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贺华 刘勇 沈晓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MDA和SOD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7.47±1.46)和临床疗效92%明显优于对照组CSS评分(11.39±16.3)和临床疗效75%(P<0.05);观察组血清MDA含量(4.1±1.6)nmol/ml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166.5±26.1)U/ml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血清MDA含量(6.5±1.8)nmol/ml,SOD含量(134.7±18.8)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贺华 刘勇 沈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贺华 刘勇 沈晓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天2次,疗程均为14天。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BDNF和NGF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清BDNF和NG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BDNF和NGF含量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和NGF含量,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陈贺华 刘勇 沈晓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4例PSD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予氟西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HAMD评分和测定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以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4例PSD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予氟西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HAMD评分和测定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以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卒中后抑郁 血清单胺类递质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