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践行国企社会责任 典藏酒业发展记忆——泸州老窖集团公司“企业建园”档案工作纪实
1
作者 田福星 黄丙会 《四川档案》 2018年第6期35-37,共3页
泸州老窖集团作为国有企业,高度重视档案工作,2006年启动酒业园区建设,把园区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升级软、硬件设施设备,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符合园区管理实际的档案管理办法,提升档案工作水平,使得... 泸州老窖集团作为国有企业,高度重视档案工作,2006年启动酒业园区建设,把园区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升级软、硬件设施设备,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符合园区管理实际的档案管理办法,提升档案工作水平,使得规范化的园区档案管理在实施运营规划、保障日常运转、促进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企业办园”园区档案收集模式,即园区档案保证金制度。2014年12月,酒业园区档案室通过四川省档案规范化省二级认定。2017年11月,酒业园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获得四川省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优秀案例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老窖集团公司 档案工作 国有企业 酒业 社会责任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 园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凝聚众爱,教育扶贫改变命运——泸州老窖集团与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众爱班”实践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雪松 《教育科学论坛》 2019年第6期79-80,共2页
根据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泸州老窖集团积极参与相关扶贫工作,将教育扶贫纳入到集团整体发展布局中。集团积极与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展开校企合作,打造电子商务专业订单培养"众爱班"的教... 根据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泸州老窖集团积极参与相关扶贫工作,将教育扶贫纳入到集团整体发展布局中。集团积极与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展开校企合作,打造电子商务专业订单培养"众爱班"的教育扶贫模式,从物质资源、师资培养和机制建立三个方面进行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教育扶贫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脱贫攻坚模式创新研究——以泸州老窖集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海燕 何雪松 +2 位作者 周伟 陈彦霖 钟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36期7-8,共2页
参与脱贫攻坚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泸州老窖集团认真落实社会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承担合江、叙永、古蔺扶贫帮扶任务,坚持“组织、机制、模式”三方位创新,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注真情、出实力、见实效... 参与脱贫攻坚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泸州老窖集团认真落实社会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承担合江、叙永、古蔺扶贫帮扶任务,坚持“组织、机制、模式”三方位创新,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注真情、出实力、见实效,与贫困地区深度链接、共建共融,实现扶贫“献血、输血、造血”的三步走嬗变的实践模式。2018年,合江县率先在全省脱贫摘帽,古蔺县、叙永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已于2019年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扶贫 工作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老窖集团:着力构建“1+1+4”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体系
4
作者 孙海燕 曹真玮 +3 位作者 何雪松 周伟 邓文淑 张怀山 《河北企业》 2019年第5期128-129,共2页
2018年以来,泸州老窖集团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体系,通过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一套机制,切实做好"四个到位",着力构建"1+1+4"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体系,进一步巩固发展风清气... 2018年以来,泸州老窖集团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体系,通过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一套机制,切实做好"四个到位",着力构建"1+1+4"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体系,进一步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线 机制 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县域技能人才短缺现状与对策——基于泸州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视角
5
作者 吴剑桥 左一岑 韩佳彤 《市场周刊》 2024年第23期155-159,共5页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技能人才的短缺而进展缓慢。企业未充分参与职业教育是导致技能人才短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泸州市相关情况的研究,发现西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面临诸...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技能人才的短缺而进展缓慢。企业未充分参与职业教育是导致技能人才短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泸州市相关情况的研究,发现西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实施包括增强政策支持、改进产教融合机制等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这将有效解决区域内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经济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实验室排风柜气流组织仿真与优化设计
6
作者 陈涛 张超 +4 位作者 周中林 杨健 杨力宁 肖宗亮 张华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良好的室内气流组织设计是保证排风柜实验台正常运行的前提,针对酿酒实验室排风柜的布局设计,采用Fluent建立了实验室房间的数值分析模型,就实验室送风口的方位及形式对实验室排风柜的面风速度及排风柜操作员周围的污染物体积百分数的... 良好的室内气流组织设计是保证排风柜实验台正常运行的前提,针对酿酒实验室排风柜的布局设计,采用Fluent建立了实验室房间的数值分析模型,就实验室送风口的方位及形式对实验室排风柜的面风速度及排风柜操作员周围的污染物体积百分数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确定送风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狭小空间内的排风柜性能取决于实验室气流组织,仅从门送风的单送风形式会不利于发挥排风柜性能,而以门送风为主屋顶送风为辅的双送风形式能改善室内气流组织,满足绿色实验室通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组织 排风柜 数值分析 面风速 送风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陈酿时间对酱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黄冰羽 王淋 +6 位作者 刘源 王惠 石学梅 潘丽娜 傅其旭 王宪斌 李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目的研究陈酿时间对酱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了不同陈酿时间黑豆酱油和豆粕... 目的研究陈酿时间对酱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了不同陈酿时间黑豆酱油和豆粕酱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并利用气味活度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鉴定关键香气成分。结果在不同陈酿时间的6种酱油样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1227种,主要包括265种酯类、155种萜类、153种酮类、137种杂环化合物、104种醇类、77种酸类、72种醛类、59种酚类、54种烃类、50种胺类、30种芳烃类、27种醚类、26种含氮化合物、9种含硫化合物、9种卤代烃。随着陈酿时间的增加,黑豆酱油和豆粕酱油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且关键香气成分对整体风味特征的贡献明显。电子鼻技术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陈酿时间酱油的挥发性香气特征,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趋势一致。通过OAV共鉴定出132种关键香气成分(OAV>1),其中醛类、酚类和萜类对整体香气贡献显著。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陈酿时间对黑豆酱油和豆粕酱油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规律,为酱油和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挥发性风味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王惠 石学梅 +6 位作者 黄冰羽 王淋 杨镇 潘丽娜 王宪斌 傅其旭 李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94-101,共8页
目的研究酱油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并探究生产条件对生物胺积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分析了酱油不同发酵时间下生物胺的含量;同时探究了不同盐水浓度(15%、20%、25%)... 目的研究酱油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并探究生产条件对生物胺积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分析了酱油不同发酵时间下生物胺的含量;同时探究了不同盐水浓度(15%、20%、25%)、发酵温度(20、30、40℃)、酵母添加量(0.05%、0.10%、0.15%)对酱油发酵过程中生物胺产生的影响。结果酱油中生物胺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0℃的温度下,酱油发酵结束后的生物胺含量最低,为368.9 mg/L;在盐水浓度为25%时,酱油发酵结束后的生物胺含量最低,为376.41 mg/L;酵母添加量为0.05%时,酱油发酵结束后的生物胺含量最低,为403.45 mg/L。结论生物胺作为酱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改变盐水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添加量,可以有效抑制酱油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从而有效提高酱油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发酵 生产条件 生物胺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型酒新老窖池酒醅理化指标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思浓 张宿义 +8 位作者 钟世荣 敖宗华 杨艳 贾勇磊 贾俊杰 李寿富 薛瑞琪 张榆俊 刘芮荻 《酿酒科技》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随着淀粉的不断消耗,酒醅酸度、水分、乙醇含量逐渐上升,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降低;老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水分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各层次的酒醅酸度普遍高于新窖池;在第7~21天新窖池下层酒醅的还原糖含量普遍高于上层、中层,在发酵后期老窖池的上层酒醅还原糖含量高于中、下层;新、老窖池的乙醇含量呈现前期上升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但新窖池上层的乙醇含量在发酵第56天后因有机酸含量低,酯化反应底物不足,出现积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窖池 酒醅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荔枝花果期管理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秀琪 李锦松 +5 位作者 李于兴 唐永清 李景明 李小孟 李清波 丁晓波 《中国热带农业》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介绍了四川省泸州市荔枝生产现状,回顾了泸州地区近几年的气候特点和4—5月天气情况,总结了泸州荔枝花果期管理技术要点,分析了对花果期不利条件的防抗措施,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泸州荔枝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帮助。
关键词 荔枝 气候 花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研究——以泸州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保林 王宇 +8 位作者 张怀山 王跃 龚虎程 田树林 杨燕 周林川 任啸虎 张淑凡 韦易涵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白酒产业是泸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时期,泸州市白酒产业面临白酒产业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争端以及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机遇和挑战。为探究新形势下泸州市白... 白酒产业是泸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时期,泸州市白酒产业面临白酒产业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争端以及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机遇和挑战。为探究新形势下泸州市白酒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深入调研、座谈等方法,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入手,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对泸州白酒产业现状、面临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三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白酒产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的高黏发酵反应物降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超 陈涛 +3 位作者 周中林 杨健 张华 肖宗亮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5期44-50,共7页
为了实现农林剩余物玉米秸秆、玉米芯和小麦秸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的预处理浆料的快速降黏液化,笔者进行了降黏研究。笔者对混合物中物料搅拌降黏机理提出假设,并利用CFD仿真技术对搅拌器结构、物料预处理类型及液化工艺组合的搅拌降... 为了实现农林剩余物玉米秸秆、玉米芯和小麦秸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的预处理浆料的快速降黏液化,笔者进行了降黏研究。笔者对混合物中物料搅拌降黏机理提出假设,并利用CFD仿真技术对搅拌器结构、物料预处理类型及液化工艺组合的搅拌降黏体系进行液固两相流非稳态数值仿真,探究了速度场、湍流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生物反应釜结构、尺寸及降黏液化工艺,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反应釜上搅拌器直径为70mm、下搅拌器直径为75 mm,物料为酸处理下平均粒径为830~1450μm的颗粒,搅拌转速为200~300r/min时,搅拌液化的效果最优;由此确定了搅拌降黏体系,试验验证效果较好。CFD仿真结果可为浓稠物料反应釜搅拌器的设计及液化糖化工艺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釜 降黏 液化工艺 非稳态数值仿真 液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平衡热模拟的粮糟摊晾工艺优化
13
作者 张超 陈涛 +1 位作者 周中林 杨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目的]提高粮糟摊晾温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方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及粮糟非热平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运算并结合工艺验证,探究粮糟摊晾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对摊晾工艺进行优化。以摊晾完出料温度符合工艺... [目的]提高粮糟摊晾温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方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及粮糟非热平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运算并结合工艺验证,探究粮糟摊晾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对摊晾工艺进行优化。以摊晾完出料温度符合工艺要求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分析粮糟层厚度、板链行进速度以及排风量对空气流动分布、温度场分布及粮糟在整个行进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分析,料层厚度对摊晾出料温度存在显著影响,板链行进速度以及排风量的影响次之,分别确定了出料温度对粮糟处理量和排风量的关系式,便于工艺变更时的出料温度预测。[结论]经工艺验证,非平衡热模拟方法对摊晾过程仿真准确有效。该摊晾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粮糟摊晾厚度20 cm,板链行进速度0.150 m/s,排风量5000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糟 非热平衡模型 FLUENT 摊晾工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杰 《时代经贸》 202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旅游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在国际交流加剧和文化边界日益模糊的背景下,旅游业在就业创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方面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并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增长动力。因此,本文就旅游业在全球化背景... 旅游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在国际交流加剧和文化边界日益模糊的背景下,旅游业在就业创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方面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并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增长动力。因此,本文就旅游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影响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为理解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揭示旅游业在全球化时代的新机遇和挑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旅游业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张超 陈涛 +3 位作者 周中林 杨健 肖宗亮 杨力宁 《轻工科技》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针对醉清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醉清风)酿酒车间的数字化平台下半自动化生产线的人工调度偏多、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研究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建立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模型,将算法集成到数字化平台,与整个车间各个工艺区间融合起来,... 针对醉清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醉清风)酿酒车间的数字化平台下半自动化生产线的人工调度偏多、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研究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建立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模型,将算法集成到数字化平台,与整个车间各个工艺区间融合起来,协助企业进行工艺分析与改进。分析粮食处理车间粮仓管理和泡蒸粮管理在集成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前、后的生产控制数据,表明区域选择性控制算法能实现企业自动化控制,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数字化 区域选择性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反应器对浓香型酒醅微生物群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莫玉婷 袁思棋 +5 位作者 周帅 税梁杨 杨明永 刘君 杨周林 范宏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3,共9页
为生产高品质浓香型白酒,以新型生物反应容器和传统窖池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窖池生产工艺(对照组)、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及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I)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RDA... 为生产高品质浓香型白酒,以新型生物反应容器和传统窖池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窖池生产工艺(对照组)、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及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I)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实验组II升温更快,顶点温度高于对照组(30.0℃),分别为33.2℃、35.5℃,实验组II升温效果最优且保持适宜温度时间更长,实验组水分含量、淀粉及还原糖消耗量更高,实验组II下层酒醅酸度最高(4.24 mmol/10 g)。实验组II酒醅在发酵后优势细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为92.44%、97.59%;优势细菌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最高(92.30%)。RDA结果发现,实验组II酒醅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反应器 浓香型白酒 酒醅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保健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17
作者 童凯 付继梅 +3 位作者 王国良 李素峰 李丹 张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1,共7页
该研究以瓜蒌、薤白为原料,采用渗漉法制备瓜蒌薤白保健酒,以总黄酮含量及浸出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渗漉工艺条件,考察基酒类型、酒精度和糖度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瓜蒌薤白保健... 该研究以瓜蒌、薤白为原料,采用渗漉法制备瓜蒌薤白保健酒,以总黄酮含量及浸出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渗漉工艺条件,考察基酒类型、酒精度和糖度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瓜蒌薤白保健酒的最佳渗漉工艺为:料液比1∶14(g∶mL)、渗漉速度3 mL/min、酒精度60%vol、浸渍时间24 h。在此优化条件下,浸出率为1.92%,总黄酮含量为179.63μg/mL;瓜蒌薤白保健酒最佳调配工艺为:以清香型白酒为基酒,酒精度为36%vol,糖度为8%。所制得的瓜蒌薤白保健酒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分别为90.32%、91.47%、91.53%和1.441,均显著高于单独采用瓜蒌或薤白制得的保健酒,且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显著优于某市售保健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薤白 保健酒 制备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醋醅晒制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风味成分动态分析
18
作者 傅其旭 石学梅 +5 位作者 刘有晴 张怀山 黄丹 薛瑞琪 王宪斌 张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对不同晒制时间护国陈醋醋醅中微生物菌群、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群落组成与有机酸成分间的相关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四川麸醋晒制过程中细菌群落进行鉴定,解析传统四川麸醋晒制过程中各阶段的微生物动态变化及演替规律,... 对不同晒制时间护国陈醋醋醅中微生物菌群、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群落组成与有机酸成分间的相关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四川麸醋晒制过程中细菌群落进行鉴定,解析传统四川麸醋晒制过程中各阶段的微生物动态变化及演替规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醋醅中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它们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晒制过程醋醅中有机酸成分包括草酸、丙酸、酒石酸、苹果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且主要以乳酸和乙酸为主;微生物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晒制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晒制过程醋醅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卡他莫拉菌属(Moraxella)、胞菌属(Brevundimonas),其中与传统四川麸醋中有机酸成分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是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菌群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氮化硼切削润滑液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19
作者 冯缘 张晋凡 +1 位作者 朱婷婷 钟雯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总结了近年来改性BN在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类切削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应用趋势和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高BN在液体润滑剂体系中的分散效果、不断降低润滑液成本以及追求绿色环保制备技术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改性BN 油基切削润滑液 水基切削润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壳色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丹 傅其旭 +3 位作者 方浩 王宪斌 车经纬 李锦松 《酿酒》 CAS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研究低共熔溶剂提取高粱壳色素的最佳工艺及应用,主要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并探究其在白酒和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以柠檬酸为氢键供体,二者摩尔比1∶1;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mL... 研究低共熔溶剂提取高粱壳色素的最佳工艺及应用,主要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并探究其在白酒和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以柠檬酸为氢键供体,二者摩尔比1∶1;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mL∶g)、提取时间为53 min、提取温度为49℃、提取3次,高粱壳色素能提高白酒、酸奶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为高粱壳附加值利用和新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高粱壳 色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