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
1
作者 及晨颖 晋晓娟 周建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92-97,共6页
目的分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部的健康成年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 目的分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部的健康成年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VEGF基因4个不同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分析2组VEGF相应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研究组均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并在30~35 d后利用超声明确其妊娠情况;根据妊娠结局将研究组分为妊娠成功组、妊娠失败组,比较2组VEGF基因多态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EGF基因多态性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GF基因多态性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的价值。结果相较于-2578C/A位点AA+CA基因型,携带CC基因型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风险增加1.412倍(95%CI:1.004~1.985),等位基因C突变可使发病风险增加1.526倍(95%CI:1.066~2.186);与-1154G/A位点GA+AA基因型相比,携带GG基因型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风险增加1.467倍(95%CI:1.011~2.128),等位基因G突变可使发病风险增加1.531倍(95%CI:1.026~2.284);2组VEGF基因-460C/T、+936C/T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后,40例妊娠成功。妊娠成功组与妊娠失败组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VEGF基因-2578C/A位点CC基因型与-1154G/A位点GG基因型是影响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多态性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552~0.838)。结论携带-2578C/A位点CC基因型、-1154G/A位点GG基因型会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发病风险,降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成功率,且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有效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血管内皮因子 基因多态性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于晨芳 李秀琴 闫爱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2-1424,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糖代谢异常与生殖功能障碍并存的一种特殊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
关键词 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临床观察 不孕患者 中药治疗 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生殖功能障碍 高雄激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感染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及其与宫颈黏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晨芳 宋春燕 +2 位作者 石国亮 于霞 刘芳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147-2149,共3页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As 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阳性率及其与宫颈黏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UU感染不孕妇女为观察组,同期非支原体感染的165例不孕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s Ab及AEMA...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As 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阳性率及其与宫颈黏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UU感染不孕妇女为观察组,同期非支原体感染的165例不孕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s Ab及AEMAb阳性率、宫颈黏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分析UU感染不孕患者血清As Ab及AEMAb阳性率与宫颈黏液TNF-α及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s Ab及AEMAb阳性率、宫颈黏液TNF-α及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UU感染不孕患者血清As Ab、AEMAb阳性均与TNF-α、IFN-γ水平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UU感染不孕妇女血清As Ab及AEMAb阳性率高,可能与生殖道局部的免疫激活有关,其与炎症因子的协同作用或是导致不孕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感染 不孕症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Bim和p21 WAF1/CIP1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凤玲 赵明彦 +2 位作者 孙菊英 阎华 邵艳新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9期2547-2549,共3页
目的探讨Bim和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Bim和p21 WAF1/CIP1的表达。结果Bim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目的探讨Bim和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Bim和p21 WAF1/CIP1的表达。结果Bim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6.7%、60%、43.3%,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3.3%、56.7%、46.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中,Bim和p21 WAF1/CIP1均呈正相关。结论Bim和p21 WAF1/CIP1的凋亡与增殖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起相互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子宫内膜 异位子宫内膜 BIM P21 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肾化瘀方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康文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202-2204,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出现与子宫内膜周期相应变化特征的疾病,给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痛经""月经不调"及"癥瘕"范畴,多因肾气亏虚及血瘀等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出现与子宫内膜周期相应变化特征的疾病,给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痛经""月经不调"及"癥瘕"范畴,多因肾气亏虚及血瘀等因素而致病。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治疗,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给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预防复发 生长功能 月经不调 癥瘕 子宫内膜周期 肾气 复发率 女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X介入或全身用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优越性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晨芳 霍西亭 +1 位作者 刘艳湘 随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6期4-6,24,共4页
目的:探讨MTX肌注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再分为A、B两组,A组采取MTX肌注联合自拟消妊祛瘀汤口服,B组经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加消妊祛瘀... 目的:探讨MTX肌注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再分为A、B两组,A组采取MTX肌注联合自拟消妊祛瘀汤口服,B组经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加消妊祛瘀汤口服;对照组则分为C、D两组,C组单纯MTX肌注,D组经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治愈率:A组91.67%,B组96.43%,治疗组75.00%;C组70.00%,D组90.91%,对照组84.3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在血HCG下降速度、住院时间、转经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MTX介入或全身用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疗效确切,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优势,避免了创伤性手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肌注 消妊祛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支助孕汤联合干扰素栓对支原体感染性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于晨芳 石国亮 +1 位作者 宋春燕 刘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599-1599,共1页
目的:观察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阴道外用针对支原体感染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UU转阴、总体妊娠情况。方法 选取UU阳性不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42例)和西药组(38例),中西医组应用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 目的:观察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阴道外用针对支原体感染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UU转阴、总体妊娠情况。方法 选取UU阳性不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42例)和西药组(38例),中西医组应用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阴道外用,西药组应用多西环素口服加重组人干扰素栓阴道外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UU转阴率、妊娠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第1疗程后,中西医组UU转阴率为76.2%(32/42),西药组42.1%(16/38),有统计学差异(χ2=9.66,P<0.01);第2疗程后,中西医组UU转阴率为95.2%(40/42),西药组92.1%(35/38),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中西医组妊娠率57.1%(24/42),与西药组31.6%(1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5),中西医组不良妊娠结局1例(4.5%),西医组5例(4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36,P <0.01)。结论: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阴道外用可有效清除UU感染,有利于妊娠并有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不孕 消支助孕汤 重组人干扰素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汝倩 赵君 +2 位作者 马灵云 张然 闫冰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7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407例宫颈高危型HPV感...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407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202)和联合组(n=205),对照组使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联合组使用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G6PD、FHIT、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D3^(+)、CD8^(+)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转阴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G6PD、IL-2、TNF-α水平较低,FHIT、CD3^(+)、CD8^(+)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可降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体内G6PD水平,提高FHIT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支助孕汤联合干扰素栓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晨芳 宋春燕 石国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观察消支助孕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阳性不孕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对照组应用多西环素口服加... 目的观察消支助孕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阳性不孕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对照组应用多西环素口服加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观察两组解脲支原体(Uu)转阴率,治疗前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变化,妊娠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妊娠率67.8%(80/118),明显优于对照组[37.9%(41/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P<0.01);治疗组Uu转阴率为92.4%(109/118)、流产率2.5%(2/80),对照组Uu转阴率93.5%(101/108)、流产率7.3%(3/41),两组比较,Uu转阴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Ab和AEMAb阳性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抗体阴性者妊娠率78.5%(106/135),明显优于抗体阳性者[16.5%(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0,P<0.01);抗体阴性者流产率1.9%(2/106),低于抗体阳性者[20.0%(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P<0.05)。结论消支助孕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外用治疗支原体感染不孕患者,能有效清除Uu,降低自身免疫激活状态,从而提高了妊娠率,降低了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不孕 消支助孕汤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