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牛梨形虫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孙通宝 陈丽凤 +4 位作者 邹亚学 吴晨雨 果欣雨 张雪晴 王秋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为了解我国河北省牛梨形虫的种类、感染率、遗传进化及季节流行性情况,本研究共收集河北省7个地级市的牛血液样品564份,以提取的牛全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套式PCR对牛梨形虫18S r RNA基因进行扩增检测,并鉴定虫种,选取10份不同地区... 为了解我国河北省牛梨形虫的种类、感染率、遗传进化及季节流行性情况,本研究共收集河北省7个地级市的牛血液样品564份,以提取的牛全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套式PCR对牛梨形虫18S r RNA基因进行扩增检测,并鉴定虫种,选取10份不同地区牛犁形虫阳性样品测序,并构建其18S r 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河北省牛梨形虫总感染率为18.6%(105/564),其中张家口地区牛梨形虫感染率最高,为83.3%(20/24),极显著高于河北省其他地区(P<0.01),唐山、沧州、石家庄及承德的牛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7.4%(32/117)、22.1%(17/77)、25.0%(20/80)和19.0%(16/84),秦皇岛和衡水地区牛梨形虫感染率为0。感染梨形虫的虫种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感染率最高的为双芽巴贝斯虫(12.2%,69/564)。18S r RNA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10份牛梨形虫18S r RNA基因均呈地区性聚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8月份河北省牛梨形虫感染率最高(29.7%),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4月~8月间牛梨形虫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8月份达到顶峰后感染率逐渐下降。本研究首次对河北省牛梨形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了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存在牛梨形虫的感染,尤其是张家口地区,该地区应在夏季应加强对牛梨形虫的重点防控。本研究为河北省牛梨形虫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梨形虫 巴贝斯虫 泰勒虫 感染调查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貉子源毛滴虫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秋悦 杜义明 +3 位作者 李媛 陈丽凤 肖佳孟 张西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3-636,共4页
为进一步鉴定从河北秦皇岛地区腹泻貉子的盲肠中新分离得到的一株毛滴虫,本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离与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及18S rRNA和ITS1-5.8S rRNA-ITS2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从貉子体内分离的毛滴虫具有4根前鞭... 为进一步鉴定从河北秦皇岛地区腹泻貉子的盲肠中新分离得到的一株毛滴虫,本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离与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及18S rRNA和ITS1-5.8S rRNA-ITS2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从貉子体内分离的毛滴虫具有4根前鞭毛和一根独立鞭毛,为人五毛滴虫形态结构。18S rRNA和ITS1-5.8SrRNA-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人五毛滴虫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为99%。基于18S rRNA和ITS1-5.8SrRNA-ITS2两种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研究从貉体内分离的毛滴虫与人五毛滴虫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综合以上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从秦皇岛地区貉子体内所分离的这株毛滴虫为人五毛滴虫。由此推断貉子毛滴虫病可能由人体内的毛滴虫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貉子 毛滴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草药体外抗人五毛滴虫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秀 柳佳 +4 位作者 梅汝蕃 张思琪 潘素敏 陈丽凤 王秋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4-136,共3页
为了筛选对人五毛滴虫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试验选取了黄连、鸡冠花、金莲花、青蒿和蛇床子5种中草药,将其分别制成4种浓度,黄连和鸡冠花分别为10,5,2.5,1.25 mg/mL,金莲花为40,20,10,5 mg/mL,青蒿和蛇床子为8,4,2,1 mg/mL,各种... 为了筛选对人五毛滴虫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试验选取了黄连、鸡冠花、金莲花、青蒿和蛇床子5种中草药,将其分别制成4种浓度,黄连和鸡冠花分别为10,5,2.5,1.25 mg/mL,金莲花为40,20,10,5 mg/mL,青蒿和蛇床子为8,4,2,1 mg/mL,各种药物按浓度分组,分别与人五毛滴虫一同进行体外培养,同时设置无药对照组,观察不同药物不同浓度作用下人五毛滴虫的生长、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均具有杀灭或抑制人五毛滴虫的作用,黄连、鸡冠花、金莲花和青蒿均能杀灭人五毛滴虫,其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5,5,20,8 mg/mL。蛇床子不能杀灭人五毛滴虫,但具有一定抑制作用;5种中草药体外杀灭人五毛滴虫的作用强度为鸡冠花>黄连>青蒿>金莲花>蛇床子。说明黄连、鸡冠花、金莲花和青蒿或可代替传统抗滴虫药物对人五毛滴虫进行驱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五毛滴虫 中草药 黄连 鸡冠花 金莲花 青蒿 蛇床子
原文传递
2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康俊杰 王秋悦 +5 位作者 吴晨雨 苑中策 董洁琼 杨鹏 陈秀英 郑百芹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文章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的TaqMan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分别针对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副溶血弧菌的tlh基因序列的保守片段,设计了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 文章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的TaqMan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分别针对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副溶血弧菌的tlh基因序列的保守片段,设计了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其使用浓度及反应退火温度,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可特异性扩增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其他菌株无扩增。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最低检测值可达1 copies/μL,副溶血弧菌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2%,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检测时长大幅度缩短。综上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副溶血弧菌
原文传递
基于PCR检测技术鉴别羊肉掺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项爱丽 段晓然 +3 位作者 梅汝蕃 汤思凝 郑百芹 王秋悦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6期267-270,共4页
肉制品掺假是肉类行业的常见问题,羊肉掺假在肉制品掺假中尤为常见,羊肉掺假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宗教信仰的担忧及恐慌,从而引起广泛关注。鉴别羊肉掺假的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检测方法、基于代谢物检测方法、基于蛋白... 肉制品掺假是肉类行业的常见问题,羊肉掺假在肉制品掺假中尤为常见,羊肉掺假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宗教信仰的担忧及恐慌,从而引起广泛关注。鉴别羊肉掺假的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检测方法、基于代谢物检测方法、基于蛋白质检测方法、基于核酸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数存在无法定量检测,稳定性稍差,操作繁琐,操作要求高等局限性,使得基于核酸检测技术的PCR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羊肉掺假的鉴定中。对广泛用于羊肉掺假的几种PCR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羊肉及其肉制品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肉类掺假 PCR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