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双稳射流激振器的理论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纪念 马建国 +1 位作者 蒋燕 刘崇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5,1-0,共3页
液压双稳射流激振器在上、下封隔器之间的井筒中产生液压振动波,此振动波通过射孔孔道作用于油层,是用振动法激活油层的一种有效工具。它利用Coanda 效应使液流方向变换流经左通道或右通道,通道的压力损失随液阻而变化。由于... 液压双稳射流激振器在上、下封隔器之间的井筒中产生液压振动波,此振动波通过射孔孔道作用于油层,是用振动法激活油层的一种有效工具。它利用Coanda 效应使液流方向变换流经左通道或右通道,通道的压力损失随液阻而变化。由于各通道的液阻不同,便在主振荡区( 被振油层) 形成液压振动波。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位于被处理油层的激振器主振荡区的压力p 随时间t 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形成液压振动波,此振动波的振幅A与井口液压力p0 呈线性关系,而与惯性管液阻R近似地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振器 液压振动 仿真 采油设备 井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罗圈组杂砾岩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玉卿 吴瑞棠 《河南地质》 199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本文主要依据野外实际资料,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杂砾岩的文献,重点研究了罗圈组杂砾岩的砾石、基质成分、粒度频率分布等沉积特征,讨论了杂砾岩及伴生的其他岩石类型的形成机制。认为杂砾岩的形成与冰川作用紧密相关,与泥石流或重... 本文主要依据野外实际资料,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杂砾岩的文献,重点研究了罗圈组杂砾岩的砾石、基质成分、粒度频率分布等沉积特征,讨论了杂砾岩及伴生的其他岩石类型的形成机制。认为杂砾岩的形成与冰川作用紧密相关,与泥石流或重力流沉积作用可能无关。冰川直接堆积的产物以块状杂砾岩等为代表,在剖面占极高比例,相当于原生冰碛岩;冰水改造过的产物在剖面所占比例不高,以层状杂砾岩等为代表,相当于次生冰碛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罗圈组 杂砾岩 成因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对机械水力联合破岩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建强 《河南石油》 1995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阐述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压水射流提高机械水力联合破岩速度的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同时,设计了专门的试验用钻头。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高压水射流对联合破岩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高压 水力射流 钻头 破岩 钻井 水力功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重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姚志宏 田泽 《学习论坛》 1998年第7期32-33,共2页
与全球性企业兼并浪潮不同,我国目前兴起的企业重组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其实质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 与全球性企业兼并浪潮不同,我国目前兴起的企业重组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其实质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企业规模不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重组 优势企业 规模不经济 资产重组 企业集团 组织结构调整 历史遗留问题 兼并浪潮 制度创新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做法和启示
5
作者 李金山 薛杰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2期43-45,共3页
就业问题是当前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考察外国就业情况的现状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对我们妥善解决就业问题不无裨益。
关键词 解决就业 青年就业问题 外国 启示 自谋职业者 就业政策 就业管理 失业者 就业培训 就业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车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李海庆 刘春晓 侯善军 《石油矿场机械》 1999年第5期35-37,共3页
采用可移式流动作业的抽油车对低产或报废油井进行再开采。文中介绍了整车性能参数;综合考虑了结构设计、滚筒几何尺寸设计以及排丝机构的选用。最后介绍了现场应用效果。
关键词 抽油车设计 抽油设备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勃罗卡角、点的两个关系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召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于勃罗卡角、点的两个关系式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大学张永召如图,P为△ABC中一点,若∠PAB=∠PBC=∠PCA=α,则P点称为勃罗卡点,角α称为勃罗卡角.定理1设α为△ABC的勃罗卡角,则1sin2α=1sin2A... 关于勃罗卡角、点的两个关系式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大学张永召如图,P为△ABC中一点,若∠PAB=∠PBC=∠PCA=α,则P点称为勃罗卡点,角α称为勃罗卡角.定理1设α为△ABC的勃罗卡角,则1sin2α=1sin2A+1sin2B+1sin2C.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卡角 勘探局 卡点 勃罗 职工大学 河南石油 数学通报 计算公式 参考资料 建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