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Alarin及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联合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29例GDM患者为GDM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产检并分娩的133例糖耐量试验结果正...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Alarin及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联合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29例GDM患者为GDM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产检并分娩的133例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HbA1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larin和Ficolin-3水平;Pearson法分析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对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2 h PG、FBG、HOMA-IR及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2 h PG、FBG、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血糖控制差的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好的GDM患者(P<0.05)。不良妊娠结局的GDM患者上述三指标水平均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P<0.05)。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升高均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A1c、Alarin、Ficolin-3单独及联合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65、0.815和0.979。结论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异常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产后42 d FS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产后42 d FS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持续观察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膀胱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个月性生活次数与性高潮频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性交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FSD能有效改善膀胱的生物学功能,提高盆底肌力,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单胎产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剖宫产,观察组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实施断脐操作,对照组则于新生儿娩...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单胎产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剖宫产,观察组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实施断脐操作,对照组则于新生儿娩出10 s内进行断脐处理,其他相关措施及产妇出院指导与观察组一致,比较2组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72 h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3例占3.75%,胆红素水平(18.19±1.90)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7.02±1.58)mol/L,血红蛋白水平(153.33±15.16)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2±0.38)分,5 min Apgar评分为(10.00±0.00)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15例占18.75%,胆红素水平(10.26±2.55)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5.88±1.68)mol/L,血红蛋白水平(147.21±12.37)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0±0.69)分,5 min Apgar评分为(9.99±0.34)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5.00%(4/80)。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和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利于新生儿预后;临床产科工作中剖宫产建议选择晚断脐,以减少早断脐造成的不良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Alarin及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联合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29例GDM患者为GDM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产检并分娩的133例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HbA1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larin和Ficolin-3水平;Pearson法分析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对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2 h PG、FBG、HOMA-IR及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与2 h PG、FBG、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血糖控制差的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好的GDM患者(P<0.05)。不良妊娠结局的GDM患者上述三指标水平均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P<0.05)。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升高均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A1c、Alarin、Ficolin-3单独及联合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65、0.815和0.979。结论GDM患者血清HbA1c、Alarin、Ficolin-3水平异常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产后42 d FS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持续观察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膀胱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个月性生活次数与性高潮频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性交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FSD能有效改善膀胱的生物学功能,提高盆底肌力,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单胎产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剖宫产,观察组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实施断脐操作,对照组则于新生儿娩出10 s内进行断脐处理,其他相关措施及产妇出院指导与观察组一致,比较2组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72 h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3例占3.75%,胆红素水平(18.19±1.90)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7.02±1.58)mol/L,血红蛋白水平(153.33±15.16)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2±0.38)分,5 min Apgar评分为(10.00±0.00)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15例占18.75%,胆红素水平(10.26±2.55)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5.88±1.68)mol/L,血红蛋白水平(147.21±12.37)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0±0.69)分,5 min Apgar评分为(9.99±0.34)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5.00%(4/80)。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和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利于新生儿预后;临床产科工作中剖宫产建议选择晚断脐,以减少早断脐造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