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挂线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玉亭 武九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切开挂线)术后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19-09间在范县中医院和濮阳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及(或)随访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切开... 目的 探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切开挂线)术后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19-09间在范县中医院和濮阳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及(或)随访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切开挂线联合中药熏洗组(联合组)和单纯切开挂线组(切开挂线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随访12个月期间的创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末次随访,评价2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 术后10-12个月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切开挂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联合组患者的肛门功能优于切开挂线组,复发率低于切开挂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创口愈合快、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效果肯定,复发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手术 中药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剥内扎术联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玉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中医医院2021-09—2023-06行外剥内扎术的6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高锰酸钾液坐浴,观察组联合加减...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中医医院2021-09—2023-06行外剥内扎术的6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高锰酸钾液坐浴,观察组联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术后第1、3、5、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4级评分法评价肛缘水肿程度。统计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和肛缘水肿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5天、7天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肛缘水肿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术后联合加减苦参汤熏洗,能够减轻肛缘疼痛及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加减苦参汤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燥湿散联合光子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疗效的临床护理与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雪峰 《光明中医》 2015年第9期2004-2005,共2页
目的总结苦参燥湿散联合光子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濮阳市中医院肠科住院手术患者共1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 目的总结苦参燥湿散联合光子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濮阳市中医院肠科住院手术患者共1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燥湿散联合光子治疗仪,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水肿减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燥湿散联合光子治疗仪对于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术后 苦参燥湿散 光子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保华 魏旭凤 张作栋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7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法,观察组采用虚挂线多切口引... 目的比较分析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法,观察组采用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分泌物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与对照组(90.24%,37/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VAS评分、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低于对照组(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42)。结论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均效果确切,但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并可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创口愈合和患者恢复进程,且复发率低,可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脓肿 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 传统挂线法 Wexner评分 恢复情况 复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