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带教模式在中医院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旭红 李传艳 +3 位作者 刘艳萍 丁艳丽 刘莎莎 王双娜 《光明中医》 2022年第9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临床带教模式在三甲中医院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心内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分为2组,翻转课堂带教组和传统临床带教组,每组30例。采用2种不同带教模式进行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与管理,从出科理论、操作...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临床带教模式在三甲中医院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心内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分为2组,翻转课堂带教组和传统临床带教组,每组30例。采用2种不同带教模式进行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与管理,从出科理论、操作考试、临床带教满意度等3个方面评价临床实习效果。结果翻转课堂临床带教组在护理实习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方面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为93.33%,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临床带教模式是近年来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带教模式 护理实习生 心内科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案例式和问题式教学法的PCBL教学法在高等中医院校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司春婴 关怀敏 +4 位作者 王贺 王莉 陈玉善 解金红 麻京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92-95,共4页
内科学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内容繁杂,理解难度大,是重点、难点课程。中医院校学生西医基础知识薄弱,对内科学知识掌握较为困难。依靠传统教学手段-以单纯教师理论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不能满足当今教学发展需要,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此... 内科学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内容繁杂,理解难度大,是重点、难点课程。中医院校学生西医基础知识薄弱,对内科学知识掌握较为困难。依靠传统教学手段-以单纯教师理论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不能满足当今教学发展需要,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此我们探索性采用案例式和问题式相结合的PCBL教学法,对中医类专业学生进行内科学循环系统理论教学,并探讨其教学特点及教学效果,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培养,启发学生创新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走向临床岗位后能更好适应当今医学领域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L 问题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中医院校 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实验双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芳 高爱社 +4 位作者 孙洁 张炅 李姗 王丽 王幼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翻转教学成为教育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即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双语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分析和问卷调查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学生的微信平... 目的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翻转教学成为教育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即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双语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分析和问卷调查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学生的微信平台参与度逐步上升,课堂满意度较好。结论应用微信平台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双语课程的推广和翻转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病理生理学 翻转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病健康管理的运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其民 宋朝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冠心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冠心病早期筛查及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的形成具有时间性,心绞痛作为其主要症状及诊断依据,相对滞后,不利于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探讨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病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症候因子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体液、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刘正 赵莉 孙天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44-1246,1252,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体液、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体液、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建档编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弹性、神经体液、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 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动脉震荡指数(C2)和大动脉顺应指数(C1)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醛固酮(Aldosterone,ALD)、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ANP、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ALD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IF-1α、VEGF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增强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及临床疗效,调节神经体液,这可能与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桃红四物汤 动脉弹性 神经体液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冠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崔冰 赵安社 +1 位作者 陈鹏 李海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621-624,共4页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8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8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干预,2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观察3 d。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FV)、阻力指数(RI)],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12.5%(5/40)]低于对照组[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2,P=0.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PSFV、EDFV水平[(33.61±4.39)、(12.39±1.43)cm/s]均高于对照组[(29.23±4.51)、(9.46±1.6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24.61±1.53)、(6.31±0.82)、(6.84±1.24)pg/mL]均低于对照组[(26.37±1.82)、(8.14±1.13)、(8.17±1.3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造影术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方法聚敛式平行设计构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评价指标要素池
7
作者 李春晓 杨玉晴 +2 位作者 凌霄 邢冬梅 刘向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4-1391,共8页
目的构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指标要素池,为IS核心指标集的建立提供基础,以提高中医药治疗IS临床研究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聚敛式平行设计,同时开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整合两种研... 目的构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指标要素池,为IS核心指标集的建立提供基础,以提高中医药治疗IS临床研究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聚敛式平行设计,同时开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整合两种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定量研究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IS的多源疗效评价指标,并基于频率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选择相关利益群体了解其关注的中医药治疗IS疗效评价指标,采用NViv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编码和归类,提取疗效指标。通过支柱整合原理,整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构建中医药治疗IS的疗效评价指标要素池。结果定量研究部分共纳入437篇标准文献、71项登记注册试验方案、100份真实世界医疗数据病例以及若干指南共识政策性文件,共提取到IS急性期指标314个,恢复期指标154个,后遗症期指标104个;定性研究部分通过访谈共计提取到IS急性期指标32个、恢复期34个和后遗症期指标35个。通过课题组小组讨论,结合支柱整合原理,形成IS指标要素池,包括IS急性期指标279个,恢复期指标142个以及后遗症期指标91个。结论基于混合方法研究聚敛式平行设计成功构建了一个满足需求的中医药治疗IS疗效评价指标要素池,为进一步构建IS核心指标集提供了坚实的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研究 指标要素池 聚敛式平行设计 中医药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广操 朱明军 +3 位作者 王建茹 王永霞 王新陆 于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心脉隆注射液治疗CPHD相关的... 目的系统评价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心脉隆注射液治疗CPHD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1758例患者。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常规治疗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试验组)能提高总有效率[RR=1.21,95%CI(1.15,1.28),P<0.00001],降低肺动脉收缩压[MD=-8.88,95%CI(-10.33,-7.43),P<0.00001]、肺动脉舒张压[MD=-8.27,95%CI(-12.93,-3.62),P=0.0005]及肺动脉平均压[MD=-5.68,95%CI(-7.45,-3.91),P<0.00001],降低B型利钠肽[SMD=-3.64,95%CI(-5.03,-2.25),P<0.00001]或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SMD=-5.13,95%CI(-7.24,-3.02),P<0.0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缩小右心室内径、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治疗CPHD的疗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呼吸衰竭、右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全三维技术在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宇才 白融 +13 位作者 许丰强 李松南 郭雪原 刘念 桑才华 龙德勇 汤日波 蒋晨曦 赵欣 夏时俊 闻松男 董建增 马长生 喻荣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622-627,共6页
目的评估CARTO3为基础的全三维技术体系(T3D技术)零射线标测技术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 目的评估CARTO3为基础的全三维技术体系(T3D技术)零射线标测技术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采用T3D技术;对照组(30例)行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成功率、房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心房重建时间[(57.7±11.0)min比(10.4±3.5)min,P<0.001]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冠状窦电极到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1±0.6)min比(2.9±1.7)min,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X线曝光时间为零,对照组(15.73±3.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射频消融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次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86.7%比63.3%,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2例三维解剖模型移位,而对照组无移位现象发生;研究组无房间隔穿刺困难患者,对照组则有3例房间隔穿刺困难患者。两组患者CPVI全部成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3D技术应用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三维 房颤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标测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实验猪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长城 顾承雄 +6 位作者 李波 王粮山 王琎 胡宇才 于洋 李琴 高铭鑫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92-895,905,共5页
目的:探索Carto标测指导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方法:14头实验猪利用左侧肋间小切口冠状动脉缝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模6~8周后对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的模型猪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 目的:探索Carto标测指导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方法:14头实验猪利用左侧肋间小切口冠状动脉缝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模6~8周后对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的模型猪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将可诱发VT的模型猪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对照组。射频组行基质标测,解剖定位缓慢传导区,然后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BRF)。BRF后,两组模型猪再次诱发VT。评价BRF的可行性。结果:14头猪建模6~8周后存活10头,左心室造影证实8头形成室壁瘤,其中7头可诱发持续VT。射频组5头,对照组2头。射频组均成功施行了基质标测下BRF,无手术死亡。术后射频组80%模型猪VT不可诱发,而对照组100%可诱发VT(P〈0.05)。结论:Carto标测指导下BRF在室壁瘤相关VT模型的应用是可行的,即刻控制VT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室性心动过速 基质标测 双极射频消融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键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兴渊 朱明军 +1 位作者 彭广操 王建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3-631,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据,GSE775中小鼠心肌梗死后48 h、8周及正常小鼠心室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基于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利用edgeR包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重要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LASSO算法和SVM-RF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自身数据和猪、小鼠数据分析关键基因诊断VRpMI的价值;最后,对关键基因开展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355个重要DEG,从中筛选出1个关键基因即神经元正五聚蛋白2(NPTX2)。NPTX2在自身数据和小鼠、猪验证数据中的AUC(95%CI)分别为0.996(0.984~1.000)、0.972(0.895~1.000)和0.963(0.882~1.000)。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NPTX2富集于心肌收缩、鞘脂类代谢、细胞凋亡、谷胱甘肽代谢等19个信号通路。结论:NPTX2可能为诊断VRpM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欣欣 张宁 +3 位作者 李叔宝 张银康 陈云 刘新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为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对比常规西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7个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CNKI、WanFang、CBM及VIP)建库起至2021年1月31日,收集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 目的为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对比常规西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7个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CNKI、WanFang、CBM及VIP)建库起至2021年1月31日,收集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两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对相关研究进行独立筛选、基线及结局指标等资料提取及风险偏倚的评估,如有争议由第三人进行评判。运用RevMan 5.4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5项符合标准的研究,总样本量6447例。Meta分析显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7,95%CI:1.21~1.34,P<0.00001)、心电图有效率(RR=1.41,95%CI:1.25~1.58,P<0.0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MD=0.19,95%CI:0.05~0.33,P=0.01),降低三酰甘油(TG)水平(MD=-0.31,95%CI:-0.46~-0.16,P=0.01)、总胆固醇(TC)水平(MD=-0.39,95%CI:-0.57~-0.22,P<0.0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MD=-0.25,95%CI:-0.32~-0.19,P<0.00001),且能更好的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RR=0.62,95%CI:0.45~0.86,P=0.004)。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还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血脂水平具有积极调理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仍需更多的双盲大样本、长时间随访及实施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麝香保心丸 稳定型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爽 王磊 董加建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7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门诊及电话随访12个月,比较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降低(P<0.05),LVEF升高(P<0.05),且研究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HMGB1、RAGE、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MGB1、RAGE、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美托洛尔 心血管事件 心功能
原文传递
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自我监测意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俊英 韩萌 +1 位作者 曹海英 曾垂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1年第5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12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63例,给予院外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12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63例,给予院外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自我监测意识、自护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及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测脉搏率、自测血压率、自我称重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维持、自我管理及自我信心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降低,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再住院率(6.25%)低于对照组(19.05%)(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31%)较对照组(77.78%)高(P<0.05)。结论院外强化管理模式用于老年CHF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监测意识和自护能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强化管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改善 自我监测意识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衰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闯 王艳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5期139-140,共2页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衰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中医文献及临床观察报告,阐述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衰病患者心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角研究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衰病的治疗,为...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衰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中医文献及临床观察报告,阐述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衰病患者心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角研究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衰病的治疗,为中医药在心衰病的治疗研究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病 益气活血药 作用机制 综述 怔忡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翠玲运用乌梅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验案赏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雯 汪东东 朱翠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988-989,共2页
临证中,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现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按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包括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1]。缓慢性心律失... 临证中,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现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按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包括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1]。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见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眩晕、昏厥等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病因病机 乌梅丸 朱翠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艳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6期70-70,80,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研究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心内科实施心脏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16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分析,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16例血...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研究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心内科实施心脏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16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分析,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16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在实施对应护理措施后,患者均恢复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临床上给予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以消除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因素,增强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后 血管迷走反射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牛嫚嫚 闫奎坡 +1 位作者 孙彦琴 朱翠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32-735,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CHF合并VA的经典药物为Ⅱ类抗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然而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对心... 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CHF合并VA的经典药物为Ⅱ类抗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然而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对心肌细胞多种离子通道的作用,对Kv1.4△N通道的峰电流的抑制作用及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增加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脏传导功能等作用,发挥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文章对其治疗CHF合并V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力衰竭 慢性 室性心律失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汪东东 朱翠玲 +1 位作者 闫奎坡 孙彦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09,共3页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名方之一,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其配伍巧妙,药效卓著,一直应用于临床各科,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根据朱翠玲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伴阳明腑实病机的心系疾病,运用大柴胡汤化裁能取得较好疗效...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名方之一,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其配伍巧妙,药效卓著,一直应用于临床各科,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根据朱翠玲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伴阳明腑实病机的心系疾病,运用大柴胡汤化裁能取得较好疗效。临证中,朱翠玲教授认为运用大柴胡汤要抓住两个关键点: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证,大柴胡汤体质。心系疾病常常病情复杂或虚实夹杂,然大柴胡汤具有轻下之功不可久用以防伤正,故要随时关注患者病情进展,随症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大柴胡汤 心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潜在枢纽基因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建茹 彭广操 朱明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2,共12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相关的潜在枢纽(hub)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小鼠MIRI数据集GSE...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相关的潜在枢纽(hub)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小鼠MIRI数据集GSE61592、GSE83472和GSE160516。利用limma包筛选各数据集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再用稳健排序整合(robust rank aggregation,RRA)方法筛选稳健DEGs。构建稳健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PPI网络中的子模块和hub基因,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稳健DEGs、最重要子模块基因和hub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18只6~8周龄的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MIRI组,每组9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来构建MIRI模型。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hub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RA法在3个数据集中共鉴定出294个稳健DEGs。在PPI网络中,共筛选14个子模块,其中模块1最重要;共发现17个关键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稳健DEGs、模块1中的基因和hub基因主要涉及调控炎性细胞的迁移、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活性、Toll样受体等生物学功能和通路。RT-q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IRI组小鼠心肌中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4 [chemokine(C-C motif)ligand 4,Ccl4]、Ccl6、Ccl7、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4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Cxcr4]、趋化因子(C-C基序)受体2 [chemokine(C-C motif)receptor 2,Ccr2]、信号调节蛋白β1(signal-regulatory proteinβ1,Sirpb1)、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γFc区受体Ⅱb (low affinity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gion receptorⅡb,Fcgr2b)、白细胞表面抗原Cd53 (leukocyte surface antigen CD53,Cd53)、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 Alox5ap)、髓样分化初级反应基因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 (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基质金属肽酶14 (matrix metallopeptidase 14,Mmp14)、髓样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2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桩蛋白(leupaxin,Lpxn)的mRNA表达上调,而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γFc区受体Ⅲ(low affinity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gion receptorⅢ,Fcgr3)、补体C1q亚组分亚单位B (complement C1q subcomponent subunit B,C1qb)、去整合素和含金属蛋白酶结构域蛋白(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8,Adam8)的mRNA表达未见差异。回顾文献,17个hub基因中Trem2、Lpxn、Cd53、Alox5ap、Sirpb1、Fcgr2b这6个基因未见报道参与MIRI。结论·该研究挖掘出小鼠MIRI相关的6个潜在hub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MIR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基因表达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