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7”河南省焦作市连续性极端暴雨过程分析
1
作者 闫小利 牛广山 +4 位作者 叶东 尹金娟 岳超 崔文倩 张梦彤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543-551,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 × 1˚)逐6 h格点资料,分析了2021年7月18日~23日焦作市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烟花”、“查帕卡”和副高的对峙,造成了焦作市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台风“烟花”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位势梯度加大,在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 × 1˚)逐6 h格点资料,分析了2021年7月18日~23日焦作市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烟花”、“查帕卡”和副高的对峙,造成了焦作市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台风“烟花”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位势梯度加大,在925 hPa附近形成东南低空急流为焦作市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近地面东北风急流的强烈抬升作用及“烟花”之间激发的次级环流是焦作市极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连续性暴雨 台风“烟花” 副热带高压 次级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焦作市持续冰雪低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2
作者 牛广山 司福意 李艳红 《山西气象》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采用焦作市建站50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焦作持续冰雪低温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及气候变化特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出了焦作建站50年以来的8次10d以上持续冰雪低温天气过程的500hPa平均位势高度和距平场,总结出发生低温冰... 本文采用焦作市建站50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焦作持续冰雪低温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及气候变化特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出了焦作建站50年以来的8次10d以上持续冰雪低温天气过程的500hPa平均位势高度和距平场,总结出发生低温冰冻灾害的大气环流分布特征;通过分析500hPa侯平均场大气长波、超长波演变,发现“拉尼娜”事件下必须高度关注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冰雪低温天气 大气环流异常 延伸期 拉尼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气象局测报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
3
作者 王志华 李慧萍 +1 位作者 尹金娟 孙阳阳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24期85-85,共1页
为提高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的完整准确和通讯传输及时可靠,保障恶劣天气(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雷电、冰雹等天气)条件下各类气象数据的正常观测和传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测报监测 网络业务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焦作市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4
作者 韩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16-3020,共5页
利用NECP 6 h一次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2011年7月12日焦作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 利用NECP 6 h一次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2011年7月12日焦作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后西北气流中,中高层干冷平流、低层暖湿平流的大气层结增强了对流不稳定的发展,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强的辐合上升和CAPE的高值区等物理量场均与强对流天气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能够提前预警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分析 物理量分析 成因分析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PM2.5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景丽 王明仕 +2 位作者 韩文生 桂晨露 宋党育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2-51,共10页
PM2.5是影响河南省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秋冬季节灰霾污染严重。为了解河南省PM2.5污染的特征,对河南省的17个城市,运用统计学方法和ARCGIS技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15年1月至12月,河南省17个城市日均质量浓度达标天数比... PM2.5是影响河南省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秋冬季节灰霾污染严重。为了解河南省PM2.5污染的特征,对河南省的17个城市,运用统计学方法和ARCGIS技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15年1月至12月,河南省17个城市日均质量浓度达标天数比例为57.16%,冬季整体污染严重,超标天数比例为73.68%,春季超标天数比例为44.37%,秋季超标天数比例为34.52%,夏季超标天数比例为20.08%。在去除气象记录的空气质量重污染日之后,周末的PM2.5平均值比工作日高8.04%,表现出"逆周末效应".PM2.5/PM10值在0.50~0.65之间,且PM2.5与SO_2相关性较高,表明河南省受传统煤烟型污染影响较大,粗粒子污染明显。PM2.5与PM10、SO_2、NO_2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河南省的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及机动车尾气造成。由于温度及光照变化的影响,河南省PM2.5与03在不同季节呈现显著差异,其在冬季和秋季的相关性分别为-0.315(p=0.05)、-0.353(p=0.05),而在夏季的相关性为0.496(p=0.01),春季为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 超标天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雷暴潜势预报及临近监测预警系统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跃红 闫小利 +5 位作者 宋自福 李艳红 卢学锋 肖杰 牛广山 张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111,共8页
在对焦作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213预报场资料,制作焦作市雷暴趋势预报;采取双判据修正K指数,提出焦作市雷暴稳定度界定指标,做雷暴潜势预报。对1984—2004年的历史资料,分别计算出30个物理量场,形成1°×1°格... 在对焦作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213预报场资料,制作焦作市雷暴趋势预报;采取双判据修正K指数,提出焦作市雷暴稳定度界定指标,做雷暴潜势预报。对1984—2004年的历史资料,分别计算出30个物理量场,形成1°×1°格点资料开展雷暴强度等级判别;综合卫星、雷达、闪电定位仪资料,建立雷暴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VB语言编程,根据每天08时、20时MICAPS资料自动完成天气分型、物理量计算、预报指标提取和预报方法的判别,输出预警结论,制作雷暴落区预报。在2005—2006年预报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预报 潜势预报 稳定度指标 强度等级预报 雷暴路径 临近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4—9月短期降水精细化预报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司福意 刘跃红 +3 位作者 黄克磊 罗楠 李艳红 苗卫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80,共4页
在降水时空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辖区降水区划;用计算机识别T213风场中槽线、切变线等影响系统,并按其相对于预报站方位,确定对其影响强度指数,组合预报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制作分县0~12小时、12~24小时降水分级预报。经检验... 在降水时空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辖区降水区划;用计算机识别T213风场中槽线、切变线等影响系统,并按其相对于预报站方位,确定对其影响强度指数,组合预报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制作分县0~12小时、12~24小时降水分级预报。经检验,系统对降水落区有较强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区划 风预报场 计算机识别 降水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中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仲毅 李继华 岳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839-16842,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中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河南省气象台站降水量资料,对2010年7月19日出现在河南省中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大气热力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研究暴雨发生时河南省中北部物理量场... [目的]分析河南省中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河南省气象台站降水量资料,对2010年7月19日出现在河南省中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大气热力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研究暴雨发生时河南省中北部物理量场的特征和天气形势演变。[结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中低层低涡的动力抬升和西南低空急流强盛的水汽输送,造成河南省中北部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物理量诊断结果显示,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正涡度平流中心自西北向东南发展和传播,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维持,为这次区域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有利于低层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中低层露点锋的抬升作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冷暖空气形成对峙,是造成区域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TBB特征分析表明,整个强降水时段河南中北部TBB在-60~-50℃,其移动速度与西南涡移速相当;这条TBB低值带与河南暴雨发生的区域相对应,TBB最低值中心与降水最强中心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暴雨的短期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中北部 区域性暴雨 天气过程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怀山药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新刚 王媛 +1 位作者 韩文生 李秋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446-11448,共3页
根据温县2001 ~2011年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资料和当地土壤类型等数据,采用1∶25万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运用ArcGIS技术将1∶25万等高数据转化成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类研究,采用克里金方法将各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 根据温县2001 ~2011年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资料和当地土壤类型等数据,采用1∶25万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运用ArcGIS技术将1∶25万等高数据转化成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类研究,采用克里金方法将各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各因子的权重,确定焦作怀山药精细化气候区划分级指标.基于ArcGIS软件对焦作市怀山药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进行空间分析,得出焦作全区沿黄河一带的温县、武陟大部分地区及沁阳、孟州的部分地区为怀山药适宜种植区,也是怀山药的主要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气候适宜性 种植区划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农村防雷减灾现状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随贤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0期231-231,共1页
本文结合河南省焦作市农村防雷减灾现状,阐述了农村防雷减灾实践活动,并提出今后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发展思路,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农村 防雷减灾 工作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气候生态环境对四大怀药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跃红 闫小珍 +4 位作者 焦振法 刘新风 李英敏 李伟 任春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在对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等药材的不同地域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对怀药种植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与周边地市及周边省份生产药材的代表气象台站的... 在对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等药材的不同地域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对怀药种植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与周边地市及周边省份生产药材的代表气象台站的气候统计资料、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四大怀药”名贵药材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四大怀药”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最后对怀药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怀药 自然地理 生态环境 气候资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草莓大棚栽培气象条件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辉 彭保宏 +3 位作者 范勇胜 李恒兴 黄克磊 许孟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66-12667,12672,共3页
[目的]人为控制其最佳上市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方法]对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大棚草莓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其品质和产量发生的变化。[结果]经过遮阳处理的大棚,气温低、日照少、光照强度差,因而草莓花芽分化早而快;而未进行遮... [目的]人为控制其最佳上市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方法]对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大棚草莓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其品质和产量发生的变化。[结果]经过遮阳处理的大棚,气温低、日照少、光照强度差,因而草莓花芽分化早而快;而未进行遮阳处理的大棚因其棚内气温高、光照强,较经处理的大棚草莓分化日数平均多6 d。草莓在开花期,应当提前加温、加光处理,并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湿度应适当降低,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大棚草莓在果实膨大期如果环境温度高,则小果多,所以此期应通过通风、棚外喷水等人工调控技术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率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白粉病发病率与棚内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确定了延长草莓果实膨大期,提高大果比例,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大棚栽培 气象条件 最优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区域气象站监测资料图形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克磊 王媛 +3 位作者 杨娜娜 李秋元 赵辉 肖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286-9287,9290,共3页
介绍了Surfer软件绘制等值线的特性,阐述了在Asp.Net环境添加Surfer应用,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值线(面)分析、图形显示及网络共享的方法。并以"沁河流域雨量等值线(面)分析应用"业务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气象资... 介绍了Surfer软件绘制等值线的特性,阐述了在Asp.Net环境添加Surfer应用,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值线(面)分析、图形显示及网络共享的方法。并以"沁河流域雨量等值线(面)分析应用"业务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气象资料等值线图的绘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 区域气象站 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仪器的常见故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金娟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52-152,共1页
自动气象站的仪器很多都是放在室外进行检测的,仪器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仪器受损坏,或出现仪器故障。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气象站仪器包括采集器、风向的传感器等设施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再探讨问题的解决办... 自动气象站的仪器很多都是放在室外进行检测的,仪器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仪器受损坏,或出现仪器故障。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气象站仪器包括采集器、风向的传感器等设施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再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避免或减少今后的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站 仪器 常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如何提高个性化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允莉 赵明 卢学锋 《科技风》 2011年第19期219-219,共1页
当前传统的气象服务已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信息需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如何提高个性化气象服务水平:首先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并及时将用户需求反馈给信息制作部门。其次加强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和研究,找好结合点,提供适销对路... 当前传统的气象服务已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信息需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如何提高个性化气象服务水平:首先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并及时将用户需求反馈给信息制作部门。其次加强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和研究,找好结合点,提供适销对路、技术含量较高的气象服务项目。另外要提高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熟练掌握服务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带动效益增长。最后还要有一套建全的气象科技服务管理体系,气象科技服务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气象服务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平 贾兴 +1 位作者 刘玉平 李俊杰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5期145-145,共1页
自动气象站是为广大人民提供最新的气象动态的、采集和发布的信息精确度都非常高的一个由多种设备共同构成的一个机构。自动气象站是大气探测地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精细化预报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气象要素源。自动气象站由各种... 自动气象站是为广大人民提供最新的气象动态的、采集和发布的信息精确度都非常高的一个由多种设备共同构成的一个机构。自动气象站是大气探测地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精细化预报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气象要素源。自动气象站由各种电子设备并与计算机控制的网络紧密相连,将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得出相关的数据和结论。由于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中特别敏感,容易受到雷电干扰,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因此,自动气象站应该切实做好雷电防护工作,包括防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两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雷电防护 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丽 赵明 苗军伟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24期36-36,共1页
基层气象信息系统是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气象综合观测、预报以及基层气象服务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基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及现状,对基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景进行展望。研究指出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加快... 基层气象信息系统是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气象综合观测、预报以及基层气象服务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基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及现状,对基层气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景进行展望。研究指出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基层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气象网络信息 现状 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副高边缘局地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18
作者 肖杰 黄克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216-10219,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FY-2C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8月13日傍晚到夜里出现在太行山脚下河南焦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中低层切变线、地面冷...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FY-2C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8月13日傍晚到夜里出现在太行山脚下河南焦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中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和暖倒槽是这次局地大暴雨的主要的天气尺度系统;强降水发生前,焦作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能量锋区,且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随着地面冷锋逐渐东南下,焦作触发了强对流天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增强了大气的抽气作用,导致暴雨区上空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从而有利于降水的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卫星云图上3个对流云团合并加强是造成焦作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雷达图上的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对于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西风槽 副热带高压 回波顶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9
作者 李秋元 宋自福 《科技资讯》 2009年第14期214-214,共1页
对2006年7月2~3日发生在焦作市的大暴雨过程进行热力、水汽、动力方面分析表明:低层强辐合、高层辐散层,强烈的上升运动,能量的积累和充沛的水汽输送是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尺度云团合并加强形成MCC是本次大暴雨直接缔造者。
关键词 大暴雨 诊断分析 对流云团 M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汛期首场暴雨漏报原因分析
20
作者 肖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期173-174,共2页
2011年焦作汛期首场区域性暴雨漏报,导致极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主要原因西风槽东移,副高略有南退,700hpa切变线明显南压将雨带南压至焦作。700hpa和850hpa分别一支西南急流,向我市输送大量水汽,利于暴雨产生。(2)通过... 2011年焦作汛期首场区域性暴雨漏报,导致极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主要原因西风槽东移,副高略有南退,700hpa切变线明显南压将雨带南压至焦作。700hpa和850hpa分别一支西南急流,向我市输送大量水汽,利于暴雨产生。(2)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得出ECMWF虽对500hpa环流形势预报较为准确,但对700hpa的风场预报并不是很好。(3)T639的在这次预报中有参考价值。(4)前期的高温高湿为暴雨产生提供较大能量。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增强大气抽气作用,导致暴雨区上空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从而有利降水加强,为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垂直速度场上焦作处于强上升运动区中。(5)雷达回波上“列车效应”使降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焦作出现区域性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列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