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粗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建林 高俊国 +3 位作者 王蒙 刘欢欢 张转弟 张巧娥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粗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小于45%,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并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粗饲料,可以改变其适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等缺点,降低粗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变其微观结构,提高反刍动物消化率及免... 粗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小于45%,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并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粗饲料,可以改变其适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等缺点,降低粗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变其微观结构,提高反刍动物消化率及免疫力。文章就粗饲料原料种类、处理方法、微生物发酵粗饲料作用机理、菌种种类、生产工艺贮存方式以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当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粗饲料 反刍动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第5天注射hCG对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萌 高俊国 +5 位作者 罗芳 王俊奎 陈丽尧 和东迁 张巧娥 陶金忠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87-89,共3页
在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早期肌肉注射hCG,以期提高奶牛妊娠率。随机选择489头人工授精后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第5天1次肌注2000 IU hCG作为试验组,定时人工授精后不做处理奶牛作为对照组。使用B超于人工授精后32 d进行妊娠检... 在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早期肌肉注射hCG,以期提高奶牛妊娠率。随机选择489头人工授精后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第5天1次肌注2000 IU hCG作为试验组,定时人工授精后不做处理奶牛作为对照组。使用B超于人工授精后32 d进行妊娠检测。结果显示:注射hCG组牛妊娠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提高了37.29%;对照组返情率极显著高于hCG组(P<0.01)。综上说明奶牛定时人工授精后第5天肌注hCG能显著提高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定时人工授精 HCG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同期处理过程使用CIDR对奶牛发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少飞 高俊国 +6 位作者 罗芳 王俊奎 陈丽尧 和东迁 卢童童 张倩 陶金忠 《中国奶牛》 2021年第12期13-16,共4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基于PG的预同步方案中使用P4阴道栓(CIDR)对奶牛发情率的影响。随机选择健康的初产和经产荷斯坦牛各3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奶牛产后(42±3)d开始预同步方案,第一次注射PG 14d后注射第二针PG,试验组(n=15...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基于PG的预同步方案中使用P4阴道栓(CIDR)对奶牛发情率的影响。随机选择健康的初产和经产荷斯坦牛各3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奶牛产后(42±3)d开始预同步方案,第一次注射PG 14d后注射第二针PG,试验组(n=15)在第二次注射PG的前7d使用CIDR栓,后结合OvSynch-TAI方案进行人工授精,对照组在预同步阶段不使用CIDR栓。统计发情率、配种率,并于人工授精后32d进行妊娠检测,统计受胎率,对数据间差异显著性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49±3)d放置CIDR栓的初产奶牛发情率、配种率比对照组高了40个百分点,21d怀孕率也高了40个百分点,均差异显著(P<0.05);放置CIDR栓的经产奶牛发情率和配种率均比对照组高了40个百分点(P<0.05),21d怀孕率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综上表明,预同期处理过程中放置CIDR能提高初产奶牛发情率、配种率和21d怀孕率,能提高经产奶牛的发情率和配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人工授精 CIDR(孕酮栓) 发情率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