因球速变化引起的球与保持架之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并以某型号轴承A为例进行了保持架强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了合适的保持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 保持架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淬透性高碳铬轴承钢的组织与性能
14
作者 王秉楠 贾玉鑫 +1 位作者 王姗姗 张亚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5,共5页
对3种高淬透性高碳铬轴承钢GCr18MnMo、GCr18MnMo1和GCr19SiMnMo1进行马氏体淬火和贝氏体淬火处理,对比其显微组织、最大淬透尺寸、残留奥氏体、冲击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淬透性从高至低排序为GCr19SiMnMo1钢>GCr18MnMo1钢>GCr18M... 对3种高淬透性高碳铬轴承钢GCr18MnMo、GCr18MnMo1和GCr19SiMnMo1进行马氏体淬火和贝氏体淬火处理,对比其显微组织、最大淬透尺寸、残留奥氏体、冲击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淬透性从高至低排序为GCr19SiMnMo1钢>GCr18MnMo1钢>GCr18MnMo钢。若以心部硬度≥55 HRC为淬透标准,GCr18MnMo钢最大淬透尺寸约为70 mm, GCr18MnMo1钢最大淬透尺寸约为100 mm, GCr19SiMnMo1钢最大淬透尺寸约为130 mm;3种钢进行贝氏体淬火时,可保证残留奥氏体含量在1%以下;进行马氏体淬火时,GCr18MnMo钢、GCr18MnMo1钢残留奥氏体含量在15%以下,GCr19SiMnMo1钢可通过附加回火在保证高硬度的前提下,将残留奥氏体含量降低到1%以下;3种钢冲击性能接近,且贝氏体淬火后的冲击性能比马氏体淬火后高约70%。壁厚或直径超过?100 mm的零件仅可采用GCr19SiMnMo1钢以保证心部屈氏体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淬透性高碳铬轴承钢 最大淬透尺寸 冲击性能 残留奥氏体
原文传递
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工艺试验方案
15
作者 楚德娜 李省伟 +3 位作者 姚义欣 张浩洋 李铮 谢亚东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1期67-69,共3页
变桨轴承结构体积庞大,安装环境复杂。因此变桨轴承的失效不仅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生产效率,其维修还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变桨轴承结构力学特性进行校核是极其重要的。轴承芯部的力学性能要求极其严格。风电偏航变... 变桨轴承结构体积庞大,安装环境复杂。因此变桨轴承的失效不仅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生产效率,其维修还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变桨轴承结构力学特性进行校核是极其重要的。轴承芯部的力学性能要求极其严格。风电偏航变桨轴承供应商为客户供应新机型首件时,需要向客户提供力学性能工艺试验方案,工艺验证方案通过客户审核,且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后,轴承供应商不仅需要固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且轴承供应商指定的该锻件供方才可向客户批量供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轴承 工艺试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主轴双支承圆锥滚子轴承疲劳寿命计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云峰 范雨晴 +2 位作者 王高峰 毛斐然 王东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5,共10页
针对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双支承圆锥滚子轴承组合,建立了一种轴承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首先,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对轴承滚道进行数学描述;其次,运用坐标变换原理建立滚子-滚道接触变形与套圈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借助于变形协调条件和受力... 针对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双支承圆锥滚子轴承组合,建立了一种轴承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首先,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对轴承滚道进行数学描述;其次,运用坐标变换原理建立滚子-滚道接触变形与套圈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借助于变形协调条件和受力平衡条件解决滚子载荷分布的静不定求解问题,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求解得到轴承内部每个滚子的载荷;然后,运用有限长线接触理论建立修形滚子与套圈滚道之间的弹性接触模型,计算得到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和滚道边缘应力修正函数;最后,通过边缘应力修正函数修正当量滚子切片载荷,进而准确计算轴承疲劳寿命。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滚子素线修形量对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和轴承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轴承疲劳寿命随滚子凸度系数增大先急剧上升,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接触载荷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域自适应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娟 蒋瑞 +2 位作者 陈为伟 王东峰 郑昊天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基于学习模型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方法通常假设训练和测试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分布,为解决现有方法在不同工况或不同轴承RUL预测精度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域自适应的轴承RUL预测方法。首先进行轴承健康阶段划分,使用... 基于学习模型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方法通常假设训练和测试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分布,为解决现有方法在不同工况或不同轴承RUL预测精度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域自适应的轴承RUL预测方法。首先进行轴承健康阶段划分,使用等渗回归对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平滑退化信号中的随机波动,再通过测量滑动窗口内的退化梯度进行健康阶段识别,表征退化趋势并识别跳跃点,从而划分健康阶段;在此基础上,选择源域和目标域的轴承退化阶段的振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使用源域数据预训练特征提取器和寿命预测模块;然后设计域判别器网络对抗性地训练特征提取器,以最小化源域特征与目标域特征之间的分布差异;最后使用更新参数的目标特征提取器提取目标域的特征并进行RUL预测。使用IEEE PHM Challenge 2012轴承数据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现有模型的对比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实现不同工况下轴承RUL预测迁移问题上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自适应 剩余使用寿命 退化 寿命预测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6928轴承接触角测量仪的开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波 朱孔敏 朱丹 《轴承》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9,共3页
J6928轴承接触角测量仪由驱动机构、加载机构和电器控制部分构成,其把轴承看作是一个行星齿轮系统,根据行星轮系间的运动关系,经过计算,精确地测量出轴承的接触角,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 J6928轴承接触角测量仪由驱动机构、加载机构和电器控制部分构成,其把轴承看作是一个行星齿轮系统,根据行星轮系间的运动关系,经过计算,精确地测量出轴承的接触角,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行星轮系 接触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结构冷却系统时电主轴脂润滑轴承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要宾 张明柱 +2 位作者 王东峰 王广辉 邱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6,共5页
针对高速电主轴采用脂润滑时发热量大且散热困难,极易导致润滑脂过热失效和轴承寿命缩短的问题,以B7009C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不同转速下轴承发热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了无冷却结构下轴承和轴... 针对高速电主轴采用脂润滑时发热量大且散热困难,极易导致润滑脂过热失效和轴承寿命缩短的问题,以B7009C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不同转速下轴承发热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了无冷却结构下轴承和轴承座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高速下发生了润滑失效,需要设计针对性的冷却结构。分别设计了“一进一出单环形槽”“三进三出单环形槽”及“三进三出双环形槽”冷却模型对轴承外圈进行冷却,并对相同工况下3种冷却模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达到稳态后,“三进三出双环形槽”冷却模型整体温度较低,温度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润滑脂的润滑性能,延长轴承寿命,减小冷却水道对轴承座支承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润滑脂 温度场 冷却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倾斜微动磨损与失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惠宇 杨俊生 +2 位作者 叶健熠 张亚辉 张旭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轴承的倾斜微动由径向微动和水平微动叠加而成,且水平微动分量的振幅大于径向振幅,叠加而成的倾斜微动振幅大,倾斜微动磨损速率高,产生光亮的磨损形态。基于案例分析,对轴承倾斜微动磨损的定义、产生机理、常见分布、磨损特征等进行了... 轴承的倾斜微动由径向微动和水平微动叠加而成,且水平微动分量的振幅大于径向振幅,叠加而成的倾斜微动振幅大,倾斜微动磨损速率高,产生光亮的磨损形态。基于案例分析,对轴承倾斜微动磨损的定义、产生机理、常见分布、磨损特征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指出:倾斜微动磨损痕迹能够表明对磨件之间处于倾斜状态,对轴承运转姿态识别,工作载荷分布识别和失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微动磨损 失效分析 接触表面 磨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