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世辉 陈颖 +2 位作者 张宁 刘增兵 王金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螺钉固定,试验组行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分别在术后2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并在术后6个月评估比较两组病人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5%,低于对照组的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74.5±9.2)分、(81.3±4.3)分,优良率为76.0%;试验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82.3±5.3)分、(91.2±3.8)分,优良率为93.2%,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为12.8%,试验组为2.4%,试验组再次分离风险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用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优于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Endobutton带袢钢板 弹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哲 崔继君 +1 位作者 康聪 马凯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12月就诊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共19例,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中穿刺次... 目的探究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12月就诊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共19例,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中穿刺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和Kaikkonen评分。结果患者平均切口长度(2.61±0.23)cm,平均手术时间(41.42±4.9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22±2.07)mL术中平均穿刺7(6,8)次,均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AOFAS、ATRS、Kaikkonen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术后1年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多孔金属板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D40L、CCL3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克诚 李玮 +3 位作者 刘英 乔宽宽 李娜 闫菁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非DVT组(n=79)和DVT组(n=31)。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非DVT组(n=79)和DVT组(n=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sCD40L、CCL3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40L、CCL3对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的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血清sCD40L、CCL3水平与D-二聚体、FIB呈正相关,与PT、TT、APTT呈负相关(P<0.05)。D-二聚体、PT、APTT、FIB、sCD40L、CCL3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CD40L、CCL3单独预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3、0.754,小于两者联合预测的AUC(0.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与其血清sCD40L、CCL3高水平有关,两者对术后DV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可溶性CD40配体 CC趋化因子配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0
4
作者 张长青 张春啸 +2 位作者 张文治 霍丽丽 宋矿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为PFN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对二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8~24个月,PFN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病例未发生螺旋刀片骨内切割、松动移位,骨折全部愈合。PFN组6例发生髋部加压螺钉松动,其中骨折畸形愈合2例,2例行PFNA翻修治疗,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补救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血红蛋白值、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医源性血运破坏、骨质丢失,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重建钉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干互动三维闭合复位技术在难复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治 韩晓军 +3 位作者 张长青 王艳彬 颉朝阳 邱国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52-354,共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18例,其中难复位型16例.受〈股骨头干互动三维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1]一文的启发,对16例难复位型股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18例,其中难复位型16例.受〈股骨头干互动三维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1]一文的启发,对16例难复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施行股骨头干互动三维闭合复位技术,取得较好疗效,均闭合复位成功,无开放复位病例.现将临床应用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成像 三维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江 李忠 +5 位作者 汪兆文 郭凯 王哲 樊巍 李兰涛 孟宪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0期142-143,145,共3页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36例,B组(肱三头肌舌形瓣组)32例。比较2种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36例,B组(肱三头肌舌形瓣组)32例。比较2种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全部甲级愈合,B组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渗液,经换药后切口愈合。A路组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有2例克氏针突于皮下引起疼痛,拔出后缓解。2组肱骨远端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A组Mayo肘关节功能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2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获得更好的术后肘关节功能,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手术入路 鹰嘴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骨不愈合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立江 郭凯 +3 位作者 王哲 樊巍 李兰涛 孟宪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治疗伴前方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开放性骨折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 2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按照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5例,Ⅱ... 目的观察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治疗伴前方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开放性骨折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 2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按照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5例,Ⅱ型13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8~24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7个月,无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根据AOFAS标准:优9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对于伴有前方软组织条件差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不适合原手术切口或传统前外侧切口,经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联合吲哚美辛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立江 樊巍 +1 位作者 李兰涛 孟宪卿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O)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32例,术后72 h内给予单次放疗7 Gy联合术后口服吲哚美辛...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O)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32例,术后72 h内给予单次放疗7 Gy联合术后口服吲哚美辛4周(每次25 mg,每日3次)。术后X线摄片观察异位骨化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8.9个月。5例发生异位骨化,根据Bmoker分级有Ⅰ度3例,Ⅱ度2倒,无严重异位骨化(Ⅲ,Ⅳ度)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5.62%。结论局部放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是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放疗 吲哚美辛 髋臼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樊巍 王立江 +1 位作者 李兰涛 孟宪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2-443,共2页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2例(37侧,其中Sanders分型Ⅱ型23侧,Ⅲ型14侧).术前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评估骨折...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2例(37侧,其中Sanders分型Ⅱ型23侧,Ⅲ型14侧).术前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8 -21个月,平均1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半年后自行恢复.1例发生(呣)长屈肌腱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取出后缓解.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优18侧,良17侧,可2侧,优良率94.6%.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永峰 张宁 +3 位作者 李少连 李新海 步婉莹 刘增兵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和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75例。比较2组手术疗效、足趾畸形和残端修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观察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和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75例。比较2组手术疗效、足趾畸形和残端修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2个月。外固定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治疗费用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临床疗效优于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畸形和残端修整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跖骨 趾骨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治 邱国良 +3 位作者 韩晓军 张长青 王艳彬 颉朝阳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609-261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应用骨科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微创置入PFNA,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平均100ml,术后随访4~12个... 目的观察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应用骨科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微创置入PFNA,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平均100ml,术后随访4~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应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定术 80岁以上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及股骨颈区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晓军 王艳彬 +3 位作者 刘志鹏 马超 陈祥云 张文治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76-197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波及股骨颈区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线波及股骨颈基底区域的骨折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2组...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波及股骨颈区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线波及股骨颈基底区域的骨折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2组手术均采用骨科牵引床完成,对照组行常规PFNA手术,试验组采用空心螺钉+PFNA。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测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2组患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空心钉联合PFNA对骨折线波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Harris评分,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明确,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旋转稳定性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空心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治疗甲床裂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虎 王世辉 孟宪卿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63-64,共2页
甲床裂伤是手外科最常见的指端甲部损伤,伤后创面渗血多,持续时间长.处理不当易出现延迟愈合及感染,轻者指甲畸形、无指甲生长,重者出现手指末节骨外露、骨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指的美观及功能.我科自2009年10 月~2011 年4 月应用清... 甲床裂伤是手外科最常见的指端甲部损伤,伤后创面渗血多,持续时间长.处理不当易出现延迟愈合及感染,轻者指甲畸形、无指甲生长,重者出现手指末节骨外露、骨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指的美观及功能.我科自2009年10 月~2011 年4 月应用清创加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以后简称S-100)[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 第3640770 号]覆盖包扎修复甲床裂伤62 例,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 裂伤 S-100 可吸收性止血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轩 马超 +3 位作者 田思宇 张晓娟 蔡思嘉 刘宽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T1DM患者40例,检测入组时及2年后足底10个区域的足底压力,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过2年时间,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的多项足底压力增加,足跟...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T1DM患者40例,检测入组时及2年后足底10个区域的足底压力,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过2年时间,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的多项足底压力增加,足跟内、外侧的冲量和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降低。患者第2、3跖骨头及足跟内、外侧的足底压力增加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加有关(β=0.366~0.495,P<0.05);第2、3跖骨头部位的足底压力增加与研究期间出现足底胼胝有关(β=0.259~0.448,P<0.05);第2跖骨头的足底压力增加与糖化血红蛋白增加有关(β=0.248~0.320,P<0.05);第3跖骨头最大压力增加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有关(β=-0.327,P=0.026)。结论随着病程延长,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足底压力增高。足底压力的变化与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研究期间足底胼胝的出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足底压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区域定位和X线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世深 李士学 刘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比较X线引导和CT区域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将采取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63例定为A组;将区域定位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 【目的】比较X线引导和CT区域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将采取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63例定为A组;将区域定位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49例定为B组。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B组稍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B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定位”能够将椎间盘突出位置量化,准确把握适应证;术中CT引导能够为靶点射频热凝确定准确的穿刺路径及深度,使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技术疗效最大化,对提高微创治疗LDH的优良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放射摄影术 导管消融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惠艳 梁虎 刘文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6-297,共2页
单纯臂丛或颈丛神经阻滞不能满足锁骨骨折手术需要。我科采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臂丛 颈丛 锁骨 骨折 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联合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年人髋臼发育不良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丽丽 陈祥云 +1 位作者 颉朝阳 王艳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年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髋关节置换+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术治疗的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97例(131髋),术中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植骨均采用自体股骨头骨颗粒...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年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髋关节置换+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术治疗的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97例(131髋),术中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植骨均采用自体股骨头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分别在术前、末次随访时对患髋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2~8年随访,术后Harris评分(91.25±0.37)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21±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arris评分优105髋、良19髋、可7髋,优良率达94.6%,术后随访未发现骨吸收,疗效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联合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年人髋臼发育不良可获得满意中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微创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璞 张华良 +2 位作者 刘广跃 王清和 张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6月治疗游离型LDH患者36例,采用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6月治疗游离型LDH患者36例,采用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个月~4年(中位数22个月),手术时间(1.0±0.5)h,出血量(100±20)ml。36例患者术前腰痛、腿痛NRS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7.2±1.4)分、(7.5±2.0)分、(53.2±5.5)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分别为(3.2±1.2)分、(3.3±1.9)分、(75.7±8.2)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25例(69.4%),良8例(22.2%),可3例(8.4%)。结论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腰椎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治疗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游离型 微创手术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国良 张长青 张文治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360-1361,共2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髋部畸形,其发育异常包括骨骼异常(髋臼、股骨头、股骨颈)和软组织异常(关节囊、股骨头圆韧带、关节周围肌肉),本病是导致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关键词 髋关节 发育性 再脱位 矫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n骨折有限切开经皮钢板微创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海潮 靳云乔 张华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观察Pilon骨折有限切开经皮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Pilon骨折患者25例,均先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外踝骨折复位,钢板固定,再行胫骨有限暴露骨折断端,恢复胫骨长度,恢复胫骨关节面平整性,尽量恢复踝穴正常解剖关系。使用胫骨... 目的观察Pilon骨折有限切开经皮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Pilon骨折患者25例,均先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外踝骨折复位,钢板固定,再行胫骨有限暴露骨折断端,恢复胫骨长度,恢复胫骨关节面平整性,尽量恢复踝穴正常解剖关系。使用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2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6.0±1.5)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优1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结论Pilon骨折有限切开经皮钢板微创治疗,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提前,骨折愈合良好,疼痛不剧烈,局部组织好,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关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