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太行山区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综合性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施丽丽 李保国 +5 位作者 齐国辉 郭素萍 张雪梅 刘喜星 董丽欣 马丽媛 《河北林果研究》 2012年第4期418-423,共6页
为了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不同地区核桃的适宜栽培品种,以河北涉县下偏凉村、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赞皇县胡家庵村、涞水县淮河村4个核桃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核桃品种的树体性状、枝类组成、结实特性、果实外在性状、果实内在品质和抗... 为了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不同地区核桃的适宜栽培品种,以河北涉县下偏凉村、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赞皇县胡家庵村、涞水县淮河村4个核桃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核桃品种的树体性状、枝类组成、结实特性、果实外在性状、果实内在品质和抗冻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辽宁3号和辽宁7号树高均在2.67~3.75m,短果枝占总结果枝量的50%以上,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均为4~5年,坚果外观美观,脂肪含量大于65%、蛋白质含量大于20%,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在太行山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太行山区 不同品种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核桃乳工艺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2
作者 吉洋洋 何爱民 +3 位作者 赵端阳 李娜 张婷 牟德华 《食品工程》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核桃为原料,采用经驯化扩培的复合益生菌菌种进行发酵,研制出一种具有核桃特有风味、酸甜爽口的发酵核桃乳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采用正交试验,以感官指标和pH值为考评指标,对发酵碳源类别、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工艺参数进... 以核桃为原料,采用经驯化扩培的复合益生菌菌种进行发酵,研制出一种具有核桃特有风味、酸甜爽口的发酵核桃乳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采用正交试验,以感官指标和pH值为考评指标,对发酵碳源类别、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确定。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核桃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源添加量7.0%,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 h,接种量8.0%,此工艺条件下菌株生长良好,发酵后风味和感官色泽最好。通过对比感官评价和微生物指标,确定杀菌中心温度90℃,杀菌时间25 min,此条件下产品色泽乳白、香气浓郁、酸甜爽口,微生物指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 驯化 发酵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绿岭核桃春季霜冻害情况及剪除冻梢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俊杰 赵爽 +4 位作者 李保国 齐国辉 陈利英 马华冰 李美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2,共7页
研究了2013年4月19—20日发生的晚霜冻害对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的危害情况及剪除冻梢后的效应。结果表明: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6个基地晚霜发生当天核桃均处于新梢伸长期,夜间的最低温度为-1.8^-3.7℃,不同基地核桃减产39%~99%;持... 研究了2013年4月19—20日发生的晚霜冻害对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的危害情况及剪除冻梢后的效应。结果表明: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6个基地晚霜发生当天核桃均处于新梢伸长期,夜间的最低温度为-1.8^-3.7℃,不同基地核桃减产39%~99%;持续低温指数与雌花保存率、平均单株坐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923,与减产百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4;同一地点不同品种‘绿岭’,‘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绿波’,‘鲁果1号’,‘元丰’,‘清香’的受冻指数分别为46.64%,56.21%,67.58%,74.93%,81.04%,81.77%,82.69%,100.00%;‘绿岭’新梢长度小于5cm,5~10cm及大于10cm的受冻指数分别为54.98%,64.01%,80.50%;‘绿岭’在丘陵顶部和低洼部位的受冻指数分别为50%,98%;示范园基地海拔125,120,114m处‘绿岭’的受冻指数分别为45.93%,55.83%,100%。霜冻发生当天立即剪除受冻新梢的核桃植株,10d后副芽、休眠芽萌发率和坐果率分别为80.84%,27.75%,自然放置受冻新梢的分别为41.16%,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晚霜 品种 立地条件 剪除冻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研究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齐国辉 郭素萍 +2 位作者 李保国 张雪梅 李寒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太行山是京津冀晋豫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最大的集中连片国家级贫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政治地位和生态意义,各级政府多年来非常重视对太行山的综合开发治理。为了给太行山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 太行山是京津冀晋豫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最大的集中连片国家级贫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政治地位和生态意义,各级政府多年来非常重视对太行山的综合开发治理。为了给太行山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总结了近40a来河北省太行山综合开发治理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辨识了太行山片麻岩区的景观生态经济资源特征是"旱、薄、蚀、穷、低";构建"蓄、集、整、改、排"标准化治理工程技术体系;创建了3种山地生态经济林高效治理模式,即生态林、观赏林、经济林立体配置的生态经济林旅游模式——前南峪模式,生态林和经济林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林模式——富岗模式,丘陵区果草畜立体发展的经济林循环模式——绿岭模式;开发了优质核桃、苹果和板栗等特色经济林产业标准化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综合开发 治理模式 工程技术体系 经济林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核桃溃疡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庞久帅 王雪菲 +3 位作者 田菲菲 胡振亮 陈孟 李会平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查明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利用烫伤法接种健康核桃枝条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菌,鉴定为真菌... 为查明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利用烫伤法接种健康核桃枝条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菌,鉴定为真菌界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假球壳目葡萄座腔科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最佳温度为30℃,适宜的pH为6~8,最佳pH为7,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快;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30~40℃,最佳温度为35℃,适宜的pH为5~7,最佳pH为6,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适宜孢子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溃疡病 葡萄座腔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区核桃萌芽-幼果期温度适宜度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玉兵 李武龙 +3 位作者 陈利英 路漫漫 杨丽娜 孙东磊 《气象科技》 202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本文基于温度因子对核桃萌芽-幼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了日平均气温隶属函数适宜度模型,将逐日最低气温、致死温度和致灾温度及低于致灾温度持续时间引入温度隶属函数,建立了日最低气温隶属函数适宜度模型,将上述适宜度按一定的权重... 本文基于温度因子对核桃萌芽-幼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了日平均气温隶属函数适宜度模型,将逐日最低气温、致死温度和致灾温度及低于致灾温度持续时间引入温度隶属函数,建立了日最低气温隶属函数适宜度模型,将上述适宜度按一定的权重组合构建了河北省太行山区核桃萌芽-幼果期温度隶属函数适宜度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分析表明:冻害发生时,日平均气温适宜度一般在0.8以下,日最低气温适宜度、温度综合适宜度一般在0.6以下;以温度综合适宜度(S)进行冻害等级划分,当0.5<S≤0.6时,判定为轻微冻害;当0.4<S≤0.5时,判定为轻度冻害;当0.1<S≤0.4时,判定为中度冻害;S≤0.1时判定为重度冻害。结合多年的调查资料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检验,基于温度综合适宜度判定冻害等级的准确率为84%。该适宜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温度对核桃生长适宜程度的影响,模型结合智能网格数值预报进行业务应用,将为开展林果业冻害监测预警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萌芽-幼果期 温度 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方式对核桃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美美 马华冰 +4 位作者 任俊杰 陈利英 齐国辉 张雪梅 李保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以10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对象,研究了重回缩、拉枝、重回缩结合拉枝,以及自然生长对树干液流速率、液流通量、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回缩、拉枝、既重回缩又拉枝和放任生长4... 以10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对象,研究了重回缩、拉枝、重回缩结合拉枝,以及自然生长对树干液流速率、液流通量、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回缩、拉枝、既重回缩又拉枝和放任生长4种修剪方式下树体整个生长季的液流通量分别为0.58、1.04、0.64L·h-1和0.95L·h-1,液流速率分别为4.61、7.52、5.19cm·h-1和7.35cm·h-1,液流速率和液流通量均以拉枝的最大;叶水势分别为-1.153、-1.267、-1.068 MPa和-1.317 MPa,以既重回缩又拉枝的水势最高;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19、2.50、3.25μmol·m-2·s-1和1.45μmol·m-2·s-1;株产分别为2.94、3.51、3.53kg和2.21kg,以既重回缩又拉枝处理的产量最高;核桃脂肪含量分别为65.43%、67.55%、68.52%和64.77%,总蛋白含量分别为20.68%、21.23%、21.77%和19.8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16%、2.23%、2.27%和2.11%,3项指标均以既重回缩又拉枝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剪 绿岭核桃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岭’核桃枝条贮藏营养与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及树体恢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俊杰 赵爽 +2 位作者 马华冰 齐国辉 李保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揭示核桃枝条内贮藏营养物质含量与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及发生冻害后树体恢复的关系,以11年生‘绿岭’核桃不同类型枝条为试材,研究了萌芽前、晚霜冻害发生后各类枝条内贮藏营养物质含量、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及发生冻害后树体恢复状况。结... 为揭示核桃枝条内贮藏营养物质含量与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及发生冻害后树体恢复的关系,以11年生‘绿岭’核桃不同类型枝条为试材,研究了萌芽前、晚霜冻害发生后各类枝条内贮藏营养物质含量、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及发生冻害后树体恢复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枝条长度的缩短,萌芽前和晚霜冻害发生后的‘绿岭’核桃不同类型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内的含水量、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逐渐升高。‘绿岭’核桃1年生长度≥100cm、30-60cm、5-15cm和≤5cm的枝条萌发的新梢受冻指数分别为80.26%,78.35%,64.96%,54.95%。萌芽前枝条木质部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与受冻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0.724,-0.897,-0.979,-0.957,-0.876;韧皮部淀粉、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与受冻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945,-0.923,-0.972;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受冻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4。单芽营养物质总量均为长枝高于短枝,晚霜冻害发生后的单芽营养物质总量与副芽萌发后新梢长度呈正相关;木质部淀粉和全磷总量均与新梢长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92;木质部可溶性糖、全氮和全钾总量与新梢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58,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霜冻害 核桃 贮藏营养 枝条 受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实核桃叶片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爽 任俊杰 +4 位作者 石鹤飞 齐国辉 李保国 赵福洞 陈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为了探索核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2个正反交组合374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为试材,测定了各正反交单株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重等。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6%以上,比叶重的变... 为了探索核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2个正反交组合374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为试材,测定了各正反交单株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重等。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6%以上,比叶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在15%以上;叶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在4个杂交组合中均大于100%;叶宽和叶形指数较其他3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高,均在79%以上;叶面积的次数分布呈连续性变异,不同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叶面积大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55-60 cm^2,小叶型、中间型和大叶型植株在杂交后代群体中所占比率分别为13%-15%、74%-80%和10%以下;在绿岭、辽宁1号的正反交组合中,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重分别为12.52 cm、6.72 cm、55.27 cm^2、1.88、53.18 g/m^2和12.86 cm、6.71 cm、56.43 cm^2、1.91、59.09 g/m^2,反交后代的叶面积和比叶重2个性状均极显著大于正交后代;在绿岭、绿早的正反交组合中,各性状的值分别为12.63 cm、6.73 cm、57.25 cm2、1.94、63.54 g/m^2和12.58 cm、6.80 cm、57.59 cm2、1.88、62.28 g/m^2,正反交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重性状均没有显著差异,正交后代的叶形指数显著大于反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杂交 叶片性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品种绿岭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与优株选择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爽 赵福洞 +4 位作者 石鹤飞 李保国 齐国辉 任俊杰 陈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4-1012,共9页
为了培育出矮化、早实、丰产、优质等综合性状优于绿岭的核桃新品种,以绿岭核桃为亲本与辽宁1号、绿早进行杂交,测定了正反交组合374个杂交单株的13个性状,并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性... 为了培育出矮化、早实、丰产、优质等综合性状优于绿岭的核桃新品种,以绿岭核桃为亲本与辽宁1号、绿早进行杂交,测定了正反交组合374个杂交单株的13个性状,并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7%以上,最高达72.40%;而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除可溶性蛋白质之外,均在20%以下。青皮率和脂肪含量的遗传传递力在4个杂交组合中均大于97%,其遗传受加性效应影响较大。果实相关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在90%以上,说明其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可以在早代进行选择。从杂交后代中初选21个优株,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和优株选择。结果表明,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4.3%,确定了4个反映核桃主要性状的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单株的综合评价值,在供试的21个优株中,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其结果与单株的实际表型相近;并发现短结果枝率、矮化指数和节间长度3个指标能够反映出核桃的矮化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遗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核桃品种物候期观察和花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燕 靳丽鑫 +2 位作者 张雪梅 李保国 陈梦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21,共5页
以涞水县龙泉山4年生麻核桃树为试材,观察了麻核桃的物候期,研究了不同麻核桃品种的花粉特性,以探明不同麻核桃品种的物候期及花粉特性。结果表明:11个麻核桃品种中"白狮子头"、"四座楼"、"山西官帽"、"承德官帽"、"大狮子头... 以涞水县龙泉山4年生麻核桃树为试材,观察了麻核桃的物候期,研究了不同麻核桃品种的花粉特性,以探明不同麻核桃品种的物候期及花粉特性。结果表明:11个麻核桃品种中"白狮子头"、"四座楼"、"山西官帽"、"承德官帽"、"大狮子头"、"公子帽"为雄先型,"满天星"、"九度官帽"为雌先型;"南疆石"、"盘龙纹"、"大官帽"未见雄花;物候期调查显示,"满天星"(04.29-05.04)、"九度官帽"(04.30-05.03)、"苹果园"(04.27-05.02)雄花盛花期,与"白狮子头"(05.01-05.04)、"四座楼"(04.30-05.03)、"山西官帽"(04.30-05.02)、"承德官帽"(05.03-05.06)、"苹果园"(05.02-05.04)雌花盛花期相遇;"白狮子头"(04.25-04.29)、"四座楼"(04.25-04.30)、"山西官帽"(04.22-04.27)、"承德官帽"(04.23-04.27)、"大狮子头"(04.26-04.29)、"公子帽"(04.25-04.29)雄花盛花期与"满天星"(04.25-04.27)、"九度官帽"的(04.26-04.28)雌花盛花期相遇。自然条件下麻核桃花粉的生活力为7.98%-24.53%,畸形率为12.0%-33.6%;麻核桃花粉的保存时间越短花粉生活力越高。以"满天星"、"苹果园"、"大官帽"、"白狮子头"、"山西官帽"、"承德官帽"和"四座楼"为母本的授粉组合中,坐果率最高的授粉组合其坐果率分别为6.91%、11.45%、20.31%、17.46%、10.93%、12.91%、30.30%,均高于相应的自然授粉的坐果率。与母本对应的最佳父本分别为:"磨盘狮子头"、"承德官帽"、"红狮子头"、"四座楼"、"公子帽"、"大狮子头"和"山西官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核桃 物候期 花粉 生活力 授粉
原文传递
核桃砧木评价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苏彦苹 任俊杰 +1 位作者 齐国辉 李保国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优良核桃砧木是保障核桃优质丰产的前提。文章综述了核桃砧木在抗核桃黑线病、核桃根颈腐、核桃根腐病和核桃根结线虫等生物胁迫及耐盐、抗寒、抗旱、抗涝、耐缺素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现,总结了核桃砧木对接穗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 优良核桃砧木是保障核桃优质丰产的前提。文章综述了核桃砧木在抗核桃黑线病、核桃根颈腐、核桃根腐病和核桃根结线虫等生物胁迫及耐盐、抗寒、抗旱、抗涝、耐缺素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现,总结了核桃砧木对接穗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及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核桃主要砧木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核桃砧木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今后核桃砧木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木 接穗 抗逆性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实核桃果实日灼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彦坤 齐国辉 +3 位作者 孙萌 张雪梅 李保国 张锐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5,共5页
为了解诱发核桃果实日灼的关键因子,以早实核桃‘绿岭’、‘上宋6号’、‘鲁果1号’为试材,研究了果面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及品种、方位对果实日灼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岭’、‘上宋6号’、‘鲁果1号’的果实日灼率和日灼病情指... 为了解诱发核桃果实日灼的关键因子,以早实核桃‘绿岭’、‘上宋6号’、‘鲁果1号’为试材,研究了果面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及品种、方位对果实日灼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岭’、‘上宋6号’、‘鲁果1号’的果实日灼率和日灼病情指数分别为12.76%,3.60%,2.23%和6.77,2.36,1.35。3个品种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果实的果面温度在10:00,11:00,12:00时差异均不显著,13:00时仅‘鲁果1号’差异显著,在14:00,15:00,16:00时差异显著;果面光照强度在10:00,12:00,16:00时差异显著,在11:00,13:00,14:00和15:00时差异极显著;果面相对湿度在13:00时差异显著,其余时间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4个方位的果实日灼率和病情指数表现为西面>南面>东面>北面,差异极显著。‘上宋6号’和‘绿岭’的果面温度与病情指数和日灼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79和0.772,0.773,其余相关性不显著。‘绿岭’、‘鲁果1号’、‘上宋6号’发生果实日灼的临界温度分别为43.3,45.8和45.5℃,临界照度分别为83 900,96 600和90 500 lx。综合分析表明,温度和光照强度是日灼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对湿度、品种、方位对果实日灼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日灼 温度 光照强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核桃高效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亚菲 赵丹 +3 位作者 张玲 李保国 梁红霄 齐国辉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提高山区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研究了山区采用隔坡沟状梯田整地、高标准种植早实薄皮核桃的效果及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山区采用高规格隔坡沟状梯田整地后极大促进了核桃幼树的生长,栽植后第2年即开始结果,平均单株结果 1.3个,树高... 为提高山区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研究了山区采用隔坡沟状梯田整地、高标准种植早实薄皮核桃的效果及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山区采用高规格隔坡沟状梯田整地后极大促进了核桃幼树的生长,栽植后第2年即开始结果,平均单株结果 1.3个,树高达221.7 cm,地径5.7 cm;栽植后第3年全树主枝7.7个,单株结果 33.3个;第4年地径11.9 cm,全树主枝10个,叶面积指数为5.14,单株结果 191.5个,单株核桃坚果产量2.5 kg。采用这种山区治理方式,整地建园一次性投入108 900元/hm2,前5 a总投入180 900元/hm2,前5 a总产值195 624元/hm2,5 a后可收回全部投资且有盈余,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核桃 高效 栽培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种子性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程 张姣 +5 位作者 李寒 张雪梅 顾玉红 黄凯兵 楚策 赵杨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近圆形、长形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部分性状及出苗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圆形核桃楸种子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壳厚、种仁重、出仁率依次平均为7.46g、3.80mm、2.59mm... 以近圆形、长形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部分性状及出苗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圆形核桃楸种子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壳厚、种仁重、出仁率依次平均为7.46g、3.80mm、2.59mm、2.54mm、2.64mm、2.63、3.0mm、4.1mm、2.2mm、1.3g、18.0%,长形核桃楸种子的上述指标依次平均为7.91g、3.19mm、2.61mm、2.62mm、2.98mm、2.65、3.5mm、4.3mm、2.1mm、1.2g、16.8%,近圆形核桃楸种子单果重、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依次比长形的小5.7%、0.8%、3.1%、11.4%、0.8%、4.8%、16.7%,其余指标依次高19.1%、4.9%、8.3%、7.1%;随着种壳减少,种子吸水达恒重所需时间减短且出苗率增加;在25℃下,种仁吸水4h达恒重,吸水时间比带整壳核桃楸种子快14倍;种仁的出苗率是带整壳核桃楸种子的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种子 性状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核桃及普通核桃花粉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梦华 靳丽鑫 +2 位作者 赵丹 李保国 张雪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2-44,共3页
以涞水县郭各庄村4个麻核桃品种和2个普通核桃品种的新鲜花粉为试材,测定花粉的生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麻核桃花粉的生活力极低,平均为25.37%,普通核桃平均为97.58%,麻核桃极显著低于普通... 以涞水县郭各庄村4个麻核桃品种和2个普通核桃品种的新鲜花粉为试材,测定花粉的生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麻核桃花粉的生活力极低,平均为25.37%,普通核桃平均为97.58%,麻核桃极显著低于普通核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麻核桃平均为0.67%,普通核桃平均为2.55%,麻核桃显著低于普通核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麻核桃平均为29.12U/g FW,普通核桃平均为16.05U/g FW,麻核桃显著高于普通核桃;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麻核桃平均为8.6U/g FW,普通核桃平均为12.13U/g FW,麻核桃极显著低于普通核桃;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麻核桃平均为5.93U/g FW,普通核桃平均为4.26U/g FW;MDA含量麻核桃平均为4.22μmol/g FW,普通核桃平均为0.91μmol/g FW,麻核桃显著高于普通核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核桃 普通核桃 花粉 生活力 蛋白质 酶活性
原文传递
‘绿岭’核桃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爽 任俊杰 +5 位作者 李美美 赵福洞 李保国 齐国辉 陈利英 石鹤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9,共7页
为探索‘绿岭’核桃杂交后代物候期及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分离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绿岭’核桃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739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及其同龄亲本为试材,调查分析了各个组合杂交单株的物候期、树高、冠幅、... 为探索‘绿岭’核桃杂交后代物候期及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分离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绿岭’核桃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739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及其同龄亲本为试材,调查分析了各个组合杂交单株的物候期、树高、冠幅、干周和枝类组成,分析了杂交组合内各单株间、组合间的植株性状分离变异情况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内各单株间开花结果物候期的期望值均在4.8以上,变异系数均大于30%,在不同的杂交组合间,雌花各物候期的遗传力相对大于雄花,在30%~70%;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7%以上,其中枝类组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90%,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作为杂种实生树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性状变异小于单株间的变异,变异系数均小于30%。对杂交后代各组合间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绿早’ב绿岭’的雌花开放初期最晚,期望值达8.11,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绿岭’ב清香’杂交组合的树高最矮,为4.20m,与其他4个杂交组合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岭’核桃 杂交后代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草药对鲜食核桃防腐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颖 郑旭 +2 位作者 焦梦悦 徐兴华 田益玲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145,共6页
通过对能够使鲜食核桃发霉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发现导致核桃腐败的真菌主要有4种,即木霉1和木霉2、毛霉和丝孢酵母。并且研究了丁香、八角、肉桂、黄连、厚朴、甘草、虎杖7种天然药用植物对所分离的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除虎杖外... 通过对能够使鲜食核桃发霉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发现导致核桃腐败的真菌主要有4种,即木霉1和木霉2、毛霉和丝孢酵母。并且研究了丁香、八角、肉桂、黄连、厚朴、甘草、虎杖7种天然药用植物对所分离的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除虎杖外其余药用植物均对这4种真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丁香、肉桂、八角的抑制作用最显著。通过比较这3种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选择出丁香和肉桂为复合天然抑菌剂成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抑菌剂配方,得出最优的复配条件为:丁香浓度1.5mg/mL;肉桂浓度2.5mg/mL。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初步验证复合抑菌剂的防腐效果显著,因此认为该复合抑菌剂能够起到抑菌作用,有利于延长鲜食核桃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鲜食核桃 防腐保鲜 腐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砧 、穗直径与内含物质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迎 齐国辉 +2 位作者 张雪梅 李寒 张斌 《河北林果研究》 2017年第3期244-249,共6页
测定了不同直径核桃接穗、砧木的主要内含物质含量,并分析了砧、穗直径与内含物质间的关系,以便为核桃砧、穗质量与嫁接成活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接穗中大部分内含物质含量与直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接穗直径的增长,木... 测定了不同直径核桃接穗、砧木的主要内含物质含量,并分析了砧、穗直径与内含物质间的关系,以便为核桃砧、穗质量与嫁接成活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接穗中大部分内含物质含量与直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接穗直径的增长,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都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中韧皮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最为明显,与接穗直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822和-0.813,达极显著水平;接穗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含水率总体表现为随直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钾、钙、镁含量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中表现不同,在木质部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韧皮部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砧木主要内含物质含量与直径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砧木直径的增加,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其中砧木直径与韧皮部和木质部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木质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58、0.868、0.972和0.767,达极显著水平;而氮、磷、钾、镁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木 接穗 直径 内含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岭’核桃霜冻后剪除冻梢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美美 赵建建 +3 位作者 宋新英 李保国 齐国辉 赵福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10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试材,研究了剪除受冻梢与不剪除冻梢之间的生理效应差异,以减轻霜冻对核桃树造成的伤害。结果表明:4月20日修剪、5月6日修剪、对照的萌芽率分别为69.05%、61.20%、56.32%,2个修剪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4月20日... 以10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试材,研究了剪除受冻梢与不剪除冻梢之间的生理效应差异,以减轻霜冻对核桃树造成的伤害。结果表明:4月20日修剪、5月6日修剪、对照的萌芽率分别为69.05%、61.20%、56.32%,2个修剪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极显著高于5月6日修剪处理的;坐果率分别为79.66%、71.55%、63.31%,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日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4.73、4.02、2.52cm/h,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日平均液流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77、7.39、5.41μmol·m-2·s-1,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83、1.76、1.65mg/g,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2.56、2.49、2.30mg/g;叶片全氮含量分别为2.4005%、2.2512%、2.0533%,全钾含量分别为1.6516%、1.4115%、1.3076%,均以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最高;根系活力分别为196.04、184.76、162.89μg·g-1·h-1;单果重分别为12.21、11.57、10.53g,每株树的产量分别为3.67、2.99、2.03kg;脂肪含量分别为65.49%、65.32%、63.71%,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60%、20.11%、19.7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6%、2.23%、2.17%,三者均以4月20日修剪处理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绿岭’核桃 剪除冻梢 生理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