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小儿肺炎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
1
作者 王庆宾 《妈妈宝宝》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该项研究集中探讨了小儿肺炎的重度和轻型患者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浓度特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互相关联,更为精准地评估这些指标在肺炎严重度测量和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自... 该项研究集中探讨了小儿肺炎的重度和轻型患者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浓度特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互相关联,更为精准地评估这些指标在肺炎严重度测量和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自动化的血细胞检测设备来统计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并使用免疫比浊法来确定血清CRP水平;联合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电化学发光分析手段对血清中的PCT含量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轻型患者 血清CRP 血细胞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比浊法 严重度 电化学发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元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63-006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紫外线照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本研究旨在探讨紫外线照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治疗组接受紫外线B (UVB) 照射治疗,对照组不接受UVB照射。所有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前后皮肤水分含量和皮脂分泌量的测量进行评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UVB照射后皮肤水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皮脂分泌量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无显著变化。此外,治疗组患者的皮肤屏障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能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尤其是增加皮肤水分含量。尽管此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探索其长期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本研究为特应性皮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紫外线照射 皮肤屏障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皮肤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在脑梗死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张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83-0086,共4页
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PC)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Clopidogrel Bisulfate,CB)在脑梗死治疗中作用发挥情况。方法 共选入516例脑梗死患者验证APC、CB的治疗效果,起止时间2021.01-2023.05。以随机数表分组,其中对照组(n=258)在常规治疗基础... 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PC)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Clopidogrel Bisulfate,CB)在脑梗死治疗中作用发挥情况。方法 共选入516例脑梗死患者验证APC、CB的治疗效果,起止时间2021.01-2023.05。以随机数表分组,其中对照组(n=25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APC抗血小板,观察组(n=258)以APC+CB抗血小板。为明确两组的治疗表现,对有效性、功能性、血小板等共计5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7.29%、89.92%,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日常生活评分、血小板指标、颈动脉血流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C+CB方案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表现良好,可改善患者功能指标、血小板指标、颈动脉血流状态,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死 血小板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给予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7-0070,共4页
研究偏头痛采取联合用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范围内收治的1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94例/组,包括单药(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与联合用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观察组,对比... 研究偏头痛采取联合用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范围内收治的1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94例/组,包括单药(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与联合用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更少,头痛持续时间更短,治疗后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两组安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偏头痛用药选择包括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前者单独应用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其疗效不及二者联合应用,同时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的安全性相当,联合治疗后可促进患者生活品质改善,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尼莫地平 氟桂利嗪 联合用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参数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东霞 刘寒 +2 位作者 许红娟 李文超 万玉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通道组115例、优化绿色通道组136例。观察指标为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FMC2A)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FMC2S)时间、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第2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心源性与全因病死、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在调查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分析影响STEMI患者在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临床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传统通道组、绿色通道组及优化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都依次缩短;3组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再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与绿色通道组比较,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严重心律失常、靶血管再次的血管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心力衰竭、心源性与全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模型可显著减少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并使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的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通道 绿色通道 优化绿色通道 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糖化血红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青 李艳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监测(HbAl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对...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监测(HbAl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疾病转归、痰菌阴转率。结果 HbAlc<6.5%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4+/CD8+比值较其他2组升高,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影像学表现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组机体免疫机制佳。康复新液可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康复新液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恩军 季文琦 +3 位作者 靳祎 柴广军 王哲 王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3期53-53,共1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水、醇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山茱萸水、醇提取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同浓度的山茱萸水提取物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较醇提取物强,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 目的:探讨山茱萸水、醇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山茱萸水、醇提取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同浓度的山茱萸水提取物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较醇提取物强,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亡。结论:山茱萸水、醇提取物均可抑制A549的细胞增殖,且能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提取物 肺癌 A549 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箬叶多糖体内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靳祎 王恩军 +3 位作者 宋洁 柴广军 王哲 王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3期52-52,共1页
目的:探讨箬叶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U14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箬叶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箬叶多糖三个剂量组对荷瘤小鼠的瘤重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脾指数,促... 目的:探讨箬叶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U14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箬叶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箬叶多糖三个剂量组对荷瘤小鼠的瘤重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脾指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结论:箬叶多糖在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能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叶多糖 抑瘤 U14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谦 赵晶 +4 位作者 苗羽 沙萌 闫龙涛 申思敏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9-834,共6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间RLS病人51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普拉克索(PRA)组19例,普...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间RLS病人51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普拉克索(PRA)组19例,普瑞巴林(PRE)组17例及联合治疗(COM)组15例。PRA组给予口服普拉克索每日0.125 mg,PRE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每日300 mg;COM组给予普瑞巴林每日150 mg,并对责任神经根行脉冲射频治疗。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国际RLS研究小组严重程度评分(International RLS Study Group rating scale, IRLS)、不适程度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入睡质量评分、助眠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及各组病人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病人IRLS和NRS评分及助眠药物使用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入睡质量评分升高。COM组的IRLS和NRS评分下降最为明显(P <0.01)、助眠药物使用率最低(P <0.01)。PRA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恶心,PRE组和COM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和恶心,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PRE组恶心与嗜睡最为明显(P <0.05),COM组的头晕和恶心的发生率最低(P <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RLS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病人不适症状,从而改善入睡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脉冲射频 普瑞巴林 普拉克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软骨糖蛋白-3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青 范海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4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研究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高阳县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CT或MRI诊断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14)、稳定斑块组(... 目的研究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高阳县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CT或MRI诊断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14)、稳定斑块组(n=21)和不稳定斑块组(n=30),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YKL-40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YKL-40水平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YKL-40水平远远高于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YKL-40水平远远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YKL-40水平能表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人类软骨糖蛋白-39 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外展支架固定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江涛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268-1268,共1页
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临床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效有效,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本文选择我院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观察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外展支架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内收型 上肢 关节功能恢复 小夹板固定 不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筛选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齐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438-440,共3页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在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000例16~42周胎儿的心脏,并结合胎儿尸体解剖或分娩后超声复查对照证实.结果 发现25例心血管异常胎儿,异常率为0.5%,超声检出21例,检查准确率为84%...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在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000例16~42周胎儿的心脏,并结合胎儿尸体解剖或分娩后超声复查对照证实.结果 发现25例心血管异常胎儿,异常率为0.5%,超声检出21例,检查准确率为84%.发现室间隔缺损10例,超声检出9例,检出率为90%,其中5例为因合并其他畸形而采取引产后尸体解剖发现,5例为产后证实;发现房间隔缺损15人,超声检出12例,检出率为80%,其中4人合并其他系统的严重畸形而引产,引产后尸检得到证实,11例为产后超声证实.结论 心血管畸形在胎儿中的发病率并不低,产前超声检查准确性较高,对于优生优育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畸形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50例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伟权 齐丽娟 蒋海存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8期129-130,共2页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3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0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4...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3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0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45~8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42.6(21.2~68.5)g,术中输血6例,术后早期出血4例,迟发性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止血成功。2例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未发生永久性尿失禁,无术中电切综合征。术后2~3 d拔除膀胱造瘘管,3~5 d拔除尿管,术后平均住院7.5(4~10)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分别从术前的平均27分、5分降至术后的8分、2分,最大尿流率术后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周期治疗及中药复方左归丸加减方在卵巢早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俊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50-50,共1页
目的探究人工周期治疗以及中药复方左归丸加减方在治疗卵巢早衰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取人工周期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人工周期结合左归丸加减方进... 目的探究人工周期治疗以及中药复方左归丸加减方在治疗卵巢早衰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取人工周期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人工周期结合左归丸加减方进行治疗。观察血清中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2)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以及患者症状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00%,且实验组FSH、E2、LH水平的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周期治疗结合左归丸加减方治疗卵巢早衰较单纯人工周期治疗效果明显,应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周期疗法 左归丸加减方 卵巢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肠常见三大疾病围手肛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毕凤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243-243,共1页
痔疮、肛裂、肛瘘是临床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三大疾病,目前,治疗这三大疾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病情的治愈或转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提高自身... 痔疮、肛裂、肛瘘是临床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三大疾病,目前,治疗这三大疾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病情的治愈或转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为患者解决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使患者安全满意的渡过围手术期,现将本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期护理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 生理需求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8期1373-1373,1379,共2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加用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加用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于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腧穴麻醉及肛腧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肛肠手术中腰腧穴麻醉与肛腧穴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肛肠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需行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肛腧穴麻解的研究组(70例)及行腰腧穴麻醉的对照... 目的观察比较肛肠手术中腰腧穴麻醉与肛腧穴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肛肠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需行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肛腧穴麻解的研究组(70例)及行腰腧穴麻醉的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肛门松弛情况、术中及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4.28%,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77.14%,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54,P=0.01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腰腧穴麻醉,肛腧穴麻醉是一种麻醉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更加安全有效且适用范围更广的麻醉方法 ,值得在临床实践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腧穴麻醉 腰腧穴麻醉 中医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化疗中的静脉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凤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209-210,共2页
肿瘤患者化学治疗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要用几个疗程,长期输液对静脉损害很大,况且化疗药物对静脉也有损伤作用。因此,必须保护静脉才能保证治疗正常进行,现将高阳县医院对肿瘤化疗患者静脉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静脉护理 肿瘤患者 化疗药物 化学治疗 静脉损害 长期输液 损伤作用 保护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肺炎36例X线及CT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振山 张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0期86-86,共1页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又叫变态反应性肺炎,是指吸入各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微粒引起的一组肺部过敏性炎性肉芽肿,是一种症状轻、周围血象及嗜酸细胞增多伴肺部暂时性浸润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关键词 过敏性肺炎 放射摄影术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报道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莉 贺春平 赵春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164-1165,共2页
绒毛膜上皮癌,多见的原发部位是子宫体,卵巢、胎盘都可以发生,输卵管原发的绒毛膜癌病例非常罕见。在女性生殖系统绒癌中,其发病率大约为4%[1],原发性输卵管绒癌病例,因其发生部位特殊,较易出现血性转移,死亡率极高,本病例报道及文献复... 绒毛膜上皮癌,多见的原发部位是子宫体,卵巢、胎盘都可以发生,输卵管原发的绒毛膜癌病例非常罕见。在女性生殖系统绒癌中,其发病率大约为4%[1],原发性输卵管绒癌病例,因其发生部位特殊,较易出现血性转移,死亡率极高,本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主要探讨绒癌在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其预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原发性 绒毛膜癌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