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9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关键 技术攻坚——访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德贵
1
作者 姚德贵 《河南电力》 2024年第2期39-39,共1页
《河南电力》:聚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核心业务保障,国网河南电科院准备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姚德贵:一是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强化“电网气象一张图”功能,以精准气象预测保障公司防灾减灾。提升大电网电磁仿真水平,加强豫西、豫... 《河南电力》:聚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核心业务保障,国网河南电科院准备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姚德贵:一是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强化“电网气象一张图”功能,以精准气象预测保障公司防灾减灾。提升大电网电磁仿真水平,加强豫西、豫北外送能力分析,优化稳控策略。开展统调燃煤机组顶峰能力动态评价,挖掘电源侧保供能力。深化分布式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第三道防线适应性分析,建立新能源运行分析与涉网监督平台。二是全力以赴做好设备健康保障。深化技术监督穿透力,紧盯抗短路能力不足等设备隐患治理进度,修订公司“两个原则”。开展重覆冰区段导线、地线融冰技术研究,动态校核重点线路区段塔线承载力。推动配网故障快速处置技术应用,开展配电网电压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科院 气象预测 分布式新能源 隐患治理 电磁仿真 河南电力 可靠供应 第三道防线
原文传递
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研究——以国网河南公司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理 潘勇 沈蒙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8期69-72,共4页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标准化 省级电力公司 技术标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迁移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自适应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晨浩 焦在滨 +2 位作者 李程昊 张迪 张鹏辉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构建了一个基于主动迁移学习的框架,基于原始场景数据搭建并训练源域暂态稳定评估(transient stability assessment,TSA)模型。当运行场景变化导致模型性能下降时启动更新机制,通过短时时域仿真生成大量无稳定性标签的样本以及完整仿真... 构建了一个基于主动迁移学习的框架,基于原始场景数据搭建并训练源域暂态稳定评估(transient stability assessment,TSA)模型。当运行场景变化导致模型性能下降时启动更新机制,通过短时时域仿真生成大量无稳定性标签的样本以及完整仿真生成小批量带标签样本,采用基于变分对抗的主动学习方法学习数据潜在的特征表示空间,根据置信度选择信息量最大的无标签样本并进行标注。迁移基础模型参数并结合有标签样本进行微调,在保证迁移精度的情况下节省更新时间,通过IEEE 39节点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迁移学习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灾害下计及移动储能预布局的电力系统弹性评估
4
作者 李哲 王建 +2 位作者 刘善峰 王德琳 王津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针对极端灾害下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与弹性提升的需求,论文提出了计及移动储能预布局的电力系统弹性评估方法。首先,以强对流气象预报信息为输入,构建了电网设备故障概率预测模型和气象条件相依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模型,用于评估系统时变... 针对极端灾害下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与弹性提升的需求,论文提出了计及移动储能预布局的电力系统弹性评估方法。首先,以强对流气象预报信息为输入,构建了电网设备故障概率预测模型和气象条件相依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模型,用于评估系统时变风险水平。其次,以移动储能的数量、运输成本和负荷削减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移动储能资源、时空调度、路径规划及网络潮流约束,提出了移动储能灾前预布局方案。然后,以系统功能曲线缺失面积、持续供电的负荷水平和失负荷速率为弹性指标,评估电力系统的弹性水平。最后,针对某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不采用移动储能预布局方案的情况,可将总成本降低78.05%,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弹性,可为强对流灾害下电力系统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电力系统 运行风险 弹性 移动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焕龙 周钶燕 +5 位作者 王延峰 田杨阳 翟登辉 李哲 许丹 刘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0-150,共11页
无人机巡检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视频目标跟踪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巡检精度。针对实际电力场景中背景复杂、目标形变大等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掩码记忆的L2匹配分割方... 无人机巡检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视频目标跟踪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巡检精度。针对实际电力场景中背景复杂、目标形变大等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掩码记忆的L2匹配分割方法,使用负平方欧几里得距离来计算帧间亲和度,利用构建的历史掩码信息进行目标匹配,提升设备的粗分割精度。其次,为了减少记忆冗余,提出变化感知的记忆更新机制,通过图像和掩码联合评估目标变化程度,设计变化度置信度阈值,以此决策是否进行记忆更新。最后,将分割技术融入判别式相关滤波的跟踪框架中,实现电力设备鲁棒分割跟踪。该方法分别在通用数据集VOT2018、无人机数据集UAV123和实际电力场景数据集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无人机巡检精度,并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目标分割 记忆更新 电力设备跟踪 无人机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下大型火电机组改调相机运行涉网性能评价体系构建
6
作者 肖洋 李志强 +4 位作者 李程昊 周成 李增军 刘明洋 王东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5-1293,I0097,共10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负荷中心呈现电源“空心化”趋势,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严重不足,大电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将面临停备的老旧火电机组改为调相机运行,既可以解决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机组剩余价值进而解...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负荷中心呈现电源“空心化”趋势,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严重不足,大电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将面临停备的老旧火电机组改为调相机运行,既可以解决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机组剩余价值进而解决电厂经营困境。构建了大型火电机组改调相机运行后涉网性能的评价体系,包括稳态性能评价方法和动态性能评价方法,最终得到火电机组改调相机后的标定容量以及动态性能分级结果。该评价体系在我国首台大容量火电机组改调相机的示范工程中应用,评价结果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评价结果可作为电网部门安排生产运行及对电厂进行无功辅助服务经济补偿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相机 火电机组 改造 稳态性能 动态性能 分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君亮 陈梦茹 刘文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但最短路径法尚未用于电力系统的功角小干扰稳定分析。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分析非零临界特征值下的边界条件;通过虚拟观测向量,推导出适合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解析表达;形成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并通过交替迭代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结果将最短路径法引入小干扰稳定分析,在IEEE 68节点算例系统上,分析所述算法的收敛特性,得到标准化后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该方向提供了每个节点的功率变化参与度,参与程度高的节点在该功率增长方向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系统运行方案安排时,需要着重关注这些节点的功率变化情况。将试算结果与随机生成的30组功率增长方向下的稳定裕度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推导出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的解析表达,形成了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阻尼比 最小功率裕度 动态性能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化负荷预测的智能电力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赵阳 司瑞华 +2 位作者 董智 于琳琳 李宗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4期119-123,共5页
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准确性偏低、负荷与新能源协同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方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权重系数来缩小不同网格之间的负荷差异,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还构建了配电网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 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准确性偏低、负荷与新能源协同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方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权重系数来缩小不同网格之间的负荷差异,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还构建了配电网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运行成本和弃风弃光量最小、负荷与新能源匹配度最大的优化目标,并采用NSGA-II算法来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相比于传统算法,其平均预测误差由6.01%降低为2.99%。而所设计的多目标电力控制模型不仅能够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还可以保障新能源消纳,且优化控制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及弃风弃光量分别下降了7.6%和8.9%,负荷与新能源匹配度则提升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网格化 负荷预测 电力控制 运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基坑多气体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9
作者 宋晓燕 李强 +2 位作者 张峰 韩菲 王超冉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针对传统电力基坑气体较多且不易分辨,也比较容易出现基坑内工作者的中毒问题,设计一种多气体检测系统。系统采用光声光谱检测及声光报警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的方法,能够实现基坑内有毒气体的的检测。系统在硬件结构上可以划分为电源... 针对传统电力基坑气体较多且不易分辨,也比较容易出现基坑内工作者的中毒问题,设计一种多气体检测系统。系统采用光声光谱检测及声光报警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的方法,能够实现基坑内有毒气体的的检测。系统在硬件结构上可以划分为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数模转换模块、气体传感器模块,通过这3个模块的配合,能够实现基坑内多种气体的识别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检测误差较小,测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基坑 气体浓度检测 光声光谱 数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的智能化规划与管理研究
10
作者 董智 吴豫 +1 位作者 张亚飞 程文傲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4期48-51,64,共5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探索配电网的智能化规划与管理方案。以某市配电网改造项目为例,实施了智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部署、通信网络的建设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一系列智能化改造措施。结果显...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探索配电网的智能化规划与管理方案。以某市配电网改造项目为例,实施了智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部署、通信网络的建设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一系列智能化改造措施。结果显示,改造后每月停电次数从5次降至0.8次,每次停电时间从2 h缩短25 min以内,用户投诉率从18%降至4.5%,电压偏差控制在±1.5%,数据传输延时缩短至10 ms以内,负荷预测精度达95%,能效提升8%。因此,本次配电网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达到了预期的改造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配电网 智能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电力气象系统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李帅 李哲 +1 位作者 梁允 崔晶晶 《河南科技》 2016年第21期26-28,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针对夏季和冬季多发的大风、雷电、冰雹、覆冰和舞动等对电网生产造成影响的气象现象进行预测预警,为运维检修、电网调度、应急抢修等电网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气象预测预警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强对流 覆冰舞动 山火监测 防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谐波损耗仿真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琼林 邹磊 +3 位作者 刘会金 崔雪 张振安 费上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21-3527,共7页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压器谐波模型发展情况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利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表征铁心的非线性,通过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拟合函数计算励磁电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谐波情况下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对绕组...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压器谐波模型发展情况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利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表征铁心的非线性,通过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拟合函数计算励磁电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谐波情况下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对绕组的影响,考虑三相变压器相与相之间、原边与副边之间的互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频域结合的三相变压器谐波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电力变压器的谐波损耗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损耗 J—A模型 仿真计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性能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晓辉 王丰华 +1 位作者 段若晨 郑含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60-6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500 kV电力变压器的直流偏磁耐受性能,根据J-A磁滞回线理论,基于电路磁路模型建立了500 kV自耦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仿真模型,通过改变J-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仿真研究了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耗等硅钢片磁化特性对500 kV变压器直... 为了深入研究500 kV电力变压器的直流偏磁耐受性能,根据J-A磁滞回线理论,基于电路磁路模型建立了500 kV自耦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仿真模型,通过改变J-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仿真研究了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耗等硅钢片磁化特性对500 kV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直流偏磁时,励磁电流出现畸变,有偶次谐波出现,励磁电流随直流分量的增大呈现不同的增幅。当磁滞回线的矫顽力增大时,励磁电流及其总谐波畸变率随外加直流分量的增幅变小。当剩磁和磁滞损耗增大时,励磁电流及其总谐波畸变率随外加直流分量的增幅加剧。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评估及直流偏磁抑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直流偏磁 J-A磁滞回线理论 励磁电流 谐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损耗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金华 杨晓辉 +2 位作者 王丰华 段若晨 郑含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6,共7页
局部过热是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现象时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较为准确地分析变压器直流偏磁时的损耗特性及其诱发的局部过热问题,文中基于电路—磁路模型计算了500 kV变压器直流偏磁时的励磁电流,然后以此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变压器的有限元... 局部过热是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现象时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较为准确地分析变压器直流偏磁时的损耗特性及其诱发的局部过热问题,文中基于电路—磁路模型计算了500 kV变压器直流偏磁时的励磁电流,然后以此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变压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研究了500 kV变压器的漏磁场和结构件损耗随直流分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直流偏磁时,励磁电流、漏磁场、夹件和油箱表面的涡流损耗均随直流分量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当变压器铁心工作在磁化曲线的饱和段时,励磁电流、夹件和油箱表面的涡流损耗的增幅加剧,可能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直流偏磁 漏磁场 涡流损耗 有限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短时过载电流极限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程晓晓 马建伟 +3 位作者 尹轶珂 关志远 刘文飞 张周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155,共6页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853模型2种暂态热路模型,研究了相应的短时过载电流极限及其持续时间的计算原理,并针对64/110 k V YJLW02单芯高压电缆进行了具体敷设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2种模型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相近,但IEC 60853模型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方法可为电缆短时转移负荷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短时过载 电流极限 暂态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衡 张沈习 +2 位作者 程浩忠 张希鹏 谷青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50-3262,共13页
可再生能源并网常态化、储能投资商业化、需求侧管理多样化、多能互补成熟化等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侧引入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多,而受自身规模、所处市场地位不同造成了决策次序的差异性。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投资、交易等环节中... 可再生能源并网常态化、储能投资商业化、需求侧管理多样化、多能互补成熟化等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侧引入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多,而受自身规模、所处市场地位不同造成了决策次序的差异性。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投资、交易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次序决策问题,该文以具有主从递阶结构的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切入点,综述了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情况。首先,阐述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的数学结构,并根据主/从问题中博弈者的数量进行了分类;然后,梳理了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典型应用,总结了模型对等转换技巧,归纳了各类求解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提炼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在电力市场应用中仍然存在的关键问题。该文为处于不同决策位置的利益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STACKELBERG博弈 主从博弈 电力市场 电力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协同支撑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志远 彭林 +3 位作者 李炳林 胡娱欧 孙芊 姜玉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166,共7页
电力系统的进步离不开ICT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各类ICT技术迅猛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愿景。通过梳理电力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对ICT技术的核心需求,系统化分析了部分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支... 电力系统的进步离不开ICT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各类ICT技术迅猛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愿景。通过梳理电力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对ICT技术的核心需求,系统化分析了部分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并基于不同的理想偏好,分析了未来可能的电力自动化发展愿景。指出:当前电力系统对ICT技术有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通信支撑等多方面的复杂需求,而各类ICT技术通过相互协同从基础设施层、设备层、数据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提供了系统支撑。面对成本、可靠性等各方面约束,通过不同的理想偏好,有不同的发展愿景,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等技术具有普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ICT) 人工智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大数据 区块链 云计算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渗透率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运鑫 姚良忠 +5 位作者 廖思阳 徐箭 孙元章 程帆 崔惟 李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484-5496,共13页
由于新能源电源无功调节范围小于传统同步电源,在新能源大量替代同步电源后,会导致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下降。该文以光伏为例,探讨了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对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无功储备的关系式和... 由于新能源电源无功调节范围小于传统同步电源,在新能源大量替代同步电源后,会导致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下降。该文以光伏为例,探讨了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对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无功储备的关系式和单机单负荷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与光伏渗透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静态电压稳定性机理,提出采用无功支撑系数和电压–有功灵敏度两个量化指标表征接入点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无功支撑系数反映了不同接入点给系统有效无功储备带来的不同影响程度及渗透率升高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而所提有功–电压灵敏度则反映了渗透率升高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对3机9节点系统和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在单个光伏接入和多个光伏接入场景下,采用无功支撑系数和电压–有功灵敏度均可正确表征在不同接入点下,系统薄弱点静态电压稳定性随渗透率的变化趋势。与传统指标相比,该文所提出的指标考虑了光伏场站实际的无功调节能力,能够更加凸显渗透率升高时,接入节点无功支撑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渗透率 静态电压稳定 有效无功备用 电压–有功灵敏度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安全约束的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储能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建华 王佳旭 +5 位作者 杜晓勇 田春笋 秦军伟 郭长辉 王廷涛 苗世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近年来,具有强不确定性、弱支撑能力的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造成严重冲击。为提升高比例风电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频率安全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策略。首先,推导了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多主体频率响应... 近年来,具有强不确定性、弱支撑能力的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造成严重冲击。为提升高比例风电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频率安全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策略。首先,推导了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多主体频率响应表达式,建立全系统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其次,以电力系统年总成本值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上层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系统日前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考虑频率安全约束的下层典型日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该双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而充裕的调频资源,在满足频率安全约束的同时,有效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风电 频率调整 储能电站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塔Transformer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晨浩 焦在滨 +2 位作者 李程昊 张迪 张鹏辉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了一个具有双塔结构的Transformer模型,以Transformer编码器作为特征提取器,考虑同一时刻不同维度的特征以及每一维度特征在不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并将其分别作为双塔结构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训练和学习各特征通道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融合机制,建立了由系统特征到系统稳定性的端到端的映射模型,实现了暂态稳定高精度的评估,并通过注意力热图可视化解释模型的决策过程。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Transformer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