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分析
1
作者 邓娜 蒋书艳 谢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0名常规体检者(健康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独立...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0名常规体检者(健康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梗死组吸烟高于健康组(P<0.05),且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低于健康组(P<0.05);2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是否饮酒、合并症、脑血管病史、扩张型心肌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QV7>0.03s、QV8>0.04s、V7Q波与R波的比值(Q/R)>1/3、V8Q/R>1/2、右心室(RV)2=0.04s、ST段弓背或凹面向上或水平下移≥0.05mV、TV_(1)>0.4mV比例高于健康组(P<0.05);2组QV9>0.04s、V9Q/R>1、ST段抬高≥0.1 mV、RV1=0.04s、V1R/S>1、V2R/S>1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QV7>0.03 s、QV8>0.04s、V7Q/R>1/3、V8Q/R>1/2、RV_(2)=0.04s、ST段弓背或凹面向上或水平下移≥0.05mV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右胸及后壁心电图上的特征变化包括Q波增宽、QRS波形态异常、ST段异常和T波异常等,这些变化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评估指标。进一步研究这些心电图特征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右胸 后壁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娜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327-328,3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应用心电图aVR导联对其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70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邻导联伴ST段下移将其分...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应用心电图aVR导联对其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70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邻导联伴ST段下移将其分为ST段下移<1 mm(30例)和ST段下移≥1 mm(40例);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将其分为QRS波<100 ms(33例)和QRS波≥100 ms(37例);根据ST段压低导联数将其分为导联数<6个组(29例)和导联数≥6个(41例)。分析其与冠脉造影结果中的单支、双支、左主干+三支病变的对应关系,评估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及心功能情况。结果心电图aVR导联上QRS波≥100 m、 ST段压低导联数≥6个的双支病变人数少于QRS波<100 ms、导联数<6个,QRS波≥100 ms、ST段下移≥1 mm、 ST段压低导联数≥6个的左主干+三支病变人数多于QRS波<100 ms、ST段下移<1 mm、导联数<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aVR导联上T波倒置深度与冠脉造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aVR可反映NSTEMI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缺血程度,对早期N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AVR导联 冠脉病变程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性A型预激综合征1例
3
作者 刘书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A型预激综合征 交替性 窦性心动过速 QRS时限 心电图诊断 预激波 窦性心律 心电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