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通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途径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亚洲 李彬 +3 位作者 王幼平 谢世阳 高原 朱明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5期145-147,共3页
左心室重塑是一个由神经激素、机械因素及基因等多因素调控的,心室大小、形态及功能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介质,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TIMP(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左心室重塑是一个由神经激素、机械因素及基因等多因素调控的,心室大小、形态及功能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介质,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TIMP(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适当的比例是维持心肌心脏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综合干预心梗后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有效逆转或改善了心室重塑,进一步研究MMPs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 基质金属蛋白酶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Lp-PLA2、TNF-α、IL-1β及NO血浓度改变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新灿 张晓毅 +6 位作者 李胜军 王红辉 方依琳 左亚东 朱翠玲 朱明军 李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患者血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在该院...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患者血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及健康体检患者,分为SDHVD无症状组30例(A组)、SDHVD有症状组30例(B组)和同期在该院体检身体健康的患者30例(对照组,C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Lp-PLA2、TNF-α、IL-1β及NO的含量,同时检测患者血脂、血糖及心脏彩色B超。结果 SDHVD患者与正常体检患者相比血中Lp-PLA2、TNF-α、IL-1β浓度明显升高(P<0.05),NO浓度明显下降(P<0.05);A组与B组相比,B组血中Lp-PLA2、TNF-α、IL-1β浓度升高更明显,NO浓度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HVD的严重程度与血中Lp-PLA2、TNF-α、IL-1β水平呈正相关,与血NO水平呈负相关;心脏瓣膜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是导致SDHVD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晓毅 刘新灿 +4 位作者 王红辉 左亚东 方依琳 朱翠玲 朱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6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Lp...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6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Lp-PLA2含量以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测定心肌酶、肝肾功能、血脂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通心络组血Lp-PLA2、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升高(P<0.05),通心络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血清sV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治疗后通心络组血Lp-PLA2、ET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降低血Lp-PLA2水平,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并且降低血清ET、sVCAM-1水平和升高NO水平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通心络胶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对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麻京豫 张丽婷 +2 位作者 李明 刘新灿 朱翠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住院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大株红景天治疗组),每组为60例。A组给与ACS的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住院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大株红景天治疗组),每组为60例。A组给与ACS的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7天,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7天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射血分数(EF值)均有明显改善(P=0.000),但B组较A组NT-proBNP减低更显著(P<0.001),EF值提高更明显(P<0.009)。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可更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心脏EF值。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490-493,559,共5页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参数改变以及临床随访中主要临床症状的转归变化,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LVOTPG均下降≥50%;3个月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胸痛、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室早”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两组无水乙醇注入量无明显差别,临床疗效也无差别。结论PTSTMA是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近中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室间隔支影像学变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41-643,共3页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无显著差别.室间隔支形态决定心肌化学消融方法的选择,即Ⅰ型心肌化学消融用PTSMA法,Ⅱ型和Ⅲ型用PTSTMA法.结论 冠状动脉室间隔支不同的分型决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化学消融时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室间隔支 经皮心肌化学消融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导管血栓抽吸快速恢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9-42,6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共60例,其中18例为导管抽吸组,患者单纯通过反复抽吸血栓IRA血流已达到TIMI3级,待10~14d后再做冠脉造影以确定是否进行PCI治疗;另42例为强化介入组,除使用血栓导管抽吸外,一次性完成IRA的支架置人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即刻的TIMI分级,以及两组术前、术后2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记录两组从穿刺进针至手术结束的时间;化验术前及术后1周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术后1周的心脏超声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观察术中及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结果单纯导管抽吸组经反复抽吸后,17例(94%)达TIMI3级血流程度,而强化介入组最终30例(71%)达TIMI3级血流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抽吸组发生“无再流(no—flow)”相对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从进针至手术结束时间均较强化介入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即刻胸痛缓解率、STR、术中心肌酶及其他生化指标、术后白细胞计数、心脏超声LVEF及LVEDD等指标,单纯抽吸组均优于强化介入组(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术中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1例出现心绞痛发作;强化介入组术中有2例、术后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3例出现心绞痛发作,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使用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可使部分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恢复正常冠脉血流,在强化抗栓治疗保护下,即刻和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导管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明 鲁卫星 +1 位作者 崔现军 王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99-1700,共2页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研究冠心病缺血再灌注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常用的灌注损伤模型。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对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介入治疗方法的新改进 被引量:5
9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91-194,2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tunnel myocardial ablation,PTSTMA)"治疗传统技术不适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tunnel myocardial ablation,PTSTMA)"治疗传统技术不适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HOCM患者中的2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经PTSTMA治疗的26例HOCM患者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ssure gradient,LVOTPG)变化,术后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电学改变,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以及随访临床症状的转归。结果 3例通过单支血管消融,17例通过2支血管消融,6例通过3支血管消融。LVOTG由术前(75.6±22.4)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21.4±5.8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86±84)μ/L,2例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均于1周后恢复正常传导,10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2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后室间隔厚度减少[(16.8±4.2)mm vs.(22.8±5.8)mm,P<0.01]、左心房内径减少[(42.0±8.6)mm vs.(48.0±7.0)mm,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39.8±8.6)个月。与消融前比较,随访中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少,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黑蒙症状也有一定改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室间隔支解剖形态不适合做传统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的HOCM患者,PTSTMA能显著降低LVOTPG,改善临床症状。PTSTMA可作为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 ,其近、中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心肌化学消融 室间隔心肌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60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彦琴 李明 +3 位作者 朱翠玲 刘新灿 唐荣欣 李露露 《中医研究》 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加安慰贴,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三伏药贴,两组均连续治疗2 a(三伏),于治疗...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加安慰贴,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三伏药贴,两组均连续治疗2 a(三伏),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在住院率、呼吸道感染次数、6 min步行试验方面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治疗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伴发晕厥的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28-3430,共3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伴发晕厥的可能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经皮介入治疗76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梗阻组),术后口服ACEI/ARB,半年后改为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治疗;LVOTPG<50 mm Hg或术中药物激发(PST)后<70 mm Hg的29例...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伴发晕厥的可能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经皮介入治疗76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梗阻组),术后口服ACEI/ARB,半年后改为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治疗;LVOTPG<50 mm Hg或术中药物激发(PST)后<70 mm Hg的29例(对照组),一直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治疗。观察:(1)对照组晕厥发生率与PST阳性率的差别;(2)对照组服药半年、1年晕厥发生率与入院时比较;(3)梗阻组术前、后晕厥发生率比较;(4)梗阻组术后半年晕厥发生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5)梗阻组术后1年晕厥发生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结果:对照组PST阳性率高达55.5%;半年后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梗阻组病史中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ST阳性发生率(P<0.05);梗阻组术后半年晕厥发生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改服β受体阻滞剂半年后较前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HOCM晕厥原因除梗阻外,还有神经反射参与;PST对筛选介入适应证、分析其机制及指导用药均有帮助;β受体阻滞剂对HCM伴发晕厥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晕厥 药物激发试验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江涛 董丽君 +3 位作者 胡宇才 陈鹏 牛琳琳 王永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33例)和非老年组(60岁<年龄<65岁,27例),归纳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33例)和非老年组(60岁<年龄<65岁,27例),归纳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休克比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典型胸痛、吸烟史却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合并症、并发症较多,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叶酸联用甲古胺对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岩莉 刘新灿 毛峥嵘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73-127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 血管 叶酸 甲古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通心络干预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磊 刘新灿 +2 位作者 孙天福 朱翠玲 李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31-132,共2页
近年研究共识,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各个环节,而且斑块不稳定状态行成过程存在多个炎性介质参与,对相关机制及干预手段的研究广为开展。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LPA2)已证实与冠心病发病... 近年研究共识,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各个环节,而且斑块不稳定状态行成过程存在多个炎性介质参与,对相关机制及干预手段的研究广为开展。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LPA2)已证实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通心络干预后LP-PLA2浓度变化,旨在发现新的干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急性冠脉综合症 通心络 预后 患者 LP-PLA2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中西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其民 宋朝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类分期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营养心肌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类分期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营养心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分类分期辨证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个月,应用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70.3%(2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类分期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中医分类分期治疗 临床效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海凤 徐进 郭娇 《中医研究》 2015年第5期54-55,共2页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多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致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所致。文中从五脏相关的角度阐述肝、脾功能失调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关系。通过运用疏肝解郁通络、温振肝阳通络、养血柔肝通络及升清降浊、升阳举陷、...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多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致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所致。文中从五脏相关的角度阐述肝、脾功能失调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关系。通过运用疏肝解郁通络、温振肝阳通络、养血柔肝通络及升清降浊、升阳举陷、燥湿健脾等方法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从肝论治 从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3期221-223,共3页
目地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护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心脏远程监护高血压患者发送的心电图结果并与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比较。结果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心电图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优于12导联心电图。结论心... 目地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护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心脏远程监护高血压患者发送的心电图结果并与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比较。结果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心电图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优于12导联心电图。结论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现及防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参数程控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宇才 白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8期477-480,共4页
自1983年De Teresa首次提出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概念以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治疗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方法,已经列入2013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 自1983年De Teresa首次提出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概念以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治疗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方法,已经列入2013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1]ⅠA类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参数程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亭 刘新灿 李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9期154-156,共3页
目的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中常规治疗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按纳入与... 目的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中常规治疗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选择临床疗效、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分析。采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215篇相关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0篇关于通心络胶囊治疗CHF的RCT,经Meta分析,能够增加LVEF(WMD=5.28,95%CI(2.57,7.99)),提高临床疗效〔OR=2.76,95%CI(1.93,3.95),改善远期复合终点等(死亡率、再住院率等,P<0.05)。在CHF患者临床疗效、LVEF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临床疗效的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基于目前证据,通心络胶囊治疗CHF疗效良好,但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对于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疗效还需更多的临床证据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辨证论治4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明军 张方方 王永霞 《中医研究》 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