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多肽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
1
作者 张子杰 田益玲 +1 位作者 夏君霞 马爱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以核桃粕为原料,复合酶酶解制备核桃多肽,并通过超滤分离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核桃多肽,进行结构表征和实验分析,探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分子质量<1 kDa核桃蛋白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强... 以核桃粕为原料,复合酶酶解制备核桃多肽,并通过超滤分离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核桃多肽,进行结构表征和实验分析,探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分子质量<1 kDa核桃蛋白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11.47 mg/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为35.67μg/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为49.72μg/m L。同时,<1 kDa核桃多肽组分能够减少Hep G2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核桃多肽在22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核桃多肽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有大量粗糙纹路和孔隙。核桃多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36.5%)和β-折叠(36.6%)相对含量最高。综上,<1 kDa核桃多肽对氧化损伤Hep G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多肽 抗氧化活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探讨核桃油对东莨菪碱导致认知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尤佳伟 孙亚凤 +7 位作者 夏君霞 李奕阳 刘媛 杨慧 齐兵 戴胜兴 吴彦兵 田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09-215,共7页
研究显示,膳食营养在改善认知功能衰退、降低痴呆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 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 研究显示,膳食营养在改善认知功能衰退、降低痴呆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 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信号通路探讨核桃油对东莨菪碱致认知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核桃油组。先进行30 d的核桃油灌胃,其他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第31天开始模型对照组和核桃油组每日腹腔注射3 mg/(kg·d)东莨菪碱,通过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忆能力,为期5 d。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 PSD-95)、BDNF、TrkB、CREB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核桃油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神经元细胞排列变得整齐、结构趋向完整;海马组织的ACh含量增加,AChE活性降低;海马组织中目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提示核桃油对东莨菪碱诱导的认知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调节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东莨菪碱 认知障碍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大豆植物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分析
3
作者 张素姣 杨大霞 +5 位作者 吴彦兵 戴胜兴 张博 徐姗 宋丽娟 夏君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87-296,共10页
目的深入探究核桃大豆植物奶的加工工艺,提升产品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方法研究大豆磨浆温度、磨浆pH和高压均质压力等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加工条件,并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了大豆磨浆温度... 目的深入探究核桃大豆植物奶的加工工艺,提升产品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方法研究大豆磨浆温度、磨浆pH和高压均质压力等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加工条件,并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了大豆磨浆温度、pH和均质压力的最佳组合,并进行了正交试验以优化加工工艺,最终确定大豆磨浆温度80℃、大豆磨浆pH 8.0、豆浆高压均质压力75 MPa的工艺条件,产品的感官评分最高。对比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产品常规理化性质和香气品质的影响,发现浸泡条件显著改变豆浆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香气分析揭示了醛类化合物在豆腥味中的重要作用。结论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显著改善了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为核桃大豆植物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大豆 工艺 品质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葡萄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娟娟 吴荣荣 +2 位作者 夏君霞 路敏 刘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以葛根汁和葡萄汁为主要原料,开发富含葛根素的植物饮料。葛根汁的α-淀粉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 H5.5,温度65℃,时间120 min,α-淀粉酶用量6.7×10-4 Kat/L。糖化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5.0,温度60℃,时间90 min,糖化酶用量2.5... 以葛根汁和葡萄汁为主要原料,开发富含葛根素的植物饮料。葛根汁的α-淀粉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 H5.5,温度65℃,时间120 min,α-淀粉酶用量6.7×10-4 Kat/L。糖化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5.0,温度60℃,时间90 min,糖化酶用量2.5×10-2 Kat/L。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0%、葡萄汁20%、葛根汁25%、柠檬酸0.4%。该饮料的葛根素含量为5.302μg/m L。饮料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汁 葡萄汁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烤对核桃乳关键性香气成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庆珍 随新平 +3 位作者 王羽桐 张宁 孙宝国 夏君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62-2570,共9页
以新疆核桃为原料,考察焙烤时间对核桃乳关键性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感官分析法对核桃乳进行评价,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提取核桃乳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机(GC-O-MS)对核桃乳中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 以新疆核桃为原料,考察焙烤时间对核桃乳关键性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感官分析法对核桃乳进行评价,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提取核桃乳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机(GC-O-MS)对核桃乳中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4个不同焙烤时间核桃乳中共鉴定出109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含氮类、醛类、醇类、杂环类和酮类等。其中,焙烤23 min的核桃乳样品中每类化合物的含量均相对较高。GC-O-MS结果显示,从4个样品中共检出68种香气化合物,同时检出化合物18种。其中,反,反-2,4-癸二烯醛、5-甲基呋喃醛、反-2-壬烯醛、2-乙基-3,6-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1-辛烯-3-醇、糠醇和4-乙烯基愈创木酚是焙烤核桃乳中的关键香气物质。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焙烤23 min的核桃乳样品中香气化合物的数量最多、香气强度较高,整体呈现典型的坚果、焙烤风味,具有较好的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乳 焙烤 感官分析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关键性香气成分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植物蛋白饮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琼雅 夏君霞 +6 位作者 吴镇君 陈红光 王俊转 李子文 李宗朋 买书魁 王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植物蛋白饮料中脂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 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 PLS)、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优选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植物蛋白饮料中脂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 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 PLS)、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优选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植物蛋白饮料中脂肪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模型均有优化效果,可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其中GA-Bi PLS、GA-Si PLS优化效果最为明显,脂肪、可溶性固形物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984、0.97和0.988、0.990,预测标准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26、0.030和0.170、0.155,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077、7.000和9.112、10.000。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手段,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品质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饮料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定量分析 波段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葛根中葛根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7
作者 赵娟娟 吴荣荣 +2 位作者 夏君霞 路敏 刘健 《中外食品工业(下)》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以柴葛根为原料,比较了乙醇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三种方法对葛根素的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得到的葛根素得率最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柴葛根中葛根素提取的最佳工... 以柴葛根为原料,比较了乙醇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三种方法对葛根素的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得到的葛根素得率最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柴葛根中葛根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6,提取温度32℃,提取时间24 h,葛根素得率达到1.0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葛根 葛根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裂纹立式杀菌锅的力学特性与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荆礼 张丽梅 +1 位作者 吴丹 齐兵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3,161,共6页
以连续无篮杀菌生产线上的立式杀菌锅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温度、水压等情况下,分析有裂纹杀菌锅的力学特性;并将裂纹设置为随机变量,采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杀菌锅可靠性的影响。先采用SolidWorks建几何模型,再运用有限元软件An... 以连续无篮杀菌生产线上的立式杀菌锅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温度、水压等情况下,分析有裂纹杀菌锅的力学特性;并将裂纹设置为随机变量,采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杀菌锅可靠性的影响。先采用SolidWorks建几何模型,再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其力学特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水压力来说对杀菌锅力学特性影响大;在有裂纹的情况下,应力和位移受裂纹深度影响较大;根据Ansys中的拉丁超立方法分析得出杀菌锅可靠度为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杀菌锅 裂纹 力学特性 随机有限元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咖啡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夏君霞 齐兵 +3 位作者 赵慧博 路敏 李喜层 姚奎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3期92-100,共9页
牛奶咖啡饮料是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乳粉、白砂糖、稳定剂及其他辅料并经过有效杀菌后制作成的一种中性含乳咖啡饮料,其在货架期内很容易产生脂肪上浮、蛋白絮凝和沉淀,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筛选添加合适的... 牛奶咖啡饮料是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乳粉、白砂糖、稳定剂及其他辅料并经过有效杀菌后制作成的一种中性含乳咖啡饮料,其在货架期内很容易产生脂肪上浮、蛋白絮凝和沉淀,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筛选添加合适的稳定剂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利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Fuge结合目测观察法、粒径分析法、离心沉淀率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磷酸盐、乳化剂和增稠剂对牛奶咖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稳定剂种类:磷酸盐选取六偏磷酸钠、乳化剂选取羟基化大豆磷脂、增稠剂选取M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咖啡 饮料 稳定性 LUMiFu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条件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齐兵 赵慧博 +6 位作者 赵慧敏 徐姗 李喜层 吴彦兵 耿会 葛冬雪 夏君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207,共7页
利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通过分析粒径分布图、平均粒径D[4,3]大小、背散射光曲线图以及稳定性指数TSI曲线,研究了均质工艺条件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均质次数对核桃... 利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通过分析粒径分布图、平均粒径D[4,3]大小、背散射光曲线图以及稳定性指数TSI曲线,研究了均质工艺条件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均质次数对核桃乳的粒径和稳定性均有明显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优化得到适宜的均质压力为40 MPa,均质温度为70℃,均质次数为2次。在此均质条件下,核桃乳产品的平均粒径D[4,3]达到(26.18±0.75)μm,整体稳定性指数TSI为0.8。本研究方法可以为核桃乳产品开发及工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乳 均质条件 粒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过程中不同破碎方式对核桃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慧博 邓健康 +6 位作者 路敏 齐兵 戴胜兴 吴彦兵 王影 王雅宁 夏君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该研究采取6种不同破碎方式处理核桃仁,采用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研究了不同破碎方式对核桃仁粒径、出油率、脂肪和蛋白残留量、核桃油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无水研磨和两次三辊研磨后出油率为... 该研究采取6种不同破碎方式处理核桃仁,采用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研究了不同破碎方式对核桃仁粒径、出油率、脂肪和蛋白残留量、核桃油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无水研磨和两次三辊研磨后出油率为54%。核桃油D(无水研磨和两次三辊研磨)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核桃油挥发性组分,共检测到56种挥发性组分。通过聚类热图得知醛类、酯类和烃类相对占比高。综合来看,无水胶体磨和一次三辊研磨结合,可以实现核桃连续破碎,得到品质优良的核桃油。水酶法提取核桃油,需要降低物料粒径,同时减少破碎过程中的乳化作用。该研究可为水酶法提取核桃油提供支撑,为核桃油精准适度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核桃油 破碎方式 品质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的功效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尤佳伟 陈芬 +6 位作者 刘媛 孙亚凤 李奕阳 赵慧博 李红英 李明月 田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7-34,共8页
牛磺酸作为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心脏、视网膜等组织中,其在体内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对牛磺酸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其主要存在于肉类和海产品中,并有多种生物功效,因此作为添加原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牛磺酸作为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心脏、视网膜等组织中,其在体内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对牛磺酸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其主要存在于肉类和海产品中,并有多种生物功效,因此作为添加原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本文介绍了牛磺酸的主要来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其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记忆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评价。通过“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和“药智网”数据库对保健食品数据进行检索和提取,汇总分析已获批牛磺酸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剂型、获批时间、地区分布等,总结了牛磺酸在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牛磺酸保健功能的深入探究及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保健食品 生物学功能 应用现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核桃乳的稳定剂复配配方优化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喜层 夏君霞 +6 位作者 赵慧博 吴彦兵 戴胜兴 刘磊 徐姗 高飞 路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10,共8页
本文以脱皮核桃仁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制备发酵核桃乳,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果胶添加量、结冷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指数、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核桃乳的各稳定剂单体的添加量进行优... 本文以脱皮核桃仁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制备发酵核桃乳,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果胶添加量、结冷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指数、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核桃乳的各稳定剂单体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同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核桃乳发酵前后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核桃乳的稳定剂优化组合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2.5‰、果胶添加量1.1‰、结冷胶添加量0.3‰,此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指数为1.1,感官评分为94.5分,产品稳定性较好,口感酸甜可口;醛类、酮类、醇类物质在发酵后出现较大变化,核桃乳发酵后香气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核桃乳 稳定性指数 口感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皮核桃仁制备核桃乳去涩工艺优化及产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雅宁 夏君霞 +5 位作者 齐兵 戴胜兴 路敏 吴彦兵 徐姗 赵慧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本研究采用带皮核桃仁为原料加工成核桃乳,通过核桃去涩工艺研究,减少脱皮工艺的营养成分损失,解决内种皮引起的核桃乳口感苦涩问题。以核桃乳蛋白质利用率和成品涩味感官评分为主要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去涩工艺... 本研究采用带皮核桃仁为原料加工成核桃乳,通过核桃去涩工艺研究,减少脱皮工艺的营养成分损失,解决内种皮引起的核桃乳口感苦涩问题。以核桃乳蛋白质利用率和成品涩味感官评分为主要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去涩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温度50℃,浸泡时间35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核桃乳蛋白质利用率可达到95%,口感无苦涩味,营养得到更好地保留。对比最优条件核桃乳和未经去涩的核桃乳,发现经过本去涩工艺,核桃乳色泽、涩味得到明显改善,稳定性显著提高,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发现核桃乳香气组分有较大差异,香气品质有所改善。本研究有望用于核桃乳生产工艺改进,为核桃深加工产业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内种皮 涩味 品质 核桃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健康 赵慧博 +5 位作者 耿明雪 齐兵 宋智勇 王笛 王雅宁 夏君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9-155,共7页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由于核桃油的营养价值高,如何实现核桃油的高效提取和适度加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传统提取核桃油的方法存在蛋白质大量浪费、出油率不高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不充分等问...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由于核桃油的营养价值高,如何实现核桃油的高效提取和适度加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传统提取核桃油的方法存在蛋白质大量浪费、出油率不高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推进新型绿色的核桃油提取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水酶法(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AEE)是一种新兴的植物油提取技术,通过充分破碎油料,在生物酶的辅助作用下破乳,实现植物油分离,具有出油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核桃油主要营养成分与脂肪伴随物、核桃油的水酶法提取的关键工艺(预处理方法、酶解过程和破乳等)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了如何实现核桃油水酶法出油率的提高、核桃油品质提高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建议,为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营养 脂肪伴随物 水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蛋白的制备、特性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青华 路敏 +2 位作者 邢世松 王雅宁 李喜层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2-28,共7页
论述了核桃蛋白的开发利用、分离提取、核桃蛋白的结构以及特性等。重点分析了以核桃蛋白为原料制备而得的核桃肽的研究与发展,包括其制备方法以及核桃肽功能活性等。
关键词 核桃蛋白 核桃肽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技术在饮料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峰 李志斌 +1 位作者 刘景兰 夏君霞 《现代营销(下)》 2013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对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紫外线杀菌、化学杀菌的技术原理及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饮料杀菌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杀菌技术 饮料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煮后核桃内种皮及核桃青皮中单宁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俊转 房明虎 +4 位作者 刘文娟 郑海娟 刘磊 刘健 高珊娜 《饮料工业》 2015年第1期42-44,47,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碱水处理后的核桃内种皮中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单宁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0.7697A-0.0055,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82.69%,该法测定碱水处理后的核桃内种皮中单宁的含量简便、快...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碱水处理后的核桃内种皮中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单宁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0.7697A-0.0055,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82.69%,该法测定碱水处理后的核桃内种皮中单宁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不同处理方法对核桃青皮单宁含量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鲜的青皮>冷藏放置的青皮>烘干的青皮>经冷冻后又烘干的青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核桃内种皮 核桃青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核桃饮料产品中添加其它坚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君霞 房明虎 +4 位作者 王俊转 张博 侯国勤 殷永然 刘书娟 《饮料工业》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研究在分析核桃乳、花生乳、杏仁乳的基础上,以核桃仁、花生仁和杏仁为原料按照不同搭配比例及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核桃花生乳和核桃杏仁乳,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核桃仁、花生仁、杏仁中的特征脂肪酸,利用面... 本研究在分析核桃乳、花生乳、杏仁乳的基础上,以核桃仁、花生仁和杏仁为原料按照不同搭配比例及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核桃花生乳和核桃杏仁乳,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核桃仁、花生仁、杏仁中的特征脂肪酸,利用面积百分比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核桃花生乳中亚麻酸含量、花生酸与山俞酸含量之和、油酸与亚油酸含量之比,是随着核桃仁添加量的变化呈线性变化的;在核桃杏仁乳中亚麻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同样是随着核桃仁添加量的变化呈线性变化的。因此,可根据检测未知样品中脂肪酸含量,从而推断出其中核桃仁与花生仁或杏仁的添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气相色谱 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房明虎 吴彦兵 +4 位作者 王俊转 赵慧博 路敏 齐兵 李喜层 《饮料工业》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的核桃仁为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在65%左右,其中脂肪酸分别由棕榈酸、珠光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等8...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的核桃仁为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在65%左右,其中脂肪酸分别由棕榈酸、珠光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等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棕榈酸、珠光酯酸、硬脂酸、花生酸属于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在50~70g/kg左右,油酸、花生一烯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0~150g/kg之间,亚油酸、α-亚麻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410~490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