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新护士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梅 耿寅卯 张扬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规范带教方法,培养适应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合格护士。方法针对新护士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岗前培训,提高认识;加强临床带教,培养扎实的专科技能;培养语言交流技巧;严格考核;上岗后加强... 目的规范带教方法,培养适应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合格护士。方法针对新护士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岗前培训,提高认识;加强临床带教,培养扎实的专科技能;培养语言交流技巧;严格考核;上岗后加强继续教育。结果提高了新护士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很快成为临床护理骨干。结论重视和加强对新护士上岗前后的教育及业务素质培养,以适应现代精神科护理专业需要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新护士 岗前培训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保定市0~3岁婴幼儿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现状和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国娥 杨老虎 +2 位作者 于瑞彦 桑文华 孙秀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77-779,共3页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的还不够完善,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因此我国明确规定对小儿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对小儿进行及时、准确的接种,从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传播。常见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百日咳菌液、白喉类毒素和破伤...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的还不够完善,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因此我国明确规定对小儿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对小儿进行及时、准确的接种,从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传播。常见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百日咳菌液、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等,小儿须按照免疫程序有机化的进行接种,因此,家长了解相关的基本接种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家长 知识现状 白喉类毒素 乙肝疫苗 混合制剂 解相关 免疫程序 河北省保定市 调查分析 百白破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吸烟特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闻慧 刘霄 +2 位作者 张丽丽 张云淑 栗克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7-472,共6页
背景现今睡眠问题十分普遍,其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显示睡眠与尼古丁暴露相关,不同吸烟程度人群的睡眠质量可能呈现不同特点,但吸烟对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特点研究较为缺乏。目的分析河北省老年人群吸烟情况与睡... 背景现今睡眠问题十分普遍,其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显示睡眠与尼古丁暴露相关,不同吸烟程度人群的睡眠质量可能呈现不同特点,但吸烟对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特点研究较为缺乏。目的分析河北省老年人群吸烟情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吸烟程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年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了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史、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填写等。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比较四组的睡眠质量不同维度特点,分析吸烟指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吸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343例研究者,平均年龄(68.4±7.0)岁,其中不吸烟组3973例(74.36%)、轻度吸烟组536例(10.03%)、中度吸烟组512例(9.58%)、重度吸烟组322例(9.77%)。四组老年人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饮酒频率、患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损害得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体育锻炼情况、饮酒频率、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疾病后,吸烟者相对于不吸烟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2.452(1.738,3.461)〕;与不吸烟组相比,轻度吸烟、中度吸烟、重度吸烟的人群患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轻度吸烟=1.622(1.032,2.549),OR(95%CI)中度吸烟=2.753(1.833,4.137),OR(95%CI)重度吸烟=3.554(2.304,5.483)〕。结论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吸烟人群睡眠障碍比不吸烟人群更为普遍。吸烟者的睡眠问题因其吸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吸烟指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吸烟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吸烟指数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年龄滞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桑文华 严保平 +7 位作者 栗克清 孙建华 李冰 徐涛 魏昆岭 张彦恒 吕华 赵素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093-4096,共4页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年龄滞后现象,探讨其与应对方式、防御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年龄评估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对2012年9—11月就诊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171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结...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年龄滞后现象,探讨其与应对方式、防御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年龄评估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对2012年9—11月就诊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171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实际年龄为(33±11)岁,患者自评心理年龄为(32±12)岁,照料者评定心理年龄为(21±11)岁,医生评定心理年龄为(11±4)岁;医生及照料者评定的心理年龄均低于实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2.257、12.205,P<0.001)。心理年龄<12岁组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得分低于≥12岁组,而使用自责、幻想及退避的应对方式得分高于≥12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年龄<12岁组使用退缩的防御方式得分高于≥12岁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年龄滞后值与实际年龄、总病程、首发年龄、住院次数呈正相关(r=0.236~0.920,P<0.01);与合理化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74,P<0.05);与解除、伴无能之全能、消耗倾向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呈负相关(r=-0.206^-0.155,P<0.05)。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年龄滞后现象,心理年龄不同,使用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不同。心理年龄滞后明显者,更容易使用合理化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年龄 滞后 应对方式 防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彩儒 刘建丛 安欣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调查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住院治疗痊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年随访,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情况、自知力恢复程度及回归社会后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服药依从性... 目的:调查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住院治疗痊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年随访,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情况、自知力恢复程度及回归社会后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服药依从性主要与患者的文化程度、自知力障碍程度、社会支持体系有显著性关系。结论:患者文化程度高、有自知力、社会支持系统好者,服药依从性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对患者支持情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国娥 杨老虎 +3 位作者 吕华 于瑞彦 李兴艳 桑文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目的对我院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省第六人民院收治的260例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属对患者支持情况调查问卷、... 目的对我院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省第六人民院收治的260例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属对患者支持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家属对患者6项支持情况完全完成率均低于50%,总均分为(4.11±1.03)分,位于较低支持水平;SAS总均分为(65.45±5.34)分,处于中度焦虑状态;SSRS总均分为(22.55±2.32)分,属于中等社会支持水平。年轻照料者的家属支持评分高于年老者,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高的家属支持评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的家属,患者病程长、住院次数多的家属支持评分低于患者病程短、住院次数少的家属,女性照料者的家属支持评分高于男性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患者支持情况评分与SSRS评分成正相关(r=0.512,P<0.05),与SAS评分成负相关(r=-0.498,P<0.05),SSRS评分与SAS评分成负相关(r=-0.572,P<0.05)。结论我院精神分裂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水平偏低,支持水平与照料者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有关,患者住院次数、病程等因素也影响对患者的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 家属 支持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认知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彩儒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利培酮治疗的同时给予标准精神科护理和一般情感支持,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与系统化...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利培酮治疗的同时给予标准精神科护理和一般情感支持,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与系统化认知心理干预,住院观察8周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用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入组8周末,试验组PANS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与出院6个月后评分差值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减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化认知干预,能较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故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张伟 邱昌建 孙东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对自身权益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开放式权益知识问卷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 5 %自愿入院治疗 ,4 7%医疗保护性入院治疗 ,8%在家属陪同下自愿入院治疗。对权益知晓差 ,对治疗权持消极态度 ;1...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对自身权益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开放式权益知识问卷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 5 %自愿入院治疗 ,4 7%医疗保护性入院治疗 ,8%在家属陪同下自愿入院治疗。对权益知晓差 ,对治疗权持消极态度 ;15人次要求隐私权、保密权 ;12人次要求被尊重权 ;11人次要求知情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权益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首发未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9
作者 杨彩儒 刘建丛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710-2711,共2页
目的调查首发未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56例陪护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和对照评比,并与国内常模对比... 目的调查首发未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56例陪护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和对照评比,并与国内常模对比。结果干预前患者父母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患者父母SCL-90、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首发未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与亲属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女性 精神分裂症 亲属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严保平 李薇 +4 位作者 张贤峰 韩紫非 毕皓 王素娟 李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背景精神障碍常与酒精使用障碍共病,但其影响因素报道不一,且住院患者共病报道较少,而临床医生常注重治疗单一精神障碍,而忽视共病的存在,容易导致漏诊。目的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 背景精神障碍常与酒精使用障碍共病,但其影响因素报道不一,且住院患者共病报道较少,而临床医生常注重治疗单一精神障碍,而忽视共病的存在,容易导致漏诊。目的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0—17日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710例,根据是否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分为共病组(171例)及非共病组(539例)。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为诊断工具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疾病诊断。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家庭关系、职业、病前性格、嗜酒家族史、诊断、风险评估(有无冲动、外走、自伤、自杀等行为)。结果精神分裂症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发生率为19.6%(59/301);抑郁症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发生率为27.2%(44/162);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发生率为34.5%(51/148);其他精神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发生率为17.2%(17/99)。两组性别、家庭关系、职业、嗜酒家族史、诊断分布、冲动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7.57,95%CI(4.63,12.37)]、家庭关系不和睦[OR=2.35,95%CI(1.36,4.08)]、待业[OR=3.75,95%CI(1.98,7.10)]、抑郁症[OR=2.81,95%CI(1.40,5.63)]及冲动[OR=1.72,95%CI(1.12,2.65)]是精神障碍患者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比例较高,且男性、家庭关系不和睦、待业、抑郁症及冲动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相关性障碍 精神障碍 共病现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107例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栗克清 严保平 +7 位作者 张云淑 孙秀丽 孙建华 韩彦超 桑文华 赵素银 付希光 王策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方法纳入2006年11月至2012年3月河北省开展的“解锁工程”解救被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7例。采用改编后的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评估解锁... 目的分析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方法纳入2006年11月至2012年3月河北省开展的“解锁工程”解救被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7例。采用改编后的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评估解锁前后一般状况、社会功能、对家属的影响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经济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7例患者主要关锁手段以铁链(50.5%,54/107)、单独关于房内(23.4%,25/107)为主,导致关锁的原因以经济困难(56.1%,60/107)及缺乏管制能力的监护者(36.4%,39/107)为主;(2)回访时服药治疗者72例(78.3%,72/92),再次关锁者21例(22.8%,21/92)。回访时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低于关锁前[4(4,5)与1(0,2),Z=-7.90,P〈0.01];社会功能状况、服药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对家属的影响等方面均显著改善;家属对患者状况的满意度较解锁时提高[(2.09±2.51)分与(6.03±3.10)分,t=-10.032,P〈0.05]。回访时家庭人均纯收入508元,年,家庭直接经济负担600元,年。结论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救治后生存状态改善,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降低,但造成的家庭负担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肇事肇祸 关锁 社会功能 经济状况
原文传递
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健 张云淑 +4 位作者 李冰 严保平 王树锋 孙东 粟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部分资料。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为诊断标准,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作为诊断工具。对筛选出存在... 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部分资料。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为诊断标准,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作为诊断工具。对筛选出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自制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问卷调查。结果共取得有效问卷1826例,曾就诊过者有233例,就诊率为12.76%。在一般资料方面,农村,城镇户口、年龄、婚姻情况及就业情况对就诊率有影响(P〈0.01)。其中符合心境障碍、精神病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进食障碍的诊断患者就诊率分别为15.32%(95/620)、66.18%(90/136)、1.75%(7/400)、5.72%(37/647)、17.39%(4/23);病种之间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68,P〈0.01)。就诊患者首发症状排在前3位的是焦虑抑郁、失眠、幻觉妄想。首次就诊时,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仅为5.6%。结论大部分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人未能得到相应的精神卫生服务,目前的精神卫生服务仅能为小部分人群利用,提示河北省精神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就诊率 精神卫生服务利用
原文传递
河北省农村地区精神障碍患者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晨梦 张云淑 栗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农村地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北省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1V)诊断标准,以《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m—I/P)作为诊断工具。筛选出I58I例农村... 目的探讨河北省农村地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北省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1V)诊断标准,以《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m—I/P)作为诊断工具。筛选出I58I例农村地区患者进行自制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问卷调查,由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并填写“精神障碍患者求医行为调查表”(自编)。结果有13.2%(208/1581)的患者曾就诊,女性患者就诊率(14.9%)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者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有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OR=2.116)、年龄(OR=1.882)、是否接受疾病知识宣传(OR=5.186)、就业状况(OR=0.522)和是否为低保户(OR=2.863)。结论河北省农村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知识缺乏,卫生服务利用率很低,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就业状况、疾病知识宣传、是否参加新农合及是否为低保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农村 就诊
原文传递
基于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就诊情况调查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树锋 张云淑 栗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就诊距离的差异,为河北省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参与2016年6—8月河北省第二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并诊断为精神障碍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精神障碍者就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距离、求医方... 目的分析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就诊距离的差异,为河北省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参与2016年6—8月河北省第二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并诊断为精神障碍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精神障碍者就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距离、求医方式等,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186例,回收符合要求、就诊情况部分填写信息完整问卷1961份,其中符合DSM—Ⅳ-TR轴Ⅰ障碍者1826份,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者135例。就诊距离在30km以内的患者构成比为67.67%(1327/1961)。有426例患者未曾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其他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求医方式:精神卫生机构,诊所、综合医院,或采取迷信等非医疗方式。各地市城市之间的精神障碍患者就诊距离构成比以及求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内各个地市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精神卫生机构的距离不尽相同,不同的就诊距离精神障碍患者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方式和感觉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 可及性 就诊距离
原文传递
河北省精神障碍伴其他慢性疾病人群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若冰 张云淑 栗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障碍伴其他慢性疾病人群精神疾病的就诊情况及分布情况,探讨影响患有慢性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来源自2016年河北省第二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河... 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障碍伴其他慢性疾病人群精神疾病的就诊情况及分布情况,探讨影响患有慢性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来源自2016年河北省第二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自制调查问卷对省内10个地市常住居民进行精神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本研究选取患有慢性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对其精神疾病就诊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在961例研究对象中,有101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后进行就诊,就诊率为10.5%。女性就诊率(11.9%)高于男性就诊率(8.7%),农业户口就诊率(12.0%)显著高于城镇户口(6.5%)。此外,不同年龄、距离、婚姻状况、就业情况以及家庭年收人等情况的患者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距离、婚姻状况、是否是贫困户和低保户是影响精神障碍伴其他慢性疾患者群精神障碍就诊的因素。101例曾经就诊的患者中,有29例(28.7%)患者曾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结论河北省精神障碍伴其他慢性疾病人群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大多数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慢性疾病人群未能享有精神卫生专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慢性疾病 就诊
原文传递
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琦 张云淑 +1 位作者 周梦迪 栗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DUP)的影响因素。方法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作为诊断工具。对筛选出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自制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问卷调查。结果共检出精神障... 目的探讨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DUP)的影响因素。方法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作为诊断工具。对筛选出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自制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问卷调查。结果共检出精神障碍患者1826例,已经就诊过的有252例,DUP为15(4,30)d。将患者分为短DUP组(DUP≤15d)和长DUP组(DUP〉15d),分别为149例和103例。不同DUP组患者的户口性质(X2=4.123,P=0.032),近6个月被医生确诊有慢性疾病(x2=12.091,P〈0.01),居住地距离最近的精神卫生机构的距离(x2=24.867,P〈0.01),发现精神疾病前是否接受过有关疾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传(x2=4.223,P=0.040),首次就诊机构的医疗单位(非)专科情况(x2=4.449,P=0.035),出现症状最先采取措施(x2=21.431,P〈0.01)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近6个月被医生确诊有慢性疾病是DUP的危险因素(OR=4.950,95%CI=I.805~9.291),农业户口为非专科医院为DUP的危险因素(OR=2.041,95%CI=1.021~3.973)。结论影响精神障碍患者DUP的因素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其中伴有躯体慢性疾病以及农业户口性质对患者的DUP具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未治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河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精神卫生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李傲雪 张云淑 栗克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对河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精神卫生就诊情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提供参考。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及精神卫生服务利用... 目的对河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精神卫生就诊情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提供参考。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及精神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共946例,其中就诊人数只有83例,就诊率为8.77%,女性就诊率(10.29%)高于男性(6.96%);女性、低保户、参加新农合、需要照顾、有健康档案是就诊的保护因素。结论河北省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就诊率较低,需进一步完善针对老年人的精神卫生服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卫生服务利用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波 高成阁 +4 位作者 王刚 谢世平 许秀峰 谭庆荣 栗克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活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共入组抑郁症患者246例,试验组(n=123)口服度洛西汀60 mg.d-1;对照组(n=123)口服氟西汀20 mg.d-1,疗程均6周;...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活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共入组抑郁症患者246例,试验组(n=123)口服度洛西汀60 mg.d-1;对照组(n=123)口服氟西汀20 mg.d-1,疗程均6周;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 I)进行疗效评价;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评价安全性。结果度洛西汀组与氟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85.47%和85.12%,痊愈率分别为64.10%和61.9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CG I的评分,在治疗结束时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0%、24.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氟西汀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9
19
作者 李雯雯 贾静 户晶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进行诊治的12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进行诊治的12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60 d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8.93±4.26)分和(49.72±5.2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96±5.24)分和(54.12±5.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的总体健康[(77.62±4.70)分vs(75.74±4.53)分]、生理功能[(75.28±4.39)分vs(73.46±4.21)分]、生理职能[(78.34±5.25)分vs(76.16±5.18)分]、社会功能[(79.06±5.38)分vs(77.23±5.24)分]、躯体疼痛[(73.25±5.24)分vs(71.63±4.96)分]、活力[(72.38±4.35)分vs(70.73±4.22)分]、情感职能[(77.34±4.36)分vs(75.91±4.23)分]和精神健康[(75.86±4.52)分vs(74.37±4.41)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中的焦虑、躯体化、敌对、抑郁、偏执、恐怖、强迫、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中的焦虑[(1.51±0.43)分vs(1.75±0.48)分]、抑郁[(1.67±0.28)分vs(1.89±0.42)分]、恐怖[(1.45±0.27)分vs(1.68±0.33)分]和人际关系敏感[(1.67±0.29)分vs(1.86±0.34)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减轻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情志护理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萍 佟志华 +1 位作者 陈峰 郭艳梅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阿戈美拉汀对抑郁合并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9~2019-08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帕罗西汀合并阿戈美拉汀治疗组(研究组)... 目的:分析阿戈美拉汀对抑郁合并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9~2019-08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帕罗西汀合并阿戈美拉汀治疗组(研究组)和帕罗西汀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两组患者均在原有高血压治疗基础上接受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压、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变化,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脉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和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能够改善抑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抑郁 高血压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