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成志勇 黄月华 +5 位作者 梁文同 王宝艳 王亚丽 孙雪珊 田赫 潘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JAK2V617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BCR/ABL阴性MPN患者[包括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例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JAK2V617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BCR/ABL阴性MPN患者[包括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上述受检者的骨髓或外周血JAK2V617F突变及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44例BCR/ABL阴性的MPN患者中有26例(59.1%)存在JAK2V617F点突变,而在11例CML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检测到JAK2V617F突变。BCR/ABL阴性MPN初治患者EPOR、G-CSFR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PL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R/ABL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与阴性初治组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Ⅰ型细胞因子和(或)JAK2V617F参与了MPN的发病;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疾病中高表达,但对MPN的发病并非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受体 细胞因子 JAK2V617F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抑制及核因子κB和Caspase3/7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温省初 王一飞 +4 位作者 李爱明 李冠军 成志勇 王亚丽 石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176-4179,共4页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SC)维生素B6注射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凋亡分子Caspase3/7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0、2.5、5.0 mg/L)的SC维生素B6注射液处理A549细胞,观察光镜及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SC)维生素B6注射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凋亡分子Caspase3/7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0、2.5、5.0 mg/L)的SC维生素B6注射液处理A549细胞,观察光镜及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C维生素B6注射液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7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蛋白印迹检测NF-κB P65、I-κB蛋白表达。结果 SC维生素B6注射液对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凋亡改变,5.0 mg/L组作用A549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最大达到67.3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随着SC维生素B6注射液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减弱,同时Caspase3/7蛋白活性增强;SC维生素B6注射液作用A549细胞后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κB蛋白表达水平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SC维生素B6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表达,激活Caspase-3/7活性,从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A549细胞系 膜电位 线粒体 Caspase3/7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骨髓瘤治疗新靶点
3
作者 王素云 成志勇 +2 位作者 邓凯 陈浩 潘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16-820,共5页
基因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通过负调控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凋亡、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B细胞分化终末阶段即浆细胞阶段的恶性肿瘤,遗传学改变被... 基因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通过负调控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凋亡、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B细胞分化终末阶段即浆细胞阶段的恶性肿瘤,遗传学改变被认为是MM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抑癌基因的缺失是重要的遗传学变化。然而,目前对于pten在MM中的遗传学改变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pten在MM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包括pten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以及pten与骨髓瘤问题,为治疗MM寻找新的基因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磊 王亚丽 +3 位作者 成志勇 王丽荣 王凤云 李密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75-32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含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并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血清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含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并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铅、铜含量及铜/锌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铜/锌比值与网织红细胞及CD4+/CD8+负相关(均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铁、铜、锌、铅及铜/锌比值均不同程度恢复。治疗有效组上述微量元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微量元素 铜/锌比值 CD4 +/CD8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JAK2 V617F阳性HEL细胞增殖凋亡及PD-1/PD-L1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齐林 王蕊 +3 位作者 谢旭磊 张朝 成志勇 付建珠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Rapa)对JAK2 V617F阳性HEL细胞增殖凋亡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PD-1/PD-L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JAK2 V617F突变阳性的人红白血病HEL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10nM、50nM和100nM的Rapa,设立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Rapa)对JAK2 V617F阳性HEL细胞增殖凋亡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PD-1/PD-L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JAK2 V617F突变阳性的人红白血病HEL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10nM、50nM和100nM的Rapa,设立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Caspase 3/7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 3/7活性,Transwell小室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及PD-1/PD-L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JAK2和PD-1、PD-L1 mRNA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选取5名健康志愿者,分离其淋巴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Rapa,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reg细胞数量变化。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终浓度Rapa(10nM、50nM、100nM)在72h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3.33±4.6)%、(49.12±3.72)%、(55.16±4.14)%(P<0.05)。在浓度50nM和100nM的Rapa作用HEL细胞24h后,其Caspase 3/7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D-L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JAK2和PD-L1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健康志愿者淋巴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24h后,其Treg细胞增加(P<0.05),而加入Rapa可使Treg细胞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Rapa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mTOR蛋白表达。结论:Rapa可能通过影响mTOR进而干扰JAK2通路,导致HEL细胞增殖受抑,PD-L1表达减低,Treg细胞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JAK2 V617F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温树鹏 王博媛 +9 位作者 邢丽娜 陆欣 王凤云 成志勇 耿丽 王真真 牛志云 王颖 王福旭 张学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4-877,共4页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肿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血液系统肿瘤.我中心以化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2例BPDCN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浆细胞样 血液系统肿瘤 桥接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侵袭性 化疗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PTEN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宁(综述) 刘进忠(综述) 成志勇(审校)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PTEN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其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不仅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多药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下调PI3K-Akt-VEGF-HIF信号通路抑制多种肿瘤的血管新生.文章对近年来PTEN... PTEN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其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不仅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多药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下调PI3K-Akt-VEGF-HIF信号通路抑制多种肿瘤的血管新生.文章对近年来PTEN在调节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PTEN作为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靶点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TEN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与核素骨显像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梁文同 范丽芳 +6 位作者 王敬 贾志强 谢旭磊 颜晓燕 李琳 贾士强 刘风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99Tc^m-MDP骨关节显像的相关性,探讨在本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达标组(23例)、非达标组(28例)及对照组(20例)血清sICAM-...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99Tc^m-MDP骨关节显像的相关性,探讨在本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达标组(23例)、非达标组(28例)及对照组(20例)血清sICAM-1水平。以^99Tc^m-InMDP为示踪剂.对上述3组受检者行核素骨关节显像,进行肉眼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达标组、非达标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达标组与非达标组比较,血清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达标组、达标组血清sICAM-1水平与手足关节指数有相关性(P〈0.01或P〈0.05)。达标组、非达标组手、足、腕、踝病变关节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检测血清sICAM-1水平及^99Tc^m-MDP骨关节显像定性、半定量分析,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尤其是早期进行诊断及判断病情活动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99Tc^m-MDP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