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俊青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逐渐提升。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不能...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逐渐提升。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心理课程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科技大学:多策并举,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
2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面向学生心理工作的调查研究,逐步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面向学生心理工作的调查研究,逐步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和"宣传教育、摸排普查、跟踪指导、咨询干预"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科技大学
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健康
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素质
四级
教育工作
心理咨询服务
多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干预效果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毛俊青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在新时代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幸福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满意、消极情绪、家庭满意、积极情绪、社会行为等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
在新时代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幸福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满意、消极情绪、家庭满意、积极情绪、社会行为等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展成长性团体辅导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实验对照的形式,探析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性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幸福感
干预效果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毛俊青
《管理观察》
2017年第13期155-156,共2页
作为现代高校人格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生命,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引导其珍爱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是一种倡导生命价值的教育形态与价值。在我...
作为现代高校人格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生命,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引导其珍爱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是一种倡导生命价值的教育形态与价值。在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教育综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教育
德育教育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5
作者
毛俊青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第7期269-270,共2页
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等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如何识别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心理危机的表现...
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等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如何识别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心理危机的表现和识别,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识别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拖延心理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旭江
《劳动保障世界》
2018年第8Z期44-44,共1页
拖延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拖延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拖延心理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拖延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积极心态、个体行动力、...
拖延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拖延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拖延心理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拖延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积极心态、个体行动力、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克服大学生的拖延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拖延心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模式构建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旭江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2期146-147,共2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概述了心理素质拓展的发展及内涵,阐释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概述了心理素质拓展的发展及内涵,阐释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模式提出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
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调适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旭江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3期152-153,共2页
延迟毕业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乎个人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必须加以重视。文章重点分析了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从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同辈支持、自我调节四个方面提出心理调适的...
延迟毕业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乎个人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必须加以重视。文章重点分析了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从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同辈支持、自我调节四个方面提出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毕业
大学生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被引量:
5
9
作者
崔洛霞
《郑州师范教育》
2018年第5期29-31,共3页
运用用户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及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以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基本原则。据此提出创新心理健...
运用用户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及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以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基本原则。据此提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路径,实行分年级、分专题、分对象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共性心理问题集中辅导与个别特殊心理问题咨询相结合,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更有效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成长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创新设计
原文传递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
5
10
作者
毛俊青
《科教导刊》
2017年第3Z期177-178,共2页
目前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并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成瘾
危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分析
11
作者
毛俊青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78-478,480,共2页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理论性的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各项事务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视觉注意力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进行相关研究探析,分析判断注意选择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相关心理学问题,这类问题也是对心理学...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理论性的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各项事务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视觉注意力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进行相关研究探析,分析判断注意选择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相关心理学问题,这类问题也是对心理学理论的有效实践,旨在提升心理学理论研究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注意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错位与构建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旭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43-44,49,共3页
社会支持系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内涵,分析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论述如何构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社会...
社会支持系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内涵,分析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论述如何构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支持系统
错位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旭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83-283,490,共2页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是促进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心理支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心理支持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旭江
《才智》
2018年第22期150-150,152,共2页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网络成瘾已成为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以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并对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网络成瘾已成为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以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并对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危害
对策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对抑郁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徐西良
王旭江
+1 位作者
董珂萌
段海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9-24,共6页
为了探索大学生网络强迫性网购、成人依恋、抑郁三者的关系,并检验成人依恋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6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
为了探索大学生网络强迫性网购、成人依恋、抑郁三者的关系,并检验成人依恋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6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回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回避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3)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焦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4)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焦虑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直接预测抑郁,且依恋焦虑、依恋回避部分中介于大学生网络强迫购物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强迫性购物
成人依恋
抑郁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滋病致孤儿童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
16
作者
张怡帆
孔蓓蓓
杨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简称“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为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5个县626名艾滋病孤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非自杀性...
目的 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简称“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为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5个县626名艾滋病孤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评估工具、歧视经历量表、Zung抑郁量表调查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及抑郁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间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察艾滋病孤儿抑郁在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80.0%,73.3%和67.6%;其中双孤儿童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和抑郁的检出率(86.9%,81.5%和77.5%)高于单孤儿童的检出率(74.6%,67.0%和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29,23.78,14.23,P值均<0.01)。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得分与同伴歧视、抑郁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40,P值均<0.01);艾滋病孤儿抑郁在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β=0.03,P<0.05)。结论 艾滋病孤儿在受到同伴歧视及出现心理抑郁后,产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社会、学校应采取对应干预策略,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自我伤害行为
偏见
抑郁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逐渐提升。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心理课程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微课程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icro-courses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科技大学:多策并举,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
2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
文摘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面向学生心理工作的调查研究,逐步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和"宣传教育、摸排普查、跟踪指导、咨询干预"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关键词
河南科技大学
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健康
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素质
四级
教育工作
心理咨询服务
多策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干预效果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课外培养品牌项目“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营”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在新时代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幸福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满意、消极情绪、家庭满意、积极情绪、社会行为等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展成长性团体辅导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实验对照的形式,探析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
成长性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幸福感
干预效果
策略
Keywords
growth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llege student
well-being
intervention effect
strategy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管理观察》
2017年第13期155-156,共2页
文摘
作为现代高校人格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生命,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引导其珍爱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是一种倡导生命价值的教育形态与价值。在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教育综合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教育
德育教育
生命教育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5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第7期269-270,共2页
文摘
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等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如何识别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心理危机的表现和识别,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识别
干预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拖延心理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劳动保障世界》
2018年第8Z期44-44,共1页
文摘
拖延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拖延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拖延心理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拖延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积极心态、个体行动力、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克服大学生的拖延心理。
关键词
大学生
拖延心理
对策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模式构建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2期146-147,共2页
文摘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概述了心理素质拓展的发展及内涵,阐释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模式提出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
模式
构建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development
mode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调适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3期152-153,共2页
文摘
延迟毕业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乎个人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必须加以重视。文章重点分析了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从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同辈支持、自我调节四个方面提出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延迟毕业
大学生
心理状况
Keywords
delayed graduate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state
debugging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被引量:
5
9
作者
崔洛霞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郑州师范教育》
2018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摘
运用用户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及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以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基本原则。据此提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路径,实行分年级、分专题、分对象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共性心理问题集中辅导与个别特殊心理问题咨询相结合,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更有效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
成长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创新设计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
5
10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科教导刊》
2017年第3Z期177-178,共2页
文摘
目前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并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成瘾
危害
对策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harm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分析
11
作者
毛俊青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78-478,480,共2页
文摘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理论性的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各项事务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视觉注意力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进行相关研究探析,分析判断注意选择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相关心理学问题,这类问题也是对心理学理论的有效实践,旨在提升心理学理论研究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视觉注意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
研究
Keywords
visual attention selectivity
cogn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错位与构建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43-44,49,共3页
文摘
社会支持系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内涵,分析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论述如何构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支持系统
错位
构建
Key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system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83-283,490,共2页
文摘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是促进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心理支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心理支持系统
构建
Keywords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uppor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旭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才智》
2018年第22期150-150,152,共2页
文摘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网络成瘾已成为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以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并对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危害
对策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对抑郁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徐西良
王旭江
董珂萌
段海丹
机构
信阳学院
教育
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9-24,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4-ZDJH-576)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项目(SKL-2022-511)
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22SH007)。
文摘
为了探索大学生网络强迫性网购、成人依恋、抑郁三者的关系,并检验成人依恋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6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回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回避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3)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焦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4)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焦虑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直接预测抑郁,且依恋焦虑、依恋回避部分中介于大学生网络强迫购物与抑郁.
关键词
网络强迫性购物
成人依恋
抑郁
大学生
Keywords
online compulsive shopping
adult attachment
depression
college student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滋病致孤儿童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
16
作者
张怡帆
孔蓓蓓
杨濛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2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A630134)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400410004)。
文摘
目的 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简称“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为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5个县626名艾滋病孤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评估工具、歧视经历量表、Zung抑郁量表调查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及抑郁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间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察艾滋病孤儿抑郁在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80.0%,73.3%和67.6%;其中双孤儿童自伤行为、同伴歧视和抑郁的检出率(86.9%,81.5%和77.5%)高于单孤儿童的检出率(74.6%,67.0%和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29,23.78,14.23,P值均<0.01)。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得分与同伴歧视、抑郁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40,P值均<0.01);艾滋病孤儿抑郁在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β=0.03,P<0.05)。结论 艾滋病孤儿在受到同伴歧视及出现心理抑郁后,产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社会、学校应采取对应干预策略,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自我伤害行为
偏见
抑郁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儿童
Key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Self-injurious behavior
Ageism
Depression
Mental health
Regression anlysis
Child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193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毛俊青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科技大学:多策并举,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干预效果探究
毛俊青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探讨
毛俊青
《管理观察》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毛俊青
《人力资源管理》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学生拖延心理及对策研究
王旭江
《劳动保障世界》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模式构建
王旭江
《科教文汇》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延迟毕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调适
王旭江
《科教文汇》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崔洛霞
《郑州师范教育》
2018
5
原文传递
10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毛俊青
《科教导刊》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分析
毛俊青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错位与构建
王旭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王旭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王旭江
《才智》
2018
2
原文传递
15
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对抑郁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
徐西良
王旭江
董珂萌
段海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艾滋病致孤儿童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
张怡帆
孔蓓蓓
杨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