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及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帆 邸泰霖 韩克松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腹腔镜根治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CRC患者120例,分为复发组(n=96)和未复发组(n=24),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腹腔镜根治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CRC患者120例,分为复发组(n=96)和未复发组(n=24),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中CD3^+、CD4^+、CD8^+和CD4^+/CD8^+的含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复发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在预测CRC术后复发中的价值。结果术后复发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0.05),CD8^+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中CD8^+细胞水平(O^R=1.14>1,95%CI:1.05~1.23)是影响结CR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D3^+(O^R=0.82,95%CI:0.75~0.90)、CD4^+(O^R=0.91,95%CI:0.85~0.98)和CD4^+/CD8^+(O^R=0.20,95%CI:0.06~0.59)是影响CRC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表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对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外周血中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与复发有关,是CR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对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T淋巴细胞亚群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病人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阳 卢伟燕 +3 位作者 陈伟 张雷 杨晓峰 姜玉石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2018-2023,共6页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单发结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腔镜辅助小切口(EAT)治疗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完全...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单发结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腔镜辅助小切口(EAT)治疗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治疗30例以及传统手术(传统组术)的30例病人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三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甲状腺激素的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的差异以及采用Karnofsky量表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EAT组和TET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三组出血量分别为(20.25±2.23)、(20.28±2.15)和(38.48±3.21)mL;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8.25±1.02)d短,而EAT组(5.84±0.95)d和TET组(6.12±0.86)d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术前1天血清中的FT3、FT4和TSH水平无差别,术后第1天,传统组FT3和FT4分别为(4.20±0.46)和(16.91±2.15)pmol/L、ETA组为(4.55±0.44)和(17.49±1.57)pmol/L、TET组为(4.58±0.43)和(18.21±1.76)pmol/L,术后第3天,传统组分别为(3.59±0.46)和(14.66±1.79)pmol/L、ETA组为(4.14±0.32)和(16.40±1.86)pmol/L、TET组为(4.27±0.40)和(16.53±1.92)pmol/L,术后第5天,传统组分别为(3.61±0.60)和(12.49±1.93)pmol/L、ETA组为(4.20±0.30)和(15.87±1.99)pmol/L、TET组为(4.26±0.39)和(15.37±2.26)pmol/L,EAT组和TET组的FT3和FT4的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而EAT和TET两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传统组TSH为(4.22±2.29)和(7.63±3.59)m Iu/L,ETA组为(2.16±0.76)和(2.98±0.99)mIu/L,TET组为(2.23±0.60)和(3.45±0.76)m Iu/L,发现在术后第3天开始EAT组和TET组的TSH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而EAT和TET两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水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IgM在传统组、ETA组和TET组的水平分别为(1.44±0.24)、(8.68±1.62)和(2.01±0.63)g/L,IgG水平分别为(1.68±0.27)、(9.79±1.97)和(2.22±0.39)g/L,IgA水平分别为(1.71±0.26)、(9.82±2.03)和(2.35±0.37)g/L,术后第5天IgM在三组间水平分别为(1.42±0.22)、(8.65±1.46)和(2.25±0.51)g/L,IgG水平分别为(1.65±0.31)、(9.45±1.35)和(2.38±0.43)g/L,IgA水平分别为(1.69±0.29)、(9.73±1.82)和(2.45±0.42)g/L,发现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EAT组和TET组的IgM、IgG和IgA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KPS评分无差别(P>0.05),术后第3天KPS评分在传统组、ETA组和TET组的水平分别为(84.34±1.21)、(92.15±1.95)和(92.18±2.02)分,术后第5天KPS评分在三组间水平分别为(88.58±1.43)、(95.43±1.38)和(95.41±1.72)分,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发现EAT组和TET组的KP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瘤病人有较好的手术效果,且对病人甲状腺和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可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超声造影及核磁共振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汤丽健 潘晓洁 +5 位作者 张新成 胡植双 姚方超 徐慧慧 李阳 于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563-1568,共6页
目的:研究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GFUS)及核磁共振(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前一周行MRI及GFUS检查,并进行TN... 目的:研究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GFUS)及核磁共振(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前一周行MRI及GFUS检查,并进行TNM分期评估,手术治疗后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对两种检查方式术前TNM分期诊断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GFUS及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均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GFUS诊断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T1、T2、T3、T4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775、0.772、0.822、0.921,高于MRI诊断的0.699、0.702、0.698、0.700。GFUS诊断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N0、N1、N2、N3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862、0.789、0.783、0.817,高于MRI诊断的0.769、0.714、0.684、0.744。GFUS诊断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M0、M1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721、0.721,高于MRI诊断的0.612、0.612。结论:GFUS、MRI诊断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高一致性,但GFUS一致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期 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 核磁共振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术式联合应用一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玉石 邹庆华 万玉良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浆肌瓣式)和回盲部插管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行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一期吻合和回盲部插管造瘘。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未... 目的探讨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浆肌瓣式)和回盲部插管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行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一期吻合和回盲部插管造瘘。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未发生肠瘘。平均住院23(11-30)d。35例随访3月,2例间或腹痛,余未见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和回盲部插管造瘘对左半结肠癌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L3、DCP和Ter在AFP阴性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韩玉成 钱成荣 +2 位作者 李阳 姜玉石 武彩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4-8,共5页
研究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以及铁蛋白在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FP阴性HPC患者60例、肝脏良性疾病组40例和健康组60例,分别检测血清AFP-L3、DCP和Ter水平,比较各组间三种标志物的表达及其阳性率。结果 ... 研究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以及铁蛋白在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FP阴性HPC患者60例、肝脏良性疾病组40例和健康组60例,分别检测血清AFP-L3、DCP和Ter水平,比较各组间三种标志物的表达及其阳性率。结果 HPC患者血清AFP-L3、DCP和Ter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AFP-L3、DCP两种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Ter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PC组、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AFP-L3阳性率分别为50%、3.33%和2%,DCP阳性率分别为63%、11.2%和0,Ter阳性率分别为91.8%、65.3%和7.1%,HPC组三种标志物均为阳性占42.1%,其余两组均为0。以良性疾病组作为对照组,采用ROC曲线分析,AFP-L3对AFP阴性HPC诊断的AUC为0.6094(95%CI,0.5992~0.7996),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0%、97.5%和79.2%。DCP的AUC为0.7811(95%CI,0.7581~0.9241),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6%、96.2%和84.6%。Ter的AUC为0.7811(95%CI,0.7581~0.9241),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6%、96.2%和84.6%,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81%,特异性为98.70%,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AFP-L3、DCP和Ter三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AFP阴性HPC诊断以及对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阴性 AFP-L3 DCP TER 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和异常凝血酶原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韩玉成 钱成荣 +2 位作者 李阳 姜玉石 武彩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探究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维生素k缺乏诱导生成的异常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46例接受常规HPC检测的患者,检测各标本AFP、AFP-L3和PIVKA-Ⅱ的水平。结果 在AFP均小于20 的实验组AFP-L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 探究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维生素k缺乏诱导生成的异常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46例接受常规HPC检测的患者,检测各标本AFP、AFP-L3和PIVKA-Ⅱ的水平。结果 在AFP均小于20 的实验组AFP-L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1),采用ROC曲线分析AFP、AFP-L3、PIVKA-Ⅱ,三者联合的诊断性能显著高于单个标志物,(P<0.05),AFP-L3的诊断性能高于PIVKA-Ⅱ(P<0.05)。对于AFP阴性的95例标本,AFP-L3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1%、83.8%,PIVKA-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9%、95.9%,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79.7%。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FP-L3与AFP、肿瘤大小具有一定相关性,PIVKA-Ⅱ和一些检测指标相关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蛋白,血小板和白蛋白,和AFP、AFP-L3及肿瘤的一些特性没有相关性。结论 AFP-L3和PIVKA-Ⅱ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HPC的诊断价值,弥补AFP阴性带来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AFP-L3 PIVKA-Ⅱ 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