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10年内死亡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静 朱俊 沈娴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调查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户籍资料和死亡资料,统计2011—2020年泰州市各年死亡率分布情况、不同年龄层患者死亡率分布情况、患者病因构成和死因构成情况。使用线... 目的调查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户籍资料和死亡资料,统计2011—2020年泰州市各年死亡率分布情况、不同年龄层患者死亡率分布情况、患者病因构成和死因构成情况。使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死亡率、病因、死因的变化趋势。结果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城市和农村死亡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整体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不同地域比较,农村死亡率相对城市较高,P<0.05;不同性别比较,男性死亡率相对女性较高,P<0.05;2011—2020年,泰州市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和农村死亡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整体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构成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构成比始终位居前3名,且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0.05;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的死因构成中,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全身性衰竭的构成比始终位居前3名,且营养不良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2011—2020年泰州市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患者、男性患者、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心脑血管事件、全身性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死亡率 病因 死亡原因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晶 卞来芳 +2 位作者 沈骏 姜宇 周仁华 《新医学》 202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营养不良风险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入的150例PD患者,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PD患者的营养状况,GNRI评...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营养不良风险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入的150例PD患者,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PD患者的营养状况,GNRI评分≥98分表示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评分<98分表示高营养不良风险。将150例患者分为高GNRI组(评分≥98分)和低GNRI组(评分<98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2组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风险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PD患者中存在高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共70例,高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46.7%。低GNRI组70例,高GNRI组80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共71例,患病率为47.3%,其中低GNRI组43例发生认知障碍,发病率为61.4%,MMSE评分为21.5(14.0,26.0)分,高GNRI组发生认知障碍者有28例,发病率为35.0%,MMSE评分为23.5(18.8,27.0)分,2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MMSE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2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H-Y分级、甘油三酯、甲状腺功能、血红蛋白、血糖、尿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血管危险因素、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疾病病程、H-Y分级等因素后,存在认知障碍(OR=2.66,P=0.009)、年龄(OR=0.93,P=0.004)、促甲状腺激素(OR=1.36,P=0.006)是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 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高,有营养不良风险的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率更高,存在认知障碍是PD患者发生高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营养不良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训练对合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晶 沈骏 +3 位作者 姜宇 侍永伟 卞来芳 周仁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我院设计的运动康复训练对合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观察我院运动康复训练是否适宜推广应用。方法纳入2023年3月~202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46例,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 目的探究我院设计的运动康复训练对合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观察我院运动康复训练是否适宜推广应用。方法纳入2023年3月~202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46例,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中相关标准设计可行的、适合PD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并组织患者进行集中训练。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对入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前后差异。结果经过规律、连续的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较训练前明显升高(P<0.05),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P<0.05)。结论我院设计的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康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KYN、QA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严蓓蓓 潘曹敏 +2 位作者 沈娴文 韩江 周小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血清犬尿氨酸(KYN)、喹啉酸(Q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CKD患者为CKD组,根据是否并发MACE分为MACE组(n=...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血清犬尿氨酸(KYN)、喹啉酸(Q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CKD患者为CKD组,根据是否并发MACE分为MACE组(n=45)和非MACE组(n=111),选取同期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血清KYN、Q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KYN、QA对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CKD组血清KYN、Q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ACE组年龄、C反应蛋白、24 h尿蛋白量、KYN、QA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0.05)。24 h尿蛋白量、C反应蛋白、KYN、QA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KYN、QA联合检测预测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 0.891~0.959),大于KYN单独检测的AUC[0.836(95%CI 0.804~0.879)]、QA单独检测的AUC[0.843(95%CI 0.798~0.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3,3.897,P<0.001)。结论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血清KYN、QA水平升高,二者与患者肾功能指标有关,血清KYN、QA联合检测能有效预测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犬尿氨酸 喹啉酸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延长输注时间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勇 丁荣 张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常规输注(30 min)和延长输注时间(3 h)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肾清除率增加(AR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常规输注(30 min)和延长输注时间(3 h)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肾清除率增加(AR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需要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老年H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 g加入0.9%Na Cl溶液100 m L中,使用静脉输液泵匀速维持30 min,每8小时给药1次;研究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 g加入0.9%Na Cl溶液100 m L中,使用输液泵匀速维持3 h,每8小时给药1次。两组至少用药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将40例患者中肌酐清除率(Ccr)≥130(m L/min)/1.73 m2的患者列为A1组,其余患者列为A2组。将对照组和研究组中Ccr≥130(m L/min)/1.73 m2的患者分别列为B1组和B2组。单独比较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28 d生存率明显升高[临床治愈率:70.00%(14/20)比50.00%(10/20);28 d生存率:85.00%(17/20)比65.00%(13/20),P均<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明显改善[CPIS降低值(分):(2.88±2.51)比(1.25±1.67);PCT降低值(μg/L):(2.43±0.68)比(1.05±0.27),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与A2组比较,A1组临床治愈率,28 d生存率明显降低[临床治愈率:44.44%(4/9)比64.52%(20/31);28 d生存率:66.67%(6/9)比77.42%(24/31),P均<0.05],CPIS评分及PCT下降值亦有明显差异[CPIS降低值(分):1.62±1.61比2.19±2.2;PCT降低值(μg/L):(1.41±0.39)比(1.84±0.5),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与B1组比较,B2组的临床治愈率、28 d生存率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3/5比1/4;28 d生存率:4/5比2/4,P均<0.05),CPIS评分、PCT值明显改善[CPIS降低值(分):(2.56±2.29)比(0.68±0.93);PCT降低值(μg/L):(2.21±0.63)比(0.61±0.15),P均<0.05],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30 min常规输注给药方法相比,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至3 h可以提高老年HAP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未增加。ARC导致患者临床疗效下降,通过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可提高ARC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延长输注时间给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肾清除率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某医院≥50岁人群的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玲 陈阿娣 秦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209-1211,1236,共4页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某医院≥50岁人群的房颤(AF)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AF的防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健康检查,年龄≥50岁的人群,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F的患者纳入A...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某医院≥50岁人群的房颤(AF)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AF的防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健康检查,年龄≥50岁的人群,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F的患者纳入AF组内,按年龄、性别实施1:4比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非AF人群纳入非AF组。匹配后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体质指数、职业、学历)、疾病史、生活行为习惯、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50岁人群A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接受心电图筛查866例中,46例确诊为AF,AF检出率为5.31%;将46例AF患者纳入AF组,按照非AF组选择程序,纳入非AF患者184例,共纳入230例。AF组体质指数、高血压、冠心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AF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A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人群发生AF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体质指数(OR=1.906,95%CI:1.036~3.506,P<0.05)、高血压病史(OR=2.013,95%CI:1.122~3.610,P<0.05)、冠心病病史(OR=2.226,95%CI:1.258~3.938,P<0.05)和高血尿酸水平(OR=2.483,95%CI:1.420~4.341,P<0.05)。结论 年龄≥50岁人群AF检出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高体质指数、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房颤 心电图筛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孙根林 王娜娜 鲍扬漪 《肝脏》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和Caprini量表评估,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19.4±102.5)×109/L、(2.9±1.3)mg/L、(9.8±2.6)mg/L,高于未发生组的(302.1±25.6)×109/L、(1.8±1.2)mg/L、(7.5±1.8)mg/L,发生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为(72.9±8.5)%,低于未发生组的(98.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γ-谷氨酰转移酶、抗凝血酶Ⅲ、Caprini>3分、彩超检查阳性是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77、4.702、5.018、4.797、5.114、4.674、5.038,P<0.05)。结论血小板、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aprini量表、彩超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 胆管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益肾方延缓慢性肾脏病2~3期进展及对Th1/Th2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沈娴文 朱俊 +2 位作者 曹俊 张瑞林 田炳照 《上海医药》 2024年第23期38-41,73,共5页
目的:研究参乌益肾方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肾功能保护和对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53例CKD2~3期且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给予参乌益肾方治疗,观察他们治疗前后的肾功能、24h... 目的:研究参乌益肾方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肾功能保护和对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53例CKD2~3期且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给予参乌益肾方治疗,观察他们治疗前后的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中医症状积分,INF-γ、IL-4、IL-10、INF-γ/IL-4、INF-γ/IL-10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CKD 2~3期患者INF-γ水平上升,IL-4、IL-10水平下降,INF-γ/IL-4、INF-γ/IL-10上升(P<0.05)。治疗3月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尿素(BUN)、肌酐(Scr)、24hUpro、INF-γ、INF-γ/IL-4、INF-γ/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IL-4、IL-10水平上升(P<0.05)。结论:参乌益肾方可改善CKD 2~3期患者的肾功能,通过改善INF-γ、IL-4、IL-10、INF-γ/IL-4、INF-γ/IL-10水平而调节Th1、Th2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益肾方 慢性肾脏病2~3期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支架在ERCP术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徐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8-0091,共4页
观察 ERCP后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ERCP治疗的急性胰腺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在 ERCP后置入胰管内支架。比较两组的疗效, SAS, SDS评分, PEHA, PEP发生率。结果 ... 观察 ERCP后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ERCP治疗的急性胰腺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在 ERCP后置入胰管内支架。比较两组的疗效, SAS, SDS评分, PEHA, PEP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别。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73.33%(P=0 36)。实验组 SAS评分44.87±2.54, SDS评分50.01±1.2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6)。观察组 PEHA和 PEP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2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ERCP术后放置胰管支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降低PEHA和PE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支架 ERCP 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S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证论》探讨从“瘀血”论治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诊治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云 陈凯 +3 位作者 王旭 周仁华 高少鸽 卞来芳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378-1380,1386,共4页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们基于《血证论》提出的“因瘀致渴”理论,结合“瘀血”在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再根据近现代对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关系的研究,分...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们基于《血证论》提出的“因瘀致渴”理论,结合“瘀血”在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再根据近现代对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从“瘀血”入手,辨证施治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障碍 瘀血 《血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的关系
11
作者 陈礼斌 孙纪荣 马林秀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80-1082,1087,共4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前测定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结构改变分为发生... 目的分析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前测定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结构改变分为发生组(n=45)与非发生组(n=52)。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结构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遗传病、糖尿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分级、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结构改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 老年 心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
12
作者 李晶 翟爱琴 +3 位作者 沈骏 侍永伟 高少鸽 周仁华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营养状况是否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评估患者的发病时营养状况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后PSCI... 目的:营养状况是否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评估患者的发病时营养状况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后PSCI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被纳入PSCI组,同时随机纳入同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发生PSCI的患者45例为NCI组。GNRI计算公式为1.489×血清白蛋白(g/L)+41.7×入院体重(kg)/理想体重(kg),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无营养不良风险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分界点进行二分。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来调查GNRI是否为PSCI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卒中后3个月发生PSCI的患者45例,GNRI平均分为(99.31±8.58)分,19例患者(42.2%)GNRI水平低于98分。在控制了高密度脂蛋白因素的影响后,GNRI与PSCI独立相关(OR=0.946,P=0.046)。结论:低GNRI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PSCI的发生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营养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在老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3
作者 田亮 唐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AVB于同济大...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AVB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56例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VAP组(n=121)和LBBP组(n=135)。比较两组起搏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和阻抗)在术中、术后7 d、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BBP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均P<0.001)。术后1年随访中,与RVAP组相比,LBBP组起搏术式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表达水平(均P<0.05)。此外,LBBP组和RVAP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起搏器依赖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LBBP患者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显著降低(P=0.004)。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BBP起搏术式与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关(全部进入模式P=0.014,向前逐步回归模式P=0.010)。Kaplan-Meier累积事件曲线的比较显示RVAP和LBBP的累积再住院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ROC曲线分析也揭示了不同起搏术式对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预测价值(P=0.011,AUC=0.703,灵敏度=0.857,特异度=0.550)。结论与传统RVAP相比,LBBP起搏术式治疗老年AVB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老年 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伦帕奈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Hcy及MMSE评分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侍永伟 卞来芳 +2 位作者 王玉丹 张华 周仁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0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究吡伦帕奈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 目的 探究吡伦帕奈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吡伦帕奈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癫痫临床疗效评分、血清Hcy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Hcy表达水平为(11.95±1.1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86±1.2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0,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MMSE评分、国立医院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吡伦帕奈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发作 吡伦帕奈 依达拉奉 血同型半胱氨酸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鞠强国 张华 +1 位作者 卞来芳 侍永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0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 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根据分值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mRS评分>2)和预后不良组(41例,mRS评分0~2)。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自身免疫性脑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预后良好组患者79例,占比65.83%(79/120),预后不良组患者41例,占比34.17%(41/120)。单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构成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构成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早期免疫治疗构成比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疾病类型、基础疾病、病程、MRI检查结果异常构成比、脑电图异常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结果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意识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均是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OR=1.113、3.868,均P<0.05),早期免疫治疗是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的保护因素(OR=0.311,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与早期免疫治疗、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围绕上述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远期预后 免疫治疗 意识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抗阻训练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 被引量:21
16
作者 沈骏 侍永伟 +5 位作者 鞠强国 姜宇 王继升 袁颖 徐建红 周仁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抗阻训练组40例、帕金森操组40例,3组均给予普拉克索药物治疗,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还分别给予抗阻训练和帕金森...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抗阻训练组40例、帕金森操组40例,3组均给予普拉克索药物治疗,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还分别给予抗阻训练和帕金森操康复。对3组患者分别在不同随访时间点进行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Webster评分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分;同时使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肌张力的变化水平。结果:3组中,抗阻训练组的UPDRS得分最高(P<0.05),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的随访UPDRS得分逐渐增高(P<0.05)。3组4个时间点的Berg平衡量表得分、Webster症状评分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水平最低(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得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P<0.05)。抗阻训练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嗜睡和1例恶心患者。3组4个时间点的Ashworth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最低(均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Ashworth量表评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对照组得分最高(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效果优于普拉克索联合帕金森操的干预效果和单纯使用普拉克索药物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渐进性抗阻训练 帕金森操 帕金森病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术后胰腺炎并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建荣 缪林 +1 位作者 张秀华 李全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1 200例行ERC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ERCP适应证,术后有52例患者并发胰腺炎,将其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胰腺炎者1 14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分析ERC...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1 200例行ERC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ERCP适应证,术后有52例患者并发胰腺炎,将其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胰腺炎者1 14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胰腺的发生与年龄、慢性胰腺炎病史、胰腺炎病史、胆总管结石、Oddi括约肌障碍、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插管困难有关(P<0.05)。结论 ERCP术在胆胰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引起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胰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宇 周仁华 +4 位作者 李晶 沈骏 徐建红 鞠强国 侍永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CNS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NH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CNS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MRI检查示T1等或低信号,T2等或高信号;占位病灶呈均匀团块样强化,周围水肿,且水肿范围与病变大小不成比例;占位病灶早... 目的探讨原发性CNS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NH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CNS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MRI检查示T1等或低信号,T2等或高信号;占位病灶呈均匀团块样强化,周围水肿,且水肿范围与病变大小不成比例;占位病灶早期动态增强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5例患者行质子核磁共振光谱成像(1H-MRS)示强化区胆碱峰明显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峰明显降低。结论PCNSNHL的MRI主要特征为T1增强出现"尖角征"、"脐凹征"征,或表现为不规则强化;1H-MRS表现为胆碱峰明显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峰明显降低,甚至出现脂质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上消化道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建荣 李晓辉 张月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麻醉 吻合口狭窄 球囊扩张 内窥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桂荣 高潞 游善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大肠癌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