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92的杀伤作用及对其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永辉 李辉 +5 位作者 郭素敏 李秀武 尹江凡 赵鹏 高莉 吴树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对肺癌细胞系NCI-H292的杀伤作用及对癌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培养NK细胞(NK组),取培养14 d后的NK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 L,按1∶5的比例接种到NCI-H292细胞(NK...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对肺癌细胞系NCI-H292的杀伤作用及对癌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培养NK细胞(NK组),取培养14 d后的NK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 L,按1∶5的比例接种到NCI-H292细胞(NK+NCI-H292组)培养板共培养24 h,单独培养NCI-H292细胞(NCIH292组)24 h。采用CCK-8法测算NK细胞对肺癌细胞系NCI-H292的杀伤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CIH292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NK细胞对NCI-H292细胞的杀伤率为96.720%±1.081%,与NK及NCI-H292组比较,NK+NCI-H292组β-catenin表达降低(P均<0.01)。结论 NK细胞对NCI-H292细胞具有杀伤力,同时能够抑制NCI-H292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NCI-H292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Β-CATEN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赵树媛 王爽 +2 位作者 侯鹏 纪俊雨 赵宇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研究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IVUS)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入院后先行256排CT检查,在一个月内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 目的 研究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IVUS)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入院后先行256排CT检查,在一个月内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冠脉狭窄程度评估;分析IVUS与CT对斑块面积/管腔重构指数/偏心指数的相关性,IVUS与CT对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 96例患者共评估1144个节段,324个狭窄, IVUS显示无狭窄、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24例、108例、148例、44例,CT成像分别显示4例、112例、 152例、56例。两种检查方式对冠脉狭窄程度判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示的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26)。两种检查方式的平均斑块面积、血管重构指数与斑块偏心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在324个病灶斑块中显示112个软斑块、124个纤维斑块、88个钙化斑块,单心跳心脏CT显示116个软斑块、140个纤维斑块、68个钙化斑块。两种检查方式在辨别冠脉斑块成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的斑块成分呈正相关(r=0.712)。结论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准确性较高,反映病变血管内部情况,IVUS与斑块偏心、对血管重构及冠脉斑块性质的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脉狭窄 斑块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CA21-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永峰 郭素敏 +2 位作者 王翔 李琛 胡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14-917,923,共5页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肺肿瘤三科收治晚期NSCLC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肺肿瘤三科收治晚期NSCLC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贝伐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vs.60.47%,χ^(2)/P=4.053/0.04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CD4+/CD8+明显升高,而CA21-1、CEA、CA50、CTC、VEGF、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P=6.124/0.000,11.317/0.000,14.091/0.000,8.376/0.000,6.866/0.000,18.497/0.000,9.953/0.000,5.439/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更好地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CA21-1水平及CTC细胞数量,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康艾注射液 贝伐单抗 循环肿瘤细胞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11与细胞死亡调解子抗体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池菲 张新 +3 位作者 才虹美 赵瑾 张春艳 王维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5期3041-3043,30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11(STK11)、细胞死亡调解子抗体(BIM)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收集切除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11(STK11)、细胞死亡调解子抗体(BIM)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收集切除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标本中STK11、BIM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STK11阳性表达率低于旁癌组织[63.08%(41/65)比92.31%(60/65)](x^2=16.022,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BI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旁癌组织[61.54%(40/65)比21.54%(14/65)](x^=21.413,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K1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转移淋巴结患者[41.38%(12/29)比80.56%(29/36)](P〈0.05);Ⅰ~Ⅱ期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K1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72.55%(37/51)比28.57%(4/14)](P〈0.05);高分化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K1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低分化[89.47%(17/19)比51.61%(16/31)、53.33%(8/15)](P〈0.05)。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K11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78.13%(25/32)比48.48%(16/33)](P〈0.05)。Ⅰ~Ⅱ期的BIM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70.59%(36/51)比28.27%(4/14)](P〈0.05);高分化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低分化[89.47%(17/19)比45.16%(14/31)、60.oo%(9/15)](P〈0.05)。腺癌BIM阳性率高于鳞癌[75.oo%(24/32)比48.48%(16/33)](P〈O.05)。结论STK11、BIM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丝苏氨酸激酶11 细胞死亡调解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文焕 翟雨 +1 位作者 殷亚萍 王晓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跟踪领域中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易漂移等问题,基于YOLOv3算法和KCF算法,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利用训练好的YOLOv3网络获取视频中目标的位置,并对各个目标进行ID分配;其次,将多个目标并行输入到基于... 针对多目标跟踪领域中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易漂移等问题,基于YOLOv3算法和KCF算法,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利用训练好的YOLOv3网络获取视频中目标的位置,并对各个目标进行ID分配;其次,将多个目标并行输入到基于核相关滤波的跟踪模块进行目标跟踪;然后,判断是否满足启动修正策略的条件,若满足则用检测模块的结果去修正跟踪模块的结果;最后,利用跟踪结果更新核相关滤波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将算法应用于OTB2015数据集中的4组含有多种干扰的视频序列,其跟踪精确度达82.4%,跟踪成功率达81.1%,能够满足跟踪实时性要求。因此,所提算法不但有效,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为多目标跟踪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神经网络 多目标检测跟踪 YOLOv3 核相关滤波算法 修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氨酰-tRNA合成酶2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6
作者 栾艳超 梁超 +1 位作者 韩青松 刘立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81-1091,共11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分析DARS2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挖掘TCGA与GEO...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分析DARS2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挖掘TCGA与GEO数据库中DARS2 mRNA在LUAD样本中的表达谱,评估DARS2 mRNA在LUAD与正常肺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DARS2 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明确组织定位,综合评估DARS2在LUAD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RNA技术分别将DARS2 siRNA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转入A549、H1299细胞,利用CCK-8评估细胞增殖,克隆成簇验增殖,划痕Transwell测迁移侵袭力。GO/KEGG分析DARS2在LUAD的生物学功能;ssGSEA探究DARS2表达与肿瘤免疫微环境浸润关联。结果:TCGA、GEO数据库分析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LUAD组织中DARS2 mRNA呈高表达(均P<0.01)。DARS2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的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性别和吸烟显著相关(均P<0.05)。DARS2高表达预示患者预后差(P<0.05)。DARS2在各LUAD细胞中及LUAD组织中亦呈高表达(均P<0.05)。敲低DARS2表达可显著降低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P<0.05)。DARS2关联基因富集于细胞周期、Myc/Foxm1通路,调控细胞增殖等关键生物过程。DARS2的表达水平与LUAD组织中Th2细胞的浸润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B细胞、T细胞、CD8^(+)T细胞、肥大细胞及细胞毒性细胞的浸润则表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LUAD组织及细胞中DARS2高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敲低DARS2表达可抑制LUA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DARS2可能是LUAD的治疗靶点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微环境 DARS2 增殖 预后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及营养状况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智慧 董雅坤 +5 位作者 池跃朋 王玉红 梁亚充 谢兰品 王秋梅 李晓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为早期对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65岁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年龄、治疗次数、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采取患... 目的分析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为早期对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65岁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年龄、治疗次数、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采取患者胸腔积液经BACTEC MGIT 960结核菌培养+药敏试验,按耐药结核病分类将患者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营养及免疫相关指标检测,依据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分值(NRS2002)将患者分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和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结果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在年龄、诊断类型、治疗次数、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营养风险越高,耐多药、广泛耐药、治疗次数多和BMI<18.5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预后营养指数(PNI)、CD4^(+)T、CD3^(+)T及CD4^(+)T/CD8^(+)T分别为(60.96±3.94)g/L、(32.46±3.82)g/L、(108.63±13.54)g/L、36.58±0.32、(34.20±6.73)%、(60.15±9.21)%和1.09±0.08,低于无营养风险组(69.01±3.49)g/L、(41.01±3.21)g/L、(116.68±14.84)g/L、44.21±0.28、(42.38±7.96)%、(70.02±7.99)%和(1.48±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住院天数分别为(38.64±7.56)%、6.48±0.32及(28.28±2.10)d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26.55±5.98)%、4.12±0.12及(21.12±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NK细胞、B淋巴细胞、IgG、IgA、IgM分别为(9.98±6.46)%、(11.21±6.45)%、(12.25±6.48)g/L、(2.16±0.28)g/L及(1.41±0.48)g/L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10.38±4.89)%、(10.42±6.89)%、(11.76±5.19)g/L、(2.15±0.32)g/L、(1.38±0.54)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评估在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及预后推断有重要意义。营养风险发生率与年龄、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营养风险高的患者TP、ALB、Hb、PNI、CD3^(+)T、CD4^(+)T明显偏低,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耐药结核性胸膜炎 细胞免疫 营养评估
原文传递
血清蛋白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牛艳慧 王晓静 +1 位作者 邵丽娇 靳红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7例重症COPD患者,测定入住重症医学科初始及72 h血清蛋白水平、按初始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7例重症COPD患者,测定入住重症医学科初始及72 h血清蛋白水平、按初始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白蛋白<30 g/L组和白蛋白≥30 g/L组,比较白蛋白<30 g/L组和白蛋白≥30 g/L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初始前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按28 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观察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白蛋白≥30 g/L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与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白蛋白<30 g/L组(P<0.01),初始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白蛋白<30 g/L组(P<0.01)。存活组0 h和72 h前白蛋白水平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1)。存活组72 h前白蛋白水平高于0 h水平(P<0.01),存活组72 h白蛋白水平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72 h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蛋白水平是重症COPD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前白蛋白 白蛋白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桂云 杨永辉 +4 位作者 高建国 康丽菲 陈宁 安晓颖 田二朋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79-980,985,共3页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验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临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其在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诊断指数、约登...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验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临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其在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诊断指数、约登指数、总一致性、调整一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93.2%(41/44)、特异度为92.3%(24/26),误诊率为7.7%(2/26),漏诊率为6.8%(3/44),诊断指数为185.5%,约登指数为85.5%,总一致性为92.9%(65/70),调整一致性为92.4%,阳性预测值为95.3%(41/43),阴性预测值为88.9%(24/27)。结论 T-SPOT.TB检验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病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老年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智慧 董雅坤 +3 位作者 池跃朋 邸红芹 梁亚充 谢兰品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评价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老年肺结核患者MTB临床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9例年龄≥65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 目的评价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老年肺结核患者MTB临床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9例年龄≥65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肺结核诊断明确,具有影像学检查阳性体征、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阳性、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别培养基生长试验初步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MGIT 960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MTB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耐药及突变情况。以MGI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探针熔解曲线法的检测效能,并对两种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测序。结果以MGI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敏感度分别为98.31%(58/59)、96.72%(59/61)、87.50%(35/40)及81.40%(35/43);特异度分别为97.00%(97/100)、95.92%(94/98)、81.51%(97/119)及80.17%(93/116);符合率分别为97.48%(155/159)、96.23%(153/159)、83.02%(132/159)及80.50%(128/159),Kappa值分别为0.973、0.974、0.751、0.785。两种检测方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耐药性不一致的菌株分别有4、6、27、31株,其中,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为耐药的菌株分别有3、4、22、23株,且经耐药基因测序均发现耐药突变位点。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可快速检测出MTB耐药突变,且敏感度高、特异度强,与MGI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作为老年肺结核患者早期制定抗结核方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聚合酶链反应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NA探针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烟雾识别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亚萍 柴文 +2 位作者 凌毅德 朱芳华 王晓君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6-533,共8页
针对烟雾特征提取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烟雾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Characteristic Analysis Net_CNN,CAN__CNN)算法。CAN__CNN算法包含特征分析与目标识别两部分。特征分析部分主要利用烟雾的运动方向特征与颜色特征过滤烟雾图... 针对烟雾特征提取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烟雾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Characteristic Analysis Net_CNN,CAN__CNN)算法。CAN__CNN算法包含特征分析与目标识别两部分。特征分析部分主要利用烟雾的运动方向特征与颜色特征过滤烟雾图像中的其他运动物体,目标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烟雾深层次特征完成烟雾识别。与经典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性能对比,该算法在检测准确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检测识别 运动特征 颜色特征 结构相似性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修饰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EGFR基因热点突变
12
作者 杨永辉 李辉 +3 位作者 朱桂云 李秀武 陈宁 任雪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19,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修饰等位基因特异荧光聚合酶链反应(d I-AS-PCR)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L858R和19del(2235~2249,2236~2250)。方法设计包含扩增EGFR基因L858R和19del热点突变在内的特异性引物、荧光探针... 目的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修饰等位基因特异荧光聚合酶链反应(d I-AS-PCR)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L858R和19del(2235~2249,2236~2250)。方法设计包含扩增EGFR基因L858R和19del热点突变在内的特异性引物、荧光探针和内参体系;且特异检测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PCR引物3’-末端n-1或n-2位置采用脱氧次黄嘌呤(d I)修饰。建立标准品和质控样品,应用荧光PCR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d I-AS-PCR能够在野生型背景下检测低于0.1%的突变,对50例肺癌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有9例(18%)EGFR基因发生L858R突变,14(28%)例19del基因突变。EGFR基因热点突变率为46%,其检测结果与DNA测序完全一致。结论基于d I-AS-PCR技术的特异荧光PCR检测EGFR基因热点突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临床EGFR基因突变检测,指导个性化用药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热点突变 等位基因PCR 脱氧次黄嘌呤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14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栾艳超 彭海军 +2 位作者 杨倩 韩青松 王明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38-2646,共9页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14(KIF14)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情况及对LUAD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GEO数据库分析KIF14 mRNA在LUAD中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KIF14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14(KIF14)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情况及对LUAD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GEO数据库分析KIF14 mRNA在LUAD中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KIF14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和TIMER数据库探索KIF14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注释KIF14在肺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进行体外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F14在LUAD细胞系中表达情况;构建KIF14干扰序列并将其转染入A549细胞中,将其分为NC组(转染KIF14阴性对照序列)、siKIF14组(转染靶向KIF14的siRNA序列)。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F14沉默效果;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iKIF14对LUAD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UNEL凋亡实验检测siKIF14对LUAD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siKIF14对LUAD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显示,KIF14 mRNA在LUAD中高表达(P<0.05),且KIF14 mRNA高表达者累积总生存(OS)率较差(P<0.05);功能富集分析表明KIF14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DNA复制等过程。ssGSEA和TIMER分析显示KIF14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LUAD组织及A549细胞中KIF14均高表达(P<0.05);沉默KIF14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KIF14可为肺腺癌诊治过程中的潜在靶点,它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特性影响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T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在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李毅 倪为波 +2 位作者 池毅 商焕霞 郭立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4期588-591,690,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α(IFN-α)、T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 目的探究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α(IFN-α)、T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04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67例)与预后良好组(137例)。比较2组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T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水平及CD8^(+)高于预后良好组,CD3^(+)、CD4^(+)、CD4^(+)/CD8^(+)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CD3^(+)、CD4^(+)、CD8^(+)、CD4^(+)/CD8^(+)均为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CD3^(+)、CD4^(+)、CD8^(+)、CD4^(+)/CD8^(+)预测AECOP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06、0.858、0.842、0.626、0.702、0.724、0.854。结论外周血NF-κB、IL-6、IL-10、IFN-α、T细胞亚群计数水平与AECOPD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ECOPD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α T细胞亚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