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淑芳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住院治疗的LN患者109例,对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 LN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LN...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住院治疗的LN患者109例,对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 LN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LN医院感染率为60.6%,病情恶化13例中12例并发感染,其中6例死于严重感染;LN临床活动、病理类型呈Ⅲ、Ⅳ型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率较单用激素明显增高(P<0.01),较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LN医院感染率高达60.6%,这与狼疮临床、病理活动,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交叉感染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实施综合风险控制管理在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实施综合风险控制管理在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应用常...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实施综合风险控制管理在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风险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共发生风险事件9例,占9.18%;观察组共发生风险事件1例,占1.02%,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患者满意度发现,对照组对护理风险控制满意36例,基本满意38例,不满意16例,满意度为75.51%;观察组护理风险控制满意62例,基本满意34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7.9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实施综合风险控制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综合风险控制管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莉 《医疗装备》 2015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强化...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强化健康教育,采用COPD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及焦虑症状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评分为(41.13±5.72),社会活动评分为(19.09±3.56),抑郁症状评分为(23.04±5.28),焦虑症状评分为(20.18±4.9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评分为(44.17±6.82),社会活动评分为(24.01±3.49),抑郁症状评分为(26.82±3.97),焦虑症状评分为(23.61±3.84),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COPD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COPD患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夏文静 林杰 +11 位作者 武一平 李晓晶 刘改芬 张玉英 宋彦丽 张晓林 吕晨冉 周红 李凯 薛斌 陈玲玲 张忠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22-26,共5页
目的 分析邯郸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9月,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邯郸某7个紧邻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其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 目的 分析邯郸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9月,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邯郸某7个紧邻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其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控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总纳入3 933例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 913例(48.64%),女2 020例(51.36%);高血压知晓率为28.91%(1 137/3 933),高血压治疗率为18.56%(730/3 933),高血压控制率为6.46%(254/3 933)。40~<50岁年龄段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但女性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长、有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均是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年龄增长、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超重/肥胖是农村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邯郸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偏低,但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年龄增长、有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均是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年龄增长、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超重/肥胖是农村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萍 牛尚梅 +4 位作者 柴巧英 刘云 史冬丹 李欣欣 胡新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25-2029,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9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同期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亚临床甲亢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9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同期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亚临床甲亢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健康对照组。对甲亢患者均给予硫酰胺类药物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比较3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TSH、FT3、FT4、NRG4水平变化;评估治疗前血清NRG4辅助诊断甲亢的价值;分析治疗前血清NRG4水平与TSH、FT3、FT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甲亢组治疗前TSH水平[(0.14±0.03)mU/L]低于亚临床甲亢组[(0.25±0.04)mU/L]、健康对照组[(2.61±0.45)mU/L],甲亢组治疗前FT3、FT4、NRG4水平[(15.54±2.68)pmol/L、(41.36±10.02)pmol/L、(3.42±1.12)ng/mL]高于亚临床甲亢组[(6.25±0.27)pmol/L、(20.34±3.45)pmol/L、(2.61±0.52)ng/mL]、健康对照组[(3.74±0.39)pmol/L、(12.03±2.16)pmol/L、(1.89±0.4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患者FT3、FT4、NRG4水平在治疗1个月[(12.04±2.41)pmol/L、(30.25±7.84)pmol/L、(2.84±0.87)ng/mL]、3个月[(7.65±2.23)pmol/L、(19.63±4.25)pmol/L、(2.37±0.61)ng/mL]时相比治疗前降低(P<0.05),TSH水平在治疗1个月[(0.87±0.21)mU/L]、3个月[(1.42±0.32)mU/L]相比治疗前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RG4诊断甲亢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99~0.919,P<0.05),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8.9%,最佳临界值为2.39 ng/mL,约登指数为0.55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RG4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494,P<0.05),与FT3、FT4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2、0.644,P<0.05)。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NRG4呈相对高水平,硫酰胺类药物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甲亢患者NRG4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具有相关性,对甲亢的临床诊治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神经调节蛋白4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PI3K/AKT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赵洪波 李焱 +2 位作者 刘亚宁 任欣欣 申智超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为探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否通过抑制PI3K/AKT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本研究将稳定培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SAL低剂量组,SAL中剂量组和SAL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采... 为探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否通过抑制PI3K/AKT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本研究将稳定培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SAL低剂量组,SAL中剂量组和SAL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各组Jurkat细胞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各时间点Jurkat细胞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随SAL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SAL可以提高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且随着SAL浓度的增加Jurkat细胞凋亡的凋亡率逐渐升高;Transwell结果显示,SAL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且随着SAL浓度的增加Jurkat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逐渐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AL处理后各组细胞中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AKT/AKT比值显著下降。SAL是一种抑制AL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ALL细胞凋亡的新型治疗化合物。SAL的抗癌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温进平 王首星 +4 位作者 刘院刚 李欣 杨朝鑫 李学永 路新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病人100例,取病人癌组织标本并选取其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处的正常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病人100例,取病人癌组织标本并选取其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HIF-1α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胃癌组织中PD-L1和HIF-1α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胃癌病人3年生存关系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胃癌病人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胃癌病人中,PD-L1阳性表达52例,阴性表达48例;HIF-1α阳性表达67例,阴性表达33例,PD-L1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0%、67.00%,高于癌旁组织(11.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PD-L1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730,P<0.001)。胃癌病人PD-L1和HIF-1α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局部有无浸润有关(P<0.05)。胃癌病人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48.00%,PD-L1、HIF-1α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为28.85%、31.34%,均低于PD-L1、HIF-1α阴性表达病人(68.75%、81.82%)(Log rankχ2=25.155,P<0.001,Log rankχ2=24.552,P<0.001);且PD-L1、HIF-1α阳性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均为胃癌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病人癌组织中PD-L1和HIF-1α均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并与病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于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杨 刘俊法 +1 位作者 郝亚逢 王学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在常...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赖诺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参数、右上臂和右踝之间测到的脉搏波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右上臂和右踝之间测到的脉搏波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冠心病复发率和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EI类药物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动脉弹性功能,降低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冠心病和脑卒中复发率,其中,赖诺普利的降压效果和对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更好,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赖诺普利 卡托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奎书 韩文生 +2 位作者 左华 信栓力 赵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9-73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测定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imer) 和C-反应蛋白(CRP), 行常规治疗并记录30d内急性心... 目的 探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测定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imer) 和C-反应蛋白(CRP), 行常规治疗并记录30d内急性心脏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 的发生情况。将三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A组, 任意两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B组, 仅cTnI单项升高的患者称为C组, 分别比较各组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0d内共有34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 其中A组共6例(75. 00% ); B组共10例(55 .56% ); C组18例(56 .25% ), 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9 52, P<0. 05)。结论 应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 对ACS患者进行短期预后评价是较优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标记物 联合检测 临床意义 短期预后 C-反应蛋白(CRP) 急性心脏事件 非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顽固性心绞痛 发生情况 D-二聚体 观察对象 肌钙蛋白 常规治疗 cTnI 预后评价 ACS 入院时 升高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扫描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宁 刘吉祥 +4 位作者 信栓力 常超 韩丽英 张仁杰 李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90-2692,共3页
目的:探讨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并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5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采用交叉表和受试者... 目的:探讨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并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5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采用交叉表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钙化积分、钙化积分和冠脉CTA的联合诊断实验。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选择最佳诊断切点,同时使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大值的钙化积分诊断冠脉狭窄≥50%的阈值为9.35分,其敏感性为89.13%,特异性为80.00%。进行冠脉CTA与钙化积分以9.35为诊断切点的联合诊断实验,并联实验后,诊断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较单用冠脉CTA升高(100%vs 97.82%),特异性(60%vs 60%)保持不变。结论:钙化积分对有症状的可疑冠心病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钙化积分与CTA的联合诊断提高冠脉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钙化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电刺激康复训练结合因时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1
作者 安晓蕾 郭亮军 +2 位作者 李彦梅 申晓玲 吴银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190-2193,共4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症状[1],相关研究显示,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发生比例达62%[2]。该症状的存在可引发诸多心理生理并发症,甚至可能因窒息而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增加致残可能性和病死率[3]。临床上现阶段对吞...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症状[1],相关研究显示,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发生比例达62%[2]。该症状的存在可引发诸多心理生理并发症,甚至可能因窒息而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增加致残可能性和病死率[3]。临床上现阶段对吞咽障碍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康复训练、针灸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有研究显示,上述干预方式的联合应用较单一使用效果更优,但多种干预方式的使用必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护理内容,传统护理模式将主要关注点聚焦于对医嘱的全面快速高效完成,故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采取的多为集中治疗护理模式,难以实现因人因时施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电刺激治疗 患者群体 心理生理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障碍 依从性 传统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申晨 王晓丽 +2 位作者 张晓玉 付茜茜 赵秀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07-911,926,共6页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降脂疗效及血清心肌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降脂疗效及血清心肌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脂蛋白a(Lp-a)]、血管内皮功能[ET-1、vWF、一氧化氮(NO)]、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2组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LDL-C、TC、TG、Lp-a水平低于对照组(t/P=8.657/<0.001、12.656/<0.001、2.571/<0.001、4.883/<0.001);血清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t/P=5.772/<0.001、4.172/<0.001、4.465/<0.001);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P=4.256/<0.001、7.238/<0.001、3.879/<0.001);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t/P=4.811/<0.001、3.715/<0.001、4.618/<0.001)。2组TIMI 3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G 2~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χ^(2)/P=5.352/0.02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累积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vs.4.17%,χ^(2)/P=3.891/0.049)。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抑制炎性反应,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依洛尤单抗 瑞舒伐他汀 血脂 内皮素-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丽军 信栓力 +7 位作者 常超 王桂东 朱洁莹 李敏 李琴 王晓丽 张兰华 裴利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MCP-1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MCP-1水平为(18.12±2.62)pg/L、(25.63±4.76)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4.98±2.54)pg/L、(21.78±4.53)pg/L(P<0.01),UAP组、SAP组均高于对照组(11.68±2.51)pg/L、(15.71±4.34)pg/L(P<0.01)。结论血浆IL-6与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志刚 陈小珍 +2 位作者 么丽颖 杨晓芳 司钰媚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2期3183-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血透组,每组36例。高通量组采用德国Fresebous F60聚砜膜过滤器,血透组采用德...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血透组,每组36例。高通量组采用德国Fresebous F60聚砜膜过滤器,血透组采用德国Fresenius F6 HPS聚砜膜透析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个月后留取血液标本检测hs-CRP和TG、TC及瘦素水平。结果高通量组治疗后hs-CRP、TG、TC和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减少慢性肾衰竭患者感染、炎症发生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高通量透析 超敏 C 反应蛋白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峰 聂海英 +1 位作者 李焱 李慧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检测所有患者的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显著高于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显著高于非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为0.727-0.998,灵敏度为0.973,特异度为0.947;非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95%CI为0.853-0.984,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863。恶性与非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能够作为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 血液 细菌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丽军 马燕霞 +7 位作者 信栓力 常超 张兰华 裴利敏 刘桂兰 邵丽荔 朱洁莹 李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AC...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浆TNF-α、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下降(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炎性反应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敬敬 李焱 杨志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39-640,共2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及bFG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另设健康对照组16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和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376.52±225.89)pg/ml、(312.49±121.62)pg/ml(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3.78±20.56)pg/ml(P均<0.05);治疗后分别为(206.71±33.67)pg/ml、(280.12±30.66)pg/ml(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bFGF水平分别为(2.56±0.32)ng/ml、(2.43±0.30)ng/ml(P>0.0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8±0.41)ng/ml(P<0.05);治疗后分别为(2.10±0.15)ng/m1、(2.08±0.29)ng/ml(P>0.0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率,可能通过抑制血浆VEGF及其受体表达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丽倩 林杰 +3 位作者 武一平 智孔亮 李晓利 王晓静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2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88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132例)和B组(无认知障碍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88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132例)和B组(无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156例),再分别均分为A_1组、A_2组及B_1组、B_2组。4组患者均给予左旋多巴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_2组和B_2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结果治疗第4,12,24周时,4组患者MoCA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均逐渐升高,A_2组和B_2组评分升高幅度较大,且评分分别高于A_1组和B_1组(P <0. 05); 4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逐渐降低,A_2组和B_2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大,且评分分别低于A_1组和B_1组(P <0. 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A_2组和B_2组分别低于A_1组和B_1组(P <0. 05); 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相当,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自行康复。结论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患者,丁苯酞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且可改善认知障碍和帕金森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M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志霞 李振彬 +4 位作者 李焱 刘彦卿 孙中成 张钢 徐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839,共2页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 含药血清 滑膜细胞 巨噬细胞 移动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裴利敏 李志梅 +6 位作者 马燕霞 刘丽军 信栓力 常超 李琴 赵秀峰 韩丽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57-158,161,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患者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满意...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患者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的依从性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住院流程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保证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卫生资源,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临床护理路径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