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钰 李纪高 周全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391-1394,共4页
风湿性心脏病(RHD)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常合并心力衰竭,为患者带来较大负担。现代医学对RHD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治疗上亦有缺陷,长期服药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且预后较差。近些年来,中医药对RHD的治疗等方面有一定进展。因此,本文试... 风湿性心脏病(RHD)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常合并心力衰竭,为患者带来较大负担。现代医学对RHD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治疗上亦有缺陷,长期服药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且预后较差。近些年来,中医药对RHD的治疗等方面有一定进展。因此,本文试从RHD的相关中医学认识以及治疗等方面,综述近十余年来有关中医药对RHD的认识,各种中医药方法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治疗RH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光华 史栋梁 +2 位作者 傅文 王子华 崔家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38-2443,共6页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与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高共病率。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困扰。本文综述了近年中药单体和复方以及针刺疗法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与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高共病率。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困扰。本文综述了近年中药单体和复方以及针刺疗法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中药单体(黄酮类、酚类、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中药复方(乌头汤、柴胡桂枝汤等)及针刺疗法(针刺“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的水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有效改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抑郁共病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神经递质 炎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痹证篇章运用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明瑞 郭志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痹证篇章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案例教学法在痹证篇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论述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意义。为该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提供参考。结果案例教学法...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痹证篇章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案例教学法在痹证篇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论述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意义。为该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提供参考。结果案例教学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结论病案教学法值得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 痹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典理论引入类风湿关节炎教学路径的思考
4
作者 王露 郝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0期33-35,共3页
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构建了中医药传承的框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经典理论是对中医理法方药的高度凝练,不仅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也指导着后人对中医的学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西医的迅速发展,学生... 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构建了中医药传承的框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经典理论是对中医理法方药的高度凝练,不仅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也指导着后人对中医的学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西医的迅速发展,学生中医经典理论知识薄弱及临床应用欠缺的情况也愈来愈显著。为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实用型人才,加强中医经典的教学及临床应用刻不容缓。作者对中医经典理论引入类风湿关节炎的教学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加强中医经典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教学路径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古籍研究及网络药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申安平 王炳森 +1 位作者 李桓 李松伟 《河北中医》 2021年第5期847-851,859,共6页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并用复杂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阐释其治疗机制。方法检索《中华医典》获取治疗RA中药数据库,对纳入的高频药物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关联和聚类分析,运用中...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并用复杂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阐释其治疗机制。方法检索《中华医典》获取治疗RA中药数据库,对纳入的高频药物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关联和聚类分析,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高频药物的活性成分,整理TCMSP、瑞士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人类基因和网络功能分析数据库(GenCLiP 3.0)中RA的潜在治疗靶点,将药物和疾病靶点进行一一映射,了解作用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对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借助功能蛋白协作网络(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模型和蛋白互作模型。结果共纳入585首方剂,主要药物分类为解表药、活血化瘀药,通过关联和聚类分析方法发现常用药对为当归-川芎,筛选出其9个活性成分,9个作用靶点,主要通过调控9条主要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RA的作用。结论RA治疗多以活血化瘀药为主,临床可配伍加减解表药和补虚药。其中,常见药对当归-川芎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主要可能与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中药方剂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耀佳 李桓 李松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该病在临床关节炎症状出现以前就已经活跃。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Pre-RA)是指从疾病开始到临床关节炎出现之前的疾病发展时期,已证实临床前期干预可降低RA严重程度、延迟RA发作的时间。本综...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该病在临床关节炎症状出现以前就已经活跃。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Pre-RA)是指从疾病开始到临床关节炎出现之前的疾病发展时期,已证实临床前期干预可降低RA严重程度、延迟RA发作的时间。本综述旨在探讨Pre-RA中发展为RA的危险因素,通过对RA高危人群进行适当临床前期干预,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模式在中医教育中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全 刘瑞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1期192-194,共3页
中医教育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是传统医学的核心教育内容。随着中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进展,各大中医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新方法。本文通过简述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所采用的4种主要教学方法,认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 中医教育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是传统医学的核心教育内容。随着中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进展,各大中医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新方法。本文通过简述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所采用的4种主要教学方法,认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笔者基于多年的中医学教学经验,在中医教学中探索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即复合教学模式,希望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中医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教学体会
8
作者 王子华 周全 +2 位作者 徐晶晶 李纪高 王荷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49-51,共3页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教学在教学周期较短、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学习者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缺乏教学模型、病历书写困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合理分配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把病案加入类风湿关节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教学在教学周期较短、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学习者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缺乏教学模型、病历书写困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合理分配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把病案加入类风湿关节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增加实践操作项目所相对应的教学模型,积极让教学流程、教学理论分别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为轮转的实习医师和规培医师的临床教学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虎符铜砭刮痧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梦圆 杨巧菊 +1 位作者 徐慧 王德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疗法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虎符铜砭刮痧。连续干预4周后评价效果...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疗法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虎符铜砭刮痧。连续干预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虎符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症候,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疼痛 症候 虎符铜砭 刮痧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操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徐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2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究手部操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RA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部操锻炼干预。比较... 目的:探究手部操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RA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部操锻炼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手功能、生活质量(GQOLI-74)。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手功能优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操锻炼联合中药熏洗能显著提高RA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疼痛程度,增强手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操锻炼 中药熏洗 类风湿关节炎 生活质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通络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临证探析
11
作者 李纪高 郭迎树 +1 位作者 焦鑫豪 王新志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2期18-20,共3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以慢性弥漫性全身广泛肌肉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波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王新志是岐黄学者、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和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以慢性弥漫性全身广泛肌肉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波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王新志是岐黄学者、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和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载。王新志以疏肝理气、解郁通络为原则,并以自拟解郁疏络汤治疗肝气郁结型FMS获得一定疗效。结合案例,介绍王新志运用解郁疏络汤治疗FMS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疏肝通络法 中医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姜泥督灸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脊柱功能及CS、IDH、α-KGDHC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姚亚利 杜明瑞 +1 位作者 王德贞 王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83-98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应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循经姜泥督灸后脊柱功能、炎症因子、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1月至2022年09月期间124例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应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循经姜泥督灸后脊柱功能、炎症因子、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1月至2022年09月期间124例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机械抽样法将其分为基础组62例,观察组62例,基础组62例给予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等基础干预,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循经姜泥督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效果、脊柱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评分以及指地距、枕墙距均比基础组患者低(P<0.05);胸廓呼吸活动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均比干预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炎症指标水平均比基础组低(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水平较干预前高,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水平较干预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α-KGDHC、CS、IDH各TCA关键酶水平变化幅度比基础组大(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姜泥督灸可以有效改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脊柱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临床效果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CA关键酶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理论 姜泥督灸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因子 TCA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痹祺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斌 史栋梁 王子华 《陕西中医》 2019年第9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1次/d,每次留针30mi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痹祺胶囊治疗,4粒/次,3次/d,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1次/d,每次留针30mi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痹祺胶囊治疗,4粒/次,3次/d,对比两组疗效、疼痛积分、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治疗前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积分(23.84±5.72)分,对照组(23.28±5.6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积分(14.28±2.15)分,对照组(18.93±3.42)分,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差值(9.48±2.3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23±1.63)分(P<0.05)。两组疼痛积分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针刺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临床疗效研究 疼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调水道治疗干燥综合征考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瑞林 周全 +1 位作者 李纪高 周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0-1861,共2页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范畴,其基本的病因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内燥丛生。临床治疗多从滋阴润燥,有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对"通调水道"进行考析,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论证"通调水道&...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范畴,其基本的病因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内燥丛生。临床治疗多从滋阴润燥,有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对"通调水道"进行考析,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论证"通调水道"在本病治疗的重要性,为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调水道 整体观念 干燥综合征 燥痹 津液代谢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娟 韩旭 +4 位作者 赵宁 郭洪涛 廖星 姜淼 顾浩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3期228-236,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SCLC的诊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探寻有效的治疗靶点和诊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SCLC的诊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探寻有效的治疗靶点和诊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在NSCLC中的异常调控,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NSC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lncRNA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临床诊疗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相关性肺减缩综合征研究进展
16
作者 武上雯 李桓 李松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74-479,共6页
肺减缩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罕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文献报道数量的增加,该病发病率似有逐渐增长趋势。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未能被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本文从肺减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制以及临... 肺减缩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罕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文献报道数量的增加,该病发病率似有逐渐增长趋势。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未能被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本文从肺减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简单汇总47篇文献中94例患者的数据,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肺减缩综合征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结石胆囊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旭 王娟 +5 位作者 郭洪涛 赵宁 崔赵丽 丁治国 顾浩 姜淼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4期464-471,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检索TCMSP、中药分子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收集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化学成分及靶点,使用DAVI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检索TCMSP、中药分子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收集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化学成分及靶点,使用DAVID 6.8数据库检索药物靶点的关联疾病。使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胆结石、胆囊炎的疾病靶点,基于3种药物及2种疾病的交集靶点建立PPI网络,采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收集金胆片化学成分222个,药物靶点3133个;消炎利胆片化学成分104个,作用靶点1425个;熊去氧胆酸片化学成分1个,作用靶点119个。3种药物与31种疾病相关联。收集胆结石胆囊炎的疾病靶点1382个。3组药物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作用靶点分别为237个、163个和33个,其中3种药物共有作用靶点17个,金胆片与消炎利胆片共有作用靶点20个。3种药物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显示,分别得到113个、74个和10个显著性KEGG富集通路。结论3种药物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均具有调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同时参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癌症病变过程。但金胆片偏重参与癌症病程和抑制炎症,并可促进血管生成;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侧重调节胆固醇代谢,且消炎利胆片还可调节类固醇代谢和抑制炎症,熊去氧胆酸可调节胆汁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囊炎 金胆片 消炎利胆片 熊去氧胆酸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慧 刘梨花 +2 位作者 赵志娜 郭洪涛 杜明瑞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12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发放135份问卷,收回135份,有效问卷128份。...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12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发放135份问卷,收回135份,有效问卷128份。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家庭关怀、生命意义感,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LE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结果128例SLE患者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得分为(28.77±6.5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我效能、生命意义感与自我管理之间存在强相关性(r=0.748、0.717,均P<0.001),家庭关怀与自我管理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r=0.560,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β′=0.457)、疾病活动度(β′=-0.211)、自我效能(β′=-0.372)、家庭关怀(β′=-0.510)、生命意义感(β′=-0.386)是SLE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LE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疾病活动度、自我效能、生命意义感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自我效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