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对宫外孕早期诊断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安丽娟 黄祥杰 李景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孕酮检测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4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根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两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清β-HCG、孕酮浓度。结果对照组血清β-HC... 目的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孕酮检测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4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根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两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清β-HCG、孕酮浓度。结果对照组血清β-HCG、孕酮浓度较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对宫外孕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宫外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外孕早期诊断中血清β-HCG定量检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安丽娟 黄祥杰 李景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宫外孕早期诊断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量检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70例宫外孕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再选择同期相同孕周70例正常孕妇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后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β-HCG值进行定量... 目的研究宫外孕早期诊断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量检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70例宫外孕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再选择同期相同孕周70例正常孕妇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后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β-HCG值进行定量检测,观察两组血清β-HCG值的变化,结合B超对宫外孕包块大小做出检测和评估。结果对照组血清β-HCG值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血清β-HCG值进行定量检测,能对宫外孕早期及早确诊,分析包块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早期诊断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不同孕周GDM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天如 柳栾美 郭金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2期135-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孕周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300例,按孕周分组,将孕周>32周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孕周≤32周的150例患...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孕周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300例,按孕周分组,将孕周>32周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孕周≤32周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方法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同时使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记录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低体质量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分娩时两组FPG、2 hPG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感染、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体质量儿、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基础上早期给予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不良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孕周 运动治疗 饮食控制 血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分布特点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柳栾美 张天如 郭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128-129,11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检并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以及妊娠期糖耐量正常者110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快速细菌鉴定法...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检并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以及妊娠期糖耐量正常者110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快速细菌鉴定法和平板计数法定性和定量分析肠道重要菌群;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RP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的菌落数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明显低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梭杆菌的菌落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CRP水平在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肠球菌与IL-6、TNF-α呈正相关;肠杆菌与IL-6、TNF-α、CRP呈正相关;乳杆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女性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改变更明显;肠道菌群可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该作用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与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郭金霞 柳栾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4期2505-250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7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血糖正常的孕妇87例为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7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血糖正常的孕妇87例为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铁含量,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结果: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贫血导致的血清铁代谢指标差异。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与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铁负荷过度可能通过诱发应激适应障碍,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铁代谢指标 应激激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细菌性感染宫颈分泌物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文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2103-2104,共2页
目的:分析围产期生殖道感染宫颈分泌物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产科住院的围产期孕妇5 960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宫颈分泌物,相同条件下培养,鉴定,对分离出的B族链球菌(GB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 960... 目的:分析围产期生殖道感染宫颈分泌物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产科住院的围产期孕妇5 960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宫颈分泌物,相同条件下培养,鉴定,对分离出的B族链球菌(GB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 960例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277株,阳性率为4.65%。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GBS比例高于其他菌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比例高于其他菌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株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奎奴普丁敏感性高达98.35%,对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高达98.35%、87.60%;对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GBS是引发围产期孕妇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无耐药性,可作为围产期生殖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生殖道感染 围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天如 柳栾美 郭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分为:<32周组19例,32~33+6周组14例,34~35+6周组13例,≥36周组6例;根据...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分为:<32周组19例,32~33+6周组14例,34~35+6周组13例,≥36周组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8例,剖宫产组34例。比较各组围产儿结局和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随终止妊娠时间的延后逐渐降低,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的围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5+6周组与≥36周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延长孕周至34周后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较好,且不明显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优先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终止妊娠时机 分娩方式 围产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与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柳栾美 张天如 郭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8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试产的足月、头先露、单胎孕妇1 727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过程中行紧急剖宫产术)123例,对照组(阴道分娩)1 60...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试产的足月、头先露、单胎孕妇1 727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过程中行紧急剖宫产术)123例,对照组(阴道分娩)1 604例。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301例、正常体重组1 260例、超重/肥胖组166例。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水平分为体重增加不足组289例,体重合理增加组745例,体重增加过多组693例。分析不同孕前BMI及妊娠期体重增加水平孕妇的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大于胎龄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前BMI增加,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率明显提升;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紧急剖宫产风险增高,低体重组紧急剖宫产风险降低。随着妊娠期体重增加量的增加,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率明显提升;与体重合理增加组比,体重增加过多组紧急剖宫产风险增高,体重增加不足组紧急剖宫产风险降低;校正后差异仍然存在。结论:孕前BMI和妊娠期体重增加水平均与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发生明显相关;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的妊娠期体重增加标准适用于中国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紧急剖宫产 孕前BMI 妊娠期体重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缝合术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生育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晓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5期2433-2435,共3页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该术式对远期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5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B-Lynch缝合术组32例,传统组18例。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该术式对远期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5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B-Lynch缝合术组32例,传统组18例。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量和恢复情况;出院后定期对两组产妇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月经情况,若再次妊娠则随访至妊娠结局。结果:B-Lynch缝合术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 <0. 05);两组产妇术后2h、24h阴道流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Lynch缝合术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 <0. 05),且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输血量、输血率、产褥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 05)。术后随访显示:B-Lynch缝合术组月经周期及月经量较孕前无变化者比例高于传统组(P <0. 01),且月经延长、月经量增多、月经量减少的产妇比例、再次妊娠时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 <0. 05);B-Lynch缝合术组产妇术中未发现子宫下段菲薄肌层缺如和不孕症,传统组术中发现2例菲薄肌层缺如。结论:B-Lynch缝合术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肯定,对远期月经改变不明显,未发现该术式与不孕的关系;B-Lynch缝合术后再次妊娠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疗效 远期生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孕妇补充铁剂钙剂对母婴不良结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金霞 柳栾美 张天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4期4162-416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补充铁剂钙剂对母婴不良结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孕妇240例。随机分为三组:叶酸组、叶酸+铁剂组、叶酸+铁剂+钙剂组,每组80例,均服用至分娩。分别于治疗前、分娩...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补充铁剂钙剂对母婴不良结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孕妇240例。随机分为三组:叶酸组、叶酸+铁剂组、叶酸+铁剂+钙剂组,每组80例,均服用至分娩。分别于治疗前、分娩前1周检测血清铁、血清钙水平。记录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贫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并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称量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分娩前1周,血清铁、血清钙水平在三组孕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叶酸+铁剂组、叶酸+铁剂+钙剂组血清铁水平明显高于叶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铁剂+钙剂组血清钙水平明显高于叶酸组、叶酸+铁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铁剂组、叶酸+铁剂+钙剂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叶酸组,叶酸+铁剂+钙剂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叶酸+铁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铁剂组、叶酸+铁剂+钙剂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叶酸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叶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铁剂+钙剂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叶酸+铁剂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叶酸+铁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同时补充铁剂和钙剂可有效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铁剂 钙剂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慧娟 李琼燕 李景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128-129,138,共3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阐述与导乐陪伴分娩的关联性,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旨在为产科医护工作者了解孕产妇产期心理应激特点、做好围生期心理保健、促进顺利分娩及保障母婴安全提... 本研究通过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阐述与导乐陪伴分娩的关联性,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旨在为产科医护工作者了解孕产妇产期心理应激特点、做好围生期心理保健、促进顺利分娩及保障母婴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导乐陪伴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与宫颈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天如 柳栾美 郭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2700-270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行产检的孕妇500例,根据自然临产时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分为宫颈成熟组370例和宫颈未成熟组13...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行产检的孕妇500例,根据自然临产时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分为宫颈成熟组370例和宫颈未成熟组130例。分别于孕24周、孕34周、临产前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孕24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在两组孕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4周、临产前宫颈成熟组孕妇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宫颈未成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孕34周、临产前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孕34周、临产前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宫颈成熟度方面均有较高的价值,其中临产前血清IL-6、IL-8、TNF-α联合检测的预测效果最佳。结论:孕34周、临产前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程度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对宫颈成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IL-6 IL-8 TNF-Α 自然临产 宫颈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绒毛组织中金属蛋白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栾美 张天如 郭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3411-3413,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中金属蛋白酶(MMP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自愿终止妊娠的孕早期流产者39例为对照组。术中收集胎盘绒毛组...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中金属蛋白酶(MMP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自愿终止妊娠的孕早期流产者39例为对照组。术中收集胎盘绒毛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胎盘绒毛组织形态结构,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MMP-2、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胎盘绒毛形态规则,滋养细胞内外层结构完整;观察组胎盘绒毛形态不规则,滋养细胞外层萎缩融合、数量减少,内层异常增多、排列紊乱。观察组胎盘绒毛组织中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绒毛组织中VEGF与MMP-2、MMP-9表达呈负相关(P<0.01);MMP-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MMP-2、MMP-9表达上调,VEGF表达下调,共同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胎盘绒毛组织 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携带孕妇经替比夫定治疗后Th1和 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14
作者 孟晓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6期2607-2609,共3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给予替比夫定干预治疗后Th1和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HBV携带孕妇58例。于孕中晚期(26~30周)开始给予替比夫定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分娩前、...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给予替比夫定干预治疗后Th1和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HBV携带孕妇58例。于孕中晚期(26~30周)开始给予替比夫定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分娩前、产后4~8周检测ALT、HBV-DNA、HBV血清学指标、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L-2、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分娩前和产后HBsA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娩前和产后HBV-D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产后HBV-DNA水平明显高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娩前和产后γ干扰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产后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和分娩前IL-2、TNF-α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IL-2、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和分娩前IL-4、IL-6、IL-1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IL-4、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替比夫定干预治疗后,HBV携带孕妇Th1和Th2细胞因子总体维持动态平衡,即孕期中低表达,产后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HBV携带孕妇 辅助型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静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9年第5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7例。收集患者年龄、腹水量、肿瘤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绝经情况,以及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7例。收集患者年龄、腹水量、肿瘤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绝经情况,以及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水平等资料;根据2013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级;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年龄>60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43.76±9.84)IU/L、黄体生成素(30.16±6.32)IU/L明显高于年龄≤60岁,绝经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未绝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卵泡刺激素>40.13 IU/L、黄体生成素>24.90 IU/L及催乳素>14.96μg/L的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偏低,腹水量>300 ml、肿瘤直径>10 cm、FIGOⅢ+Ⅳ期及绝经的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催乳素>14.96μg/L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和绝境后女性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提升,催乳素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催乳素 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121例锥切术前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祥杰 安丽娟 +1 位作者 李景霞 胡玺惠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12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术前活体组织病理发现CINⅠ~Ⅱ级82例,CINⅢ级39例,均行宫颈锥切术。...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12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术前活体组织病理发现CINⅠ~Ⅱ级82例,CINⅢ级39例,均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阴性15例,级别升高9例,其中早期浸润癌IA1期2例,浸润癌IB1期1例,该3例再次行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结论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明确诊断和治疗CIN的有效而理想的方法,建议对CIN及微浸润癌的患者根据年龄及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微浸润癌
原文传递
血清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慧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3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丸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2例为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组,健康志愿者3...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丸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2例为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或体检当日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血清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阳性率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联合检测的准确率87.94%、灵敏度91.59%、约登指数0.81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特异性95.82%低于人附睾丸蛋白4单独检测的97.68%。结论血清CA153、CA125、人附睾丸蛋白4水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异常升高,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人附睾丸蛋白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