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矿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67例病死地点调查分析
1
作者 王晓燕 韩雅姣 +2 位作者 于蕾 穆志成 李君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84-885,共2页
目的:通过对病死地点调查,探讨旧矿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现状,为政府制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压疮、遗憾、自杀倾向、自杀行为、过度抢救方面向死者直系亲属调查死者临终的生存现状,并比... 目的:通过对病死地点调查,探讨旧矿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现状,为政府制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压疮、遗憾、自杀倾向、自杀行为、过度抢救方面向死者直系亲属调查死者临终的生存现状,并比较医院病死和居家病死的有关因素。结果:居家病死和医院病死者除自杀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压疮、遗憾、自杀倾向、过度抢救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强对病死者及其家属死亡理念的导入,改变人们重视生忽视死的传统观念,让更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享受临终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旧矿区 病死地点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17与HER-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泽辉 张雪鹏 +1 位作者 韩旭 胡宝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和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新的乳腺肿瘤标记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和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新的乳腺肿瘤标记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DAM17和HER-2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结果 ADAM17和HER-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以阴性为主,少部分呈弱阳性表达;而在乳腺癌中表达增高,以阳性表达为主,且强阳性占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ADAM17与HER-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ADAM17和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增高,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均可反映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能力,因此ADAM17可成为一个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对策对癌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燕 韩雅姣 马彩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延长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20例术后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多人护理、静脉点滴)中管、肝素帽接头、随机健... 【目的】探讨影响延长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20例术后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多人护理、静脉点滴)中管、肝素帽接头、随机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方法:即定人护理、脉冲式冲管、正压接头、强化薄弱人群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PICC并发症减少,本实验主要从堵管、导管脱落、血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105.60±54.34)d长于对照组(81.88±51.98)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措施的改进,减少PICC留置过程的并发症,可使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护理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Eep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管理效果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微 李君辉 +2 位作者 霍焱 穆志成 孙泽辉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93-199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胰岛素泵联合FT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血糖指标、手术指标、社会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d,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FTS理念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进行管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支出,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对老年乳腺癌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窦田友 霍焱 李君辉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结合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对老年乳腺癌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1例)。术前麻醉中,两组患者均行依托咪...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结合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对老年乳腺癌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1例)。术前麻醉中,两组患者均行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诱导麻醉,其中七氟醚组患者予以七氟醚维持麻醉,丙泊酚组患者予以异丙酚维持麻醉。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Aldrete评分;同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为100%。平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指标值的比较上,丙泊酚组均短于七氟醚组(P<0.05);在平均Aldrete评分指标值的比较上,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2 h,两组患者平均MMSE评分较麻醉前均降低(P<0.05),七氟醚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71%,丙泊酚组为19.35%,七氟醚组高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12 h,七氟醚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58%,丙泊酚组为9.68%,七氟醚组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在老年乳腺癌患者麻醉中能取得相当的麻醉效果,但FTS理念下异丙酚麻醉患者的苏醒质量优于七氟醚,且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康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乳腺癌 老年 麻醉 七氟醚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IL-17、Hcy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征 宫向良 徐爱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为胃癌组,另选择胃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为胃癌组,另选择胃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80名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17、Hcy水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17、Hcy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IL-17、Hcy联合检测对胃癌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IL-17、Hcy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良性病变组血清IL-17、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17、Hcy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IL-17与Hcy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IL-17、Hcy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IL-17、Hcy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具有高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L-17、Hcy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细胞介素-17 同型半胱氨酸 病理特征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miR-135与miR-60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艳云 赵淑颖 +2 位作者 宫向良 于大中 刘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1-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iR-135与miR-60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2020年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8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miR-135、miR-601、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iR-135与miR-60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2020年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8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miR-135、miR-601、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35、miR-601、CA72-4、CA19-9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35、miR-601、CA72-4、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35、miR-601、CA72-4、CA19-9水平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0.05)。血清miR-135、miR-601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以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35、miR-601、CA72-4、CA19-9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灵敏度为0.872,特异度为0.835,优于单独检测的AUC(0.952、0.943、0.557、0.677)、灵敏度(0.820、0.845、0.799、0.812)和特异度(0.796、0.803、0.748、0.790);miR-135、miR-601、CA72-4、CA19-9联合检测评估胃癌预后的AUC为0.953,灵敏度为0.890,特异度为0.843,优于单独检测的AUC(0.948、0.675、0.566、0.625)、灵敏度(0.834、0.825、0.785、0.811)和特异度(0.810、0.832、0.767、0.807)。结论血清miR-135和miR-601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二者联合CA72-4、CA19-9水平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型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35 miR-60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东杰 康世锐 +4 位作者 郝娜 吴悦 么丽丽 张玉红 肖永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按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和/或临床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74例入选。应用肺癌FACT-L...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按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和/或临床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74例入选。应用肺癌FACT-L(4.0)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对74例生存时间≥3年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的远期生存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生活质量得分(126.62±13.29)分,年龄、参保类别、临床分期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50岁组、≥50~60岁组与≥60岁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9,P=0.013),其中<50岁组生活质量评分(138.18±13.92)分与≥50~<60岁组生活质量评分(137.04±12.8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60岁组(115.28±13.11)分,P均<0.05);居民医保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17.92±13.13)分低于职工医保患者(142.69±13.07)分(t=10.849,P=0.002);Ⅰ、Ⅱ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21,P<0.001),Ⅰ、Ⅱ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40.34±12.88)分、133.31±12.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Ⅲ期(96.84±13.46)分,P<0.05)。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同时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后长期生存肺癌患者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远期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治疗方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年存活率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泽辉 孙泽林 +1 位作者 张彦 戚晓渊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年存活率及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NSCLC患者追踪随访,其中手术治疗57例,采用诺维本+顺铂化疗70例,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年存活率及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NSCLC患者追踪随访,其中手术治疗57例,采用诺维本+顺铂化疗70例,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为基础的生物免疫疗法(DC/CIK)治疗52例。采用SF-36量表对生存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对生存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百分制量化生活质量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矫正年龄和性别对生存率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包。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79例,截止2015年12月随访结束,生存119例,存活率66.5%(119/179),手术组、DC/CIK组和单纯化疗组存活率依次降低[82.5%(47/57)、76.9%(40/52)和45.7%(32/70),P〈0.01],矫正年龄与性别影响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CIK组存活率较单纯化疗组高3.96倍(95%CI 1.78~8.80),手术组较单纯化疗组高5.58倍(95%CI 2.44~12.79);SF-36生活质量评估分析显示手术组与DC/CIK组躯体疾病、健康状况、情感智能、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放化疗组低于手术组与DC/CIK组(P均〈0.05);生理机能在放化疗组、手术组和DC/CIK组间呈递增趋势(P均〈0.05)。结论不同治疗方式的NSCLC患者1年存活率66.5%,采用生物免疫疗法者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存活率 生活质量 生物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娜 闫宇 +4 位作者 肖坤 李雅楠 刘芳 肖倩 肖永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针对男性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三医院2016年度男性健康体检者1 70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88例。分析不同特征男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 目的分析男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针对男性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三医院2016年度男性健康体检者1 70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88例。分析不同特征男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比较男性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男性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8.6%(488/1 708),影响男性脂肪肝患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年龄、BMI、吸烟、饮酒)和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男性脂肪肝患病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年龄增长脂肪肝患病率增高(χ2=77.321,P〈0.05),〈40岁、≥40岁~〈50岁、≥50岁~〈60岁、≥60岁组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4.9%(68/488),25.0%(80/488)、32.7%(132/488)、39.4%(208/488);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增加脂肪肝患病的危险性,其OR值分别为3.173、4.175、2.401和3.249;生化指标脂肪肝组空腹血糖(7.61±2.85) mmol/L、总胆固醇(6.55±1.52) mmol/L、甘油三酯1.97±0.68) mmol/L、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3.18±0.93) mmol/L均高于非脂肪肝组[(5.17±1.37)、(5.49±1.46)、(1.47±0.71)、(2.86±0.81) 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0.648、220.727、176.356、33.596,P均〈0.05),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1.18±0.38) mmol/L低于非脂肪肝组(1.29±0.4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1,P〈0.05)。 结论男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年龄、肥胖、吸烟、饮酒及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与男性脂肪肝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脂肪肝 患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么丽丽 闫宇 +4 位作者 赵东杰 郝娜 康世锐 张玉红 肖永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为防治脂肪肝演变为肝纤维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健康体检者1 346例,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361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为防治脂肪肝演变为肝纤维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健康体检者1 346例,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361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serum precollagen Ⅲ,PCⅢ)及Ⅳ型胶原(type Ⅳ-collagen,C-Ⅳ),采用Pearson参数分析法进行肝功能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指标ALT(69.04±18.72) U /L、AST(59.78±15.65) U/L均高于非脂肪肝者(25.71±10.25) U/L、(23.68±8.23)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9.283、388.461,P均〈0.05);脂肪肝组4项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分别为(112.64±21.63)、(125.85±27.52)、(127.28±29.37)、(79.38±18.52) μg/L均高于非脂肪肝组(53.98±16.84)、(86.31±20.46)、(53.31±18.23)、(57.26±15.86)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7.724、170.432、941.357、71.169,P均〈0.001);肝功能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肝功能指标ALT、AST与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0、0.119、0.370和0.363、0.361、0.509,P均〈0.001),与C-IV无相关性(P〉0.05)。 结论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监测和诊治脂肪肝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康世锐 闫宇 +3 位作者 李雅楠 武晓猛 肖倩 肖永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为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进展提供临床诊治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第三医院2015年1-12月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36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脂肪肝病变程度按照肝内回声及结构分为轻、中、重度,用酶联...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为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进展提供临床诊治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第三医院2015年1-12月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36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脂肪肝病变程度按照肝内回声及结构分为轻、中、重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及Ⅳ型胶原(C-Ⅳ)4种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并以脂肪肝病变程度为应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4项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 Ⅲ、C-Ⅳ分别为(94.53±16.21)、(101.38±20.42)、(127.34±26.54) μg/L,(107.25±22.63)、(117.38±24.84)、(136.62±32.27) μg/L,(110.27±23.15)、(121.55±27.36)、(138.62±30.62)μg/L,(72.61±15.46)、(82.06±18.28)、(92.96±21.35)μg/L,不同脂肪肝病变程度间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675.719、398.771、303.960、840.570,P均<0.05).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A、LN、PC Ⅲ、C-Ⅳ对脂肪肝病变程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均<0.05),其OR值分别为1.322、1.229、1.899、3.935,即HA、LN、PC Ⅲ、C-Ⅳ越高,脂肪肝越严重.结论 重度脂肪肝患者存在肝纤维化趋势,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可作为脂肪肝病情监测和诊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Ⅳ型胶原
原文传递
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康世锐 闫宇 +3 位作者 刘芳 武晓猛 肖倩 肖永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特点以及影响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为中青年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度年龄≤50岁的756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者,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197例.分析不同特征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比...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特点以及影响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为中青年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度年龄≤50岁的756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者,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197例.分析不同特征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比较中青年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应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中青年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中青年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6.1%(197/756),其中男性为33.1%(119/359),女性为19.6%(78/397),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17.833,P〈0.05).随年龄增长脂肪肝患病率增高(χ2=33.296,P〈0.05),40~50岁组脂肪肝患病率37.1%(111/299)与20岁~的15.0%(24/160)、30岁~的20.9%(62/297)比较显著升高;中青年脂肪肝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饮酒、糖尿病史及FPG、TG、TC等生化指标与脂肪肝患病密切相关(P均〈0.05);超重、肥胖、饮酒、糖尿病增加脂肪肝患病的危险性;生化指标中FPG、TG、TC脂肪肝组[(7.09±1.47) mmol/L、(5.98±1.23) mmol/L、(2.03±0.45) mmol/L]均高于非脂肪肝组[(5.14±1.71) mmol/L、(4.95±1.42 mmol/L、(1.23±0.67)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905,98.866,278.255,P均〈0.05).结论 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控制体质量,改掉饮酒嗜好,积极治疗糖尿病,降低机体血糖、血脂,可有效地减少中青年脂肪肝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脂肪肝 患病特点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