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油田分层测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景 朱辉 +3 位作者 沈威 李娅琪 何龙 焦明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为满足开发后期调整需要,充分认识中低渗透层压力保持水平,从2007年河南油田开始研究应用分层测压技术。通过近几年不断的技术完善,目前,河南油田已经形成了基本覆盖大多数油水井的分层测压工艺和配套解释方法,分层压力资料在实际应用... 为满足开发后期调整需要,充分认识中低渗透层压力保持水平,从2007年河南油田开始研究应用分层测压技术。通过近几年不断的技术完善,目前,河南油田已经形成了基本覆盖大多数油水井的分层测压工艺和配套解释方法,分层压力资料在实际应用上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总结了河南油田在分层测压技术应用上取得的成功经验,着重在测压井网部署、测压工艺、测压资料解释及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测压 试井解释 措施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安棚区块压裂技术研究
2
作者 杨帅 沈亮 +2 位作者 李梦楠 许连洁 常李博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9期138-138,共1页
安棚油田储层存在微裂缝发育、粘土矿物组成复杂等地质因素,通过优化排量、加砂工艺、施工规模方式解决该地区加砂困难的问题。优选出压裂液稠化剂、添加剂,细化不同温度下压裂液破胶剂百分比,提高了压裂施工成功率而且保证压后效果。
关键词 低孔低渗 压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驱注入工艺管柱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3
作者 童星 李军 +2 位作者 李娅琪 汤程辉 董军锋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泡沫复合驱在注入过程中,由于其组成成分的性质及注入方式的影响,存在着气液交替困难、管柱承受交变载荷较大、井内高压流体易倒流至地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泡沫驱注入工艺管柱研究,配套了双锚定封隔器、环空单流阀、防返吐单... 泡沫复合驱在注入过程中,由于其组成成分的性质及注入方式的影响,存在着气液交替困难、管柱承受交变载荷较大、井内高压流体易倒流至地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泡沫驱注入工艺管柱研究,配套了双锚定封隔器、环空单流阀、防返吐单流阀等注入工具,研制出了能够承受交变载荷、可防返吐、可顶替的泡沫驱注入管柱,经室内试验和现场验证,达到了设计的技术指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注入管柱 交变载荷 防返吐 可顶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下平1井设计与施工
4
作者 靳义磊 郑延斌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34期186-187,共2页
介绍了河南油田东部第一口水平井的设计与施工情况,提出了一套适合中浅层水平井施工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钻井液技术,为今后在东部地区开展该类水平井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钻井设计 水平井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浪油田污水回注井解堵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建国 唐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5期124-126,共3页
宝浪油田储层为致密型砂砾岩,物性差,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随着油田的开发,采取注水开采的方式,及时为地层补充能量。回注污水水质是直接影响着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回注污水对储层污染堵塞原因着手,分析可能存... 宝浪油田储层为致密型砂砾岩,物性差,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随着油田的开发,采取注水开采的方式,及时为地层补充能量。回注污水水质是直接影响着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回注污水对储层污染堵塞原因着手,分析可能存在的伤害,通过一系列室内实验评价,研制出配伍性良好的解堵剂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该解堵剂能有效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堵塞,改造作用明显、表面张力低、铁离子稳定能力强,满足了宝浪油田解堵增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注 储层污染 解堵增注 实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中的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卢玉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12期00427-00428,共2页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石油资源的应用更加广泛,社会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增加,带动石油采油行业不断扩大发展。为满足的行业发展对石油需求,应采用科学的石油开采技术,深入到石油开采中,分析开采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石油资源的应用更加广泛,社会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增加,带动石油采油行业不断扩大发展。为满足的行业发展对石油需求,应采用科学的石油开采技术,深入到石油开采中,分析开采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开采技术效率,实现低成本、高回报的油田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采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25-1油田沙二段储层氮气、水交替注入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继龙 翁大丽 +3 位作者 苗钰琦 陈平 宋志学 李娟 《应用科技》 CAS 2015年第2期58-60,74,共4页
BZ25-1油田沙二段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水驱采收率偏低。通过分析气水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在物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N2水交替注入实现BZ25-1油田沙二段储层的挖潜控水。实验结果表明,N2水交替注... BZ25-1油田沙二段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水驱采收率偏低。通过分析气水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在物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N2水交替注入实现BZ25-1油田沙二段储层的挖潜控水。实验结果表明,N2水交替注入采收率较单纯水驱采收率提高3.63%。受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影响,注入水主要进入高渗透层驱油,并很快从高渗透层突破且含水上升快。注N2综合采收率较水驱略低,主要是N2从高渗透层突破后,降低了低渗透层的驱油效率。N2水交替驱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流度比,降低渗透率非均质性带来的影响,增加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驱替实验 水气交替 低渗油藏 BZ25—1油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同井采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杰 史敬华 +1 位作者 李元如 闵章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90,97,共3页
针对小断块油藏开采存在的建站注水不经济、注采井网不完善、采收率低等问题,研究应用了同井采注水工艺技术,形成了采上注下的工艺方案,并在南阳新庄油田B167断块配套实施了新的注水工艺。应用情况表明,该区块3口停产井得到重新利用,区... 针对小断块油藏开采存在的建站注水不经济、注采井网不完善、采收率低等问题,研究应用了同井采注水工艺技术,形成了采上注下的工艺方案,并在南阳新庄油田B167断块配套实施了新的注水工艺。应用情况表明,该区块3口停产井得到重新利用,区块日产油量由4.7t提高到13.4t,升幅达到185%,对应油井液面平均提升156.6m,区块含水质量分数下降17.4%,改善了自然产能低的生产状况。该工艺技术为小断块油藏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注水开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油藏 同井采注水 采上注下 电潜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店油田地层水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建国 邱建君 +2 位作者 刘魁威 陈新安 孙中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5,48,共4页
张店油田地层亏空严重,储层水敏性强,同时岩性破碎,提出用地层水配制钻井液,以期通过提高钻井液与储层的配伍性来达到保护油层的效果。但张店油田地层水矿化度为7707~20331 mg/L,不利于基浆的配制和钻井液的胶体稳定性。通过室内实验,... 张店油田地层亏空严重,储层水敏性强,同时岩性破碎,提出用地层水配制钻井液,以期通过提高钻井液与储层的配伍性来达到保护油层的效果。但张店油田地层水矿化度为7707~20331 mg/L,不利于基浆的配制和钻井液的胶体稳定性。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张店油田地层水钻井液体系,并进行了5口井的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地层水钻井液体系能满足钻井工艺要求,抑制地层遣浆效果好,井径规则,起下钻无遇阻遇卡现象,并满足了油层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盐水钻井液 钻井液配方 防止地层损害 张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膜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会强 李飞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4期13-13,26,共2页
分子膜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低的表面能及良好化学惰性、热、力学稳定性、膜与底材结合牢固及无毒无污染等特点,随科技发展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应用有分子膜驱油、油藏注入井增注以及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此... 分子膜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低的表面能及良好化学惰性、热、力学稳定性、膜与底材结合牢固及无毒无污染等特点,随科技发展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应用有分子膜驱油、油藏注入井增注以及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此外在油气储运工作中抑制油气挥发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驱油 增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文玉 朱辉 +3 位作者 王小勇 卢玉灵 张景辉 张彪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86-87,共2页
针对目前河南油田钢丝偏心投捞分层测试中,存在多个小卡距层及分层段数超过4段以上多级多段难以细分注水等问题,开展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配套电磁式同心测调仪、井下可调配水器等仪器和工具,将配水器间距由5~6m缩... 针对目前河南油田钢丝偏心投捞分层测试中,存在多个小卡距层及分层段数超过4段以上多级多段难以细分注水等问题,开展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配套电磁式同心测调仪、井下可调配水器等仪器和工具,将配水器间距由5~6m缩小到3.5m,实现多个小卡距层细分注水,拓宽了注水井分层测试的应用范围。将5层分注井由投捞测试4天缩短为1~2天,提高了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测调一体化 可调配水器 电磁式同心测调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低渗透储层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吴小平 陶良军 +3 位作者 张雪莲 李伟 张仁俊 余芳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0,共3页
针对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低孔、低渗储层,存在层间收缩缝、砾间缝等多种天然裂缝,具有明显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结合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对压裂工艺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配套,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压裂易早期砂堵的问题。5井... 针对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低孔、低渗储层,存在层间收缩缝、砾间缝等多种天然裂缝,具有明显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结合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对压裂工艺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配套,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压裂易早期砂堵的问题。5井次压后获得高产油流或工业油流,为梨树凹区块储量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双重介质 低孔低渗 早期砂堵 天然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304区块水平井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邱建君 刘霞 +3 位作者 孙中伟 陈新安 向秀珍 张玲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88,118,共3页
由于泌304区块地层结构成熟度低,岩性较疏松,钻井过程中出现场井壁不稳定、漏失和油气层损害严重等问题,结合该区块两口水井钻遇储层特点和钻井工艺要求开展了水平井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FST-Ⅱ主处理剂复配形成的混油... 由于泌304区块地层结构成熟度低,岩性较疏松,钻井过程中出现场井壁不稳定、漏失和油气层损害严重等问题,结合该区块两口水井钻遇储层特点和钻井工艺要求开展了水平井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FST-Ⅱ主处理剂复配形成的混油防塌非渗透钻井完井液体系流变性、润滑性好,封堵承压能力强(形成膜可承压16~26 MPa),渗透率恢复值高(92%~93.33%)。应用效果表明,两口未出现井下复杂故障,井壁稳定,钻井施工顺利,油层保护效果好,安平1井初始日产油30.9 t,安平2井初始日产油25.7 t,达到了水平井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渗透钻井液 地层承压能力 封堵 油层保护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棚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酸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谢军德 刘国生 +3 位作者 许惠林 张玉英 安军辉 武玉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11期34-35,共2页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成功,日注水量由...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成功,日注水量由酸化前泵压26 MPa地层不吸水上升到酸化后25 MPa下的70 m^3左右,达到了配注要求,目前继续有效。现场施工的成功对安棚油田注水井下步酸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应用 安棚油田 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 酸化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棚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酸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许惠林 谢军德 《试采技术》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了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了成功,日...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了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了成功,日注水量由酸化前泵压26MPa下地层不吸水上升到酸化后25MPa下的70m^3/d左右,达到了配注要求,目前继续有效。现场施工的成功对安棚油田注水井下步酸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棚油田 特低孔特低渗 油气藏 酸化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膜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研究应用
16
作者 周会强 李飞鹏 《魅力中国》 2011年第2期84-84,共1页
分子膜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低的表面能及良好化学惰性、热、力学稳定性、膜与底材结合牢固及无毒无污染等特点,随科技发展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应用有分子膜驱油、油藏注入井增注以及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 分子膜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低的表面能及良好化学惰性、热、力学稳定性、膜与底材结合牢固及无毒无污染等特点,随科技发展在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应用有分子膜驱油、油藏注入井增注以及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此外在油气储运工作中抑制油气挥发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驱油 增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方案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的重要性——以某循环注气地面建设工程谈开去
17
作者 张军 《石油知识》 2012年第3期34-34,共1页
某新建注气站凝析油管线去宝浪4号计量站管线1100m,新建气液分离器3台、撬装式压缩机一套、水套加热炉一台,配套建设相应的油气阀组和各种工艺管道等。该循环注气地面建设工程土建部分包括:新建注气站一座,内含值班室,休息室、配... 某新建注气站凝析油管线去宝浪4号计量站管线1100m,新建气液分离器3台、撬装式压缩机一套、水套加热炉一台,配套建设相应的油气阀组和各种工艺管道等。该循环注气地面建设工程土建部分包括:新建注气站一座,内含值班室,休息室、配电室、压缩机房、空压机房一座,新建分离器基础3座,压缩机基础一座及污油池一座。做好该工程的土建施工方案与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这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建设工程 循环注气 施工技术 科学合理 设计 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房 水套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水质悬浮固体含量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晓静 禹越海 +4 位作者 张凤彩 王小勇 钟少华 韩志红 张春萍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12期52-54,58,共4页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注入水水质检测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采油厂二三级检测单位原来一直采用目视比色法,近几年各二级检测机构逐步配套完善了重量法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满足了检测的需求,但在实际开展悬浮固体含...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注入水水质检测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采油厂二三级检测单位原来一直采用目视比色法,近几年各二级检测机构逐步配套完善了重量法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满足了检测的需求,但在实际开展悬浮固体含量的检测过程中,由于一、二级水质检测机构所采用的设备、滤膜及检测人员对标准中规定方法的理解不同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较大。围绕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开展比对实验,通过细化检测方法、运用滤膜系统误差消除法,有效地解决了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水质 悬浮固体含量 重量法 目视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快钻井技术在安棚高含碱油田的应用
19
作者 黄春燕 张庆良 +4 位作者 蒋建宁 吴义发 赵玉鹏 卫东 何亚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安棚高含碱油田地质构造和油气藏类型复杂、岩石可钻性差以及高含碱地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的影响严重,致使该地区钻井速度低、井下复杂情况多以及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差,为此开展了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地层自然造斜规律应用、地层可... 安棚高含碱油田地质构造和油气藏类型复杂、岩石可钻性差以及高含碱地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的影响严重,致使该地区钻井速度低、井下复杂情况多以及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差,为此开展了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地层自然造斜规律应用、地层可钻性评价与钻头优选、钻井参数和水力参数优选、抗碱钻井液体系研究及抗碱固井技术研究等5项配套技术。经现场应用表明,综合配套技术可提高机械钻速70.98%,缩短建井周期65.21%,井下复杂及事故时效减少78.80%,固井质量合格率提高124.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棚油田 优质快速 钻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查干锡14区块预应力固井技术应用研究
20
作者 陈平 王卓 +3 位作者 张海雄 张晓峰 仝继昌 肖武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72-74,共3页
预应力固井就是给套管施加一定强度的拉应力,使套管在此状态下被水泥凝结,当温度升高时,就可抵消一部分套管受热产生的压应力,从而提高套管的耐温极限。预应力固井技术是国内外稠油开采普遍采用的技术。由于注蒸汽热采,随着温度变化,套... 预应力固井就是给套管施加一定强度的拉应力,使套管在此状态下被水泥凝结,当温度升高时,就可抵消一部分套管受热产生的压应力,从而提高套管的耐温极限。预应力固井技术是国内外稠油开采普遍采用的技术。由于注蒸汽热采,随着温度变化,套管内的应力亦在不断变化,致使本体与螺纹联结受到破坏。在中原内蒙油田稠油热采条件下,油层套管所受热应力都在540MPa以上,所施加的预应力就是要部分抵消注蒸汽后套管所产生的巨大热应力(压应力),保持套管处于弹性受力范围内,而不发生塑性变形而损坏,从而延长油井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采 预应力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