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化痰活血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彩红 史春和 +1 位作者 马民凯 马红建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活血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痰活血方治疗,治疗30 d。观察2组...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活血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痰活血方治疗,治疗3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之总有效率65%(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化痰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显著,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通腑化痰活血法 大承气汤 三化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正散合四物汤治疗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树立 范桂敏 陶杰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6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牵正散合四物汤治疗眼肌麻痹临床观察杨树立,范桂敏,陶杰梅眼肌麻痹多发生于第Ⅲ、Ⅳ、Ⅵ颅神经受损伤。病因比较复杂,除少数先天性外,常见于感染、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和眼外伤。我院自1993年以来用牵正散合四物汤治疗眼... 牵正散合四物汤治疗眼肌麻痹临床观察杨树立,范桂敏,陶杰梅眼肌麻痹多发生于第Ⅲ、Ⅳ、Ⅵ颅神经受损伤。病因比较复杂,除少数先天性外,常见于感染、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和眼外伤。我院自1993年以来用牵正散合四物汤治疗眼肌麻痹患者30例(30只眼),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合四物汤 治疗 眼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生脉养心汤”合西药治疗4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杰梅 李凤云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年第5期218-218,共1页
自拟“生脉养心汤”合西药治疗4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陶杰梅李凤云近年来,国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所增高,目前在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我们于1993~1996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病毒性心肌炎,... 自拟“生脉养心汤”合西药治疗4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陶杰梅李凤云近年来,国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所增高,目前在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我们于1993~1996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病毒性心肌炎,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 生脉养心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30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素云 陈玖 +5 位作者 晏青 关惠敏 赵振兴 赵秀芹 宋维明 李风云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6-46,共1页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300例石家庄市中医院周素云,陈玖,晏青,关惠敏赵振兴,赵秀芹,宋维明,李风云(050051)自m88年1月一1993年u月我们采用腹泻散外贴治疗小儿腹泻300例,取113.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300例石家庄市中医院周素云,陈玖,晏青,关惠敏赵振兴,赵秀芹,宋维明,李风云(050051)自m88年1月一1993年u月我们采用腹泻散外贴治疗小儿腹泻300例,取113.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巴底资料随机选择门诊腹泻患儿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治疗 儿童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退热消炎口服液治疗高热症
5
作者 李凤云 潘秀峰 +7 位作者 郭树苗 杨萍 沈洪瑞 陶梅杰 董建军 沈海萍 薛娟 李勤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6年第5期232-233,共2页
自拟退热消炎口服液治疗高热症李凤云潘秀峰郭树苗杨萍沈洪瑞陶梅杰董建军沈海萍薛娟李勤目前中医药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研制出高效、速效、长效、优质的中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医疗水平。1987年... 自拟退热消炎口服液治疗高热症李凤云潘秀峰郭树苗杨萍沈洪瑞陶梅杰董建军沈海萍薛娟李勤目前中医药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研制出高效、速效、长效、优质的中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医疗水平。1987年1月~1994年11月,我们应用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退热消炎口服液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56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陶杰梅 李凤云 袁文明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年第8期1238-1239,共2页
关键词 乳癖汤 中医药疗法 乳腺囊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的诊断新进展
7
作者 曹珍 薛娟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年第8期1166-1166,共1页
关键词 血尿 诊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时施治治疗眉棱骨定时剧痛103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霞 米庆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0,共1页
因时施治就是根据疾病发作的时间特征进行施治.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法治疗眉棱骨定时剧痛,收效甚捷,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疗效观察 因时施治 治疗 眉棱骨定时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免疫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季风云 陶杰梅 《中医药研究》 1995年第3期55-56,共2页
中药免疫功能的探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050051)季风云,陶杰梅免疫学是一门新兴而发展迅速的学科,其主要是研究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是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的一种状态,然而现代免疫学的观点认为凡是研究人类和实验动物... 中药免疫功能的探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050051)季风云,陶杰梅免疫学是一门新兴而发展迅速的学科,其主要是研究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是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的一种状态,然而现代免疫学的观点认为凡是研究人类和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均属之。免疫系统的基本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免疫功能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连凤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253-1253,1255,共2页
我院在肾病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系统化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8年7月~2010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1例,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患者 上呼吸道 感染护理 并发 系统化护理 感染患者 住院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84例
11
作者 刘云霞 申淑敏 米庆海 《河北中医》 2002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临床分析 益气活血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探讨
12
作者 王茹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56-059,共4页
分析加味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儿科80名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观察组实施了标准西医治疗并辅以改良麻杏甘石汤,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西医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在治疗... 分析加味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儿科80名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观察组实施了标准西医治疗并辅以改良麻杏甘石汤,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西医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在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长(包括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以及住院日数和不良反应概率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显著(P<0.05);在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的缓解时长和住院日数上,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合改良麻杏甘石汤和标准西医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提升了治疗有效率,还减少了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并且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麻杏甘石汤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临床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连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4例需要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将低分子肝素钠每日2次注射分为两组,早上8:30注射左侧腹部为对照... 目的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4例需要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将低分子肝素钠每日2次注射分为两组,早上8:30注射左侧腹部为对照组,晚上20:30注射右侧腹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皮下注射方法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48.1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8.83%),两组患者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注射部位轻度出血及中度出血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综合改进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且避免出现较大面积出血,提高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增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住院的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