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抵抗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及其脂肪酶表达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郭怀斌 王兰辉 +2 位作者 张万星 宋光耀 唐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24-2727,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及脂肪组织中脂肪三酰甘油酯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55例,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为2.89。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及脂肪组织中脂肪三酰甘油酯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55例,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为2.89。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组(HOMA-IR<2.89)和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89)。术前测定临床指标及血生化指标,术日在手术过程中对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分级,并取胆囊三角脂肪组织放入液氮中,测定脂肪组织中ATGL和HSL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间具有均衡性;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腰臀比、血清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FINS)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明显严重(P<0.05)。(3)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ATGL、H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ATGL和HSL的蛋白表达与FINS、FFA呈负相关(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TGL与HS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1)。结论 IR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内脏脂肪组织中ATGL和HSL的表达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三角 脂肪堆积症 胰岛素抵抗 脂肪三酰甘油酯酶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建华 王春城 唐宇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93例,其中83例为术后住院期间感染,110例为同期术后住院期间未感染的患者。收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喝酒和手术状况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未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93例,其中83例为术后住院期间感染,110例为同期术后住院期间未感染的患者。收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喝酒和手术状况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未感染组比,感染组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0、饮酒、吸烟、切口长度≥15 cm、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10 d、手术出血量>200 mL、术后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和胆红素>17.1μmol/L为胆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预防和控制导致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加强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的管理,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力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景华 曹月敏 +3 位作者 谭文科 江建军 张万星 王兰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气腹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10月至 2003年 1月 1 100例LC的临床资料, 2001年 9月前入院的 980例为A组,气腹压力设定 14mmHg, 2001年 9月以后的 120例为B...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气腹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10月至 2003年 1月 1 100例LC的临床资料, 2001年 9月前入院的 980例为A组,气腹压力设定 14mmHg, 2001年 9月以后的 120例为B组,气腹压力设定 10mmHg。 结果 B组无明显高碳酸血症发生,而A组有 2例发生;B组肩部疼痛发生率 19 2% (23 /120)明显低于A组 43. 9% (430 /980) (χ2 =26. 951,P=0 .000)。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 25 .8% (31 /120)明显低于A组 61 .2% (600 /980) (χ2 =54 750,P=0 .000)。 结论 高碳酸血症、肩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气腹并发症可通过术中注意调节通气量,降低气腹压力等措施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腹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机制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泽普 脱红芳 彭彦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874-3876,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引起胰腺自身的出血、坏死外,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在早期胰外器官损伤中,以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最为突出,超过50%的SAP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部并...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引起胰腺自身的出血、坏死外,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在早期胰外器官损伤中,以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最为突出,超过50%的SAP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部并发症~[1]。有研究表明,SAP早期死亡患者中,60%死于呼吸衰竭。ALI是全身炎症反应的结果~[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全身性疾病 肺部并发症 器官损伤 呼吸衰竭 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027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春城 唐宇菲 +3 位作者 暴雷 温军业 曹月敏 张万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提供参考和证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收集国内于1990年1月—2015年8月发表的头孢曲松钠导致胆囊结石不良反应报道,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提供参考和证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收集国内于1990年1月—2015年8月发表的头孢曲松钠导致胆囊结石不良反应报道,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40篇,报道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共计1 027例,通过超声或CT检查可确诊胆囊结石。其中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年龄<14岁患者164例;剂量过高是导致胆囊结石发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超说明书剂量给药时,导致胆囊结石不良反应的比例随之升高;胆囊结石发生多在给药后15d之内,尤其是连续给药3~7d发生率相对较高;在不同形态的胆囊结石中,454例表现为泥沙型。停药后未经特殊治疗的胆囊结石多数在8~14d内自行消失。结论临床过量使用头孢曲松钠可致胆囊假性结石的发生,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应密切观察用药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胆囊假性结石,应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改用其他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头孢曲松钠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卫振 脱红芳 +3 位作者 彭彦辉 张万星 暴雷 杨月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61-4064,共4页
目的:探讨EGCG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8、12、24h(各6只)。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7次,建立小鼠AP型。治... 目的:探讨EGCG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8、12、24h(各6只)。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7次,建立小鼠AP型。治疗组在造模后1、3、6h腹腔注射EGCG(25mg/kg)。造模成功后8、12、24h处死小鼠,切取胰腺,测定血清中AMY、TNF-α、IL-6、MDA的含量,测定胰腺组织NF-κB水平及胰腺组织学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IL-6、TNF-α、MDA、胰腺组织NF-κB表达、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的结果,模型组相应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应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相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EGCG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TNF-a、IL6表达和提高对氧自由基清除,从而减轻实验室小鼠胰腺炎胰腺组织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AP NF-ΚB TNF-α IL-6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药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凤红 王丽 +1 位作者 侯慧卿 王亚珍 《河北中医》 2015年第4期614-618,共5页
赤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山西、西藏、甘肃等地。以其干燥根人药,味苦,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敛阴止汗... 赤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山西、西藏、甘肃等地。以其干燥根人药,味苦,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不同炮制方法药性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药理学 抗肿瘤药 植物 芍药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脱红芳 彭彦辉 +3 位作者 暴雷 王春城 江建军 张万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7-10月收治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结果 6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成功,并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3~4周胆道造影,...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7-10月收治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结果 6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成功,并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3~4周胆道造影,切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后拔出T型管,治愈。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方法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疾病轻、康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怀斌 赵炎 +2 位作者 刘峰 岳立辉 张万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肿效瘤坏死因子-α(TNF-α)预处理与采用缺血预处理两种方法对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效果,并探讨采用TNF-α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IRI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组)仅行开腹及游离... 目的研究采用肿效瘤坏死因子-α(TNF-α)预处理与采用缺血预处理两种方法对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效果,并探讨采用TNF-α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IRI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组)仅行开腹及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30 min,再灌注6 h;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10 min,开放血流10 min,此后操作同IR组;TNF-α预处理组(TPC组),术前30 min给予TNF-α1μg/kg腹腔注射,此后操作同IR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IPC组血清ALT、AST水平为(316.4±90.6)U/L、(316.4±90.6)U/L,TPC组为(336.8±79.4)U/L、(392.7±109.3)U/L,与IR组(642.8±149.3)U/L、(730.6±103.0)U/L比较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凋亡评分AI在IPC组(4.36+0.88)和TPC组(4.94+2.04)明显降低,与IR组(9.48+2.42)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内Bcl-2蛋白阳性表达在IPC组(62.30+9.20)和TPC组(60.99+6.30)升高,与IR组(11.45+11.9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F-κB p65阳性表达在IPC组(31.56+4.85)和TPC组(32.80+5.30)明显降低,与IR组(68.33+6.0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各项指标在IPC组与TP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NF-α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减轻大鼠肝脏IRI的效果一致,TNF-α预处理通过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激活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减轻了大鼠肝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血预处理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3p、18q位点微卫星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瑜 杨月卿 +2 位作者 苏力 杜权 郭贵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3p14.3~3p21.1、18q22.3~18q23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频率与人食管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denatu...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3p14.3~3p21.1、18q22.3~18q23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频率与人食管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alize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对28例食管癌中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28例食管癌标本中23例鳞状细胞癌9例LOH阳性,5例食管小细胞癌4例LOH阳性;LOH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3P位点上有较高频率的LOH发生.结论 LOH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无相关性(P>0.05);食管癌在多个染色体位点均存在LOH现象,3p是食管癌相关的热点区域,3p位点基因的改变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DNA 杂合性丢失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疝修补术在老年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建军 郭怀斌 +1 位作者 杨月卿 郭贵军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6期2064-206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进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2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疝塞+平片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装置作为疝修补材料行疝修补术,对7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对2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18... 目的对比分析改进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2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疝塞+平片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装置作为疝修补材料行疝修补术,对7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对2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18个月,2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均能较好地修补腹股沟疝,均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及再发率低的优点。改进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符合腹股沟管解剖和生理,达到了"全腹股沟区"的增强修复,具有术后疼痛轻,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等特点,适合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耻骨肌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制结合PDCA循环理论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丽 孟翠巧 +1 位作者 张晓玲 赵志红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3670-3671,共2页
新护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从护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他们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大量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其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的声誉及病人的安全。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使... 新护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从护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他们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大量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其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的声誉及病人的安全。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使新护七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投入新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我院护理部采用积分制结合PDCA循环法对60名新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制 PDCA循环 护士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云 胡晓杰 +3 位作者 马国娟 尹香云 冯博超 彭彦辉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TGF-β1、LMO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胃癌和50例正常胃组织,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LM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TGF-β1、LMO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胃癌和50例正常胃组织,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LM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LMO1蛋白表达,分析TGF-β1、LMO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GF-β1、LMO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比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强(P<0.05)。TGF-β1、LMO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GF-β1、LMO1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GF-β1、LMO1表达呈正相关(r=0.875,P=0.001)。结论胃癌组织TGF-β1、LMO1表达异常增高,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TGF-β1、LMO1可作为反映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GF-Β1 LMO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力 翟瑜 +5 位作者 孙洁静 李萍 牛占丛 韩书芝 平芬 赵景春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OSAHS患者红细胞C3b...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OSAHS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SAHS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对OSAHS病情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红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息肉样病变9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建军 王春城 唐宇菲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5期1949-1950,共2页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瑜 李勇 +6 位作者 苏力 范立侨 高立平 郭贵军 脱红芳 王春城 暴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人食管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SI及LOH阳性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D3S...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人食管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SI及LOH阳性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D3S1067位点MSI发生检出频率较高,为26.7%;D18S58位点MSI阳性率为20%。MSI的发生在食管小细胞癌中较食管鳞癌为高(P>0.05);MSI、LOH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在3p和18q染色体位点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D3S1067和D18S58二个位点上MSI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均相关;研究未发现这两个位点MSI、LOH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相关;3p位点基因的改变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缺失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例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兰辉 田彦玲 +1 位作者 吕晓燕 曹月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10 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经手术治疗 ,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 5 6例 (5 1.4 % ) ,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10 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经手术治疗 ,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 5 6例 (5 1.4 % ) ,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肌紧张、腹平片 (或腹透 )、CT和 B超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 ;其余 5 3例 (4 8.6 % )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治愈 10 1例 (92 .7% ) ,死亡 8例 ,死亡率 (7.3%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MOF、ARDS。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 ,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正确把握手术时机 ,预防肠坏死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手术方式 手术时机 临床诊断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脱红芳 孟会彦 +2 位作者 王春城 张万星 彭彦辉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521-3521,共1页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胆囊及胆管胆汁或脓液的技术。近年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高龄胆道疾病患者的增加,其临床应用价值逐步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现将我们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总管梗阻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翠巧 王丽 +1 位作者 刘春霞 安旭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X期374-374,共1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此类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全面系统的护理...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此类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珅 贾晓梅 +3 位作者 朱素英 李文平 庞书舰 袁申如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753-754,共2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肾移植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和意义,进而为指导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3、7、14d...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肾移植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和意义,进而为指导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3、7、14d抽取空腹静脉血4ml,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血浆,置-7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血浆VEGF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同时另抽取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后当天在生化室检测,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等项指标。结果肾移植前后患者血浆中的VEGF浓度呈现一个先下降再轻微回升的趋势。肾移植前后患者血浆中的VEGF浓度变化与各项肾功能指标(BUN、Cr、UA)的变化呈正相关,血浆中VEGF的浓度变化与血糖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VEGF作为调节免疫应答分子为移植肾功能恢复换供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功能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