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赛里木酸奶源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丽娜 李钰炜 +4 位作者 张娜 康红彦 王妙姝 郑玮丽 田洪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长期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医疗水平落后,地理环境恶劣,却被认定为世界级“长寿乡”,当地人们习惯食用家庭自制的赛里木酸奶,其被誉为“长寿秘诀”。但是目前对赛里木酸奶的研究较... 长期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医疗水平落后,地理环境恶劣,却被认定为世界级“长寿乡”,当地人们习惯食用家庭自制的赛里木酸奶,其被誉为“长寿秘诀”。但是目前对赛里木酸奶的研究较少,还未见有对赛里木酸奶源降胆固醇微生物的报道。该研究以从赛里木酸奶中分离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基础特性的8株疑似植物乳杆菌为样品,研究了其降胆解固醇的能力,并对高降解胆固醇菌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一步进行了鉴定,最后通过抗生素敏感性、是否含质粒、是否产生物胺和溶血活性试验对高降解胆固醇菌株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筛选出3株高降解胆固醇菌株:R2-5、R2-7和R4-2,其对胆固醇的降解力分别是48.19%、48.92%和48.50%。经鉴定确定均为植物乳杆菌,并且3株菌对部分抗生素具有抗性,但不含有质粒,不产生物胺,无溶血活性,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该研究为下一步对菌株进行体内降胆固醇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对赛里木酸奶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益生菌提供了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乡 赛里木酸奶 植物乳杆菌 降胆固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的菌种筛选与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丽娜 巩俊明 +4 位作者 张娜 王妙姝 郑玮丽 康红艳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0-208,共9页
针对目前我国合生元功能性乳制品研发水平低,大多采用益生菌与传统酸奶菌混种发酵的现状,以分离自天然发酵食品、保健品和微生物制剂等的18株新型益生菌和3种商品化发酵剂中所含益生菌为试验菌株,以传统酸奶发酵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 针对目前我国合生元功能性乳制品研发水平低,大多采用益生菌与传统酸奶菌混种发酵的现状,以分离自天然发酵食品、保健品和微生物制剂等的18株新型益生菌和3种商品化发酵剂中所含益生菌为试验菌株,以传统酸奶发酵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发酵牛乳的凝乳时间、产酸能力、感官品质,分析菌株利用水苏糖的增殖效果,筛选能利用水苏糖作为益生元生产合生元酸奶的益生菌菌株;测定了菌株在纯牛乳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研究了益生元增殖培养基中水苏糖的最适添加量;优化了水苏糖合生元酸奶产品的发酵工艺条件;检测了0 d和贮藏21 d合生元酸奶产品的质量。结果表明:新型益生菌干酪乳杆菌07-211具有发酵牛乳的能力,可利用水苏糖进行显著增殖,活菌数由3.19×108 CFU/mL增至2.05×109 CFU/mL;益生元增殖培养基中水苏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8%;干酪乳杆菌07-211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合生元酸奶凝乳时间4.15 h,pH 4.65,滴定酸度64.27°T,活菌数3.96×109 CFU/mL,感官品评得分8.78分(10分制)。其中,0 d和贮藏21 d的合生元酸奶的质量均优于国标。本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它功能性合生元乳制品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水苏糖 合生元酸奶 菌种筛选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工艺及其产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鑫媛 卢海强 +4 位作者 谷新晰 李晨 田洪涛 王妙姝 康红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针对目前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多为混合菌种发酵动物源乳制品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燕麦为主要原料,通过制备纯燕麦乳,酶解,添加20%牛乳和7%蔗糖以及适量乳化剂与稳定剂,组成发酵培养基,以发酵乳制品中选育出的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的干酪... 针对目前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多为混合菌种发酵动物源乳制品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燕麦为主要原料,通过制备纯燕麦乳,酶解,添加20%牛乳和7%蔗糖以及适量乳化剂与稳定剂,组成发酵培养基,以发酵乳制品中选育出的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的干酪乳杆菌05-20为试验菌株,研究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单因素对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产品的工艺条件,分析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的产品质量,包括:感官、理化与营养成分、益生菌活菌含量与功能性成分、食品安全性、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5.3 h。该发酵乳呈微黄色,质地均匀细腻,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燕麦香气和发酵香气,发酵乳活菌数达8.8×108 CFU/mL,滴定酸度49.05°T,蛋白质含量1.76 g/100 g,脂肪含量0.75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5.9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9.20%,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92.00±1.29)μg/mL,总酚含量(13.00±0.38)μg/mL,抗消化物质质量分数(19.61±0.02)%,未检测出致病微生物和毒素,保质期为24 d。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以植物蛋白燕麦为主的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乳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新型益生菌发酵其它植物蛋白乳制品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燕麦 发酵乳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鸡蛋黄香气成分 被引量:6
4
作者 焦梦悦 郑旭 +2 位作者 王颖 康红艳 田益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3-147,169,共6页
鉴于市场上鸡蛋香精所占比例的增大,对鸡蛋香气成分的研究需求增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法测定煮制15 min、冷却10 min熟蛋黄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以有效峰个数为指标,以... 鉴于市场上鸡蛋香精所占比例的增大,对鸡蛋香气成分的研究需求增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法测定煮制15 min、冷却10 min熟蛋黄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以有效峰个数为指标,以添加鸡蛋样品的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为因素,应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萃取吸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鸡蛋黄添加量3 g,萃取时间43 min,萃取温度69℃时萃取出的鸡蛋挥发性香气成分最多,效果最好。综上,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鸡蛋的有效且高效的方法,此方法的深入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黄 热处理 响应面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冷胁迫下保加利亚乳杆菌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永胜 许沙 +4 位作者 王宇航 魏新燕 李晨 康红彦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0-241,共12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目的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而筛选表达水平稳定的内参基因是提高qRT-PCR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保加利亚乳杆菌既是酸奶发酵剂的常用菌种,又...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目的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而筛选表达水平稳定的内参基因是提高qRT-PCR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保加利亚乳杆菌既是酸奶发酵剂的常用菌种,又是引起酸奶后酸化的主要菌种。为了筛选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qRT-PCR内参基因,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模式菌株ATCC 11842为试验菌株,根据前期ATCC11842菌株在后酸化不同条件下转录组学测序结果,选择5个候选内参基因(16SrRNA、rpoB、ldh、rodA、recA),通过qRT-PCR技术研究候选内参基因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的表达量水平,即Ct值变化。采用3款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比较候选内参基因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qRT-PCR的表达稳定性,并筛选获得qRT-PCR的最适内参基因。运用筛选到的最适内参基因,分析ATCC 11842菌株的3个目的基因(poxI、Ldb1301、dnaJ)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qRT-PCR的相对表达量,验证筛选的内参基因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同一候选内参基因Ct值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rpoB和recA表达量变化最小。比较3个软件分析结果,一致得出:rpoB和recA是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表达最稳定的2个基因,即筛选出的qRT-PCR最适内参基因为rpoB和recA;3个目的基因(poxI、Ldb1301、dnaJ)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下qRT-PCR的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与前期转录组学测序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筛选的2个内参基因rpoB和recA的可靠性。本文为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功能基因表达以及揭示后酸化机制及定向选育弱后酸化菌株提供了依据;也为采用qRT-PCR技术研究其它益生乳酸菌引起酸奶后酸化或不同条件下功能基因表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后酸化 酸胁迫与酸冷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婴儿源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免疫调节能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娜 张波 +4 位作者 赵丽娜 王妙姝 康红艳 田洪涛 罗云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5,共7页
以分离自母乳婴儿源的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BF-1、植物乳杆菌BF-15、唾液乳杆菌BF-29、干酪乳杆菌BF-55为对象,研究这些菌株对体外模拟人工胃、肠液及胆盐的耐受性,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安全性和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以分离自母乳婴儿源的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BF-1、植物乳杆菌BF-15、唾液乳杆菌BF-29、干酪乳杆菌BF-55为对象,研究这些菌株对体外模拟人工胃、肠液及胆盐的耐受性,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安全性和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菌株的免疫调节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BF-15对人工消化液和胆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7.10±0.30)CFU/cel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菌株LGG[(3.90±0.30)CFU/cell](P<0.05);BF-15除对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外,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也有耐药性,无抗性质粒;BF-15和LGG的活性和热致死菌在一定的菌浓范围(1×10^6~10^7CFU/mL)均促进体外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同时活性菌株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热致死菌株。在相同菌浓条件下,两株菌体外免疫调节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乳婴儿源乳杆菌——植物乳杆菌BF-15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较高的黏附性和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婴儿源 植物乳杆菌 耐受性 粘附能力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婴儿源植物乳杆菌BF_15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娜 赵丽娜 +4 位作者 李晨 牛志华 康红艳 田洪涛 罗云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7,共11页
以鼠李糖乳杆菌GG(LGG)为对照菌株,研究了自行分离鉴定的母乳婴儿源益生菌植物乳杆菌BF_(1)5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安全性与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氧化损伤的症状。结果表明:试验菌株植物乳杆菌BF_(1)5能够耐受高浓度的H2O2(3.5 mmol/L)。发... 以鼠李糖乳杆菌GG(LGG)为对照菌株,研究了自行分离鉴定的母乳婴儿源益生菌植物乳杆菌BF_(1)5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安全性与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氧化损伤的症状。结果表明:试验菌株植物乳杆菌BF_(1)5能够耐受高浓度的H2O2(3.5 mmol/L)。发酵上清液中,菌株BF_(1)5对DPPH的清除能力低于对照菌株LGG(P<0.01);对·OH清除能力高于LGG(P<0.05);对·O2-清除能力高于LGG(P>0.05);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低于LGG(P<0.01)。菌悬液中,菌株BF_(1)5对DPPH和·O2-的清除能力高于对照菌株LGG(P>0.05);对·OH清除能力高于LGG(P<0.01);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低于LGG(P<0.01)。试验菌株BF_(1)5与对照菌株LGG均不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生物胺、亚硝酸盐、吲哚),不具有溶血性。动物实验中,菌株BF_(1)5通过早期灌胃小鼠,减轻了小鼠肠黏膜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1),进而有效缓解了DSS诱导小鼠结肠氧化损伤的症状,其效果与对照菌株LGG相当(P>0.05)。本研究为来自人体母乳婴儿源益生菌的开发、应用及其早期干预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肠道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氧化应激作为治疗UC等肠道疾病的新靶点提供了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婴儿源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 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对乳酸菌体外增菌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美娟 孙永胜 +3 位作者 李晨 康红艳 王妙姝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2,共7页
采用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研究在基础培养基/菊芋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低聚木糖、低聚果糖、红参提取液及其酸水解物对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T/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 1184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对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 采用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研究在基础培养基/菊芋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低聚木糖、低聚果糖、红参提取液及其酸水解物对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T/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 1184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对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T的增菌效果为红参提取液>红参酸水解物>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当红参提取液添加量为12.50%时,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T的最大OD600值为1.172,活菌数为2.72×10^8 CFU/mL,比基础培养基中最大活菌数7.75×10^7 CFU/mL增加1个数量级。对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 11842的增菌效果为红参提取液>低聚木糖>红参酸水解物>低聚果糖。当红参提取液添加量为6.25%时,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 11842的最大OD600值为0.627,活菌数为4.43×10^8 CFU/mL,比菊芋汁基础培养基中最大活菌数1.48×10^7 CFU/mL增加1个数量级。红参提取液比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具有较好的增菌效果,将红参作为益生元研究其益生功能,为研究红参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AS 1.2466T 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 11842 增殖 红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同环境胁迫的交互保护作用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9
作者 张鑫 李晨 +3 位作者 张帅 王羽 田洪涛 王妙姝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35,共12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发酵乳制品常用主要菌种,经常受到多种环境胁迫。为了深入揭示其抗逆保护机制,在确定保加利亚乳杆菌模式菌株ATCC 11842不同环境胁迫(酸、盐、胆盐、氧、冷)下的亚致死与最低致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环境胁迫亚... 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发酵乳制品常用主要菌种,经常受到多种环境胁迫。为了深入揭示其抗逆保护机制,在确定保加利亚乳杆菌模式菌株ATCC 11842不同环境胁迫(酸、盐、胆盐、氧、冷)下的亚致死与最低致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环境胁迫亚致死条件处理后的菌体细胞的存活率变化,研究菌体细胞在多重胁迫环境下的交互保护作用。根据前期ATCC 11842菌株在酸胁迫和酸冷胁迫条件下转录组学测序结果,从响应酸胁迫的基因中选取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转运系统、分子伴侣、应激等相关11个基因,利用RT-qPCR技术分析11个基因在不同环境胁迫下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ATCC 11842菌株经酸胁迫和氧胁迫亚致死条件(pH 4.8,40 min;15 mmol/L H_(2)O_(2),1 h)预处理后,均可显著提高最低致死条件下的存活率,在ATCC 11842菌株体内响应酸胁迫的11个基因中,有10个基因也响应其它不同环境胁迫,并探明这10个响应酸胁迫的基因(LDB_RS02110、LDB-RS00810、LDB_RS04920、LDB_RS05285、LDB_RS00230、LDB_RS06340、LDB_RS05615、LDB-RS01180、LDB_RS06995、LDB_RS03130)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不同环境胁迫 交互保护作用 转录水平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发酵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妙姝 范春刚 +2 位作者 郑玮丽 王震 马晓燕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53-56,共4页
建立了可视化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Visual 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Visual SPIA)检测发酵乳制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方法。针对沙门氏菌侵袭蛋白(Invasion protein A,invA)基因设计引物,验证该方法特异性,同时对人... 建立了可视化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Visual 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Visual SPIA)检测发酵乳制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方法。针对沙门氏菌侵袭蛋白(Invasion protein A,invA)基因设计引物,验证该方法特异性,同时对人工污染发酵乳制品的检出限进行测定。分别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 4789.4—2016)和可视化SPIA方法对235份发酵乳制品样品进行检测,确定可视化SPI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显示,12株沙门氏菌呈阳性结果,29株非沙门氏菌均呈阴性结果。荧光可视法的检出限均为3.2×10^(1) CFU/mL,沉淀可视法的检出限为3.2×10^(2) CFU/mL。可视化SPIA方法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8.15%,符合率为99.15%。该方法特异性强,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并判定结果,实现了对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对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单引物等温扩增 沙门氏菌 检测 发酵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腊酸奶工艺及乳清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玮丽 屈小玄 +1 位作者 孙金威 康红彦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5期75-79,共5页
随着消费升级的驱动,消费者对优质天然营养食品的摄取日益重视,这也为酸奶市场带来新一轮契机。希腊酸奶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和细腻浓密的口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本文将从希腊酸奶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副产品乳清的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随着消费升级的驱动,消费者对优质天然营养食品的摄取日益重视,这也为酸奶市场带来新一轮契机。希腊酸奶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和细腻浓密的口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本文将从希腊酸奶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副产品乳清的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希腊酸奶的研制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酸奶 脱乳清 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乳品企业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平 邓林 +4 位作者 王靖文 王晓丽 杨仁伟 王思平 唐钢 《轻工科技》 2023年第1期15-18,22,共5页
本文概述乳品加工如原料乳的验收、配料和乳制品的发酵和杀菌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乳制品生产过程当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关键词 乳品企业 常见问题 控制措施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质量控制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丽芷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27期8-9,共2页
乳制品质量不达标或运输贮存过程中新鲜度达不到标准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文分析了乳制品行业在原料、生产、运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控制乳制品质量的措施,确保乳制品行业能够安全的发展。
关键词 乳制品质量 食品安全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CCP的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控
14
作者 张红娜 《食品界》 2019年第2期38-38,共1页
HACCP的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根据HACCP乳制品质量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传统供应链简化成了选择饲养材料、采购材料、饲养、挤奶、加工、销售等流程。乳制品的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养殖厂、乳制品加工厂、配送厂、门店销售、购买者等相关... HACCP的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根据HACCP乳制品质量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传统供应链简化成了选择饲养材料、采购材料、饲养、挤奶、加工、销售等流程。乳制品的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养殖厂、乳制品加工厂、配送厂、门店销售、购买者等相关结构组成乳制品供应链。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是指制作出的乳制品在消费者饮用的过程中不会使饮用者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最充足的营养。从乳制品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乳制品质量的安全是指从饲养、挤奶、制作、运输、促销等整个环节中,乳制品生产都符合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不存任何的损伤以及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质量安全 乳制品 供应链 管控 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检测标准 农业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探析
15
作者 王晓丽 《食品界》 2019年第2期71-71,共1页
本篇内容对中国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在分析中针对乳制品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以此来确保国内乳制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 质量安全 乳制品 中国 安全性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建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299-299,共1页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我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就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大幅度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对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很高,其中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就是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对乳制...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我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就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大幅度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对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很高,其中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就是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对乳制品需求的日益旺盛,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量以及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这就给乳制品安全检测提出了相对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乳制品检测技术对生产企业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乳制品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微生物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扩增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瑞安 杜再慧 +5 位作者 康帅帅 田洪涛 李晨 王鑫昕 王妙姝 许文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7,共7页
构建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扩增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巧妙设计序列HP和发卡序列H1、H2,其中HP是由适配体序列与触发序列结合而成的,并且序列互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然后采用戊二醇反应和亲和素... 构建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扩增的适配体磁珠荧光传感器。巧妙设计序列HP和发卡序列H1、H2,其中HP是由适配体序列与触发序列结合而成的,并且序列互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然后采用戊二醇反应和亲和素-生物素反应进行适配体功能化磁珠的制备。将阪崎肠杆菌与适配体磁珠一起孵育,HP中的适配体序列识别靶标,引起HP构象变化,露出触发序列,通过HCR触发H1和H2的链状组装,产生长双链DNA。荧光指示剂SYBR Green I以插层和小槽结合的方式与HCR产物的长双链结合。最后加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后,游离的H1、H2和SYBR Green I将通过π-π堆积紧密吸附在GO表面,荧光信号被猝灭。HCR产物不能被吸附在GO表面,因此与HCR产物结合的SYBR Green I发出依赖于靶浓度的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阪崎肠杆菌的定量检测。本方法在纯培养条件下的检出限为2CFU/mL,对奶粉的检出限为8CFU/g,对奶粉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无需DNA提取,快速、稳定性高、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因此为阪崎肠杆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适配体功能化磁珠 杂交链式反应扩增 磁珠荧光传感器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真菌单宁酶的克隆表达及在柿子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蕾 卢海强 +4 位作者 谷新晰 李晨 康红艳 王妙姝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对嗜热烟曲霉中的单宁酶基因afTan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分析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柿子汁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fTanA基因由1 767 bp碱基组成,编码588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存在1个Kex2酶切位点(Lys315-Arg316),其催化... 对嗜热烟曲霉中的单宁酶基因afTan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分析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柿子汁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fTanA基因由1 767 bp碱基组成,编码588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存在1个Kex2酶切位点(Lys315-Arg316),其催化活性位点为Ser202、Asp455和His501。重组菌株经48 h诱导,重组AfTanA酶活力达到678U/mL。AfTan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5.0。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低浓度(1mmol/L)条件下,Zn2+使AfTanA酶活力提高49.65%,而Cu2+和Fe3+使该酶活力分别降低约78%和98%;在高浓度(5mmol/L)条件下,Zn2+使AfTanA酶活力降低47.12%,Cu2+和Fe3+能够完全抑制AfTanA活性。柿子汁经重组单宁酶AfTanA处理后,其抗氧化性能力显著提高,DPPH、ABTS自由基和·OH清除率分别提高15.79%,12.78%,3.4%。单宁酶AfTanA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高效表达,并在果汁加工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异源表达 柿子汁 抗氧化性 食品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益生菌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菌种筛选及通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丽娜 张娜 +5 位作者 宋冰冉 张梓群 谷新晰 王妙姝 郑玮丽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26,共10页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嗜热链球菌St-LDY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的生长活力、产酸特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分析初筛菌株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感官品质,对菌株进行复筛。研究复筛菌株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通便功能。结果表明:竹笋膳食纤维与水的比例1∶10,均质时间15 min,调配的竹笋膳食纤维汁均一、稳定,pH值为6.34,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经初筛和复筛,获得3株益生乳酸菌,即:植物乳杆菌07-191、鼠李糖乳杆菌05-28、干酪乳杆菌05-21。将其分别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37℃发酵12 h,活菌数分别是1.77×10^(9),2.76×10^(9),1.59×10^(9) CFU/mL,pH值分别是4.51,4.68,4.75,滴定酸度分别是53.2,56.2,54.6°T。其分别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风味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复筛益生菌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酸奶能够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和排便量,即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具有通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竹笋膳食纤维 酸奶 菌株筛选 通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弱后酸化菌株摇瓶增菌工艺及发酵罐扩培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娜 巩俊明 +5 位作者 张娜 李晨 田洪涛 王妙姝 康红艳 罗云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针对目前我国高效直投式发酵剂技术水平落后以及在应用中普遍存在酸奶后酸化的问题,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弱后酸化高效直投式发酵剂,势在必行。本文采用自行选育的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s1 rp-1为出发菌株,在优化的胡萝卜汁... 针对目前我国高效直投式发酵剂技术水平落后以及在应用中普遍存在酸奶后酸化的问题,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弱后酸化高效直投式发酵剂,势在必行。本文采用自行选育的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s1 rp-1为出发菌株,在优化的胡萝卜汁复合增菌培养基上增殖培养。首先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单因素对弱后酸化菌株生长的影响,然后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了摇瓶分批式培养的增菌工艺条件;通过50 L发酵罐分批补料式扩大培养试验,并以分批式扩大培养为对照,研究了调节pH值、流加葡萄糖补料以及调节pH值且流加葡萄糖补料对弱后酸化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s1 rp-1实验室摇瓶分批式培养的最适增菌工艺条件:培养温度37℃,培养基起始pH 6.5,接菌量1.0%,静置培养,在此工艺条件下培养该菌株,6 h到达对数生长末期,稳定期活菌数为2.28×10^(10)CFU/mL。在50 L发酵罐中,3种补料方式培养菌株到达对数生长末期的时间分别是8,6,8 h,稳定期活菌数分别为2.29×10^(10),2.39×10^(10),2.48×10^(10)CFU/mL,与分批式扩大培养的活菌数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采用50 L发酵罐分批式扩大培养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s1 rp-1的工艺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高效直投式酸奶发酵剂提供了细胞廉价增殖培养技术,也为研究其它弱后酸化益生乳酸菌的细胞培养技术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 摇瓶 增菌工艺 50 L发酵罐 扩大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