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韩志光 李起超 华红果 韩莹 赵建华 冯继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2913-291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治疗为试验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3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低于...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治疗为试验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3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复查脑CT,计算血肿清除率,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清除率>90%(基本完全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动态监测2组脑CT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血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预后优良率为70.83%,死亡率为4.17%;对照组分别为46.67%、1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预后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 高血压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韩志光 李起超 华红果 韩莹 赵建华 冯继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292-3295,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采用骨孔或小骨瓣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内镜组) 50例,骨瓣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手术治疗(显微镜组) 55例,观察2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内镜治疗组... 目的研究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采用骨孔或小骨瓣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内镜组) 50例,骨瓣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手术治疗(显微镜组) 55例,观察2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内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显微镜组,血肿清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内镜治疗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肾衰竭、脑功能衰竭、继发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内镜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逐渐好转,NIHSS评分有降低趋势,其中术后2周开始内镜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6个月后,内镜组失访2例,显微镜组失访3例。内镜组患者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内镜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微创,安全,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赵锦程 韩莹 华红果 王永恒 吴磊 赵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5),对照组行单支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组行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术后栓塞情况,随访6... 目的探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5),对照组行单支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组行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术后栓塞情况,随访6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判断其预后。结果观察组动脉瘤Ⅰ级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影像学结果显示观察组不显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结果提示,观察组预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能够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双支架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赵锦程 韩莹 华红果 王永恒 吴磊 赵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颈内动脉床突段和后交通段,椎动脉大型动脉瘤共22例,应用双LVIS支架栓塞12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0例,统计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术中动脉瘤破裂率,支架内血... 目的探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颈内动脉床突段和后交通段,椎动脉大型动脉瘤共22例,应用双LVIS支架栓塞12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0例,统计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术中动脉瘤破裂率,支架内血栓率,动脉瘤复发率,载瘤动脉是否狭窄。结果 22例动脉瘤,应用LVIS支架致密栓塞率93.3%(10/12),术中动脉瘤破裂率8.3%(1/12),载瘤动脉通畅率100%,术中支架血栓率8.3%(1/12);enterprise支架致密栓塞率90%(9/10),载瘤动脉通畅率100%,术中动脉瘤破裂率10%(1/10),术中支架血栓率10%(1/10)。随访0.5~5年2组动脉瘤均未见复发,载瘤动脉均未见狭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1.67%、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能够提高颅内大型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脉瘤 双支架 LVIS支架 enterprise支架 弹簧圈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兴河 冯继 +3 位作者 赵建华 冯三平 吴磊 王永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20-3721,共2页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方法 15例(30侧)颅脑标本经动脉和静脉灌注红色和蓝色乳胶后按翼点入路暴露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拍照。临床手术夹闭20例大脑中动脉瘤。结果 M1段,30侧半球均存...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方法 15例(30侧)颅脑标本经动脉和静脉灌注红色和蓝色乳胶后按翼点入路暴露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拍照。临床手术夹闭20例大脑中动脉瘤。结果 M1段,30侧半球均存在颞早分支,10侧半球存在额早分支,10侧半球同时存在颞早和额早分支,岛阈处分叉占90%,岛阈前分叉占3.3%,岛阈后分叉占6.7%。M2段,双干型占90%,三干型为10%,中央沟动脉沿岛叶中央沟走行。20例动脉瘤患者,术后13例预后良好,肢体轻瘫6例,死亡1例。结论熟练掌握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显微解剖有助于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解剖 动脉瘤 岛叶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板预塑形技术在额颞顶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冯继 陈兴河 +3 位作者 赵建华 吴磊 冯三平 王永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46-1546,共1页
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不但影响美观[1],还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脑组织的损害,导致颅骨缺损综合症[2]。颅骨修补术可使原有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行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术62例,其... 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不但影响美观[1],还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脑组织的损害,导致颅骨缺损综合症[2]。颅骨修补术可使原有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行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术62例,其中采用术前计算机辅助下颅骨钛板三维塑形技术修复额颞顶颅骨缺损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钛板 颅骨修补 三维塑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氧合酶-2抑制剂治疗大鼠脑外伤早期炎症实验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磊 赵建华 冯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25-527,534,共4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和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在减轻脑外伤早期炎症反应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实验动物脑创伤模型,每间隔12h腹腔注射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分别于伤后24、48、72和...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和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在减轻脑外伤早期炎症反应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实验动物脑创伤模型,每间隔12h腹腔注射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分别于伤后24、48、72和96h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mRNA和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实验动物给予以神经功能评分。结果: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在降低脑外伤早期环氧化酶-2mRNA及蛋白质合成方面强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但二者在降低PGE2水平以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在脑外伤早期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相当,但吲哚美辛的抗炎机制可能涉及到更多的炎症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并发症 炎症/病因学 炎症/药物疗法 吲哚美辛/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模型 动物 大鼠 @尼美舒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磊 庞燕 +5 位作者 尹博文 韩莹 华红果 陈兴河 赵建华 冯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行腔内再通介入治疗的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治疗效果,术... 目的:探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行腔内再通介入治疗的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后再通率为92.0%,术后恢复良好15例,病情稳定5例,恶化3例。术后6个月患者的MR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分(4),显著低于术前的5分(0.5)及术后1d的4分(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闭塞2例,夹层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随访期间死亡4例,再发脑卒中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再发狭窄2例。结论:采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率高,疗效显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闭塞 非急性期 介入治疗 腔内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出血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兴河 赵建华 +3 位作者 冯继 冯三平 吴磊 王永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2961-2962,共2页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占位效应所导致的损害,既往多采用经颞中回入路治疗,路径较远,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经岛叶入路治疗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占位效应所导致的损害,既往多采用经颞中回入路治疗,路径较远,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经岛叶入路治疗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基底节出血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手术 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治疗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兴河 赵建华 +1 位作者 冯继 冯三平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358-1359,共2页
岛叶是颅内低级别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之一[1],由于岛叶表面和大脑中动脉紧邻,内侧和基底节等重要结构相邻,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20例岛叶低级别胶质瘤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岛叶 低级别胶质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稳定性与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磊 赵建华 冯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性状稳定性与应用安全性。方法:采集大鼠骨髓细胞用原代贴壁培养法获取大鼠BMSCs,进行长期体外传代培养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第4、20和40代细胞周期变化和特异表面标志抗原表...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性状稳定性与应用安全性。方法:采集大鼠骨髓细胞用原代贴壁培养法获取大鼠BMSCs,进行长期体外传代培养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第4、20和40代细胞周期变化和特异表面标志抗原表达改变;利用血清依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培养时期BMSCs成瘤潜能;以鼠源性C6胶质瘤细胞系为阳性对照,SD大鼠颅内种植等细胞数量BMSCs,MRI与鼠脑病理切片检测BMSCs体内成瘤性。结果:采用原代贴壁培养法获取稳定传代大鼠BMSCs,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显示BMSCs随传代次数增加细胞增殖速度有所增快,但流式细胞术表面标志抗原表达无明显改变;血清依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BMSCs较C6胶质瘤细胞系表现出极差的低营养耐受能力和半固体介质克隆形成能力;MRI与鼠脑病理切片未检测到BMSCs在体内的肿瘤形成。结论:长期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生物学性状稳定,无致瘤潜能,体内移植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细胞培养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在巨大后交通动脉瘤复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赵锦程 韩莹 华红果 王永恒 吴磊 赵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在巨大后交通动脉瘤复发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5例巨大复发后交通动脉瘤,应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对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载瘤动脉通畅情况,对术后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5例动脉瘤均... 目的探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在巨大后交通动脉瘤复发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5例巨大复发后交通动脉瘤,应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对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载瘤动脉通畅情况,对术后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5例动脉瘤均能达到致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通畅,支架能顺利释放,1~5年随访动脉瘤无复发,mRS评分为0分。结论应用双支架辅助栓塞能够致密栓塞复发巨大后交通动脉瘤,能减少弹簧圈数目,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后交通动脉瘤 双支架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丹(综述) 刘风侠(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重症神经疾病患者如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进食困难[1]。由于此类患者代谢亢进及分解代谢过度等原因,患者机体内蛋白的分解大于合成,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故在高消耗和低摄入的状态下,患者易出现... 重症神经疾病患者如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进食困难[1]。由于此类患者代谢亢进及分解代谢过度等原因,患者机体内蛋白的分解大于合成,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故在高消耗和低摄入的状态下,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尽管对于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提倡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3],然而有许多因素可导致患者EN喂养不足,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不足、营养方案利用不足、频繁中断EN、喂养不耐受及无流程管理等。因此,为了提高营养支持效果,现就喂养不足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肠道营养 喂养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锦程 王星 +4 位作者 李起超 彭晓辉 安明华 吴磊 王永恒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AIS患者36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后第3、12、24个月通过...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AIS患者36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后第3、12、24个月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367例AIS患者中,随访期间死亡20例(5.4%),卒中复发45例(12.3%)。生存与死亡者年龄、有心房颤动史者占比、有冠心病史者占比、TOAST分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院时mR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TRP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复发与非卒中复发者有卒中史者占比、有冠心病史者占比、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73,95%CI(1.020~1.128)〕、冠心病史〔HR=6.572,95%CI(1.700~25.406)〕、CTRP9〔HR=1.008,95%CI(1.001~1.015)〕是AI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冠心病史〔HR=4.949,95%CI(2.047~11.964)〕是AIS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RP9是AI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尚未发现CTRP9是AIS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死亡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soCT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俊峰 陈兴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023-028,共6页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部分宽颈、梭形、夹层或血泡样动脉瘤,单纯的弹簧圈栓塞难以达到栓塞效果,近年来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支架辅助...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部分宽颈、梭形、夹层或血泡样动脉瘤,单纯的弹簧圈栓塞难以达到栓塞效果,近年来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支架贴壁不良。同时也可出现支架移位、支架脱入动脉瘤、支架塌陷、支架张开不全、脱壁现象、弹簧圈未触及支架、及弹簧圈部分襻钻出支架网孔进入载瘤动脉等情况。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十分必要。高分辨率软组织成像技术(VasoCT)可清晰显示支架精细结构及其与血管壁关系,可被用于观察支架放置位置、撑开程度、贴壁情况情况,以指导支架正确放置,改善治疗决策,减少支架植入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oCT 动脉瘤栓塞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