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会宾 李晓慧 +2 位作者 张廷录 张卫东 孙雪峰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0例,其中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3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按照手术路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0例,其中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3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按照手术路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2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3.33%(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够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作为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外科手术 泪前隐窝 上颌窦 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会宾 李晓慧 +2 位作者 张廷录 张卫东 孙雪峰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4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内窥镜下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内窥镜下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渗血时间、渗血量)、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愈合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渗血时间、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渗血量、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出血量少、并发症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处理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外科手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兔耳创面瘢痕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晓慧 陈宝霞 +2 位作者 申勇智 王丽坤 孙雪峰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626-3628,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兔耳创面瘢痕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瘢痕增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均通过制作1 cm×1 cm大小的圆形创面构建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第28天形成创面瘢痕...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兔耳创面瘢痕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瘢痕增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均通过制作1 cm×1 cm大小的圆形创面构建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第28天形成创面瘢痕。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组于创面瘢痕块内注射100μl曲安奈德,1次/周,共2次。术后第42天收集瘢痕组织。检测2组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数量,胶原纤维密度,Ⅰ、Ⅲ型胶原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核因子κB(NF-κB),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数量,胶原纤维密度,Ⅰ、Ⅲ型胶原比例,VEGF,TGF-β1,NF-κB,IL-6,TNF-α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 F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能够有效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其机制与下调VEGF、TGF-β1表达、上调b FGF表达及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成纤维细胞 胶原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新彦 霍占江 +3 位作者 牛敬莲 王晖 刘晓燕 张廷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情况及EOS趋化因子-2(Eotaxin-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例鼻息肉患者接受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6~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中Eotax...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情况及EOS趋化因子-2(Eotaxin-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例鼻息肉患者接受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6~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 mRNA的表达水平(各12例),并观察比较鼻息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片中EOS的浸润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比未治疗组的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②治疗组鼻息肉组织HE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具有减少Eotaxin-2 mRNA的表达,抑制EOS炎性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2 反转录PCR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新彦 霍占江 +3 位作者 牛敬莲 王晖 王会宾 单春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鼻息肉患者术后鼻息肉组织标本、10例...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鼻息肉患者术后鼻息肉组织标本、1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IL-17及Eotaxin-2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①IL-17、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17%、83.33%,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L-17与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IL-17和Eotaxin-2是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②鼻息肉组织中IL-17的表达与Eotaxin-2表达正相关,IL-17与鼻息肉形成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增多有关,具有趋化EOS的作用,IL-17高表达是造成Eotaxin-2表达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 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鼻通气障碍手术对鼻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会宾 张廷录 +4 位作者 王鑫 徐利华 李尔涛 梁媛 李晓慧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结构性鼻通气障碍手术对鼻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结构性鼻炎66例(结构性鼻炎组)、慢性鼻-鼻窦炎非鼻息肉7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以及非鼻... 目的观察结构性鼻通气障碍手术对鼻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结构性鼻炎66例(结构性鼻炎组)、慢性鼻-鼻窦炎非鼻息肉7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以及非鼻部疾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3组入组时,使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仪测定受试者鼻声反射指标值和鼻阻力值,根据鼻腔病变范围以及检测结果对2组鼻病患者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鼻腔成形手术。观察比较3组手术前后鼻声反射指标值[前2个鼻腔最小截面积:鼻瓣区截面积(MCA_1)和中鼻甲前端截面积(MCA_2),截面积与前鼻孔的距离MD_1和MD_2,以及距离前鼻孔5 cm、2~5 cm、5~7 cm的鼻腔内容积(NV_5、NV_(2~5)、NV_(5~7))。选取数值较大侧(Ⅰ侧)作为分子,数值较小侧(Ⅱ侧)作为分母,计算各组患者两侧鼻腔的NV_5、NV_(2~5)、NV_(5~7)、MD_1、MD_2、MCA_1、MCA_2比值]、鼻阻力值[鼻阻力差异比值(Rlr)]以及鼻塞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手术前3组NV_5、MCA_1、MCA_2、MD_2比值及Rl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组NV5、MCA_1、MCA_2值以及MCA_2、MD2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性鼻炎组患者手术后鼻塞程度VAS分较手术前显著降低[(1.65±0.87)分vs(6.43±1.05)分,P<0.05];而慢性鼻-鼻窦炎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9±0.81)分vs(2.29±0.76)分,P>0.05]。结论鼻腔通气功能改善手术对两侧鼻腔解剖结构存在严重不对称且鼻塞症状严重患者的效果更佳,鼻声反射测试与鼻腔阻力各项测试值比值用于术前分析鼻结构变化对鼻腔通气功能影响状况,可以更好地指导手术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通气障碍手术 结构性鼻炎 慢性鼻-鼻窦炎 通气功能 鼻声反射 泪前隐窝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头颈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卫东 宋元玲 +4 位作者 王爱红 王艳丽 孙雪峰 李晓丽 高晓平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3830-383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头颈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头颈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焦虑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头颈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一整套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状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健康状况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BT1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新彦 李建斌 +4 位作者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李晓丽 刘晓燕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3051-3054,共4页
目的观察DMBT1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鼻咽癌5-8F细胞,Real time-PCR、Western-blot验证转染效率。MTT、流式细胞术检测DMBT1过表达对5-8F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 目的观察DMBT1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鼻咽癌5-8F细胞,Real time-PCR、Western-blot验证转染效率。MTT、流式细胞术检测DMBT1过表达对5-8F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DMBT1过表达对多药耐药基因(P-gp)、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DMBT1过表达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转染pc DNA3.1/DMBT1的5-8F细胞中DMBT1表达显著上调(P<0.05),提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DMBT1基因的鼻咽癌5-8F细胞。DMBT1过表达的鼻咽癌5-8F细胞增殖能力减慢、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及p53蛋白表达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P-gp蛋白表达降低,同时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增加(P<0.05)。结论 DMBT1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提高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BT1 鼻咽癌 基因功能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对鼻咽癌细胞系增殖、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新彦 李建斌 +4 位作者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李晓丽 刘晓燕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3205-3208,共4页
目的观察TESTIN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ESTIN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eal time-PCR、Western-blot检测TESTIN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状况。利用脂质体Lipofecta... 目的观察TESTIN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ESTIN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eal time-PCR、Western-blot检测TESTIN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状况。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鼻咽癌5-8F细胞,Real time-PCR、Western-blot验证转染效率。MTT、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TESTIN过表达对5-8F细胞增殖、EMT和侵袭转移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TESTIN过表达对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STIN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正常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比较,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C666-1、5-8F、6-10B中TEST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c DNA3.1/TESTIN的5-8F细胞中TESTIN表达显著上调(P<0.05)。TESTIN过表达显著抑制5-8F细胞增殖、EMT和侵袭转移,同时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表达(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和细胞系中TESTIN表达显著降低,TESTIN过表达可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增殖、EMT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IN 鼻咽癌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斌 刘新彦 +3 位作者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李晓丽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98-801,80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48例正常鼻咽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DMBT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MBT1蛋白表...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48例正常鼻咽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DMBT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MBT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颈部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DMBT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1.25%)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DMBT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BT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DMBT1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细胞分化 肿瘤分期 实时定量PCR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并瘢痕干预治疗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雪峰 张卫东 +4 位作者 陈宝霞 王佳旭 王会宾 李晓丽 高小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的方法并采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结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在耳后沟与发际缘区域设计皮下带蒂皮瓣,向前推进转移,耳廓软骨造孔成隧,修复耳廓前方病理缺损,术中应用微创无痕...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的方法并采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结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在耳后沟与发际缘区域设计皮下带蒂皮瓣,向前推进转移,耳廓软骨造孔成隧,修复耳廓前方病理缺损,术中应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真皮下减张,围瘢痕期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皮瓣皆成活,颜色接近,术后外形患者满意,术后耳后张力取皮瓣口经抗瘢痕干预治疗,未见明显瘢痕生成。结论应用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随意取材,设计方便,效果良好,方法简单;经围瘢痕期干预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病理缺损 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 修复简易 微创无痕缝合术 真皮下减张 围瘢痕期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敷料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在头颈部手术围瘢痕期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慧 陈宝霞 +3 位作者 王成东 申勇智 李晓丽 孙雪峰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2期3458-3460,共3页
目的观察硅酮敷料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头颈部手术创面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甲状腺或颈部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硅酮敷料治疗,试... 目的观察硅酮敷料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头颈部手术创面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甲状腺或颈部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硅酮敷料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V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敷料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能够有效减轻头颈部手术创面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手术 硅酮敷料 曲安奈德 瘢痕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部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斌 刘新彦 +4 位作者 李晓丽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刘晓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8期956-958,共3页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维生素AD滴剂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维生素AD滴剂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2次,治疗组在鼻腔冲洗液中加氨溴索行鼻腔冲洗,每日2次,冲洗完后用维生素AD滴剂滴鼻。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鼻咽部黏膜反应程度、鼻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鼻咽黏膜反应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鼻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维生素AD滴剂能减轻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黏膜反应及鼻部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鼻腔冲洗 氨溴索 维生素AD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卫东 孙雪峰 +2 位作者 李晓丽 王艳丽 高晓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鼻内窥镜下先经口以腺样体刮匙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然后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是否有病变残留以及病变残留的大小和部位,对有...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鼻内窥镜下先经口以腺样体刮匙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然后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是否有病变残留以及病变残留的大小和部位,对有病变残留的患儿,在内镜直视下应用电动微型吸切器经鼻腔或口腔切除腺样体残留组织等,麻醉采用全身麻醉。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74例患者鼻堵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消失,鼻咽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鼻咽气道通畅,通气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无症状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准确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复发率低,是治疗腺样体肥大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麻醉药/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D滴剂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慢性鼻前庭炎5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卫东 李晓丽 赖惠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维生素AD滴剂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慢性鼻前庭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97例慢性鼻前庭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维生素AD滴剂与局部涂敷红霉素软膏外用方法联合,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红霉素软膏剂外用方法,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应用维生素AD滴剂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慢性鼻前庭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97例慢性鼻前庭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维生素AD滴剂与局部涂敷红霉素软膏外用方法联合,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红霉素软膏剂外用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52,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维生素AD滴剂滴鼻加用红霉素软膏剂局部外用可促进慢性鼻前庭炎愈合。实验组治疗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应用维生素AD滴剂滴鼻与局部涂敷红霉素软膏外用联合治疗慢性鼻前庭炎有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维生素AD滴剂加速了组织修复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于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红霉素 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刮除术56例报告
16
作者 刘晓燕 孙雪峰 +2 位作者 刘新彦 王会宾 李晓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增殖腺 鼻窦炎 腺样体切除术 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7
作者 张卫东 宋元玲 +4 位作者 王爱红 孙雪峰 张廷录 王红革 刘晓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1-81,83,共2页
目的调查头颈部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头颈部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调查头颈部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头颈部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手术患者术前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手术 心理健康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及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雪峰 武润桃 +7 位作者 王佳旭 王会宾 李晓丽 陈宝霞 任辉 鲁蓓 高晓平 石玉宝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21-723,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及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确诊的增生性瘢痕疙瘩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32例。Ⅰ组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组,Ⅱ组为瘢痕软膏外用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治疗完成后...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及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确诊的增生性瘢痕疙瘩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32例。Ⅰ组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组,Ⅱ组为瘢痕软膏外用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治疗完成后6个月、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进一步将对照组中增生瘢痕较为明显的12例患者应用手术切除后采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治疗,干预组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瘢痕增生,对照组不采取治疗,6个月、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6个月时Ⅰ组总有效率96.88%;Ⅱ组总有效率62.50%;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时Ⅰ组总有效率93.75%,Ⅱ组总有效率56.2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后干预组6个月无1例复发;12个月有1例轻度增生;对照组6个月有2例复发,1例轻度增生;12月有3例复发。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及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局部注射 微创无痕缝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雪峰 武润桃 +7 位作者 王佳旭 王会宾 李晓丽 陈宝霞 任辉 鲁蓓 高晓平 石玉宝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手术患者690例,随机分为常规缝合组、微创无痕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和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每组230例,术后6、12个月,应用温... 目的观察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手术患者690例,随机分为常规缝合组、微创无痕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和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每组230例,术后6、12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法(VSS)结合应用超高频超声瘢痕厚度检测,定量评估皮肤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观察3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3组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5,P<0.01);超高频超声检测瘢痕厚度结果显示,6个月、12个月后3组比较,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5,P<0.01);12个月后皮肤愈合瘢痕明显减轻的顺序为: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1)。结论微创无痕缝合术结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瘢痕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无痕缝合术 围瘢痕期 干预治疗 温哥华瘢痕评分 超高频超声 瘢痕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HMGB1以及MMP2、MMP9的含量检测及其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卫东 宋元玲 +5 位作者 王爱红 王艳丽 孙雪峰 李晓丽 王红革 王会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86-1388,1391,共4页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检测及其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喉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HMGB1以及M...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检测及其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喉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HMGB1以及MMP2、MMP9的表达情况,并随访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HMGB1、MMP2、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65.83%、69.17%、65.83%,且HMGB1、MMP2、MMP9阳性患者的肿瘤分期高于阴性患者,分化程度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MGB1、MMP2、MMP9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短于阴性患者,五年存活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MMP2、MMP9阳性表达是五年存活的危险因素。结论:HMGB1、MMP2、MMP9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喉癌患者预后情况的可靠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判断,并针对性的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高迁移率族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