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继东 吴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4期574-575,共2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9例患者中1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因术中腹腔内出血中转开腹手术9例,因肿瘤较大与周围组织浸...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9例患者中1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因术中腹腔内出血中转开腹手术9例,因肿瘤较大与周围组织浸润、分离困难中转开腹手术3例,因腹内脏器损伤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高碳酸血症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患者肥胖中转开腹手术1例。15例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为术中出血,而肿瘤较大、腹腔内脏器损伤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严谨的术前评估、术者在实际腹腔镜手术水平中的合理估计是降低中转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腹腔镜 中转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彭沛 吴保安 +4 位作者 吴波 汪晓建 韩丁乐 马李 罗登榜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5年15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A、B两组:发病12h内手术者为A组,共5例;发病12h后手术者为B组,共10例。所有患者均术...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5年15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A、B两组:发病12h内手术者为A组,共5例;发病12h后手术者为B组,共10例。所有患者均术中取栓,部分肠坏死患者予以肠切除,在术中灌注尿激酶,术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结果术中发现不同程度肠坏死,A组1例小肠坏死,予以切除坏死肠管行肠吻合,其余4例单纯取栓。B组肠坏死9例,其中2例广泛肠坏死予以广泛肠切除,1例小肠跳跃性坏死予以单纯切除,1例坏死3m,频死小肠1.5m,当时不能判定,予以旷置于腹腔外24h,确定坏死3.2m,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远端回肠切除,其余4例单纯小肠切除。A组5例治愈4例(80%),死亡1例(20%),B组治愈5例(50%),死亡5例(50%)。12h内治疗肠坏死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12h后治疗(P<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避免肠坏死,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栓塞 外科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刚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7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模式,观察组接受FTS模式,比较...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模式,观察组接受FTS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白细胞数、粒细胞百分比、CRP、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 胆囊切除 疗效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玲 戴新龙 +2 位作者 陈许宇 王思颖 李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4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BEV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00%、82.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6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BEV与XELOX方案联合治疗可降低CA199及CEA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果,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贝伐珠单抗 化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RAS、CD68和CD3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史悦 袁高峰 +5 位作者 石凤灵 冯城婷 吴保安 李伟 陶敏 梁容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RAS、CD68和CD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泗洪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6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活化的RAS、CD68和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RAS、CD68和CD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泗洪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6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活化的RAS、CD68和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RAS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ER-2、ER、PR、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CD68、CD3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5例乳腺癌标本中,43例RAS阳性,63例CD68阳性,中位CD68阳性细胞数为12个,中位微血管密度(MVD)为49个。RAS表达与肿瘤直径、HER-2呈显著正相关(r=0.342,P=0.005;r=0.334,P=0.006)。CD68阳性细胞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HER-2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14;r=0.358,P=0.003;r=0.325,P=0.008)。RAS水平与CD68阳性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7,P=0.026)。MVD水平与CD68阳性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07)。结论乳腺癌中RAS、CD68阳性细胞水平与HER-2、肿瘤直径、TNM分期明显相关。RAS可能影响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MVD生成的过程,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 CD68 CD34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35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继东 吴保安 +3 位作者 吴波 赵传庆 彭沛 李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疗效和技巧。方法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原则,对35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40~35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100~2500ml,平均250ml,住院时间6~15d,平均10d,...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疗效和技巧。方法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原则,对35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40~35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100~2500ml,平均250ml,住院时间6~15d,平均10d,术后无肠瘘、死亡。结论在改善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条件下,腹腔镜手术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微创、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沛 吴保安 +2 位作者 吴波 汪晓建 马李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顺行性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经腘静脉顺行性导管溶栓灌注尿激酶对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血栓类型:中央型8例,混合型22例。...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顺行性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经腘静脉顺行性导管溶栓灌注尿激酶对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血栓类型:中央型8例,混合型22例。插管前均常规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插管溶栓治疗后患肢水肿消退明显。溶栓后腘静脉以上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18例,2例患者闭塞,但可见大量侧枝循环形成。经溶栓后可见静脉瓣膜显影。本组病例经溶栓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29例,1例未于取出。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腘静脉顺行性置管溶栓,辅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溶栓 滤器 腘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被引量:6
8
作者 宋体松 吴保安 +2 位作者 张成辉 葛玉锋 张荣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7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2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上段输尿管和结石,用尖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常规在输尿管内置入支架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例因结石进入肾...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2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上段输尿管和结石,用尖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常规在输尿管内置入支架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例因结石进入肾内术中改开放手术,1例术后出现持续漏尿500~800 ml/d,3d后改开放手术放置双J管治愈出院.余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2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30 h,平均18 h.术后住院5~8 d,平均6.8 d.手术成功的20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8月,B超及IVU复查,15例肾盂积水消失,5例轻度肾盂积水,无结石残余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对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勇 吴保安 +2 位作者 吴波 赵传庆 胡继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28-128,共1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及其优缺点。方法氯胺酮麻醉,在电视腹腔镜下用自制带线针对43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8min。发现隐性疝5例,3例并发阴囊水肿对症处理后好转,暂...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及其优缺点。方法氯胺酮麻醉,在电视腹腔镜下用自制带线针对43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8min。发现隐性疝5例,3例并发阴囊水肿对症处理后好转,暂无一例复发。结论电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比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小儿 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沛 吴保安 +1 位作者 吴波 汪晓建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65-66,73,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球囊导管进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后留置溶栓导管,用尿激酶40万U,肝素钠1000U,每6h交替用注射泵经导管注入,置管时间3-5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球囊导管进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后留置溶栓导管,用尿激酶40万U,肝素钠1000U,每6h交替用注射泵经导管注入,置管时间3-5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应用7d。结果按Cooley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本组病例痊愈60%(18/30),良好20%(6/30),一般10%(3/30),治疗较差6.67%(2/30),截肢3.33%(1/30)。无穿刺部位血肿,无咯血、血尿,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成功率高,明显降低截肢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栓塞 球囊导管 置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深度的BIS监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军 张永 +7 位作者 陈虎 周成华 陆富钊 周策 李静 胡倩 刘璐 武玉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779-782,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数值的变化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6岁,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2组。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数值的变化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6岁,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2组。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2mg/kg,氯胺酮2mg/kg;丙泊酚组(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2.5mg/kg,氯胺酮2mg/kg。分别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B),术中15min(L)、30min(T4)、45min(T5),手术结束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BIS数值、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儿麻醉诱导后的BIS值、MAP、HR均较诱导前降低,但P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2组患儿的RR、SpO2均较诱导前下降,但P组下降更为明显,P组RR在麻醉诱导后和术中15min显著低于M组(P〈0.01),SpO,在麻醉诱导后显著低于M组(P〈0.01);P组患儿苏醒时间较M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与咪达唑仑相比,BIS数值下降更明显,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镇静充分,术后苏醒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达唑仑 脑电双频指数 小儿 腹股沟斜疝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继东 吴波 吴保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管损伤主要原因,占87.5%。16例患...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管损伤主要原因,占87.5%。16例患者中12例行胆道重建术,10例获得随访,其中无临床症状8例,偶发胆管炎1例,因胆管狭窄反复发作胆管炎、肝功能反复异常1例。结论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减少胆管损伤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处理方法,若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把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患者尽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规范治疗,争取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手术 胆管损伤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沛 吴保安 +3 位作者 吴波 胡继东 赵传庆 汪晓建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FontaineⅡ、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重建下肢动脉血流。结果该组无一例死亡,术后...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FontaineⅡ、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重建下肢动脉血流。结果该组无一例死亡,术后下肢动脉缺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踝肱指数(ABI)术前为0.12~0.53,平均0.35,术后ABI为0.45~0.90。2例术后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经换药愈合,随访2~36个月,1例股-腘动脉旁路术远端吻合口1年后狭窄,经手术探查,证实为吻合口内膜增生,再次行血管重建好转。结论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人工血管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李 赵传庆 +3 位作者 胡继东 彭沛 吴波 胡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和延期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适应症、方法并评估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35例患者的急诊或延期肝切除术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5例,男... 目的探讨急诊和延期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适应症、方法并评估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35例患者的急诊或延期肝切除术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5例,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38~72岁,平均(52.3±11.6)岁,急诊手术组24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后,延期手术11例。急诊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相比,在再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死亡率及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经个体化选择治疗,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更好地规划手术,仍可取得不错的手术疗效,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的治疗方法,亦可为患者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破裂 自发性 出血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睡眠质量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36 h睡眠质量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16、24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 胆囊切除 睡眠质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继东 吴波 韩丁落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418-1419,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手术治疗巨脾的临床价值及特点。方法:将47例巨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行原位脾切除,对照组行传统方法脾切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脾窝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术中...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手术治疗巨脾的临床价值及特点。方法:将47例巨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行原位脾切除,对照组行传统方法脾切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脾窝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脾窝引流量减少,胰漏、肺部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原位脾切除具有出血量少,脾窝引流量少,并发症少的特点,与传统的脾切除术相比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原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术后回室6小时内体位活动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桂芳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9期68-68,共1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术中体位安置及术后满6 h以后的活动指导研究较多,但是术后回室6 h以内的活动尚缺少具体指导。这个时间段医嘱内容仅有体位要求,即"去枕平卧6 h",患者的活动状态相对处于"空白"。笔者将患者术后6 h内活动情况... 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术中体位安置及术后满6 h以后的活动指导研究较多,但是术后回室6 h以内的活动尚缺少具体指导。这个时间段医嘱内容仅有体位要求,即"去枕平卧6 h",患者的活动状态相对处于"空白"。笔者将患者术后6 h内活动情况及对策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体位护理 活动指导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肠营养管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波 胡继东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40-141,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穿孔逐渐增多,应激反应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加剧了营养不良。因此,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2008~2013年,笔者对65岁以上老年性消化道溃疡穿孔手术患者,采用鼻腔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穿孔逐渐增多,应激反应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加剧了营养不良。因此,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2008~2013年,笔者对65岁以上老年性消化道溃疡穿孔手术患者,采用鼻腔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溃疡穿孔 鼻肠营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虎 张恺欣 +1 位作者 王瑞 赵以模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8期711-712,共2页
目的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应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隧道,放置弹性绕肝带,悬吊提拉肝脏后行前入路右半肝切除,分析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12例复杂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结果,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的作用以及对肝后下腔静脉... 目的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应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隧道,放置弹性绕肝带,悬吊提拉肝脏后行前入路右半肝切除,分析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12例复杂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结果,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的作用以及对肝后下腔静脉的保护,对切肝方向的指引和无瘤操作的作用。方法对12例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手术应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先不游离肝周韧带,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隧道,放置提拉带,悬吊提拉后采用前入路切除右半肝。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放置绕肝提拉带,未出现因此操作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均成功切除。结论在复杂右半肝切除中应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不必搬动右肝,使手术困难或无法切除的病例变的容易或可以切除,此外,使肝后下腔静脉以及肝脏各种管道得到更有效安全的保护,切肝的方向得到指引,提高了半肝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入路肝切除术 肝肿瘤 肝后隧道 绕肝提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祖连平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给予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诊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的对比观察给予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诊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从临床有效率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34%,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提高了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