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分子转运蛋白ABCG2的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英泽 段相林 +1 位作者 李永福 梁兴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3-1529,共7页
肿瘤常对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多种化学治疗显示其内源性或获得性的药物耐受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这种多药耐药性主要是由一类称为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体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引起的,它们结合并利用水解ATP... 肿瘤常对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多种化学治疗显示其内源性或获得性的药物耐受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这种多药耐药性主要是由一类称为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体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引起的,它们结合并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来转运药物,导致肿瘤细胞呈现抗药性.半分子转运蛋白ABCG2是近年来才发现的可归于ABC转运体大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在肠、肝、胎盘和血脑屏障等部位大量表达,与全分子转运蛋白如P-gp(P-glycoprotein)和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相似,可以主动地把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于细胞内不同靶位点的化疗药物泵出胞外,从而引起肿瘤对多种抗癌药物(包括最新开发的药物)产生抗性.最近的一些十分有趣的研究还表明,ABCG2可能与干细胞分化状态和保护干细胞发育过程中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关,而且还发现,它在侧群骨髓和神经干细胞内大量存在,因此,ABCG2可能在基因治疗中作为选择性的蛋白质标记正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同时,ABCG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其结合并转运不同的底物/药物.鉴于ABCG2在肿瘤抗药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一些新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对ABCG2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以及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必将受到更大的关注.主要阐述了半分子ABC转运蛋白ABCG2的发现、重要的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的新研究进展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ABC转运蛋白 多药耐药性 癌症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树欣 王海涛 +3 位作者 李海洲 孙娟 刘玉倩 苏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骨骼肌铁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培养大鼠骨骼肌L6细胞,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各加入不同浓度的铁调素溶液(终浓度分别为0、0.05、0.1、0.15 mg/L)孵育12h,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55Fe测定细胞铁摄取及铁释放能力的变...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骨骼肌铁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培养大鼠骨骼肌L6细胞,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各加入不同浓度的铁调素溶液(终浓度分别为0、0.05、0.1、0.15 mg/L)孵育12h,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55Fe测定细胞铁摄取及铁释放能力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铁池(LIP)铁含量;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mg/L铁调素处理组肌细胞的铁释放能力明显下降(P<0.05),0.05及0.15mg/L铁调素处理组肌细胞的铁摄取和铁释放均无明显变化(P>0.05);0.1mg/L铁调素处理组其细胞内LIP铁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1mg/L铁调素处理组细胞膜上FPN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铁调素可通过影响骨骼肌细胞FPN1的表达水平,降低骨骼肌细胞内铁的向外转运,增加细胞内铁池的铁含量,从而调节骨骼肌细胞的铁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L6细胞 膜铁转运蛋白1 同位素示踪法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6对机体铁代谢调控的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宇华 段相林 常彦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为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已有的研究表明BMP6具有成骨和成软骨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了它对机体的铁代谢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调节铁调素(hepcidin)的表达,在调节机体铁稳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铁调素 铁调素调节蛋白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及线粒体ferritin与铁代谢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振华 赵保路 +1 位作者 常彦忠 段相林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3,共7页
铁是机体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近年来,铁在机体内的代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对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显得极为重要。胞质铁蛋白(cytosolic ferritin,CFt)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铁平衡的因子之一。而近年发现的... 铁是机体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近年来,铁在机体内的代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对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显得极为重要。胞质铁蛋白(cytosolic ferritin,CFt)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铁平衡的因子之一。而近年发现的线粒体铁蛋白(mitochondrial ferritin,MtFt)是一种定位在线粒上、和铁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具有组织受限性表达的特点,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胞质铁蛋白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其mRNA上没有铁调控元件,它的表达不直接受铁调节蛋白调控,所以其确切功能及表达机制还未完全明了,因此,近年来有不少人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对线粒体铁蛋白的深入研究将极大地丰富人们对铁在亚细胞水平上的代谢机制和功能的认识。文章介绍了细胞质铁蛋白的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铁蛋白的结构、功能、表达及与铁代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胞质铁蛋白 线粒体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佩 赵述强 +3 位作者 樊玉梅 于鹏 常彦忠 段相林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242-245,249,共5页
铁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铁缺乏或铁过载均会导致铁代谢相关疾病。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铁过载主要表现为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H)。研究发现HH与二型糖尿病(type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大量的临床、流... 铁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铁缺乏或铁过载均会导致铁代谢相关疾病。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铁过载主要表现为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H)。研究发现HH与二型糖尿病(type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实验研究均表明组织铁沉积可能与T2DM的发生及其并发症有关。血清铁蛋白(ferritin)已经成为T2DM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然而铁在T2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最新研究表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连接铁代谢与糖代谢的关键因子。通过减少饮食中血红素铁的摄取、放血以及用铁螯合剂处理可以起到对HH诱导的T2DM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型糖尿病 铁过载 缺氧诱导因子1Α 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T2DM 代谢相关疾病 HIF-1Α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大鼠贮存铁及十二指肠铁吸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玉倩 常彦忠 +2 位作者 王海涛 赵斌 段相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5,44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游泳训练后大鼠机体贮存铁及十二指肠铁吸收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机体内铁贮存及铁吸收的影响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exercisedgroup,MG)和过...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游泳训练后大鼠机体贮存铁及十二指肠铁吸收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机体内铁贮存及铁吸收的影响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exercisedgroup,MG)和过度运动组(strenuouslyexercisedgroup,SG),每组20只,分别于运动5周和10周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含量;测定肝脏和骨髓非血红素铁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metal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变化。结果:(1)运动10周后,MG组大鼠SF和Hb显著高于SG组和CG组(P<0.05),而SG组大鼠SF显著低于CG组(P<0.05);MG组和SG组大鼠骨髓非血红素铁含量均显著低于CG组(P<0.01)。(2)MG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DMT1(IRE)和FP1表达均显著高于CG组(P<0.05),而SG组DMT1和FP1表达与CG组和MG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运动可增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表达,促进肠铁吸收,使血清铁增多、贮存铁重新分布,满足运动中机体对铁的需求;而过度运动使贮存铁大量消耗,从而易引发非贫血性铁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铁吸收 非血红素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腓肠肌一氧化氮含量和铁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玉倩 常彦忠 +2 位作者 王海涛 赵斌 段相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7,171,共4页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腓肠肌一氧化氮(NO)含量及铁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对骨骼肌铁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天游泳1.5小时,6次/周),每组10只。实验10周后分别采用试剂盒测定两组大鼠...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腓肠肌一氧化氮(NO)含量及铁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对骨骼肌铁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天游泳1.5小时,6次/周),每组10只。实验10周后分别采用试剂盒测定两组大鼠腓肠肌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腓肠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1)和转铁蛋白受体1(TfR1)的表达,分析其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1)运动组大鼠血清和腓肠肌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运动组大鼠腓肠肌DMT1(IRE)和TfR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FP1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DMT1(non-IRE)表达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运动可能通过增加NOS活性刺激NO合成增加,进而调节腓肠肌铁转运蛋白的表达,提高腓肠肌摄铁能力,以满足运动中机体对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腓肠肌 一氧化氮 大鼠 铁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测定大鼠脑铁含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楠 生庆海 +3 位作者 石振华 张志国 段相林 常彦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7-1130,共4页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动物脑组织Fe含量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传统的液体进样方法中,样品前处理阶段用硝酸消解周期长,成本高耗时长,限制了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测定动物组织中Fe含量的应用。文章以SD大鼠脑部海马、纹状体、皮层为实...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动物脑组织Fe含量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传统的液体进样方法中,样品前处理阶段用硝酸消解周期长,成本高耗时长,限制了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测定动物组织中Fe含量的应用。文章以SD大鼠脑部海马、纹状体、皮层为实验材料,采用固体进样器进样,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对各组织中的Fe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传统法方法——硝酸消解样品后,液体进样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用固体进样法,样品前处理阶段明显简单,显著节省了样品准备时间,降低了工作量,使测定时间明显缩短,成本明显降低,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为固体进样法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固体进样 脑区 Fe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铁死亡的形态学特征及相关疾病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悄雅 常恒瑞 常彦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6-1295,共10页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产物积累引发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程序性坏死等同属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通过调控铁死亡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产物积累引发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程序性坏死等同属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通过调控铁死亡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大量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已知的其他细胞死亡类型在形态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重点就铁死亡形态学特征与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进行比较,以期更加准确地认识铁死亡和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为临床病理学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凋亡 程序性坏死 自噬 焦亡 形态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MP:一种新的哺乳动物第二信使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晓强 田占涛 +2 位作者 李娜 王越甲 段相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第二信使是指在第一信使(信号分子)诱导下生成,并在细胞内通过激活下游靶分子发挥中介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包括cAMP(cyclic adenosinemonophosphate)、cGMP(cyclic guanosinemonophosphate)、IP3(inositol 1,4,5 triphosphate)和... 第二信使是指在第一信使(信号分子)诱导下生成,并在细胞内通过激活下游靶分子发挥中介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包括cAMP(cyclic adenosinemonophosphate)、cGMP(cyclic guanosinemonophosphate)、IP3(inositol 1,4,5 triphosphate)和Ca2+等.cAMP是第一个鉴定的第二信使,在此基础上萨瑟兰(Earl Wilbur Sutherland Jr)提出第二信使假说,极大地拓展了对信号转导的理解,萨瑟兰也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信使 哺乳动物 小分子物质 信号分子 中介作用 CA2+ 信号转导 诺贝尔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与肿瘤发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晓强 陆菁潇 +2 位作者 桂耀庭 段相林 蔡志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6-711,共6页
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基因表达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是一种抑制性组蛋白标记,可被去甲基化酶UTX和JMJD3催化而移去甲基.UTX和JMJD3通过激活HOX基因而参与细胞分化和多能... 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基因表达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是一种抑制性组蛋白标记,可被去甲基化酶UTX和JMJD3催化而移去甲基.UTX和JMJD3通过激活HOX基因而参与细胞分化和多能细胞抑制过程.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UTX和JMJD3突变或表达下降,同时多种基因启动子区H3K27me3含量增多.UTX和JMJD3均被看作肿瘤抑制基因,其中UTX调节了RB依赖的细胞命运控制,而JMJD3通过激活INK4b-ARF-INK4a位点而参与了癌基因诱导的衰老.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与肿瘤发生的研究使我们对癌症发展过程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癌症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H3K27去甲基化酶 肿瘤发生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因子ARID1A的肿瘤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晓强 张巧霞 +2 位作者 黄卫人 段相林 蔡志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哺乳动物SWI/SNF复合物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肿瘤抑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RID1A是一种SWI/SNF复合物亚基,此外还是一种ARID家族成员,具有非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活性。ARID1A发挥着肿瘤抑制作用,... 哺乳动物SWI/SNF复合物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肿瘤抑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RID1A是一种SWI/SNF复合物亚基,此外还是一种ARID家族成员,具有非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活性。ARID1A发挥着肿瘤抑制作用,在多种肿瘤如卵巢癌、膀胱癌和胃癌等存在频繁基因突变。ARID1A可通过上调p21和下调E2F-反应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ARID1A与肿瘤抑制作用的发现对癌症发生的理解和癌症新治疗有重要裨益。文章介绍了ARID1A的基本特征、肿瘤发生的关联及生物学作用,以期对ARID1A有一个全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ARID1A 肿瘤抑制因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蛋白:一个新的DNA修饰酶家族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晓强 王越甲 +2 位作者 郭振清 常彦忠 段相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DNA的胞嘧啶(C)5-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修饰,它参与基因调节、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重复序列抑制和癌症发生等过程.5-甲基胞嘧啶(5mC)可被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蛋白家族进一步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该过程是DNA... DNA的胞嘧啶(C)5-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修饰,它参与基因调节、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重复序列抑制和癌症发生等过程.5-甲基胞嘧啶(5mC)可被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蛋白家族进一步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该过程是DNA去甲基化的1个必要阶段.5hmC可在活性转录基因起始位点和Polycomb抑制基因启动子延伸区域富集.TET蛋白包括3个成员TET1、TET2和TET3,均属于α-酮戊二酸和Fe2+依赖的双加氧酶,其催化涉及氧化过程.小鼠Tet1在胚胎干细胞发育中拥有双重作用,即促进全能因子的转录,又参与发育调节因子的抑制.人TET蛋白的破坏与造血系统肿瘤相关,如在骨髓增生性疾病/肿瘤存在频繁的TET2基因突变.TET蛋白和5hmC的研究为DNA甲基化/去甲基化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蛋白 DNA去甲基化 5-甲基胞嘧啶 5-羟甲基胞嘧啶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铁的肠铁吸收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丽娜 李亚永 +2 位作者 于鹏 常彦忠 段相林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9-276,共8页
肠铁吸收及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铁稳态的关键环节.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及调控机制研究较多,而对血红素铁的报道较少,对其吸收及调控机制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依据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血红素铁的肠铁吸收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希望对预防和治疗... 肠铁吸收及调节机制是机体维持铁稳态的关键环节.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及调控机制研究较多,而对血红素铁的报道较少,对其吸收及调控机制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依据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血红素铁的肠铁吸收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希望对预防和治疗铁代谢相关疾病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铁 铁摄取 铁转运 铁代谢
原文传递
泛素连接酶FBW7的肿瘤抑制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晓强 沈永青 +1 位作者 王越甲 段相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8-1006,共9页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一个主要的蛋白质降解调节通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在肿瘤中频繁存在着表达异常现象.FBW7又名AGO、hCDC4、FBXW7和SEL-10,是一种拥有7串联WD40重复结构域的F-box蛋白,可作为SCF型泛素连接酶(E3)...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一个主要的蛋白质降解调节通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在肿瘤中频繁存在着表达异常现象.FBW7又名AGO、hCDC4、FBXW7和SEL-10,是一种拥有7串联WD40重复结构域的F-box蛋白,可作为SCF型泛素连接酶(E3)复合物的底物识别亚基发挥作用.FBW7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其基因在多种肿瘤包括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和白血病中存在着基因突变或缺失.FBW7可直接结合和靶向作用多种转录激活因子或原癌基因,如周期蛋白E、c-Myc、c-Jun、Notch、MCL1、KLF5和mTOR等并对其进行泛素化修饰和随后的26S蛋白酶体降解.肿瘤抑制蛋白FBW7的研究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本文综述了FBW7的特征、肿瘤抑制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连接酶 FBW7 肿瘤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D锌指蛋白8与神经发育
16
作者 郭晓强 沈永青 +2 位作者 刘贝 常彦忠 段相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10,共6页
PHD锌指蛋白8(PHF8)是一种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PHF8属于包含JmjC结构域蛋白家族,在N端还含有一个PHD(planthomeodomain)锌指结构域.人的PHF8基因突变往往破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从而引发遗传性X-连锁智... PHD锌指蛋白8(PHF8)是一种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PHF8属于包含JmjC结构域蛋白家族,在N端还含有一个PHD(planthomeodomain)锌指结构域.人的PHF8基因突变往往破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从而引发遗传性X-连锁智力迟滞(XLMR)并伴发唇裂的发生.PHF8一方面可催化H3K9me2/1、H4K20me1和H3K27me2的去甲基化,另一方面还通过N端PHD锌指结构域与H3K4me3结合而发挥转录共激活作用.PHF8可调节rRNA和多个涉及神经发育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如JARID1C的表达.这些研究显示,PHF8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从而拓宽了对组蛋白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关联的理解,同时为XLMR疾病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PHD锌指蛋白8 X-连锁智力迟滞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连接酶Ⅲ在线粒体基因组完整性保持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郭晓强 沈永青 +2 位作者 郭振清 常彦忠 段相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4,共4页
真核DNA连接酶(DNA ligase)通过催化ATP依赖的双链DNA切口连接而在DNA复制、重组和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NA连接酶Ⅲ(Lig3)是一种独特性的连接酶,既可定位于细胞核,又可定位于线粒体.Lig3通过与DNA修复蛋白XRCC1作用而参与了碱基... 真核DNA连接酶(DNA ligase)通过催化ATP依赖的双链DNA切口连接而在DNA复制、重组和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NA连接酶Ⅲ(Lig3)是一种独特性的连接酶,既可定位于细胞核,又可定位于线粒体.Lig3通过与DNA修复蛋白XRCC1作用而参与了碱基切除修复和其他单链断裂修复.但Lig3以XRCC1不依赖方式在线粒体DNA完整性保持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为Lig3功能和DNA修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连接酶Ⅲ DNA修复 线粒体DNA 基因组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内质网应激反应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培娜 刘远远 常彦忠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4,共9页
铁死亡是2012年被发现的一种新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积累(可引起细胞死亡的水平).铁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种调节机制参与了铁死亡的调控.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修饰、转运的重要细胞... 铁死亡是2012年被发现的一种新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积累(可引起细胞死亡的水平).铁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种调节机制参与了铁死亡的调控.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修饰、转运的重要细胞器.应激状态下,未折叠、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过度积累,即可诱发内质网应激反应.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应对外界压力的保护性机制,但持续的、恶劣的应激也能引起细胞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内质网应激密切相关.在癌细胞中,铁死亡诱导剂能同步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启动则抑制铁死亡,导致癌细胞产生抗药性.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激活却加剧了铁死亡的发生.铁死亡和内质网应激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密切联系,成为目前认识细胞死亡命运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调控通路以及铁死亡与内质网应激相互联系的最新进展,以期为铁死亡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内质网应激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铁过载引起的疾病:一种“沉默”的疾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雷宇华 范婧琪 常彦忠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2,共2页
铁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广大公众心目中,往往只认识到铁提供给人体营养价值的一面,而忽视了铁过量的潜在危害。铁过量会影响心脏、肝脏、内分泌系统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介绍了血色病、神... 铁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广大公众心目中,往往只认识到铁提供给人体营养价值的一面,而忽视了铁过量的潜在危害。铁过量会影响心脏、肝脏、内分泌系统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介绍了血色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与铁过载有关的疾病,以期引起人们对铁代谢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血色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除小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07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介绍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玉梅 段相林 常彦忠 《生物学通报》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人类对于自身基因功能的研究是生物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人类基因信息的不断完善,基因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基因敲除小鼠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分子、细胞及动物整体水... 人类对于自身基因功能的研究是生物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人类基因信息的不断完善,基因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基因敲除小鼠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分子、细胞及动物整体水平研究特定基因在生物发育、生理以及病理中的作用,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靶向 ES细胞 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