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监测中心病原微生物室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广武 仝志琴 +2 位作者 刘笑洁 李莹 孙向南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调查2017-2018年洛阳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构成,为洛阳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按照洛阳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每月对所辖县(区)手足口病患儿按要求采集一定数量的粪便标本,共收集粪便标本1710例,发病时间为2017-2018年。采用... 目的调查2017-2018年洛阳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构成,为洛阳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按照洛阳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每月对所辖县(区)手足口病患儿按要求采集一定数量的粪便标本,共收集粪便标本1710例,发病时间为2017-2018年。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对比分析其优势病原构成情况,对优势病原患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结果经实验室诊断,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4.44%,其中EV71阳性构成比为9.89%,CA16阳性构成比为11.62%,CA6阳性构成比为45.92%,其余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为32.58%;506例CA6阳性患儿中男性占比57.3%,女性占比42.7%;2岁及以下患儿占比76.5%,5岁及以下占比93.3%;散居患儿占比83.2%,入托患儿占比16.8%;城区患儿占比56.9%,乡村患儿占比43.1%。5岁及以下儿童为CA6易感群体。结论洛阳市最常见的手足口病致病类型为EV71、CA16及CA6,其中新优势病原为CA6,5岁及以下儿童为CA6易感群体,临床上需要对上述病原体进一步加强鉴别、诊断,并深入分析其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构成 优势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属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卫事件处置能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明杰 朱鑫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突发公卫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洛阳市 能力评价 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应急处理 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龙 张绍丽 +2 位作者 谢清梅 王海峰 朱鑫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18-420,4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疾病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分析,及时掌据我省疾控卫生人力资源现况,以便为制定适应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人口拥有疾控机构人员0.2...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疾病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分析,及时掌据我省疾控卫生人力资源现况,以便为制定适应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人口拥有疾控机构人员0.21人,疾控机构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6583人,占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82.16%;年龄分布以25岁~44岁为主,占总数的68.24%;学历以大专居多,占35.61%;执业医师占23.57%;执业助理医师6.69%。结论提高疾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制订在职人员绩效评估标准,建立一系列引人、用人、育人、留人的管理机制,将对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起到巨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人力资源 疾病预防控制 状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变化规律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玉兰 胡喜梅 +3 位作者 董冠生 李惠玲 杨玉芳 姜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开展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5年洛阳市7~18岁中小学生3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1985-2005年20年间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开展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5年洛阳市7~18岁中小学生3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1985-2005年20年间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增长幅度为38.02%,城市学生的视力低下率高于乡村,不同时期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视力低下率的增长幅度大于女生,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视力低下率变化规律为高中大于初中,初中大于小学,视力低下程度以中、重度为多。结论洛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不容忽视,推广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保护学生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小学生 视力 次正常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1例华支睾吸虫病误诊误治为弓形虫病的调查报告
5
作者 刘英 郭正印 臧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601-4603,共3页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人和动物引起肝胆病变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多由于人和动物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肉引起,在洛阳地区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病变为主。本文报道了1例33岁男性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发病前有食用生鱼片的...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人和动物引起肝胆病变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多由于人和动物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肉引起,在洛阳地区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病变为主。本文报道了1例33岁男性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发病前有食用生鱼片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腹部不适和肝胆系统损害为主,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嗜酸细胞百分比、嗜酸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采用肝吸虫抗体检查,但是因和弓形虫病、肺吸虫病存在抗体交叉反应,造成首次住院误诊误治。患者经吡喹酮片治疗后痊愈,出院38 d后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建议对华支睾吸虫病患者采用诊断性治疗,吡喹酮片是治疗华支睾吸虫的特效药。借此病例报道提醒临床医生提高对华支睾吸虫病认识的敏感性,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临床症状和体征 抗体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磊 张冠 韩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33-2738,共6页
目的分析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20—2021年洛阳市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对37182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及部... 目的分析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20—2021年洛阳市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对37182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及部分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0—2021年洛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37182例,男女比0.84∶1,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职业以农民居多,占43.69%。发病时间以6—9月为主,病例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可疑暴露食物以粮食类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肉及肉制品为主,可疑暴露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就餐模式以1~2人就餐为主,就餐地点主要集中在家庭。2020年散装(包括简易包装)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的阳性占比较高,而家庭自制食品、在家庭就餐的阳性占比低于2021年。采集标本558例,检出阳性87例,阳性率为15.59%,其中沙门菌检出最多,为75例,阳性率为13.44%,占86.21%。其中住院患者、第二三季度、家庭就餐、家庭自制食品以及3~4人就餐的沙门菌检出率较高。2020年与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可疑暴露食品分布和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相比之下2021年食源性疾病患者更倾向于在家庭就餐,沙门菌在多人同时就餐时检出率更高。结论洛阳市食源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致病因素以沙门菌污染为主。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1995~2004年学校食物中毒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现 于晓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5-776,共2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分析 学生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家蝇抗药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进奎 刘刚 +2 位作者 贺建忠 李阳阳 殷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5期418-419,共2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家蝇抗药性现状,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灭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点滴法。结果洛阳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敌敌畏、残杀威、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杀虫剂,有... 目的了解洛阳市家蝇抗药性现状,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灭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点滴法。结果洛阳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敌敌畏、残杀威、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杀虫剂,有效地控制家蝇抗药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药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5年洛阳市四害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宇川 李新霞 +1 位作者 郭玉平 赵进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区"四害"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监测方法及要求进行监测。结果2003-2005年共布放蝇笼315个,捕获蝇类5...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区"四害"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监测方法及要求进行监测。结果2003-2005年共布放蝇笼315个,捕获蝇类52 658只,平均蝇密度指数为167.2只/笼。调查人房216间,捕蚊99只,平均密度指数为1.83只/人工小时;调查畜房216间,捕蚊106只,平均密度指数为1.96只/人工小时。共布放粘蟑盒1400个,捕获蜚蠊323只,平均密度指数为0.23只/盒。共布放鼠夹22 400夹次,有效夹21 449夹次,捕鼠80只,鼠密度为0.37%。结论掌握了洛阳市城区"四害"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害 监测 季节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惠媛 边建超 +6 位作者 江峰 王启敏 张竹梅 樊巍巍 王其军 朱鑫 汤伯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低发区谷胱甘肽转硫酶(GST)M1和T1的缺失基因型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洛阳市95例肝癌患者和103例对照的GSTM1和GSTT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GSTM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0.705,对照组为0.50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8.2... 目的探讨肝癌低发区谷胱甘肽转硫酶(GST)M1和T1的缺失基因型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洛阳市95例肝癌患者和103例对照的GSTM1和GSTT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GSTM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0.705,对照组为0.50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8.28,P=0.004),OR值为2.35(95%CI:1.25~4.41);病例组GSTT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0.611,对照组为0.43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5.97,P=0.015),OR值为2.02(95%CI:1.10~3.71).叉生分析表明该两因素在肝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x2=14.83,P=0.002),同时具有两个缺失基因型时,OR值为5.57(95%CI:2.03~15.66);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均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值分别为5.84(95%CI:2.26~15.47)和5.51(95%CI:2.13~14.54);GSTM1缺失基因型与饮酒有协同作用,OR值为3.31(95%CI:1.47~7.49),而GSTT1缺失基因型与饮酒无协同作用.结论在肝癌低发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是肝癌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基因型 吸烟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中优势毒株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晓华 李克伟 +3 位作者 张广武 仝志琴 刘笑洁 李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784-4786,共3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的构成情况,警惕比例较高毒株发展为新的优势毒株,为洛阳市的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对洛阳市手足口病的送检粪便标本进行核酸鉴定,随机选取9例普通肠道病毒阳... 目的了解洛阳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的构成情况,警惕比例较高毒株发展为新的优势毒株,为洛阳市的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对洛阳市手足口病的送检粪便标本进行核酸鉴定,随机选取9例普通肠道病毒阳性,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和新肠道病毒71型(EV71)阴性的标本,进行5′UTR测序,确定毒株的亚型。利用CA6的特异性引物,选取75例普通肠道病毒阳性标本(CA16和EV71阴性),用RT-PCR方法鉴定CA6的阳性数量,分析CA6的构成比。结果 9个普通肠道病毒5′UTR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初筛,结果显示CA6为5株,在普通的肠道病毒中为优势毒株;75例普通肠道病毒中,共检测出CA6 20例。CA6在普通肠道病毒中的比例为29.76%(25/84);25例CA6中,男13例,女12例;引发重症的病例为2例;城市地区5例,乡村20例。结论洛阳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的构成较为复杂,在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中CA6病毒所占比例较高,对此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普通肠道病毒属 CA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流行趋势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玉兰 胡喜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流行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4年洛阳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4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9-2004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23.07%,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平均...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流行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4年洛阳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4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9-2004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23.07%,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平均为6.92%,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初中、高中>小学,而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初中>小学>高中。结论洛阳市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情况不容忽视,防治工作应在降低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基础上,重点控制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肥胖症 流行病学研究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二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其军 李新霞 +1 位作者 赵进奎 李阳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9-469,共1页
为了解洛阳市城区二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洗手设施及消毒洗手效果情况,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有45.45%的医院采用普通手拧式水龙头洗手;有70.58%二级综合医院手拧式水龙头细菌总数超过200 cfu/个;有29.41%水龙头细... 为了解洛阳市城区二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洗手设施及消毒洗手效果情况,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有45.45%的医院采用普通手拧式水龙头洗手;有70.58%二级综合医院手拧式水龙头细菌总数超过200 cfu/个;有29.41%水龙头细菌总数超过10 000 cfu/个;有17.65%水龙头检出致病菌。医护人员手洗手消毒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77.66%。结论,洛阳市二级医院洗手设备污染严重,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手设备 手消毒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艾滋病扩大检测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晓华 朱鑫 +2 位作者 刘英 麻小龙 张芸芸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5期59-62,共4页
目的:对洛阳市2005-2015年艾滋病扩大检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和日常工作,收集艾滋病疫情和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2005-2015年,洛阳市逐步建立了艾滋病检测网络,累计有55家医疗... 目的:对洛阳市2005-2015年艾滋病扩大检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和日常工作,收集艾滋病疫情和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2005-2015年,洛阳市逐步建立了艾滋病检测网络,累计有55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了HIV/AIDS 1051例,疾控中心报告(64.80%)和医疗机构报告(32.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累计检测艾滋病3 729 370人次,各类机构、人群检测量逐年增加,检测以医疗机构为主(62.53%),但检出率以疾控中心最高为9.20/万人次,与医疗机构的2.19/万人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46,P<0.01);在医疗机构内部,性病门诊和检测咨询人群检出率明显高出其他人群,分别为36.09/万人次和33.59/万人次。结论:在艾滋病低发区的洛阳市,应采取扩大检测和精准检测相结合的防控策略,积极推广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HIV检测(PI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扩大检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0~14岁儿童伤害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闫云燕 隋海生 张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掌握2006—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洛阳3家哨点医院门诊首次因伤害就诊的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到0... 目的掌握2006—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洛阳3家哨点医院门诊首次因伤害就诊的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到0~14岁伤害病例8130例,男女比例为2.1∶1;前4位的伤害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41.1%)、机动车车祸(14.1%)、钝器伤(11.8%)、烧烫伤(10.7%),不同年龄组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1);伤害发生的高峰时间在每年的5—10月;伤害发生的地点前3位为家中(41.2%)、公路/街道(23.4%)和学校(18.2%);58.6%伤害是在休闲活动时发生的,位居首位;伤害中非故意伤害最多(91.0%);伤害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头部(53.0%);伤害结局中治疗后回家占51.7%,观察/住院/转院占46.9%。结论洛阳市儿童伤害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伤、机动车车祸、钝器伤和烧烫伤,大多为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监测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2004-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鑫 刘英 +2 位作者 郭正印 闫素婷 李铁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2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2004-2015年洛阳市布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布病防控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2004年(0.97/10万)到2015年(10.66/10万),洛阳市人间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目的:分析2004-2015年洛阳市布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布病防控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2004年(0.97/10万)到2015年(10.66/10万),洛阳市人间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共报告病例2723例,发病地区不断扩大,从8个县区到15个县区全覆盖,布病发病以30~60岁男性农民为主,临床表现和感染途径日趋多样化,布病发病上升与畜间布病疫情密切相关。结论:应强化畜间布病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布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的监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玉兰 胡喜梅 董冠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06-4507,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开展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市县4所监测点校4次因病缺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近10年间,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 [目的]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开展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市县4所监测点校4次因病缺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近10年间,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位于1.96‰~2.78‰之间,人均缺课天数位于0.39~0.57 d之间,小学生的人均缺课天数和因病缺课率均高于同期的中学生;城市学生的人均缺课天数均高于同期的县城学生,而因病缺课率则差别不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意外伤害和急性传染病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主要病因。[结论]加强对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因病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宇川 郭玉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1,共1页
关键词 消毒质量监测 医疗机构 洛阳市 灭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鹏 李新霞 李克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改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个行政村(社区),调查300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接种证、接种底册和信息化系统符合率77.0%,五苗接... 目的:了解洛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改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个行政村(社区),调查300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接种证、接种底册和信息化系统符合率77.0%,五苗接种率维持在90%左右,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3%,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低于90%,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中甲肝疫苗和A群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低于80%。结论:洛阳市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接种信息填写和录入质量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接种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河南省洛阳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晓华 闫云燕 李爱红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了解2009年洛阳市伤害流行状况,为评价干预效果、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洛阳3家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门诊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09年共收集到伤害病例13 110例,前3... 目的了解2009年洛阳市伤害流行状况,为评价干预效果、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洛阳3家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门诊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09年共收集到伤害病例13 110例,前3位的伤害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27.6%)、机动车车祸(23.1%)和钝器伤(20.7%);在校学生伤害比例最高(15.8%);伤害发生的地点最多的是公路/街道(34.1%);伤害较多月份集中在4~8月;39.4%伤害是在休闲活动时发生的,位居首位;伤害中非故意伤害最多(77.4%);伤害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头部(45.6%);53.1%为轻度伤害,39.6%为中度伤害,7.3%为重度伤害;伤害结局中,治疗后回家的占52.5%,观察/住院/转院占46.0%。结论洛阳市伤害监测结果为伤害干预提供了重点干预人群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减少伤害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监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