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白伟利 李海洋 秦伟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取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仅行针刺,不加用神经妥乐平。两组其他基...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取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仅行针刺,不加用神经妥乐平。两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疗程4周。用彩超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治疗组分别为(46.0±19.8)、(390.0±99.7)ml,对照组分别为(106.0±42.5)、(339.0±90.3)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可有效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穴位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园园 郑东焕 朱莎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73-676,716,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117例aSAH患者作为aSAH组,收集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117例aSAH患者作为aSAH组,收集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法对患者aSAH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纳入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aSAH组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unt-Hess分级法将患者分为Ⅰ~Ⅱ级62例,Ⅲ级34例,Ⅳ级21例。Ⅳ级aSAH患者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级和Ⅰ~Ⅱ级患者,Ⅲ级患者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MIAT预测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73~0.923),截断值为2.42,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IAT表达水平、Hunt-Hess分级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ncRNA MIAT表达水平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用于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 HUNT-HESS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脑宁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岭 闫国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保脑宁 阿米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优泰治疗器质性脑病继发情绪低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永顺 李玉岭 +6 位作者 闫国庆 任会菊 王常有 张丽丽 乔洪潮 孟玉霞 张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患者单纯心理治疗、配合路优泰、阿米替林、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组、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患者单纯心理治疗、配合路优泰、阿米替林、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组、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治疗组与另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疗效肯定,与三环类、5-羟色胺(5-HT)类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较其他两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优泰 脑器质性疾病 情绪低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孟玉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33例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病毒性脑膜炎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33例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病毒性脑膜炎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现2例发热、1例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出现5例发热、6例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7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满意度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针对性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蕙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1期18-19,共2页
目的对比有无脑微出血2组的临床生化和脑白质疏松患病率,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6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头颅磁共振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22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脑白质疏... 目的对比有无脑微出血2组的临床生化和脑白质疏松患病率,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6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头颅磁共振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22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脑白质疏松患病率。结果脑微出血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微出血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微出血和脑白质疏松具有显著相关性,保持血脂正常对脑微出血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白质疏松 纤维蛋白原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型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6
7
作者 白伟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羟乙基淀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应用NIHSS评分和治疗14d后应用mRS评分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进展加重率为47.4%,治疗组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对照组治疗7d和14d后分别为14.9±4.6和10.6±2.8,治疗组分别为9.3±2.2和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d后mRS评分,对照组为2.4±0.4分,治疗组为1.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LSA-BAD型梗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豆纹动脉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LSA-BAD型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行为障碍及记忆衰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老年痴呆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行为障碍及记忆衰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4-10收治的8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老年痴呆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行为障碍及记忆衰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4-10收治的8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45/47),高于对照组的78.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2.4±5.6)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7/48),低于对照组27.6%(1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行为障碍及记忆力衰退症状,效果更佳,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微,安全可靠,依从性好、服用方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老年痴呆 行为障碍 记忆衰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1基因表达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燕 张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MRP1基因表达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癫痫患者,其中药物敏感患者50例,癫痫耐药患者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RP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耐药性癫痫组MRP1基因mRNA表达量... 目的研究MRP1基因表达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癫痫患者,其中药物敏感患者50例,癫痫耐药患者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RP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耐药性癫痫组MRP1基因mRNA表达量(9.52±1.38)高于药物敏感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RP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诊断耐药性癫痫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耐药性 MRP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玉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0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老年痴呆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个性化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单纯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单纯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74.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血栓通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癫的各种给药方式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TMP)治疗癫的不同给药方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64例癫患者按不同初始剂量及增量速度分为A(18例)、B(22例)、C(24例)3组。A组:初始托吡酯剂量25mg/d,每周加25mg,直至200mg/d;B组:初始TP... 目的观察托吡酯(TMP)治疗癫的不同给药方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64例癫患者按不同初始剂量及增量速度分为A(18例)、B(22例)、C(24例)3组。A组:初始托吡酯剂量25mg/d,每周加25mg,直至200mg/d;B组:初始TPM剂量50mg/d,每周加25mg,直至200mg/d;C组:初始TPM剂量50mg/d,每3d加25mg,直至200mg/d。一日剂量分2次给药,逐渐加量。结果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初始剂量及增量速度有关,临床上用药要考虑此因素。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 托吡酯 给药方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 《海峡药学》 2019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时期)收治以精神分裂症失眠障碍为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时期)收治以精神分裂症失眠障碍为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辅助右佐匹克隆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入组患者PSQI、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和PSQI评分各项与TES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并获得较低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辅助治疗 精神分裂症 睡眠障碍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燕 郭学义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精神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科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60例增加舍曲林治疗。1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精神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科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60例增加舍曲林治疗。1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1.18±0.11)g/L、IgG(14.05±1.20)g/L、IgM(1.53±0.17)g/L、CD3(55.26±3.25)%、CD4(40.21±2.35)%及CD8(30.26±3.01)%水平较对照组(1.13±0.16)g/L、(13.21±1.08)g/L、(1.46±0.18)g/L、(53.69±4.95)%、(38.18±2.08)%、(28.67±3.42)%高,CD4/CD8(1.32±0.10)水平较对照组(1.37±0.14)低(P<0.05);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中阴性症状(8.29±1.52)分、阳性症状(16.35±3.29)分、精神病理(28.12±3.26)分较对照组(10.24±2.01)分、(18.29±2.83)分、(32.69±2.98)分低(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可减轻高龄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进而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丙戊酸钠 癫痫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MMP-9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学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MMP-9的影响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MMP-9的影响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ng-Ⅱ、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和动态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蕙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和动态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45例腔隙性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脑微出血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监测2组间动态血压值。结果脑微出血组24h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小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腔隙性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和动态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45例腔隙性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脑微出血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监测2组间动态血压值。结果脑微出血组24h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小于对照组(P<0.01),24h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脑微出血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动态血压 腔隙性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学义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189-190,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伴有肺部感染(感染组),40例患者未感染(非感染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感染组...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伴有肺部感染(感染组),40例患者未感染(非感染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年龄、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卒中病史等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好转、治愈率(37.5%)明显低于非感染组(67.5%),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侵入性操作、卒中类型、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意识障碍等都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肺部感染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一定要尽可能控制肺部感染,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优泰治疗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闫国庆 李玉岭 +1 位作者 任会菊 齐晓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结果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有着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且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路优泰抗抑郁作用肯定,能改善脑器质性疾... 目的观察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结果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抑郁有着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且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路优泰抗抑郁作用肯定,能改善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致残率和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优泰 脑器质性疾病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孟玉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2期243-244,共2页
目的总结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46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总结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46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2.6%)(P<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为患者提供生命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呼吸衰竭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血管成像对纯运动性轻偏瘫的鉴别价值
20
作者 白伟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血管成像(MRA)对临床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PMH)患者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PMH患者136例,入院后均行头颅MRI-DWI+MRA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特征,将其分为分水岭脑梗死(CWI)、分支血管动...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血管成像(MRA)对临床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PMH)患者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PMH患者136例,入院后均行头颅MRI-DWI+MRA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特征,将其分为分水岭脑梗死(CWI)、分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AD)、腔隙性梗死(LI)3组,分别于入院当日、第7天行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治疗7d后,3组间两两比较,CWI组、LI组与BA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WI组与LI组间无差异(P>0.05),提示BAD组进展加重。治疗前后自身比较,BA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症状进展加重。结论头颅DWI+MRA可对不同PMH患者的发病机制有效鉴别,BAD组更容易发展成为进展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运动性轻偏瘫 分水岭脑梗死 分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腔隙性梗死 DWI+M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