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杰 李学民 +8 位作者 暴志芹 栗庆东 赵海雷 杨晓峰 杨文清 谢丰勇 李爱芳 范增林 陈继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1143-1143,1145,共2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为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线索。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参加普查的2 593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Ⅰ级体...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为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线索。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参加普查的2 593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Ⅰ级体质指数(BMI)在食管癌患者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Ⅰ级BMI在食管癌前病变患者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5),Ⅱ、Ⅲ、Ⅳ级BMI在食管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食管癌前病变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级BMI者患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的风险较其它体质指数者高,提示过低体质量可能与食管癌的高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前病变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2005年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学民 汤萨 +9 位作者 彭秀青 黄佳 王伟鹏 张朋 赵学科 宋昕 王苒 范宗民 雷晓雨 王立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1973—2005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家访和(或)电话问卷调查、生存随访及住院病历复核和临床病理信息采集等,按照首次确诊时间,将这些患者等分为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11年(1... 目的探讨1973—2005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家访和(或)电话问卷调查、生存随访及住院病历复核和临床病理信息采集等,按照首次确诊时间,将这些患者等分为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11年(1973—1983、1984—1994、1995—2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三个11年间磁县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布,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三个时间段5年生存率,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三个时间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变化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成功随访3 160例(96.7%)食管癌患者,其中第一时间段984例(31.1%);第二时间段1101例(34.9%);第三时间段1 075例(34.0%)。三个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依次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分别是8%、15%和41%(P=1.2E-77)。第二和第三个时间段中同一病理分期的患者比较,Tis+Ti(早期)和T2期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T3+T4期患者(中晚期)第三个时间段明显高于第二个时间段(P=7.0E-7);均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P=1.5E-13)。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和残端癌阳性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973至2005年间食管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三个时间段均为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中晚期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性别、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和残端癌阳性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5年生存率 淋巴结转移 残端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晨燕 张祥宏 +5 位作者 薛丽英 邢凌霄 王俊灵 李学民 米建民 靳国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和胃癌高发区赞皇县全部首诊为胃癌的43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贲门、胃体... 目的探讨河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和胃癌高发区赞皇县全部首诊为胃癌的43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贲门、胃体和胃窦部位胃癌的构成比,分析当地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及趋势。结果两地全部首诊胃癌患者中,贲门癌占68.0%,明显高于胃体癌(24.2%)和胃窦癌(7.9%;χ^2=124.396,P〈0.0001)。1993-2006年间,贲门癌在胃癌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磁县患者中,贲门癌所占的比例为71.2%,明显高于赞皇县(51.2%;χ^2=109.648,P〈0.0001)。磁县贲门癌比例逐渐增多的同时,胃体癌比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赞皇县胃癌构成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胃窦癌逐渐减少。性别对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年龄构成比存在着差异(χ^2=58.380,P〈0.0001),其中〈50岁组胃体癌所占的比例在所有年龄组中最高,为34.2%,而贲门癌在61~70岁组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1.6%。结论贲门是河北省胃癌高发区磁县和食管癌高发区赞皇县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部位。在流行病学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磁县胃癌患者中,贲门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上升,胃体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而赞皇县患者中,胃窦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流行病学 构成比 发病趋势
原文传递
食管鳞状细胞癌CD40 COX-2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丽英 张祥宏 +8 位作者 李学民 李月红 丁涛 米建民 王俊灵 严霞 温实 邢欣 崔晋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CD40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9例食管癌和28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CD40和COX-2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表达计算食管癌组织平均微血... 目的:探讨CD40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9例食管癌和28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CD40和COX-2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表达计算食管癌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CD40、COX-2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M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癌Eca109细胞和原代培养的正常食管上皮细胞CD40和COX-2在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中CD40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54.43%vs10.71%,69.62%vs17.86%,P均<0.05)。CD40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D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0.37%vs46.15%,P<0.05),但CD40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COX-2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CD40与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相关(P<0.05),相关系数(Φ)为0.446。食管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25.02±5.52vs12.09±4.55,P<0.05)。CD40和COX-2阳性表达组食管癌组织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26.37±6.02vs22.58±5.25,P<0.05)。体外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Eca109细胞CD40和COX-2表达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5)。结论:CD40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D40可能通过影响COX-2的表达促进食管癌组织微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D40 COX-2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腺癌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馥丽 靳国梁 +2 位作者 郭炜 郭艳丽 董稚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4,SFRP4)及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4,SFRP4)及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94例GCA组织及47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4和SFRP5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GCA组织中SFRP4基因甲基化率为68.1%(64/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8.5%(4/47)(P<0.01);SFRP5基因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为79.8%(75/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12.8%(16/47)(P<0.01)。SFRP4基因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为35%(14/40),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组的发生率92.6%(50/54)(P<0.01);SFRP4基因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发生率为60.5%(23/38),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73.2%(41/56),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P5基因在低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为85.1%(46/54),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72.5%(29/40),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P5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65.8%(25/38),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89.3%(50/56)(P<0.05)。57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4和SFRP5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者,高、中分化18例,低分化39例,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RP4和SFRP5基因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SFRP4,SFRP5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甲基化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前病变组织中Rb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娴娟 王立东 +4 位作者 李吉林 王能超 焦新英 李学民 韩锁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epithelial dysplasia,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cardia dysplasia,GDYS)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epithelial dysplasia,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cardia dysplasia,GDYS)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同一个体同时发生EDYS和GDYS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b在EDYS组织中阳性率为70%(21/30),GDYS组织阳性率为80%(24/3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0,P>0.05);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有明显一致性(Kappa=0.561,P<0.01),25例(83%,25/30)同时出现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的一致性改变,一致阳性率为67%(20/30),一致阴性率为17%(5/30);EDYS和GDYS组织中Rb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Rb在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一致性改变,进一步提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不典型增生 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志刚 李学民 +5 位作者 范增林 王世合 杨新生 李春章 张云杰 王伟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4-78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2~2000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7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进行研究。选择14个可能对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术后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估计预...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2~2000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7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进行研究。选择14个可能对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术后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估计预后指数,以及用寿命表法计算累计生存率。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78.29%,5年生存率68.81%,中位生存期为97.49月。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肿瘤部位、侵及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个数。结论全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较高,食管癌肿瘤临床分期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病人,在临床分期的较早期实施手术,对患者预后及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OX回归 生存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憩室合并食管早期癌一例报告
8
作者 暴志芹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63-63,共1页
食管憩室多为先天性,分为咽食管憩室、胸中部憩室、隔上憩室,食管憩室合并食管癌多为中晚期,合并食管早期癌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食管憩室 食管早期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
9
作者 李学民 何政 马占明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 G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拮抗基因SFRP1、SFRP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贲门腺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稚明 王馥丽 +3 位作者 靳国梁 郭炜 郭艳丽 王士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799-802,共4页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GCA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状...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GCA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GCA组织中SFRP1、SFRP2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87.2%(82/94)和83.0%(78/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4.9%(7/47)和553%(26/47)(P〈0.001)。GCA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组SFRP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73.7%(28/38)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率96.4%(54/56)(P〈0.05);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GCA的组织分化无关。63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36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高中分化腺癌组26例,低于低分化腺癌组37例,侵及肌层及浆膜层的16例低于侵及周围软组织的47例,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RP1、SFRP2基因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SFRP1高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甲基化 SFRP1 SFRP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