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蒲剧老生的“情”与“技”
- 1
-
-
作者
张文卷
-
机构
河南省陕县蒲剧团
-
出处
《大舞台》
2011年第6期22-22,共1页
-
文摘
蒲剧表演艺术,一贯遵循的创作原则:“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唱、念、做、打、舞等基本功所表现出来的是作品的“情”。本人从事蒲剧表演多年,大体熟悉了各个行当的表演手段及特点。尽管如此,还需加强自身所从事行当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的严格训练。演员这样,表演才气才能充分发挥并将其展现于舞台上,从而使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达到“技”和“情”的统一融汇。
-
关键词
蒲剧
老生
表演艺术
创作原则
表演手段
严格训练
表演技巧
“情”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音乐与表演的纽带桥梁——豫剧打击乐演奏艺术初探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员青山
-
机构
河南省陕县蒲剧团
-
出处
《大舞台》
2011年第7期35-36,共2页
-
文摘
人常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就是说作为戏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打击乐,它在整个戏剧演出中的重要地位。戏曲是多种艺术的高度综合,然而,最主要的莫过于音乐与表演的综合,那么司鼓就是音乐与表演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桥梁。
-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演奏艺术
打击乐
表演
桥梁
豫剧
戏剧演出
锣鼓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
-
题名双锤敲击戏曲美——从事戏曲司鼓的点滴体会
- 3
-
-
作者
员青山
-
机构
河南省陕县蒲剧团
-
出处
《大舞台》
2011年第8期32-32,共1页
-
文摘
二十多年的舞台实践,我曾先后在蒲剧传统戏《麟骨床》《程婴救孤》《孙安动本》《绣花女传奇》《三哭殿》,现代蒲剧《香魂女》《黄河弯弯》《吵闹亲家》《大棚情》等几十个戏中担任乐队司鼓。在这众多的剧目伴奏中,我有幸得到了许多前辈、同行的赐教指点,使我所从事的专业司鼓水平不断有所长进,并在多次的戏曲赛事活动中获得优秀伴奏奖。通过不间断的舞台实践使我更加钟爱司鼓专业,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艺无止境"的内涵所在,真可谓体味不尽!
-
关键词
司鼓
戏曲
《绣花女传奇》
曲美
《孙安动本》
《程婴救孤》
舞台实践
《香魂女》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幽默诙谐出自心智
- 4
-
-
作者
任敖
-
机构
河南省陕县蒲剧团
-
出处
《东方艺术》
2007年第z1期134-135,共2页
-
文摘
蒲剧丑角行当同其他各兄弟剧种一样,俗称"小花脸",在蒲剧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关于"小花脸"的由来,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酷爱并擅长演唱和指挥,常与文武大臣一起排戏和演唱.由于文武大臣们孝尊礼法,只敢演忠臣孝子,不敢演奸佞小人和爱讲碎话之人.李隆基为了解除他们的顾虑,带头穿上剧装,还在自己鼻梁上画一块白玉,名曰"遮羞",自己带头演奸佞刁小和爱胡开玩笑的人.后来戏班里把这类人物起名叫"丑角",又叫"小花脸".……
-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