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霞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42-243,共2页
带状疱疹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体内侵犯感觉神经节而引起的相应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在疼痛区域内出现节段性、排列成带状簇集水泡的特异皮肤损害,尤以老年人多见。经过一般治疗后,约30%的患者可遗留疱疹后神经痛[1]。
关键词 三氧 椎旁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蹼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克杰 申晓平 +2 位作者 李俊青 王彦 宋志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63-769,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阐述关于颈动脉蹼治疗方案及预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颈动脉蹼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阐述关于颈动脉蹼治疗方案及预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颈动脉蹼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本次入院病因、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表现、责任血管、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入院后7 d NIHSS评分]、颈动脉蹼的神经影像学资料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情况。术后每3个月于门诊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再狭窄及颈动脉蹼复发情况,并随访是否存在卒中复发。结果6例患者中,2例为无症状;4例以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起病的症状性患者平均NIHSS评分为13.25分,梗死灶分布符合栓塞性特点。4例症状性患者中,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2例行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治疗,均恢复良好(mTICI分级为2b~3级)。6例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存在颈动脉蹼,其中4例症状性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中,3例提示存在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1例提示伴斑块形成;2例无症状患者中,1例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1例合并颈动脉夹层。6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相同。6例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术后平均10.17个月的随访中,均无卒中及颈动脉蹼复发,其中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结论颈动脉蹼远端存在血液瘀滞导致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栓塞性脑梗死。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助于颈动脉蹼的诊断及随访。在急性期采取静脉溶栓或桥接介入取栓治疗可能是获益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能是降低颈动脉蹼相关卒中复发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蹼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法阻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牟云 王继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4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三点法阻滞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用三点法阻滞结合NJ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痛点注射。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和10... 目的研究三点法阻滞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用三点法阻滞结合NJ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痛点注射。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和100.00%,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法阻滞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无痛、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法 神经传导阻滞 NJF 肩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脑干出血介入人工血管置入术麻醉1例分析
4
作者 苗振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并发症 脑出血/并发症 主动脉瘤 胸/并发症 麻醉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时不同镇静药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任远征 滑君瑞 +2 位作者 巩翠珂 范志刚 张志卓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19-1522,共4页
肺部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病,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快,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肺泡分泌物明显增多,纤毛活动减弱,导致机体排痰功能下降,阻塞气道而使通气不足,诱发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重者机械通气.因此,如何快速排出肺泡内痰液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通气不足 低氧血症 镇静药物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患者病情进展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置管间断阻滞对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辉 张志卓 张志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560-2562,共3页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定位下行星状神经节置管保留间断阻滞对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择突发性单耳聋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盲探组各28例,均按诊疗规范给予活血、激素药物和高压氧等综合疗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定位下行星状神经节置管保留间断阻滞对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择突发性单耳聋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盲探组各28例,均按诊疗规范给予活血、激素药物和高压氧等综合疗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行星状神经节穿刺置管保留,0.1%罗哌卡因阻滞1次/d;盲探组传统星状神经节穿刺阻滞。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首次穿刺阻滞成功率、平均阻滞时间、首次阻滞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评价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25/28),79%(22/28),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超声组明显优于盲探组[100%(28/28),73%(20/28),P<0.05];平均阻滞时间和首次阻滞成功率比较明显超声组优于盲探组[(4.0±1.3)min和(6.3±2.1)min;100%(28/28)和79%(22/28),P<0.05];超声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盲探组[89%(25/28),61%(17/28),P<0.05];盲探组发生5例皮下气肿等不良反应,超声组未发生相关事件,也未发现脱管、药物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超声引导定位下行星状神经节置管阻滞,比传统盲探穿刺成功率及有效率更好,置管保留减少患者痛苦,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耳聋 星状神经节阻滞 置管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苗振华 杨香平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颈源性头痛 颈椎旁 疗效观察 椎间盘退行性变 疼痛性质 颈部软组织 无菌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受损者 星状神经节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ERCP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全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38-1539,共2页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无痛ERCP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5...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无痛ERCP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5 min后2组均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为3μg/ml,分别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体动次数、Sp O2〈90%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2组患者检查前SBP、DBP、HR、Sp O2以及镇痛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置镜时收缩压和检查毕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检查毕的HR及置镜时和检查毕的Sp 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Sp O2〈90%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ERCP时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地佐辛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患者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靶控输注 地佐辛 芬太尼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盐酸丁卡因复合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振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新型酯类局麻药.主要用于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丁卡因也是术中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较多的一种酯类局麻药。本研究通过比较国产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酸氯普鲁卡因 剖宫产术后镇痛 盐酸丁卡因 硬膜外麻醉 复合芬太尼 疗效观察 神经阻滞 镇痛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全周 胡丽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是一种通过内镜对肝、胆、胰疾病进行诊治的重要方法,由于其微创性,已逐步成为胆、胰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1]。无痛 ERCP 技术是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 ERCP 操作,减少了痛苦,消除了患者的恐...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是一种通过内镜对肝、胆、胰疾病进行诊治的重要方法,由于其微创性,已逐步成为胆、胰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1]。无痛 ERCP 技术是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 ERCP 操作,减少了痛苦,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合理选择麻醉药品、浓度和用药方法,是保证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 ERCP 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靶浓度 丙泊酚 无痛 复合 ERCP 麻醉药品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X2基因和FEZ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牟时斌 崔峰 +1 位作者 王二数 王继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TBX2、FEZ1在正常胃黏膜、上皮内肿瘤及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30例上皮内肿瘤及80例胃腺癌中TBX、FEZ1蛋白质的表达。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 目的探讨TBX2、FEZ1在正常胃黏膜、上皮内肿瘤及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30例上皮内肿瘤及80例胃腺癌中TBX、FEZ1蛋白质的表达。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BX2在低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临床分期Ⅳ期的表达高于Ⅰ期(P<0.05),肌层浸润>1/2的表达高于≤1/2的表达(P<0.05);FEZ1在低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高分化组织(P<0.05),临床分期Ⅲ期的阳性率表达低于Ⅰ期的表达(P<0.05),肿瘤直径>4cm阳性表达低于≤4cm的表达(P<0.05),肌层浸润>1/2的表达低于≤1/2的表达(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P<0.05),年龄>60岁的表达低于≤60岁的表达(P<0.05)。结论 TBX2和FEZ1在胃黏膜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者发挥着原癌基因的作用,后者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AMPK/mTOR通路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倩 张志卓 +1 位作者 王欢 李瑞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00-1305,1331,共7页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通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AMPK/mTOR)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SD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及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通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AMPK/mTOR)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SD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及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大鼠手术不切除肝叶,其余3组大鼠手术切除部分肝叶制作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术后1、6、12、24、72 h时认知障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AMPK、mTOR与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等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AMPK、mTOR、BAX、Caspase-3的mRNA水平,TUNEL染色观察各组海马组织结构,通过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1、6、12、24、72 h时,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Zea-Longa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高剂量组评分略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大鼠海马组织AMPK、mTOR、BAX与Caspase-3的蛋白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NA结果与蛋白结果较为一致;TUNEL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凋亡情况低于低剂量组(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术后海马组织IL-1β与TNF-α水平高于右美咪定组,而右美咪定低剂量组IL-1β与TNF-α水平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年大鼠术后认知障碍情况,减少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信号通路AMPK/mTO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AMPK/mTOR信号通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凋亡 炎症 海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玲 郭全周 +1 位作者 吴梦淏 李佩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3期913-916,共4页
目的 探讨50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500例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术后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给予针... 目的 探讨50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500例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术后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明确护理前后患者痛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以术后第7天PSQI评分> 7分为术后睡眠障碍发生标准,5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9.00%,依照术后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全身麻醉术后睡眠障碍,n=355)与研究组(有全身麻醉术后睡眠障碍,n=145),研究组患者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145例睡眠障碍患者中,占比最高的为疼痛,比例为17.24%;其次为体位不适,占比为15.86%;后续依次为心理问题(13.10%)、呼吸困难(11.03%)、药物因素(9.66%)、护理不到位(7.59%)、并发症(6.69%)。结论 疼痛、体位不适、心理问题是导致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中给予针对性干预、一对一心理疏导、体位干预以及疼痛干预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手术 患者 睡眠障碍 原因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15
作者 张志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71-1371,1378,1388,共3页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d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1]。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听动脉痉挛、栓塞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有关心[2],...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d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1]。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听动脉痉挛、栓塞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有关心[2],主要对第Ⅷ对脑神经损伤[3]。现在临床中主张采用高压氧、活血化瘀药物,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收治的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药物+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与耳鼻喉科合作采用星状神经节连续置管阻滞,取得满意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受损者 星状神经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肺栓塞2例分析
16
作者 杨香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2000-2001,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肺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杨香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颈2椎体横突周围阻滞加痛点阻滞进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每周1次,1个月为1疗程。同时服用葛根汤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结果经过一个疗程临床观察,23例患者治愈17例(占73.9...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颈2椎体横突周围阻滞加痛点阻滞进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每周1次,1个月为1疗程。同时服用葛根汤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结果经过一个疗程临床观察,23例患者治愈17例(占73.91%);好转6例(占26.09%);无效0例。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葛根汤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两种方法合用可起到相互协同、巩固疗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颈源性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051-2051,共1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0%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更高。近年来我科采用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0%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更高。近年来我科采用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单用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疗法比较,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病因学/治疗 疱疹 带状/并发症 氧化物/治疗应用 消炎药/治疗应用 镇痛药/治疗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 人类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芳 张俊彪 +1 位作者 邸永辉 孙秉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Ⅱ~Ⅲ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F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μg/kg...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Ⅱ~Ⅲ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F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二组患者术后12、24、36、48h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咪达唑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58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4期3507-3508,共2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对58例失眠症患者施以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本组58例,治愈38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治疗 神经传导阻滞 星状神经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