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星天牛幼虫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3 位作者 曾丽琼 黄金水 钟景辉 嵇保中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产孢量以菌株MaYTTR04最大,MaZPTR01其次,分别为2.0×108孢子·cm-2和1.1×108孢子·cm-2,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接种20 d后,星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在40%~96.7%之间;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死率分别达到96.7%和93.3%;僵虫率也高,分别达到86.7%和80%;致死中时(LT50)短,分别为5.71 d和5.80 d。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病力较强,同时具备良好的生产性能,故可作为优良菌株用于星天牛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星天牛 产孢量 致病力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和绿僵菌林间感染星天牛成虫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2 位作者 曾丽琼 黄金水 钟景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的菌条,在林间通过星天牛成虫在木麻黄树干的菌条上自由爬行接触的方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星天牛成虫接触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13 d后,死亡率达100%(对照组死亡率仅为16.7%),致死中时(LT50)分别... 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的菌条,在林间通过星天牛成虫在木麻黄树干的菌条上自由爬行接触的方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星天牛成虫接触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13 d后,死亡率达100%(对照组死亡率仅为16.7%),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6.77 d和5.93 d;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的天牛成虫存活期分别为7.9 d(3~13 d)和7.1 d(3~13d),极显著低于对照的26.1 d(8~43 d)。说明利用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林间防治星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绿僵菌 星天牛 木麻黄 林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害虫名录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学友 熊瑜 +4 位作者 蔡守平 韩国勇 詹祖仁 陈德兰 钟景辉 《武夷科学》 2010年第1期11-30,共20页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制油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害虫 调查 名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缺爪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钟景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 2 5℃温度条件下 ,用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cv .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Rimando) ,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 ,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 :内禀增长率rm =0 0 811,净增殖率R0 =5 ... 在 2 5℃温度条件下 ,用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cv .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Rimando) ,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 ,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 :内禀增长率rm =0 0 811,净增殖率R0 =5 836 8,平均世代长度T =2 1 75 32d ,周限增长率λ =1 0 845 d ;并分析了种群在不同年龄的生命状态 ,各发育期重叠情况以及稳定的年龄—阶段分布 ;最后讨论了应用这 2种方法组建螨类生命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缺爪螨 黄金间碧竹 生存分析 多维矩阵模型 种群生命表 竹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在福建省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光红 钟富春 +2 位作者 钟景辉 陈清秀 赖钟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年第3期174-179,共6页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 Kim)是近来入侵福建省的重要入侵害虫之一,入侵后在福建省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潜在威胁。2005年首次在福建省厦门市发现,为掌握该虫及其寄主在福建的发生现状和分布范围,防止进一...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 Kim)是近来入侵福建省的重要入侵害虫之一,入侵后在福建省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潜在威胁。2005年首次在福建省厦门市发现,为掌握该虫及其寄主在福建的发生现状和分布范围,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开展了该虫的普查工作。经普查发现,刺桐姬小蜂在福建省主要分布在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地市,其中厦门和泉州的刺桐东方变种(Erythrina variegate var orientalis)和珊瑚刺桐(E.caffra)上危害率高达100%,虫瘿密度最高达34.6个.叶-1,发生时间为4-12月,漳州轻度发生,其他地市目前属于非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害虫 刺桐姬小蜂 刺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黄金水 钟景辉 潘惠忠 周远谋 黄远清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