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对河南省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马秀霞 徐立然 +3 位作者 郭会军 马彦民 许前磊 金艳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6-903,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从中医中药治疗HIV/AIDS项目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HIV/AIDS患者,根据其是否参与中医治疗分为中医组与非中医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1比例纳...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从中医中药治疗HIV/AIDS项目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HIV/AIDS患者,根据其是否参与中医治疗分为中医组与非中医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1比例纳入基线均衡的中医组和非中医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0年。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两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组间差异,Cox等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2112例HIV/AIDS患者随访10年共死亡677例,其中中医组死亡305例,死亡密度为3.81/100人年;非中医组死亡372例,死亡密度为5.01/100人年;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医组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是非中医组HIV/AIDS患者的0.76倍(95%CI:0.65~0.88);亚组分析表明,中医治疗与文化程度及CD4^(+)T细胞计数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中医药更有助于降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和CD4^(+)T细胞计数为0~200个/μL的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结论中医药治疗有助于降低HIV/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对CD4^(+)T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药 生存分析 亚组分析 Cox等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岩草中三种成分的体外抑菌实验及组方优选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冬梅 张钟允 +2 位作者 廖兴广 刘延鑫 刘文第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通过红岩草中连苯三酚、氢醌和没食子酸甲酯等3种成分的体外抑菌作用,验证红岩草的抑菌活性,同时为其成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导致奶牛乳房炎5种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 目的:通过红岩草中连苯三酚、氢醌和没食子酸甲酯等3种成分的体外抑菌作用,验证红岩草的抑菌活性,同时为其成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导致奶牛乳房炎5种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3种成分的最佳配比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连苯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60 mg.L-1、80 mg.L-1、1 280 mg.L-1、640 mg.L-1和640 mg.L-1,氢醌对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40 mg.L-1、80 mg.L-1、>1 280 mg.L-1、80 mg.L-1和80 mg.L-1,没食子酸甲酯对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 800 mg.L-1、>1 280 mg.L-1、640 mg.L-1、>1 280 mg.L-1和>1 280 mg.L-1。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显示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于停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氢醌>没食子酸甲酯>连苯三酚。方差分析显示,3种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因素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因素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氢醌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3种成分的最佳组方为A3B3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苯三酚 氢醌 没食子酸甲酯 体外抑菌实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合成强荧光CdTe量子点 被引量:4
3
作者 睢超霞 张文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35-1440,共6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产生的H2Te为碲源(Te2-),快速合成了水溶性强荧光的CdTe量子点。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速廉价和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合成过程中考察了合成温度,pH值和配体比例对制备CdTe量子点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电化... 采用电化学方法产生的H2Te为碲源(Te2-),快速合成了水溶性强荧光的CdTe量子点。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速廉价和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合成过程中考察了合成温度,pH值和配体比例对制备CdTe量子点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电化学方法合成的巯基丙酸配位的CdTe荧光量子产率可达到55%;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荧光寿命衰减曲线,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CdTe进行了光谱和形貌结构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法 CDTE 量子点 强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健康传播认知、意愿及社会责任心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蓓蕾 张振香 +3 位作者 陈素艳 刘腊梅 赵坤 张玉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29-30,33,共3页
调查郑州市某本科院校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专业529名大学生关于健康传播的认知、态度和社会责任心等。结果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健康传播的关注度最高,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关注度最低;各专业学生健康传播参与意愿较强,但对健康... 调查郑州市某本科院校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专业529名大学生关于健康传播的认知、态度和社会责任心等。结果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健康传播的关注度最高,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关注度最低;各专业学生健康传播参与意愿较强,但对健康传播的了解度均不高,知晓度和关注度也并不高,主要与缺乏相关知识和自信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健康传播 社会责任心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预测先兆流产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庆杰 康运凯 +3 位作者 杨国强 尤军 马汝飞 杨洪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预测先兆流产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孕4~12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情况,将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继续妊娠组和流产组,所有孕妇每周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浓度,比较3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 目的分析血清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预测先兆流产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孕4~12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情况,将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继续妊娠组和流产组,所有孕妇每周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浓度,比较3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HCG在孕7~8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继续妊娠组血清HCG和孕酮在孕6~12周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流产组血清孕酮在孕4~12周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P<0.05),血清HCG在孕4~12周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在孕4~9周显著降低继续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监测血清HCG和孕酮对预测先兆流产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CG 孕酮 先兆流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福雷颗粒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6
作者 张钟允 廖兴广 +2 位作者 张秀丽 刘冬梅 刘文第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观察安福雷颗粒剂体外抑菌效果,为中药防治乳房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牛津杯法),选用安福雷颗粒剂对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安福雷颗粒剂抑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21.00mm... 目的:观察安福雷颗粒剂体外抑菌效果,为中药防治乳房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牛津杯法),选用安福雷颗粒剂对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安福雷颗粒剂抑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21.00mm,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26.52mm,停乳链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7.68mm,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1.31mm。结论:安福雷颗粒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为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中草药 牛津杯法 抑菌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固态发酵烟梗产类胡萝卜素脉孢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大城 陈彦好 +3 位作者 梁景辉 杨高举 朱大恒 席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1-533,557,共4页
从霉变的废弃烟梗中分离出一株真菌LGL,LGL在废弃烟梗上生长迅速并产生类胡萝卜素,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472 nm。30℃固态发酵6 d,菌丝干重,色素产量和色素含量分别为50.50 g/Kg,21.98 mg/kg和435.15μg/g。为确定LGL的分类地位,PCR扩增其... 从霉变的废弃烟梗中分离出一株真菌LGL,LGL在废弃烟梗上生长迅速并产生类胡萝卜素,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472 nm。30℃固态发酵6 d,菌丝干重,色素产量和色素含量分别为50.50 g/Kg,21.98 mg/kg和435.15μg/g。为确定LGL的分类地位,PCR扩增其ITS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真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培养和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一株好食脉孢菌(Neurospora sito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分离 鉴定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红酵母JLC固态发酵废弃烟梗制备类胡萝卜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大城 张可可 +4 位作者 董贵彬 张旭萍 刘慧 朱大恒 席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235,250,共5页
烟梗是卷烟工业的一种典型固态废弃物,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waste tobacco stem,WTS),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一株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JLC固态发酵WTS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PB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 烟梗是卷烟工业的一种典型固态废弃物,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waste tobacco stem,WTS),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一株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JLC固态发酵WTS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PB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在选择的10个相关因素中,装载量、培养时间和酵母粉添加量是影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3个关键因素。在PB实验条件下,深红酵母JLC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高量可达21.54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固态发酵 类胡萝卜素Plakett-Burman设计 深红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HIV-1Gag蛋白氨基酸突变与汉族人HLA-I类等位基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晓旭 张慧 +8 位作者 赵彬 陈欧 张程 吉阳涛 张子宁 崔卫国 刘宝贵 段松 尚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索我国B’亚型HIV感染者Gag蛋白突变与HLA-I类等位基因型的关系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B’亚型HIV-1慢性感染者95例,测序获得病毒gag基因,PCR-SSP法测定HLA-I等位基因型,分析氨基酸突变与HLA相关性及对CIM^+T细胞、... 目的探索我国B’亚型HIV感染者Gag蛋白突变与HLA-I类等位基因型的关系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B’亚型HIV-1慢性感染者95例,测序获得病毒gag基因,PCR-SSP法测定HLA-I等位基因型,分析氨基酸突变与HLA相关性及对CIM^+T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Gag蛋白的28个位点与HLA-I类等位基因存在47种相关性(P〈0.05),其中9个位点(26、30、81、84、125、146、147、357、437)位于13个已知HLA限制性表位内或侧区;HLA相关氨基酸突变位点数与CD4^+T细胞及病毒载量显著相关(r=-0.318,P=0.002;r=0.360,P=0.003)。结论我国B’亚型HIV-1感染者HLA相关Gag蛋白氨基酸突变可能与HIV感染疾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LA抗原 基因产物 gag
原文传递
流动注射法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挥发酚 被引量:1
10
作者 睢超霞 王谢 张文豪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水中的挥发酚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挥发酚。结果在0μg/L~200.00μg/L浓度范围内,体系吸光度值与挥发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最低检出限为0.5μg/L(n=21);精密度... 目的建立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水中的挥发酚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挥发酚。结果在0μg/L~200.00μg/L浓度范围内,体系吸光度值与挥发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最低检出限为0.5μg/L(n=21);精密度良好(RSD<2.03%);回收率为93.3%~105.6%。结论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挥发酚,自动进样和在线蒸馏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分析速度,尤其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获得了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是监测环境水体中挥发酚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 挥发酚 环境水样
原文传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不同基因型和变异株的中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瑞峰 黄维金 +5 位作者 吴佳静 梁米芳 杜燕华 马红霞 李玉华 王佑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7-615,共9页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中和特性。方法采用VSVΔG-Fluc*G骨架构建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假病毒,建立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制备不同基因型DNA疫苗并免疫豚鼠采集血清。对DNA...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中和特性。方法采用VSVΔG-Fluc*G骨架构建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假病毒,建立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制备不同基因型DNA疫苗并免疫豚鼠采集血清。对DNA疫苗免疫后血清以及自然感染者的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分析其中和特性。结果成功构建了5个基因型和43株突变体的假病毒。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利用报告基因表达量的减少,将中和抗体对假病毒的半数感染抑制率所对应的稀释倍数作为中和抗体滴度。以参考株HB29检测,自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滴度在1∶100~1∶43000之间,不同基因型DNA疫苗免疫后的中和抗体在1∶100~1∶2500之间。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对DNA疫苗免疫的豚鼠血清以及自然感染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基因型和突变体的中和特性未发现明显改变,对疫苗毒株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 假病毒 基因型 突变体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基于CLSI标准的国产生殖道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大城 王则宇 +2 位作者 王飞飞 孙国清 朱新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评估以CLSI M43-A支原体药敏指南为基础研发的国产支原体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性能。方法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解脲支原体(ATCC33175)和人型支原体(ATCC23114)对抗生素的MICs,并与MYCOFAST?revolutioN和国产IST-Ⅲ测定的敏感性进行比... 目的评估以CLSI M43-A支原体药敏指南为基础研发的国产支原体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性能。方法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解脲支原体(ATCC33175)和人型支原体(ATCC23114)对抗生素的MICs,并与MYCOFAST?revolutioN和国产IST-Ⅲ测定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同时以A8平板培养为金标准检测120例性病门诊患者标本,评估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性能。结果质控菌株的MICs均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2种试剂测定的质控菌株敏感性一致并与MICs符合,国产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9%(55/57)和92.06%(58/63),进口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9%(53/57)和92.06%(56/63),2种试剂之间及与金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鉴定结果一致标本的药敏符合率为94.81%(251/265)。结论国产支原体试剂与进口试剂性能相当,结果可靠,符合CLSI规范要求,能够满足临床对支原体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SI标准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检测试剂盒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临床试验注册信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梦琦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728-731,762,共5页
目的对COVID-19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信息进行特征分析,探讨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TR)网站有关COVID-19的临床研究注册信息,检索时间为2020年3月1日。对注册信息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共纳... 目的对COVID-19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信息进行特征分析,探讨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TR)网站有关COVID-19的临床研究注册信息,检索时间为2020年3月1日。对注册信息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有效研究282项,平均每天增长(8.3±4.8)项。(2)注册信息填写存在漏填错填现象。干预性研究中仅7.7%设置了盲法,33.0%采用多中心合作研究。研究样本量普遍偏低,少于100人的研究数占总研究数的47.5%。(3)干预措施方面,有151项为药品干预研究,共涉及75种药品。西药干预主要涉及的药品种类有抗病毒药,抗疟药和激素;研究数最多的药品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共有20项。有37.7%的临床研究涉及中药或中成药,还有27.8%的研究涉及生物制剂。结论COVID-19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临床研究人员科研和临床试验注册意识强。但整体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盲法的设置和样本量设定等方面。从总体情况来看,相似的研究过多,缺乏管理部门有效的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SARS-Co V-2 临床试验注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