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两重”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1
作者 孟繁华 雍路路 王凯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92-93,共2页
“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包括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对于推动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安全是重点领域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标... “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包括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对于推动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安全是重点领域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家重大战略 投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国建设 藏粮于技 一体化推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雍路路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3期30-30,32,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管理,河南省部分区域土壤出现酸化现象,成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的障碍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摸清河南省土壤酸化现状十分必要,可为酸化土壤治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一、土壤酸化现状通过...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管理,河南省部分区域土壤出现酸化现象,成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的障碍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摸清河南省土壤酸化现状十分必要,可为酸化土壤治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一、土壤酸化现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查阅和统计数据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管理 统计数据 土壤酸化 酸化土壤 区域土壤 现状及对策研究 障碍因素 合理的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国强 管泽民 王小琳 《种业导刊》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阐述河南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总结了近几年河南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取得成就,分析了开展这一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质量考核为手段、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的河南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检测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促进全省土壤肥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河南省土壤肥料工作巡礼
4
作者 王志勇 《河南农业》 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
2007年度我省土壤肥料工作在省站新一届班子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成效显着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补贴 农业部 附加工资 肥料企业 河南省 项目执行 项目实施 基本建设项目 在建项目 测配 化验室 定点企业 旱作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河南省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喜枝 常介田 +2 位作者 王立河 郑义 葛树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从单个栽培模式看,青砂土果园,从4月份到10月份,各层土壤水分含量比较高,其他月份则整体下降,20~40cm土层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夹壤淤土大蒜-玉米(西瓜)栽培模式,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段出现在雨季的8月份,最低时段出现在来年的3月份;体砂小两合土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各土层水分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特别在4、5月份和8、9月份,小麦、玉米需水量大,而土壤水分却供应不足;底壤砂土花生(西瓜套玉米)-冬休闲(小麦)栽培模式,各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0~20cm土层墒情不足;夹黏青砂土小麦-胡萝卜(花生)栽培模式,7、8、9月份各土层水分充足。4-5月份各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亏缺时,均应加强水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变化规律 监测方法 灌溉条件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河南省耕地土壤有机碳的三维变化与关键因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彦锋 李怡欣 +4 位作者 马盼盼 陈杰 李元元 杨琼 程道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9-1420,共12页
详细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时空变化信息是评估土壤固碳能力的基础。但多数研究聚焦耕层SOC,对深层SOC变化的敏感区域、深度区间和关键因素理解不足。基于1982和2010两期土壤调查数据,以分位数随机森林构建环境协变量与... 详细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时空变化信息是评估土壤固碳能力的基础。但多数研究聚焦耕层SOC,对深层SOC变化的敏感区域、深度区间和关键因素理解不足。基于1982和2010两期土壤调查数据,以分位数随机森林构建环境协变量与SOC关系模型,研究了1982—2010河南耕地土壤0~15 cm、15~30 cm、30~60 cm和60~100 cm的SOC变化。研究表明0~15 cm土层SOC增长主要发生在平原和盆地,增幅为2~4 g·kg^(–1);15~30 cm土层SOC增长主要发生在沿黄河潮土区和褐土、水稻土的零星地区,增幅为0~2 g·kg^(–1);30 cm以下土层SOC变化的概率较低;总体上,生物气候因素对SOC变化的影响较土壤质地和pH更大。28年间1 m土体SOC储量增长7.04%、年均增长率为2.43‰;随着SOC增加和全球变暖,下阶段SOC增速较难实现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the 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21)倡导的4‰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三维 时空变化 分位数随机森林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预测①——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韩杏杏 陈杰 +2 位作者 王海洋 巫振富 程道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掌握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对土壤肥力定向培养和农业生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辉县市5 92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斑中心点为基础数据,并分别按8∶2、7∶3、6∶4的比例随机划分... 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掌握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对土壤肥力定向培养和农业生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辉县市5 92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斑中心点为基础数据,并分别按8∶2、7∶3、6∶4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以土壤类型作为辅助定性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模拟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自然环境变量(坡向、曲率、坡度、高程、土壤质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社会经济因子(排水能力、灌溉状况)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当训练集与检验集中样点数量的比例为8∶2时,对应的随机森林模型总体上预测精度较高;②选用80%基础数据作为训练集时,预测得到的地图与已有图件相比,相关性达到0.859;③当用303个实地数据验证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595。通过对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发现土壤质地是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重要影响因子。因此,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输入变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预测图件与实际情况相符,但对有机质含量精细的差异不能很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土壤有机质 耕地预测制图 辉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冀建华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期55-56,共2页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河南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相向发展,聚焦关键技术、补齐生产短板、...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河南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相向发展,聚焦关键技术、补齐生产短板、强化技术支撑,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断提高玉米、大豆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中央一号文件 强化技术 产能提升 黄淮海 西南地区 研究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耕地土壤肥力监测报告 被引量:14
9
作者 慕兰 郑义 +1 位作者 申眺 葛树春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2,共6页
根据1998~2004年连续7年对河南省45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及对645个土壤样品12个项目的分析化验,已初步掌握了河南省近年主要耕地类型的肥力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6年)时相比,高、中地力为主的耕地土壤各养... 根据1998~2004年连续7年对河南省45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及对645个土壤样品12个项目的分析化验,已初步掌握了河南省近年主要耕地类型的肥力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6年)时相比,高、中地力为主的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除速效钾下降明显外,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有效微量元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速效磷提高最快。土壤速效钾7年平均值119.96 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18.94 mg/kg,平均每年以1.05 mg/kg的速度下降,但近年来下降趋势变缓;养分平衡中氮素(N)平均盈余39.5 kg/hm2,磷素(P2O5)盈余30.9 kg/hm2,钾素(K2O)亏缺150.0 kg/hm2;全省施肥水平较高,每公顷总施肥量折纯养分647.96 kg,但有机无机比仍不合理,化肥氮、磷、钾投入比例1∶0.42∶0.17,氮肥充足,部分地区用量偏高,磷肥基本合理,钾肥不足;主要农作物小麦产量略有上升,其它主要秋收作物产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土壤监测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五大灌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施肥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慕兰 慕琦 +2 位作者 郑义 申眺 葛树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2期104-106,共3页
根据2006年对河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区4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及土壤样品的分析化验,已初步掌握了项目区五大灌区主要耕地类型的肥力现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 根据2006年对河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区4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及土壤样品的分析化验,已初步掌握了项目区五大灌区主要耕地类型的肥力现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缓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铜、铁、锰、硼一般可满足作物高产需求;有效锌地域间变幅大,33.3%的监测点含量在1.00mg/kg以下,土壤缺锌明显;有效钼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低,42.1%的田块在100mg/kg以下。尽管配方肥在各灌区已大面积推广使用,化肥施用结构也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合理,氮肥、磷肥施用基本适中,钾肥施用还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监测 施肥对策 河南省五大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数字土壤”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慕兰 慕琦 《河南科技》 2007年第12期28-29,共2页
随着计算机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土壤”也应运而生。所谓“数字土壤”,就是将土壤及其相关的地理海量数据,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三维空间模拟重现地球表面的土壤圈层,它利用了先进的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 随着计算机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土壤”也应运而生。所谓“数字土壤”,就是将土壤及其相关的地理海量数据,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三维空间模拟重现地球表面的土壤圈层,它利用了先进的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将土壤资源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和应用,是土壤学融合到现代地学和信息科学中的必然趋势,是耕地地力评价、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农业区划等工作的直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土壤 应用 河南省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高新技术 海量数据 地球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与酸化土壤治理途径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笑梅 闫军营 +1 位作者 程道全 袁天佑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91-94,共4页
土壤酸化在北方已开始成为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笔者通过田间土壤样品分析汇总,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借助田间调查、试验示范,研究推广了酸化土壤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作为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土壤酸化已初现端倪。增施... 土壤酸化在北方已开始成为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笔者通过田间土壤样品分析汇总,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借助田间调查、试验示范,研究推广了酸化土壤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作为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土壤酸化已初现端倪。增施碱性土壤调理剂、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严重酸化土壤当季作物增产幅度达120%以上。同时,结合河南省农业资源状况与存在问题,初步总结出建立包括土壤pH值为指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合理利用畜禽粪便、深翻土地加厚耕层等调节土壤酸度、遏制土壤酸化的可行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酸碱度 酸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易玉林 《河南科学》 2012年第7期882-886,共5页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全省95个县40多万个土壤样品分析表明:全省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平均为15.98和0.96 g/kg,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平均分别为17.37,121.91,676.41 mg/kg,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水溶性硼平均...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全省95个县40多万个土壤样品分析表明:全省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平均为15.98和0.96 g/kg,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平均分别为17.37,121.91,676.41 mg/kg,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水溶性硼平均含量分别为11.23,16.47,1.49,1.38,0.64 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全省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水溶性硼含量分别增加30.98%,20%,194.36%,22.89%,107.74%,65.13%;土壤速效钾、有效锰、有效铁含量分别减少8.13%,3.37%,29.37%.从养分分级来看,全省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含量较低的样本占测试样本的比例分别为9.77%,2.98%,30.87%,40.18%,43.32%,11.56%,12.46%,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壤养分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壤有效硼的含量与硼肥的合理施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长训 朱喜梅 +2 位作者 孙笑梅 徐俊恒 王传儒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25-27,共3页
河南省土壤有效硼的含量与硼肥的合理施用郑长训朱喜梅孙笑梅徐俊恒(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450002)王传儒(郸城县农业局硼能促进植物体内光合产物糖的运输,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的形成,对植物根尖茎端分生组织及其生殖过程有... 河南省土壤有效硼的含量与硼肥的合理施用郑长训朱喜梅孙笑梅徐俊恒(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450002)王传儒(郸城县农业局硼能促进植物体内光合产物糖的运输,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的形成,对植物根尖茎端分生组织及其生殖过程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大量元素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硼肥 小麦 棉花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做好河南省肥料管理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国强 张桂兰 马林 《种业导刊》 2011年第3期9-10,12,共3页
为进一步做好河南省肥料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在对河南省肥料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尽快出台《肥料管理条例》、尽快修订有机肥料技术标准、规范肥料登记管理工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肥料 管理 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潮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国峰 黄达 +2 位作者 赵冬丽 王立强 程志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7期101-105,共5页
河南省为粮食主产区,潮土分布区域广、面积大,潮土区土壤肥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基于2018年耕地质量调查,选择柘城县、滑县、睢县3个典型行政县域为研究区域,对潮土区土壤肥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 河南省为粮食主产区,潮土分布区域广、面积大,潮土区土壤肥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基于2018年耕地质量调查,选择柘城县、滑县、睢县3个典型行政县域为研究区域,对潮土区土壤肥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8.2、17.4 g/kg、1.11 g/kg、21.1 mg/kg、141 mg/kg。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土壤养分含量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为>23.6、18.1~23.6、12.2~18.1、<12.2 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8.0%、37.1%、41.3%、13.6%;土壤全氮含量分级为>1.35、1.09~1.35、0.85~1.09、<0.85 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样本量分别为18.4%、30.7%、35.7%、15.2%。土壤有效磷含量分级为>61.9、36.1~61.9、18.3~36.1、<18.3 m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7%、8.8%、32.0%、56.5%。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为>256、171~256、110~171、<110 m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18.9%、38.4%、3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是影响潮土区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潮土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肥料监管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4年第4期5-6,共2页
分析了河南省肥料监管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从加强监督抽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几方面提出监管工作重点。
关键词 河南省 肥料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灿华 孙笑梅 +1 位作者 袁天佑 闫军营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2期17-17,共1页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管理,河南省部分区域土壤出现大...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管理,河南省部分区域土壤出现大面积酸化,且酸化程度日渐加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子,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本文通过探究目前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和酸性土壤分布,为科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全省土壤酸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发展 人类生态环境 土壤酸碱度 耕作管理 障碍因子 酸性土壤 土壤酸化 区域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问题初探
19
作者 李想 刘戈 王凯 《河南农业》 2024年第9期26-27,共2页
水是粮食生产的命脉,也是最短缺的农业重要资源之一。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属于典型的贫水区。近年,“人多、地少、缺水”的形势日趋严峻,不断增长的粮食产量成为最大的刚性需求,农业水资源不足成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水是粮食生产的命脉,也是最短缺的农业重要资源之一。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属于典型的贫水区。近年,“人多、地少、缺水”的形势日趋严峻,不断增长的粮食产量成为最大的刚性需求,农业水资源不足成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两者之间的突出矛盾,不仅威胁全省粮食安全,而且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需求 粮食产量 粮食安全 农业大省 刚性约束 水资源利用 现代农业发展 贫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肥水技术支撑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路径研究
20
作者 段朝军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7期22-23,共2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有基础、有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大省 粮食生产大省 粮食单产 提升路径 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增产 安全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