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8
1
作者 孙世清 毛磊 +2 位作者 刘宗茂 胡建文 刘俊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很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本文综述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对其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了介绍。最后阐述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铜基 原位复合材料 工艺 强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相锌基复合材料减摩抗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友 王士本 +2 位作者 施忠良 顾明元 吴人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为了改善锌铝合金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拓宽它的工程应用范围,在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Si,同时以质量分数0.1%~0.3%的P-Cu对硅相进行变质处理,研制出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并且对这种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了改善锌铝合金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拓宽它的工程应用范围,在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Si,同时以质量分数0.1%~0.3%的P-Cu对硅相进行变质处理,研制出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并且对这种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相锌基复合材料分别在干摩擦和20#机械油滴油润滑条件下的减摩抗磨性能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硅相锌基复合材料中的硅相经变质处理得以细化和分布均匀化,这对改善锌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硅相的硬度远比基体的高,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可以起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相 锌基复合材料 润滑 减摩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世清 赵华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8年第4期43-44,53,共3页
综述了环境材料的概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把环境意识引入材料学科是保证世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环境材料和绿色产品是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完善材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加强环境材料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建立环... 综述了环境材料的概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把环境意识引入材料学科是保证世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环境材料和绿色产品是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完善材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加强环境材料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建立环境材料教育体系,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材料科学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材料 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评估
全文增补中
搅拌条件下晶体游离模型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邢书明 陈维视 +2 位作者 马静 李亚敏 胡汉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1-45,50,共6页
通过对型臂晶体及枝晶臂的力学分析,提出了晶体游离的条件,进而研究了各种游离模型的适用范围。结论认为,型壁晶体及枝晶臂都可能是游离晶的来源。凝固初期,型壁晶体的机械剥离为主,后期则主要是枝晶臂游离。枝晶臂游离随流动系数... 通过对型臂晶体及枝晶臂的力学分析,提出了晶体游离的条件,进而研究了各种游离模型的适用范围。结论认为,型壁晶体及枝晶臂都可能是游离晶的来源。凝固初期,型壁晶体的机械剥离为主,后期则主要是枝晶臂游离。枝晶臂游离随流动系数的不同可以有颈缩- 熔断和颈缩- 折断两种模式。无颈缩枝晶臂游离在搅拌条件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游离 理论模型 搅拌条件 模型 金属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连铸过程的滞留层尺寸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邢书明 曾大本 +3 位作者 胡汉起 翟启杰 马静 李亚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0-803,共4页
通过对凝固层的受力分析 ,提出了滞留层初期尺寸的预测模型及定量计算方法 ,并据此分析了各工艺因素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 ,在通常范围内增加结晶器直径或减小其长度、提高凝固系数或提高结晶器内的纵向温度梯度、减小拉坯速度、降低制... 通过对凝固层的受力分析 ,提出了滞留层初期尺寸的预测模型及定量计算方法 ,并据此分析了各工艺因素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 ,在通常范围内增加结晶器直径或减小其长度、提高凝固系数或提高结晶器内的纵向温度梯度、减小拉坯速度、降低制浆室高度、改善结晶器润滑 ,都可以提高初期裂口的形成位置 ,减小滞留尺寸 ,进而有利于提高半固态连铸过程的稳定性。验证实验表明 ,这一预测模型的误差在 5 %~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金属 连铸 滞留层 尺寸预测 半固态连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亚稳相形成的凝固过程控制方法及其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施忠良 顾明元 +2 位作者 张获 吴人洁 刘俊友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0-432,共3页
通过对多种原料高温半固态或液态混合过程的凝固控制,可使熔融原料中的部分初生相以亚稳相保留下来,作为体系的增强体,实现非平衡自生正稳相的强化效果该方法可改善增强相的形态和分布。
关键词 凝固 亚稳相 硅相增强 锌基 复合材料 铝硅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r12NiMoWV钢高温紧固螺栓脆化与恢复 被引量:4
7
作者 毛磊 张道钢 +1 位作者 李金峰 李如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0,共3页
2Cr12NiMoWV钢制高温紧固螺栓在高温下长期服役,会出现硬度上升、韧性降低的脆化现象。分析表明:硬度升高是由于碳化物在基体内部弥散析出,产生弥散硬化;而晶界网状碳化物的析出是造成冲击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经过适当的恢复热处... 2Cr12NiMoWV钢制高温紧固螺栓在高温下长期服役,会出现硬度上升、韧性降低的脆化现象。分析表明:硬度升高是由于碳化物在基体内部弥散析出,产生弥散硬化;而晶界网状碳化物的析出是造成冲击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经过适当的恢复热处理,可使脆化螺栓的硬度降低、冲击韧性升高,重新满足使用要求。最佳的恢复热处理工艺为:1055~1070℃加热油冷淬火,710℃×6h回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钢 高温紧固件 耐热钢 失效分析 螺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件液态模锻中缩孔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静 邢书明 陈维视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通过数学建模对柱形件液态模锻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凝固过程中在凝固收缩和加压补缩作用下的缩孔体积,建立了差分方程,编制了通用性软件,并以高锰钢为例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液态模锻中比压、保压时间和压下速度是控制... 通过数学建模对柱形件液态模锻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凝固过程中在凝固收缩和加压补缩作用下的缩孔体积,建立了差分方程,编制了通用性软件,并以高锰钢为例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液态模锻中比压、保压时间和压下速度是控制铸件不产生缩孔的三个重要因素,该软件对于液态模锻铸件缩孔的防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模锻 缩孔预测 计算机模拟 挤压铸造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拉深工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韩鹏彪 李军 +2 位作者 秦志国 鲁素玲 周万珍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针对筒形件拉深工艺的传统设计方法的缺陷,利用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筒形件拉深工艺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一套人机交互式的优化设计程序,从而方便、快捷的确定合理的拉深系数,成功地解决了筒形件拉深工艺设计中拉深系数的合理分配问题。
关键词 筒形件 拉深 拉深系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管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维视 彭彩欣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分析了厚壁管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的主要参数;确定了该工艺极限变形程度的判断依据;对两种不同厚径比的厚壁管极限变形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数据。
关键词 厚壁管 开式 冷挤压 极限变形程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铸造的磁场与搅拌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书明 马静 +1 位作者 陈维视 胡汉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8-83,共6页
通过磁路半集总参数分析,提出了用旋转永磁体法制备非枝晶组织半固态浆料的磁路设计原则。并根据磁荷模型对工作区内的磁场及搅拌力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其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
关键词 半固态浆料制备 旋转永磁体法 磁路设计 磁场分析 搅拌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对磷酸铝型砂的抗湿机理的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胜新 史玉芳 王秀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探讨了有机物 PP改善磷酸铝砂抗湿性的机理 ,认为在稍高于软化点的温度下加热固化 ,可使有机物 PP包裹在砂粒表面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水分子进攻阳离子与“O—”之间的化学键 ,结果使磷酸铝砂的抗湿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 抗湿机亘 磷酸铝 粘结剂 有机物 型砂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B_4O_7添加剂对复合钢管陶瓷衬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世清 毛磊 刘宗茂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铝热离心法制备了陶瓷内衬钢管,研究了Na2B4O7 添加剂和过铝量对陶瓷内衬致密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自蔓延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的Na2B4O7,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速率。添加剂对陶瓷致密化具有双重影响。5% ~1... 采用铝热离心法制备了陶瓷内衬钢管,研究了Na2B4O7 添加剂和过铝量对陶瓷内衬致密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自蔓延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的Na2B4O7,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速率。添加剂对陶瓷致密化具有双重影响。5% ~10 w t% 添加剂,延长陶瓷层的熔融期,可明显改善陶瓷致密度和内表面光整度。陶瓷层无裂纹和剥皮现象。陶瓷晶粒呈等轴状。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陶瓷硬度和耐蚀性均稍有下降。陶瓷内衬钢管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离心法 陶瓷 内衬 Na2B4O7 助剂 复合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密封摩擦温升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征宇 安立峰 解泰生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分析牛顿液体内摩擦定律的运动速度分布规律基础上,推导出计算磁流体运动中摩擦功率损失的公式;并根据热力学理论绘出温度分布曲线,依据曲线推导出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在绝热条件下两公式计算结果应是一致的。事实上也均与实验结果... 在分析牛顿液体内摩擦定律的运动速度分布规律基础上,推导出计算磁流体运动中摩擦功率损失的公式;并根据热力学理论绘出温度分布曲线,依据曲线推导出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在绝热条件下两公式计算结果应是一致的。事实上也均与实验结果相差甚小,公式可做为选型设计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摩擦温升 摩擦功耗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淬火介质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刘宗茂 毛磊 +2 位作者 胡云岩 胡建文 孙世清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1期33-34,42,共3页
利用硬度评定法对聚醚淬火介质的成分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45钢试样在浓度为15%的聚醚水溶液淬火介质中淬火,不但表面硬度高,而且硬度梯度平缓。使用该淬火介质对45钢轴承套圈淬火,在获得高硬度的同时,显著减小了淬火变形。
关键词 聚醚淬火介质 轴承 套圈 淬火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对TiAl合金层片状组织分解的影响
16
作者 毛磊 刘宗茂 +2 位作者 孙世清 胡建文 张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镍原子百分数分别为0%,0.2%和0.5%的TiAl合金试样在1050℃和1150℃进行了层片组织分解退火实验。并对TiAl合金的铸态组织和不同条件下退火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镍的加入细化了合金的铸态组织... 对镍原子百分数分别为0%,0.2%和0.5%的TiAl合金试样在1050℃和1150℃进行了层片组织分解退火实验。并对TiAl合金的铸态组织和不同条件下退火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镍的加入细化了合金的铸态组织,促进了层片组织分解,显著缩短了分解退火时间。镍原子百分数为0.5%的TiAl合金在1150℃下退火168 h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近γ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片组织分解 钛铝合金 退火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促进金属凝固学不断发展
17
作者 姚书芳 张永平 +2 位作者 毛卫民 徐雅荣 李志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8-81,共4页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讨论了在金属与合金凝固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金属凝固 凝固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内衬钢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世清 毛磊 《河北机电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SHS-离心法制备了陶瓷内衬钢管。试验结果表明,SiO2添加剂可提高陶瓷层的致密性,所有添加剂均使陶瓷层硬度有所下降。讨论了陶瓷层厚度不均匀的形成原因。制备的陶瓷内衬钢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陶瓷 钢管 SHS-离心法 陶瓷内衬 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钢冷脆转变温度的测定
19
作者 刘克斌 马彦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系列冲击试验,采用V型缺口的夏比冲击试样,以能量法,断口形貌法结合断口微观形貌的变化对40Cr钢冷脆转变温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表明:40Cr钢600℃回火空冷后的冷脆转变温度为-50℃。
关键词 冷脆点 冲击实验 40CR钢 冷脆转变温度 断口形貌分析 断口形貌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膜β-C_3N_4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永平 姚书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84-87,共4页
理论分析认为β-C3N4可能是一种比金刚石还要硬的材料,它的研究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的一个热点。文章论述了β-C3N4问题的由来和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材料薄膜 超硬晶体材料 β-C3N4 超硬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