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动排痰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血气指标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杜玉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对...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震动排痰仪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体温、血象、胸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干预后观察组SpO_2、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干预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胸片显示炎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震动排痰仪,通过强力的穿透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肺深部痰液的顺利排出,改善氧合,减少体温恢复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排痰仪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制度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发热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玉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制度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热反应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入院治疗行PICC留置的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52例采用常规临床导管... 目的:探讨三联制度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热反应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入院治疗行PICC留置的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52例采用常规临床导管维护措施,观察组53例则采用三联制度模式进行导管维护。对比两组患者发热及CRBSI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发热、CR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 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 05)。结论:三联制度模式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血流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对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
3
作者 齐文娜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比较普通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对该院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共1442例在普通手术室手术的患者和2016年7月‐2017年6月共1 791例在洁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调查... 目的比较普通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对该院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共1442例在普通手术室手术的患者和2016年7月‐2017年6月共1 791例在洁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两年时间共调查3 233例Ⅰ类手术切口,现对所调查的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手术室外科I类切口感染率为0.83%,洁净手术室外科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5.45%,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对该院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率影响无较大差异。不必盲目追求高洁净空气条件的手术室环境作为预防Ⅰ类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手术室 洁净手术室 I类手术切口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差别化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盆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后患者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齐文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差别化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盆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后患者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85例骨盆骨折行经皮内固定术患者,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干预,实验组应用分阶段... 目的:探讨分阶段差别化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盆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后患者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85例骨盆骨折行经皮内固定术患者,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干预,实验组应用分阶段差别化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及骨折愈合时间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分阶段差别化干预可提高骨盆骨折行经皮内固定术后患者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差别化干预措施 骨盆骨折 皮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至2016年某三级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合花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227-230,共4页
随着原卫生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颁布,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已逐步规范。作为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的重要手段,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对修... 随着原卫生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颁布,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已逐步规范。作为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的重要手段,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对修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分析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6
作者 杜玉环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3081-3083,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该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113例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该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113例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对照组Ⅰ级、Ⅳ级、Ⅴ级及观察组Ⅰ级、Ⅱ级、Ⅴ级治疗后效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Ⅴ级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加快神经元的再生能力,重建脑侧支循环及脑功能,调整神经的突触功能及神经递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颅脑外伤 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