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热红外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文 曾雪婷 +3 位作者 李涛 刘刚 丁向东 米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7-274,共8页
针对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基于热红外技术的生猪体温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检测方法。改进YOLO v7算法在Head层引入VoV-GSCSP结构,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度;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ontent-aware reas... 针对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基于热红外技术的生猪体温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检测方法。改进YOLO v7算法在Head层引入VoV-GSCSP结构,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度;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 CARAFE)替换模型原始上采样算子,提高特征图放大后的品质,强化生猪头部区域有效特征;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Receptive field enhancement module, RFE),增强特征金字塔对生猪头部特征的提取能力。本文改进YOLO v7算法对于生猪头部的检测精确率为87.9%,召回率为92.5%,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4.7%。与原始YOLO v7相比,精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7.0个百分点,mAP提高3.6个百分点。该方法首先自动检测生猪头部区域,再利用头部最大温度与耳根温度的高相关性,最终自动获取生猪体温。温度提取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16℃,检测速度为222 f/s,实现了生猪群体体温的实时精准检测。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定位生猪群体的头部区域,满足生猪群体体温测定的高效和高精度要求,为群养生猪体温自动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群体 体温检测 深度学习 改进YOLO v7 热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跨模态特征融合模型的群养生猪体质量测定
2
作者 何威 米阳 +2 位作者 刘刚 丁向东 李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5-282,329,共9页
针对生猪体质量准确测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跨模态特征融合模型(Cross-modality feature fusion ResNet, CFF-ResNet),充分利用可见光图像的纹理轮廓信息与深度图像的空间结构信息的互补性,实现了群养环境中无接触的生猪体质量智能测定。首... 针对生猪体质量准确测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跨模态特征融合模型(Cross-modality feature fusion ResNet, CFF-ResNet),充分利用可见光图像的纹理轮廓信息与深度图像的空间结构信息的互补性,实现了群养环境中无接触的生猪体质量智能测定。首先,采集并配准俯视猪圈的可见光与深度图像,并通过EdgeFlow算法对每一只目标生猪个体进行由粗到细的像素级分割。然后,基于ResNet50网络构建双流架构模型,通过内部插入门控形成双向连接,有效地结合可见光流和深度流的特征,实现跨模态特征融合。最后,双流分别回归出生猪体质量预估值,通过均值合并得到最终的体质量测定值。在试验中,以某种公猪场群养生猪为数据采集对象,构建了拥有9 842对配准可见光和深度图像的数据集,包括6 909对训练数据和2 933对测试数据。本研究所提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019 kg,平均准确率为96.132%。与基于可见光和基于深度的单模态基准模型相比,该模型体质量测定精度更高,其在平均绝对误差上分别减少18.095%和12.569%。同时,该模型体质量测定精度优于其他现有生猪体质量测定方法:常规图像处理模型、改进EfficientNetV2模型、改进DenseNet201模型和BotNet+DBRB+PFC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上分别减少46.272%、14.403%、8.847%和11.414%。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模型能够有效学习跨模态的特征,满足了生猪体质量测定的高精度要求,为群养环境中生猪体质量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养生猪 体质量测定 双流网络 特征融合 跨模态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建国 饶丹 +6 位作者 覃燕灵 王艳午 张宁 易本驰 黄立 刘纪成 邓凯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为δ冠状病毒成员,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感染猪的冠状病毒,临床特征是引起母猪和仔猪腹泻症状,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发病仔猪中的死亡率为30%~40%。该病于201...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为δ冠状病毒成员,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感染猪的冠状病毒,临床特征是引起母猪和仔猪腹泻症状,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发病仔猪中的死亡率为30%~40%。该病于2014年在美国猪场爆发,同年在我国内陆爆发,随后几年该病已经蔓延至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PDCoV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PDCoV既存在单独感染,也存在与其他猪肠道冠状病毒混合感染情况,然而目前针对PDCoV的致病机制研究较少,对该病的认识不够全面,仍没有有效疫苗防控该病的发生。综述了PDCoV基因组特征、蛋白功能、流行病学、遗传进化分析、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PDCoV致病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基因组 病原学 进化分析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Viperin蛋白对PEDV复制的影响
4
作者 饶丹 赵攀登 +8 位作者 罗满林 覃燕灵 王艳午 张宁 易本驰 陈斌 黄立 刘纪成 董建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3-86,153,共5页
为了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Viperin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构建猪源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和转导,对重组蛋白质进行Western-blot鉴定,同时研究过表达Viperin对PEDV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V... 为了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Viperin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构建猪源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和转导,对重组蛋白质进行Western-blot鉴定,同时研究过表达Viperin对PEDV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命名为pWPXL-Vip,且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Viperin基因被正确克隆。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猪Viperin在Vero细胞质中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分子质量约75 ku处有1条特异性条带,Viperin在Vero细胞中正确表达。用PEDV感染稳定表达Viperin的Vero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Viperin能够提高病毒拷贝数。说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猪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且表达的Viperin蛋白能够促进PED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Viperin蛋白 干扰素 复制 拷贝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