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由水成像对早期震颤型帕金森病白质纤维束的研究
1
作者 丁凯玥 申雨 +5 位作者 白岩 魏巍 王鑫惠 周一航 刘硕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良性亚型,研究早期TDPD的改变对了解疾病进展和进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自由水成像(free water imaging,FWI... 目的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良性亚型,研究早期TDPD的改变对了解疾病进展和进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自由水成像(free water imaging,FWI)探索早期TDPD的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从而为早期TDPD的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新视角。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Hoehn-Yahr(H-Y)分期1或2的39例早期TDPD患者与38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的FWI,识别两组间脑白质纤维束自由水的体积分数(free water,FW)、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FW、FA、MD值并与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MDS-UPDRSⅢ)评分、MDS-UPDRS震颤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H-Y分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DPD早期阶段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在早期TDPD患者中,相对于HC,多条白质纤维束的FW显著升高(P<0.05),表现在胼胝体膝部(t=1.909,P=0.049)和双侧内囊前肢等区域(左侧t=2.194,P=0.049;右侧t=2.064,P=0.048)。TDPD患者白质纤维束的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HC,FA值显著降低(TFCE校正前P<0.05),包括胼胝体膝部(t=-1.832,P=0.029)和双侧上纵束等区域(左侧t=-2.012,P=0.034;右侧t=-1.881,P=0.021),提示白质纤维束可能存在神经变性过程。此外,左侧内囊前肢的FW值与MDS-UPDRS震颤评分(β=32.798,P<0.001)和MDS-UPDRSⅢ评分(β=98.496,P=0.012)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临床运动症状的重要因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右侧上纵束的FW值是预测H-Y分期的重要因子(β=0.97,P=0.04)。结论FWI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早期TDPD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TDPD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发生了广泛的神经炎性改变,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临床症状的评价提供新的价值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型帕金森病 早期帕金森病 扩散张量成像 自由水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高功能孤独症在脑网络上的差异:静息态fMRI的图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致 岳希鹏 +3 位作者 高子涵 魏巍 白岩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5,共7页
目的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AS)和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之间的差异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本研究拟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图论的方法来探索这两种疾病在脑功能上的差异。材料与方法使用... 目的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AS)和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之间的差异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本研究拟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图论的方法来探索这两种疾病在脑功能上的差异。材料与方法使用美国孤独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Ⅰ(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I)的影像数据,其中包括AS患者(n=55)和HFA患者(n=53)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对两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两组的脑网络图论参数。使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脑网络图论参数,并进行事后检验(Bonferroni校正)。使用偏相关分析分别探索两组中有显著差异的图论指标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结果AS组和HFA组在右颞上回的节点效率(P=0.016)、右额中回的节点聚类系数(P=0.044)等多个脑区的多个图论指标分别存在显著差异。这些脑区涉及社会、共情、语言和认知功能。此外,AS组患者在双侧脑岛的节点局部效率(nodal local efficiency,NLE)与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左脑岛:r=-0.366,P=0.033;右脑岛:r=-0.412,P=0.016)。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为不同类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脑功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从而有助于揭示孤独症不同亚型诊断和治疗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高功能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图论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水扩散张量成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璇 王兵兵 +2 位作者 白岩 吴亚平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以衰老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这导致了严重的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能无创探测脑微观结构改变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退行性...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以衰老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这导致了严重的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能无创探测脑微观结构改变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但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等原因,可能影响了DTI测量的准确性。自由水扩散张量成像(free water DTI,FW-DTI)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还可以增强标准DTI指标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敏感性。本文将针对目前FW-DTI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自由水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耳鸣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琛 谢佳培 +2 位作者 刘雪 白岩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1,共6页
耳鸣作为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耳鸣的机制非常复杂,且目前缺乏规范化及个体化的治疗。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从微观结构、功能等不同角度进一步探索耳鸣的发病机制,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耳鸣作为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耳鸣的机制非常复杂,且目前缺乏规范化及个体化的治疗。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从微观结构、功能等不同角度进一步探索耳鸣的发病机制,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结构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技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耳鸣中的应用价值和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为进一步研究耳鸣相关机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磁共振成像 神经机制 医学影像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边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水成像探究早期帕金森病多巴胺系统关键核团的改变
5
作者 郑谨翌 申雨 +3 位作者 丁凯玥 魏巍 白岩 王梅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通过自由水成像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脑部多巴胺系统的关键基底核团中自由水(FW)的变化,揭示其与早期PD的潜在联系。资料与方法2023年2—12月在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计划数据库中纳入早期PD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27例,同时自行招募河南... 目的通过自由水成像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脑部多巴胺系统的关键基底核团中自由水(FW)的变化,揭示其与早期PD的潜在联系。资料与方法2023年2—12月在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计划数据库中纳入早期PD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27例,同时自行招募河南省人民医院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量表评估及MRI数据采集。通过自由水成像计算多巴胺系统关键核团的FW,并分析PD组与健康对照组FW的差异及PD组FW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的双侧黑质致密部(SNc)及腹侧被盖区(VTA)中FW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458~3.914,P<0.05);PD组双侧SNc的FW与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评分及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2)=0.223,P<0.001;r^(2)=0.125,P=0.018;r^(2)=0.151,P=0.003;r^(2)=0.128,P=0.017)呈显著相关,左侧VTA的FW与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评分(r^(2)=0.143,P=0.004)及右侧VTA的FW与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2)=0.125,P=0.019)均呈显著相关。结论PD患者SNc及VTA的FW在早期显著升高,并与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相关。FW可能反映了大脑退行性病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患者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减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弥散张量成像 自由水成像 黑质 腹侧被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非编码RNA在癌症治疗耐药性中的机制与临床转化策略
6
作者 吕洋 姬广聚 吉蕾 《河南科学》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非编码RNA(ncRNA)在癌症的治疗耐药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特定ncRNA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尤其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小核仁RNA(snoRNA)等。本文系统总结了在肿瘤耐药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ncRNA,包括其在DN... 非编码RNA(ncRNA)在癌症的治疗耐药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特定ncRNA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尤其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小核仁RNA(snoRNA)等。本文系统总结了在肿瘤耐药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ncRNA,包括其在DNA修复、药物外排、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同时,探索了如何通过靶向关键ncRNA来抑制癌症耐药性的发展,为克服治疗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还讨论了将这些ncRNA靶点转化为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分析了目前的技术瓶颈和临床挑战,为未来的ncRNA靶向治疗研究和临床转化提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癌症耐药性 长链非编码RNA 治疗靶点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fMRI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左侧海马全脑功能连接的异常表现
7
作者 张梦瑶 申雨 +3 位作者 岳希鹏 葛瑶 白岩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5,92,共7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左侧海马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材料与方法从国际孤独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中获取了110名患有ASD儿童和18...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左侧海马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材料与方法从国际孤独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中获取了110名患有ASD儿童和182名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采用基于种子点的rs-fMRI FC算法,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分析其全脑FC表现。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ASD组和TD组之间的FC差异,P_(FDR)<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取ASD异常FC值与孤独症诊断观察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TD组相比,ASD组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中回、眶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等多个脑区之间FC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尾状核、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的FC值与ADOS总分(ADOS_G_TOTAL)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3、-0.395、-0.321、-0.303、-0.380、-0.366、-0.355,P<0.05)左侧海马与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顶上回的FC值与ADOS_G_COMM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9、-0.316,P<0.05)。结论儿童ASD患者的左侧海马全脑FC存在显著异常,这些异常与其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相关性。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ASD患者左侧海马的全脑FC在ASD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开发,也为我们理解AS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左侧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定量参数区分移行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
8
作者 陈旭 王琳坤 +2 位作者 申雨 白岩 王梅云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在术前区分移行型脑膜瘤(transitional meningioma,TM)与非典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6例TM和30例AM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在术前区分移行型脑膜瘤(transitional meningioma,TM)与非典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6例TM和30例AM患者资料。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使用3DSlicer软件,在肿瘤ADC图像上采用双盲法沿着肿瘤边缘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ROI除外坏死、囊变及出血区域,由ROI灰度值构建灰度直方图,生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ADC直方图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S-100蛋白四种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M组的方差、偏度、峰度及最大值参数均大于AM组(P均<0.05)。方差、偏度、峰度、最大值及Perc.90参数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方差、最小值及Perc.10参数在PR阳性和PR阴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区分TM和AM,衍生参数可预测Ki-67水平及P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直方图分析 脑膜瘤 Ki-67增殖指数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冰洁 王梅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9,共9页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精准影像,技术先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其重要分支,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数据分割、疾病检测及预后预测等已成为众多学...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精准影像,技术先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其重要分支,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数据分割、疾病检测及预后预测等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简要概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学主要技术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在医学影像学临床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旨在为深度学习算法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影像学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