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高饱和脂肪酸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宇 宋光耀 +2 位作者 高宇 冯志山 边艳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脂肪酸及高糖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用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高饱和脂肪酸(HSFA),高糖(HS)饲料饲养大鼠24 w,观察体重(B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脂肪酸及高糖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用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高饱和脂肪酸(HSFA),高糖(HS)饲料饲养大鼠24 w,观察体重(B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 IR)对大鼠IR进行评价。结果12 w和24 w G IR在不同实验组间出现显著差异(均P<0.01),HSFA组G IR最低,24 w时HUFA组、HSFA组、HS组及对照组(NC组)G IR与0 w相比分别下降51.6%、52.1%、34.2%、26.4%。各实验组BW、TG、TC、FFA、FBG、FINS与NC组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经多元回归分析,G IR与FFA、T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HUFA、HSFA和HS饮食长期摄入均可诱导大鼠IR;TG及FFA的升高与IR的形成有明显相关;随月龄增长大鼠的G IR有显著下降趋势,但饮食结构的影响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输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老年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淑国 宋光耀 +2 位作者 高宇 王敬 曲东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老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高脂喂养组。OC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喂养组喂饲高脂饲料。喂养至第4周末...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老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高脂喂养组。OC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喂养组喂饲高脂饲料。喂养至第4周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高脂喂养组IR状态。判断造模成功后将高脂喂养组随机分为高脂(HF)组和罗格列酮干预(RSG)组。两组除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外,RSG组予罗格列酮3mg·kg-1.d-1灌胃,HF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继续喂养4w。实验第8周末,再次行钳夹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甘油三酯经氯仿/甲醇抽提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分组喂养4时,钳夹实验发现高脂喂养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s,GIR)低于OC组(P<0.05),说明高脂喂养组IR模型诱导成功。继续喂养4w后,HF组GIR进一步下降(P<0.01),而RSG组GIR与HF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OC组相比,HF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而RSG组这些指标较HF组下降(P<0.01或P<0.05)。肝脏TG含量在HF组高于OC组,RSG组低于HF组;肝脏TG含量与GIR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高脂饮食导致老年大鼠肝脏脂质积聚及IR;罗格列酮干预可改善老年IR大鼠血浆脂代谢异常,降低肝脏脂质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罗格列酮 衰老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
3
作者 高宇 马慧娟 +3 位作者 王敬 曲东明 宋光耀 胡淑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Ⅰ)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Ⅰ)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结果高脂组骨骼肌三酰甘油(TG)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下降(P<0.01),骨骼肌CPTⅠ和PPARγ表达明显降低(CPTⅠbmRNA 3.16±0.59vs1.30±0.18,P<0.05;PPARγmRNA1.48±0.25vs1.04±0.33,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显著缓解高脂组上述变化(CPTⅠbmRNA1.30±0.18vs2.84±0.72;PPARγmRNA1.04±0.33vs2.13±0.42)(P<0.01)。结论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可能是减少骨骼肌内脂质堆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胰岛素抵抗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糖不同饮食诱导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光耀 高宇 +3 位作者 周宇 马慧娟 陈树春 郭艺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对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高糖不同饮食诱导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用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高糖饮食喂养成年W istar大鼠24周,连续监测体重(BW)、血糖(FBG)、胰岛素(FB I)、总胆固醇(TC... 目的:对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高糖不同饮食诱导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用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高糖饮食喂养成年W istar大鼠24周,连续监测体重(BW)、血糖(FBG)、胰岛素(FB 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的水平;用光电鼠尾血压测定仪测定鼠尾平均收缩压(SBP);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 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用Myography微血管测定技术观察肾动脉对乙酰胆碱(Ach)舒张反应(EDV)。结果:各实验组经喂养24周TG、TC、FFA、FBG、INS升高,NO2-/NO3-、G IR减低;各实验组SBP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大鼠离体肾动脉环对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V)显著弱于对照组;采用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逐步回归法)分析BW、TG、TC、FFA、FBG、FB I、NO2-/NO3-、G IR、对SBP的影响,结果SBP与TG、TC、FFA、FBG、FB I呈明显正相关,与NO2-/NO3-、G IR、EDV呈明显负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剔除TC、TG、FB I、NO2-/NO3-,SBP只与FBG、FFA呈明显正相关、与G IR、EDV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高饱和脂肪酸饮食、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和高糖饮食均可诱导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抗药性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脂肪酸类 不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管舒张功能减弱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宇 宋光耀 +2 位作者 周宇 赵晓云 张海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高糖、高饱和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糖组(HS)、高饱和脂肪酸组(HSF)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HUF),喂养24周后,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 目的观察高糖、高饱和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糖组(HS)、高饱和脂肪酸组(HSF)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HUF),喂养24周后,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用微血管测定技术观察肾动脉累积舒张反应。结果各实验组GIR减低,以HSF组最低,TG、FFA与GIR明显负相关;各实验组大鼠离体肾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舒张反应减弱,HSF、HUF和HS组最大舒张反应(Rmax)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7.4%、32.7%和27.7%;各实验组离体肾动脉环经左旋精氨酸(L-Arg)孵育后对Ach舒张反应增强,经L-NNA、MB孵育后舒张反应减弱;大鼠离体肾动脉环对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TGI、NS明显负相关,与NO、GIR明显正相关,FFA与NO明显负相关。结论高糖、高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均可诱导大鼠IR并伴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胰岛素抵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逆转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檀国军 赵晓云 +3 位作者 曹翠芳 宋文杰 王秀霞 罗克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 逆转 大鼠 脑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及其调节机制 被引量:45
7
作者 袁艳敏 郭艺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3-485,共3页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生理状态下,血压呈节律性波动。因其节律周期大约为24h,故称之为昼夜节律(diurnal rhythm)或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初步研究表明,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具有重要...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生理状态下,血压呈节律性波动。因其节律周期大约为24h,故称之为昼夜节律(diurnal rhythm)或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初步研究表明,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血压昼夜节律可能受到多种神经与体液因素调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及其调节进行了较多研究,现就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节律特征 调节 管内流动 生理状态 近日节律 临床意义 人体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智华 宋光耀 +2 位作者 刘晶 刘敏 王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4-245,249,共3页
目的建立饮食性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高脂饲料喂养不同年龄和体质量Wistar大鼠,4周后检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水平并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结果青年高脂组较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较老年高脂组相比,... 目的建立饮食性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高脂饲料喂养不同年龄和体质量Wistar大鼠,4周后检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水平并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结果青年高脂组较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较老年高脂组相比,高脂喂养大鼠体质量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高脂组与青年对照组、老年高脂组与老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及老年高脂组与青年高脂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及空腹胰岛素升高,空腹血糖升高,葡萄糖输注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青年和老年大鼠,均可成功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钳夹实验用于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评价更准确、可靠。年龄和体质量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大鼠 钳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健康女性骨密度随龄变化及骨丢失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智华 张文杰 +2 位作者 宋光耀 张咏梅 赵晓云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658-659,共2页
目的建立石家庄地区健康女性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809例20~79岁健康女性的2~4腰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及桡骨中1/3 骨密度值,以T值≤-2.5 S为... 目的建立石家庄地区健康女性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809例20~79岁健康女性的2~4腰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及桡骨中1/3 骨密度值,以T值≤-2.5 S为诊断标准进行OP分析.结果 (1)骨密度峰值:Ward's三角出现最早,为25~29岁;其次为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均为30~34岁;桡骨中1/3最晚,为35~39岁.(2)骨丢失:Ward's三角出现最早,为40~44岁,较骨密度峰值低14.6%;大转子为45~49岁,较骨密度峰值低11.8%.腰椎、股骨颈和桡骨中1/3均为50~54岁,分别较骨密度峰值低12.1%、16.8%和14.8%.(3)骨质疏松症检出率: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增加.在60~64岁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Ward's三角区和腰椎最高,分别为52.7%和43.2%.结论骨骼不同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的年龄不同,骨丢失及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因年龄和部位不同而不同,对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应在40岁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女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密度值 石家庄地区 健康女性 骨丢失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吸收法 早期诊断 正常参考值 骨密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大鼠及恢复状态下PGC-1α和Mfn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曲东明 宋光耀 +3 位作者 高宇 王敬 胡淑国 韩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及改善后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变化及线粒体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脂组(HF)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HF+...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及改善后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变化及线粒体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脂组(HF)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HF+RSG)。喂养4周及8周时,清醒状态下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IR;第8周时,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的形态;Im-age-Pro Plus 6分析线粒体的各项参数。结果高脂喂养4周后HF组与HF+RSG组IR状态形成。继续喂养4周后,HF+RSG组由于服用罗格列酮IR状态改善明显。与NC组相比,HF组的PGC-1α和Mfn2均显著下降(P<0.05);与HF组相比,HF+RSG组上述两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与NC组相比,HF+RSG组PGC-1α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而Mfn2的表达仍较低。与其余两组相比,HF组线粒体的形态和各项参数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形成与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有关,也与线粒体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1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静 王晓 +2 位作者 王杏 马春玲 支政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43-948,共6页
目的检测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 SC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抑制SCD1的活性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CD1蛋白的表达。应用MTS法测... 目的检测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 SC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抑制SCD1的活性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CD1蛋白的表达。应用MTS法测定SCD1抑制剂MF-438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应用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凋亡指数,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C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并且三阴性乳腺癌中的SCD1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亚型(P<0.05)。MF-438在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MCF-7细胞显示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在低血清条件下更为敏感。MCF-7细胞在5μmol/L MF-438作用48 h后,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MF-438下调MCF-7细胞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抑制SCD1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对SCD1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为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脂肪酸代谢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4通过上调Mfn2表达减轻棕榈酸致L6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哲 赵志英 王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76-6079,共4页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KLF)4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的表达对大鼠L6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法建立大鼠L6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对照组转染腺病毒空载体(Ad),转染组...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KLF)4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的表达对大鼠L6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法建立大鼠L6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对照组转染腺病毒空载体(Ad),转染组转染KLF4腺病毒表达载体(Ad-KLF4)和(或)靶向Mfn2的小干扰RNA(Ad-Mfn2-si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KLF4、Mfn2、胰岛素受体(IR)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两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棕榈酸诱导组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显著降低,KLF4、Mfn2、IR、GLUT4表达显著下调。KLF4过表达可显著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上调Mfn2、IR、GLUT4表达。利用siRNA沉默Mfn2基因可明显阻断KLF4的作用。结论 KLF4可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fn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样因子4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骨骼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超 魏亚聪 +2 位作者 冯静 李萍 魏立民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0期3994-3998,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D在国内外的发病率正呈明显上升趋势。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共同的发病基础,而很...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D在国内外的发病率正呈明显上升趋势。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共同的发病基础,而很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NAFLD有关。而多项研究也都证实胰岛素抵抗与NAFLD存在明显相关性,NAFLD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寻找NAFLD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分子机制,可能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脂肪酸 胰岛素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Ⅳ型胶原的表达及坎地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丛 马博清 +2 位作者 高琳辉 郝欣欣 王志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后肾脏Ⅳ型胶原的表达及肾小球病理形态改变及坎地沙坦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12只...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后肾脏Ⅳ型胶原的表达及肾小球病理形态改变及坎地沙坦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12只和坎地沙坦干预组(DMC组)12只;DM-C组给予坎地沙坦5mg·kg-1·d-1灌胃。干预12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血压、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UAE)、肌酐清除率(Ccr)、肾重指数(KI);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改变,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肾小球平均体积(MGV)和肾小球系膜基质分数(MMF);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的FPG、24hUAE、Ccr及KI均显著升高(P<0.01),MGA、MGV及MMF显著增大(P<0.01),肾小球Ⅳ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DMC组较DM组肾小球Ⅳ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FPG、24hUAE、Ccr及KI均显著降低(P<0.01),MGA、MGV及MMF显著减小(P<0.01);三组间大鼠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Ⅳ型胶原表达增加;坎地沙坦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Ⅳ型胶原 坎地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饱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肾动脉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宇 宋光耀 +2 位作者 马慧娟 张文杰 周宇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8,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高饱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大鼠肾动脉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成年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饱和脂肪酸组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每组 14 只。喂养 6 个月后,用高胰岛素正...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高饱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大鼠肾动脉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成年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饱和脂肪酸组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每组 14 只。喂养 6 个月后,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 GIR)评价IR;用尾套法测定大鼠血压,同时比较三组大鼠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空腹血糖和 NO 代谢产物 NO2_/NO3_。大鼠处死后,取肾动脉放入生理盐溶液中,观察血管对各种因子的舒、缩反应。结果显示,喂养 6 个月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高饱和脂肪酸组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大鼠均出现血压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均升高(P<0.01);而两高脂组间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无显著性差异。高饱和脂肪酸组大鼠肾动脉对ACh 的内皮依赖性最大舒张反应(Rmax)最低,其次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与两高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高脂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经L-Arg 孵育后,两高脂组肾动脉对ACh 的内皮依赖性Rmax均比孵育前增加,经Nω- 硝基-L- 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 L-NNA)及美蓝(methylene blue, MB)孵育后,两高脂组 Rmax 均比孵育前降低(P<0.05, P<0.01); 对照组各孵育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动脉对硝普钠的非内皮依赖性Rmax及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动脉对ACh 的内皮依赖性Rmax 与收缩压、甘油三酯呈明显负相关,与NO2_/NO3_ 和 GIR 呈明显正相关,游离脂肪酸与NO2_/NO3_ 呈明显负相关。结果提示,高饱和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均可引起高血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高脂血症和IR,高脂诱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与L-Arg-NO-cGMP 通路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舒张 血管收缩 一氧化氮 饮食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敬 宋光耀 《医学综述》 2008年第7期1079-1081,共3页
脂联素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一种细胞因子,其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而脂联素及其受体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多种因素造... 脂联素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一种细胞因子,其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而脂联素及其受体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多种因素造成的基因缺陷或表达异常,则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或加重。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药物有些是通过影响脂联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通过ERK途径影响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俊霞 王超 吕品田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调控PCNA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GC7901为研究对象,用SRB法测定OXY的增殖抑制率;FCM测定细胞周期;QPCR检测PCNA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XY作用SGC7901后p38MAPK、p-p38MAPK、...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调控PCNA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GC7901为研究对象,用SRB法测定OXY的增殖抑制率;FCM测定细胞周期;QPCR检测PCNA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XY作用SGC7901后p38MAPK、p-p38MAPK、JNK、p-JNK、ERK、p-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OXY对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FCM结果显示OXY组G1期的细胞均显著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OXY组PCNA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OXY组p-ERK表达水平降低(P<0.05),预防给予ERK抑制剂PD98059能进一步降低p-ERK表达(P<0.01),其他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OXY通过抑制ERK磷酸化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CNA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SGC7901 增殖 PCNA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立杰 郭艺芳 +6 位作者 贡玉苗 袁静 张海燕 袁艳敏 赵晓云 国雪 张冬惠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早对照组(control morning,CM)、晚对照组(control night,CN)、早灌药组(take medicine morning,TM...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早对照组(control morning,CM)、晚对照组(control night,CN)、早灌药组(take medicine morning,TM)和晚药组(take medicine night,TN),每组大鼠32只。TM和TN组每日早、晚7:00给予比索洛尔3mg/kg灌胃,CM和CN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灌胃。4周后,分别于同日内不同时间点(2:00,8:00,14:00,20:00)用鼠尾血压仪测各组大鼠血压并处死,留取血浆、血清和心肌组织。分别采用放免法和硝酸还原法检测血和心肌组织中ET-1、NO的含量。结果血清和心肌组织中NO和ET-1水平在不同时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NO含量:在2:00时,CM组与C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N组比TM组明显降低(P<0.01);在8:00时,CN组高于CM组(P<0.01),TN组也高于TM组(P<0.01);在14:00时CM组和C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N组均低于TM组(P<0.05或P<0.01);20:00时CN组血清NO低于CM组(P<0.01),而TN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NO均高于TM组(P<0.05或P<0.01)。②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的ET-1水平:在2:00时点,CM组高于CN组(P<0.01),TN组高于TM组(P<0.01);在8:00时,CM组和CN组之间血清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N组心肌组织ET-1水平高于CM组(P<0.01),TN组血清ET-1水平高于TM组(P<0.01),TN组心肌组织ET-1低于TM组(P<0.01);14:00CM组和CN组之间血清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组血清和心肌组织ET-1水平高于TM组(P<0.01);20:00CN组血清和心肌组织ET-1低于CM组(均P<0.01),TN组血清ET-1水平高于TM组(P<0.01),TM组和TN组之间心肌组织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及组织NO、ET-1均存在典型昼夜节律,振幅有明显差异。结论正常血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ET-1、NO存在典型的昼夜节律特征。比索洛尔可降低ET-1水平,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NO的含量,并影响血压的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相互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松 朱旭新 +1 位作者 赵晓云 李玉光 《中国医药》 2007年第9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相互调节关系。方法通过6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胰岛素抵抗SD大鼠模型44只。分为胰岛素抵抗组26只,正铁血红素组10只,锌原卟啉组8只;分别腹...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相互调节关系。方法通过6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胰岛素抵抗SD大鼠模型44只。分为胰岛素抵抗组26只,正铁血红素组10只,锌原卟啉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正铁血红素、锌原卟啉。12只经6周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为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检测血CO含量以及胸主动脉组织的NO、诱导型NOS(iNOS)、内皮型NOS(eNOS)的水平,RT-PCR检测主动脉iNOS、eNOS mRNA的表达。结果正铁血红素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主动脉组织e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降低i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降低血清及动脉组织的NO水平,增加动脉血CO水平。结论HO-1通过对NOS/NO信息通道的调节,抑制iNOS的活性,从而使应激状态下NO水平下降,发挥HO-1的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血红素氧合酶-1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S在棕榈酸诱导的肌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柳 马慧娟 +3 位作者 邢邯英 牛尚梅 吕秀芹 宋光耀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研究Rho信号横纹肌激活剂(the striated muscle activator of Rho signaling,STARS)在棕榈酸诱导的肌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孵育L6成肌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包括对照组和棕榈酸组... 目的:研究Rho信号横纹肌激活剂(the striated muscle activator of Rho signaling,STARS)在棕榈酸诱导的肌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孵育L6成肌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包括对照组和棕榈酸组,并通过质粒上调STARS的表达,包括对照组,空质粒组(pc DNA),STARS过表达组(pc DNA/STARS),棕榈酸组(PA),棕榈酸空质粒组(PA+pc DNA),棕榈酸STARS过表达组(PA+pc DNA/STARS),以及si RNA下调肌细胞中STARS的表达,包括对照组,si RNA阴性对照组(NC-si RNA),STARS敲低组(si-STARS),棕榈酸组(PA),棕榈酸si RNA阴性对照组(PA+NC-si RNA),棕榈酸STARS敲低组(PA+si-STARS)研究STARS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以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STARS、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巨核细胞白血病因子1(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1,MKL1)、AKT、IRS-1,以及GLUT4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组STAR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00);STARS上调组肌细胞STARS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00),IRS-1(P=0.000)、GLUT4(P=0.000)和AKT m RNA(P=0.000)表达明显下降,AKT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0.000)和GLUT4(P=0.000)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下调STARS的表达后出现了与上述相反的结果。经上述干预后,SRF和MKL1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STARS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但其下游靶点MKL1和SRF没有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其修饰后翻译,也可能通过其他信号通路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肌细胞 Rho信号横纹肌激活剂 血清应答因子 巨核细胞白血病因子1 胰岛素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